03.04 情绪黑洞中的光:武汉接电话的人

(摘自每日经济新闻 2020-02-28 21:42)

情绪黑洞中的光:武汉接电话的人


生而为人,少不了七情六欲;身处武汉,恐惧忧伤焦虑更被放大。心理健康,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2020年2月,武汉。

而面对志愿者自身的问题,在志愿者武汉瑞云王老师那里,似乎找到了一种答案。

“心心语”热线是武汉市的公益心理热线,开通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心理咨询师武汉瑞云王老师也已加入“心心语”热线志愿者团队多年。过年前,武汉瑞云王老师看到“心心语”热线的张家秀老师在志愿者群中发了一条信息,征询志愿者们在过年期间24小时值班的意向。大家报名十分踊跃,武汉瑞云王老师也报了名。

一个难题随之而来,通常,心理咨询师在咨询服务后会积压一些负面情绪,他们需要及时疏通这些情绪,而对于武汉本地的心理工作者来说,情感卷入更加在所难免,因为除了心理抗疫前线志愿者的身份,她还有一重身份:身在武汉的武汉人。

情绪黑洞中的光:武汉接电话的人


“我是一名武汉人,亲友也在武汉。武汉有一千多万人,我就是这一千万分之一。”作为心理咨询师,武汉瑞云王老师能清晰地辨识到在疫情中自己的悲伤和愤怒等不同层次的情绪,还有自我防御性的麻木。接到电话后,武汉瑞云王老师会感到悲伤和焦灼,“既有来电者本身投射的显现,也有我本人的情绪掺在其中”。

但是作为一名心理志愿者,武汉瑞云王老师逐渐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在志愿者的工作中被剥离,她能通过热线帮助别人。“从封城到现在,很多事情记不太清了,但从事心理志愿者工作的记忆我是最清晰的。在心理援助工作中,职业操守要求我中立,我会放下我个人的情绪。而在工作中,我也找到了巨大的意义和价值感”。

情绪黑洞中的光:武汉接电话的人


2月15日凌晨时,武汉瑞云王老师接到一个电话,“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原来你们这个电话真的是24小时!是真的能打通”。来电者有焦虑和惊恐发作史,当天出现了窒息感,惊慌失措下,他半夜拨打了物业社区电话和心理求助热线,每一个电话都能打通。

“这让他觉得安心。”武汉瑞云王老师说,“我跟他反复确认120也打能得通,物业、社区那边也告诉他,任何时候打电话都会去帮助他,最后他跟我说:最主要你们电话能打得通,24小时都能打通,我就觉得有希望了”。

这一刻武汉瑞云王老师非常触动,她感受到作为武汉人中一千万分之一的希望,“从医护人员,到社区和物业,再到我们,我看到每个武汉人都在为抗疫努力,这是一千万个人,一千万份希望”。

而为了保护志愿者的心理状态,“心心语”热线志愿者有定期督导的支持程序,部分心理咨询师还有自己的个人体验师,复盘和清理他们在心理援助中累积的负面情绪。负责督导的专家大部分是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按照分组,专家们每周一次督导,作为志愿者的支援保障,以防他们过度情感卷入以及替代性创伤的产生。

情绪黑洞中的光:武汉接电话的人


每次心理援助前,热线的志愿者们会做足案头工作,了解武汉各个社区的疫情状态,存好市长热线、各级卫健委、街道和社区电话,找到能找到的所有资源,然后递给来电者,让他们回到当下,“我要让他们相信,是有人愿意支持和帮助他们的,哪怕这种帮助不能立刻让他住到医院,但是至少要让他觉得有希望”。

这可能是心理援助电话的价值,即使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但它能让危机中的各种人群情绪平稳下来,找到自己在现实中能使用的资源,然后再去勇敢地面对和解决困境。

“这是光,心理上的支持是光。我们的电话好像是个小洞,光会从小洞中透出来。”武汉瑞云王老师说。作为心理咨询师,武汉瑞云王老师能理解疫情中的人们有愤怒感,有创伤,“有情绪是肯定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识别、面对和有效处理。

“如果不进行处理,创伤会叠加。因为很多人往往不仅仅有这次疫情所带来的,还会引起早年的经历或者创伤。”武汉瑞云王老师认为,在疫情中的人内心的创伤迟早会浮现,“我用一个词,好像是关在笼子里的狮子,它最终还是会出来,就是看它以怎样的方式出来。”

东亚人性格中有很强的耻感,这使得情绪表达没那么顺畅。接电话到现在,季夏最想呼吁的是,希望人们不要因为疫情中的情绪或心理应激反应而感到羞耻。

情绪黑洞中的光:武汉接电话的人


“我经常接到电话,对方一上来就跟我说,医生我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我这样是不是精神病?” 再加上中国人普遍对心理治疗了解得不够,季夏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很多来电者都很不好意思,也很难开口谈情绪上的困扰,“我们是人啊!当人遇到这么大的事情,不管焦虑、绝望、抑郁、悲伤或者是愤怒,都是完全正常的。”季夏希望,疫情中感觉自己有情绪问题的人,都能抛开这个包袱,坦然地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请你们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有问题”。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陈仲庚临床心理中心主任钟杰副教授,曾在公开报道中提到,德国慕尼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的一项研究证明,相对于没接受过心理治疗的人,接受过心理治疗的人,消耗的医疗资源更少、劳动力损失指标(旷课矿工等)更小、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武汉瑞云王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个人微信号:w1209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