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靶向药与化疗有什么区别?

用户5703235426858


靶向治疗是最近十多年发展最快的抗癌方法,以“高效低毒”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它也有适应症、毒副作用,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不是什么癌症都可以靶向治疗。化疗是癌症传统的治疗方法,其“低效高毒”也令许多人深恶痛绝,谓之“毒药”,但某些时候还是不得不用。靶向治疗和化疗有什么不一样呢?



化疗药物以对癌细胞作用机制不同,有抗代谢类、抗生素类、烷化剂、植物类、激素类以及不能归类的杂类,总之它是杀死、杀伤癌细胞的,不具有针对性,对正常组织的细胞也会残杀,尤其是增殖较快的细胞,如头皮、胃肠道粘膜细胞等。

有人形象地把化疗比作“生化武器”,不分好赖人,一律律都有损伤。它是借助正常细胞和癌细胞“耐受性”之间的差异,癌细胞“耐受性”要差一些,化疗刚好杀死它们而正常细胞只是损伤还可以恢复,这当然是理想状态,大多数正常细胞能恢复就好了。正常细胞受到损伤再恢复的过程中是有可能突变的,这也就是化疗药物可诱发第二肿瘤的原因。

靶向药物大概分两类:一是针对癌细胞基因突变的,也就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癌细胞,一般所说的靶向药物常常就是指该类药物,使用之前需要做基因检测,癌细胞上有突变的基因、靶点才可以用;另一类药物也还精准,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于肿瘤上,但是作用点在肿瘤周围要新生的血管上,抗血管生成药物,所以也算是靶向药物,使用之前不用做基因检测。

靶向、靶向,有“靶子”么,也被人称做是“导弹部队”,选择性相对要高些,但也有毒副反应。针对癌细胞基因突变的药物多有些皮疹、腹泻、甲沟炎等毒副反应,抗血管生成药物多有高血压、蛋白尿以及易引发出血等副作用。

靶向药物虽然效果不错,但使用领域还不够广泛,尤其针对癌细胞基因突变的药物,没有突变用了也白用,肺癌、乳腺癌使用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最多,抗血管生成药物也可以用于肺癌,结直肠癌、肝癌治疗使用较多。还有很多癌症治疗领域没有靶向药物、或者效果不好,因此化疗还不能被代替,仍是治疗癌症的主流方法。


刘永毅医生


靶向治疗见效快,副作用小,是很多晚期癌症患者的希望。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都适合使用靶向治疗,因为靶向治疗的特点就是针对导致癌症的某一个基因或几个基因突变的特点。比如肺癌的吉非替尼(易瑞沙),就针对一个EGFR靶点;克唑替尼,适合肺癌的ALK和ROS1两个靶点;但是卡博替尼呢,居然有九个靶点:MET、VEGFR1、VEGFR 2、VEGFR 3、ROS1、RET、AXL、NTRK、KIT。那么到底各种靶向治疗的适应人群有哪些呢?这就要分以下几个情况来说下。

靶向治疗的适应人群其实与药物的靶点有关,目前的靶向药物分为针对直接突变的药物及抑制微血管生成的药物,需要先做基因检查才能使用的靶向药物,比如肺癌的EGFR、ALK、ROS1还有乳腺癌的HER2,这几种情况是需要先做基因检测的。检查发现有了这几种突变,才有针对性的使用,虽然从临床使用上统计,并不是有突变的患者一定有效,但是做过基因检查有对应的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效率高很多。

对于针对VEGFR1/2/3突变的药物,在使用前并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查。因为这个VEGFR1/2/3是针对血管抑制的,在癌症治疗时是为了控制肿瘤周围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减少或者终端癌细胞从人体获取养分的能力。对所有实体肿瘤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所以在使用前并不需要做基因检测。

对于血管抑制类靶向药物,在使用时往往和其它治疗药物联合使用。

主要是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在使用一代药物耐药后,需要患者再次做基因检测。如果患者有T790m突变,大约50%的患者会由于使用一代EGFR靶向药物引发这个突变,这类患者可以考虑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泰瑞沙)。为什么说考虑使用呢?因为临床使用后发现,有一部分T790m突变的患者使用后无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T790m突变结合C797S有四种情况:

T790m和C797s在不同染色体上的反式结构,可以使用泰瑞沙联合一代药物;

T790m和C797s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顺式结构,这种情况下目前只有化疗;

只有C797S,没有T790M、EGFR突变,可以重回第一代EGFR-TKI;

EGFR21外显子L858R替代突变的患者,9291耐药后出现EGFR21L858R、T790M、C797S三种突变共存的情况,这种情况还未有明确的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的适应人群有哪些,需要看药物的类型和患者的情况。像上面提到的,针对EGFR和HER2靶点的药物很有针对性,只能给有突变的患者使用;而对于VEGFR等血管抑制剂药物就没有患者限制。另外如果患者的突变基因因为药物使用原因耐药后,有些药物也就无法继续使用了。因此在使用时对于需要做基因检测的尽量不要盲试。


美中嘉和谈肿瘤


癌细胞是不受身体免疫系统控制的变异细胞,生长迅速,抢营养物质能力强,化疗药物就是针对这种特点而研发,活跃的细胞都一起灭了。所以人体活跃的消化器官细胞和头皮细胞等也容易被误伤,从而化疗患者常出现呕吐,掉发等现象。

化疗类似于在体内投毒,活跃的细胞都一起杀,所以副作用也很大,免疫系统破坏很大,也是很受患者诟病的疗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化疗药改进很大,副作用已经降低很多。

对于不能手术,没有靶向药等其它治疗手段的患者来说,癌细胞的疯狂和化疗的副作用只能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至于靶向疗法,类似于自带瞄准器的导弹,看准癌细胞的某个靶点目标才爆炸,所以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患者生存质量也更高,所以更受患者欢迎,最近几年随着基因检测技术进步也受到医药界重视而飞速发展。

当然靶向药有单靶点药物和泛靶点靶向药,单靶点药一般副作用更小,对靶效果更好,这也要求必须有准确的基因检测做指导。

而泛靶点的即抗血管类靶向药一般不需要基因检测,但效果相对也没单靶点药效果好。

我一直专注靶向治疗实践与研究,更多靶向治疗问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具体治疗问题可以私信。


健康管理师泽今


说起靶向药和化疗药的区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含义

化疗药物

指的是用化学药物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彻底杀死肿瘤细胞。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形式来进行治疗。

通俗来讲,化疗药物使用后,作用遍布全身。虽然能对异常细胞发挥作用,但同时也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

靶向药物

由于药物表面存在特殊的结合位点,是在分子水平上准确识别病变部位,肿瘤细胞被识别后,被定位、消灭,很少能伤害正常的细胞。

2、剂量

由于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剂量也不同。

化疗药物

常被用到最大耐受剂量,即根据患者身体而制定。

一般为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以便最大程度地杀死肿瘤细胞。

靶向药物

一般具有稳定单一的剂量,因为药物的作用靶点存在饱和性。

即当肿瘤细胞上的所有靶点都与药物结合时,即使加大剂量,也不能增加疗效。

靶向药物针对性高,但并不是人人可用

一般一种靶向药只针对于一种常见的突变基因,并非每个肿瘤患者都存在此种基因的突变。

因此在使用靶向药物前,需要针对相应的基因状态做检测。否则药物可能对患者无效。

如不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般要检测EGFR基因、ALK基因是否突变,才能决定是否能使用易瑞沙或奥希替尼等靶向药。


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健安生活】!


健安生活


化疗主要通过作用于细胞核内染色质,通过破坏DNA、作用于微管蛋白,而抑制细胞的分裂。生长很活跃的细胞一般对这类药物比较敏感,比如中晚期的肿瘤细胞,因此化疗药物对肿瘤有作用。但是化疗药物对正常人细胞也有作用,尤其是生长较快的细胞,如骨髓细胞、头发毛囊细胞。因此有些人化疗后容易白细胞降低等副反应。前面有一位朋友把化疗比如成除草剂,这个比如非常好。


而靶向药是通过针对突变的靶点起作用,比如,有的肺癌细胞携带EGFR基因突变,这些癌细胞则很依赖于这些突变增殖。因此,使用对应靶向药物易瑞沙、凯美纳等效果就很好。而体内正常细胞一般不会带这种基因突变,所以靶向药物副反应也相对较小。

但是肿瘤很聪明,进化很快,一开始肿瘤依赖这个突变点增殖,如果你阻断这个靶点后,他会演化出另外一个突变点进一步增殖,也是通过新突变耐药,比如T790M。人类进一步研发出针对T790M的奥希替尼,他又会进一步c-MET,c797s突变……这是个长期斗争啊。


医疗科普徐医生


通俗来讲是这样的:

肿瘤细胞如同杂草,正常细胞如同麦苗,一般来讲,杂草长的更快,更疯狂,所以,不及时除草很快就会因杂草疯长导致整片良田荒芜。

化疗相当于除草剂,但这个除草剂对杂草和麦苗都有杀灭作用,只是它对长的快的植物杀伤力更强大。所以,它会对疯长的杂草作用更强,但正常的麦苗也会受到影响。

化疗的道理和这相似,适当剂量的化疗,能够控制疯长的肿瘤,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但却不能杀死所有的肿瘤细胞。因为剂量过大,肿瘤细胞全部被杀死,正常细胞也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这是化疗的原理。

靶向药物的杀伤原理与化疗不同。

杂草和麦苗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杂草长的快,是因为杂草的某个基因片段和麦苗有区别,就是这个基因片段,才导致了杂草的疯长,靶向药物相当于高选择除草剂,只作用于杂草的这个基因片段,而正常麦苗因为没有这段基因,所以不会受影响,或受影响很小。

所以,靶向治疗也称为精准靶向治疗,就是因为它的杀伤点精准,针对的是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点,而正常细胞因为没有这个突变位点,所以不会受伤,或受伤较小。

以上只是化疗和靶向治疗的通俗版解释,真正的原理要复杂的多。


深蓝医生


靶向药目前有很多种,有针对肿瘤血管的,有针对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还有针对肿瘤细胞某个基因的!而化疗药是直接作用于细胞的核糖核酸,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的!

目前来看,除了针对肺癌的靶向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外,针对其它癌症的靶向药的作用都还有限,并没有显示出显著优于化疗的优势。

同时很多靶向药的副作用都和化疗药类似,不要以为靶向药的副作用小,实际上一点也不小,有时会出现比化疗药还危险的副作用,另外就是价格昂贵!

所以,选择靶向药时除了专业人员的指导外,还要自己仔细研究,慎重决定!

通过饮食疗法和中医中药的调理是治疗肿瘤很重要的辅助方法,目前,这方面,人们的重视不够啊!





麻醉医生小朱


靶向治疗所针对的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某个信号转导通路,而这些通路在很多肿瘤中都发挥作用,因此在理论上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可以用于多种肿瘤。

恶性肿瘤的化疗或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如果肿瘤出现进展,那么必须停止正在使用的化疗药物或内分泌治疗药物,改换另外一种新作用机制及未使用过的药物。但在靶向治疗出现后,采用生物化疗模式(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放免靶H治疗等各种疗法+化疗)使这种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靶向药物单药治疗过程出现肿瘤进展,改为生物化疗模式后仍可继续使用原来的靶向治疗药物。

靶向治疗和化疗联合使用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机制就是靶向药物可以逆转化疗的耐药。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机制非常复杂,靶向药物可以抑制其信号通路而逆转化疗耐药。

靶向治疗药物有望突破化疗“疗效平台”,但仍没有哪种药物可以取代其他“包打天下”。阐明其各自和共同的优势治疗人群,有助于在联合应用中最大程度地“互补长短”或“锦上添花”,达到最佳个体化治疗效果。


健康有价


本人不是特别专业,但是还是想让您了解一下,您要有很清晰的区分开这两者的区别,靶向药物如其名,就是针对癌细胞进行治疗的药物,有它的中心治疗,并对正常健康的细胞损害较小。而化疗药物则是无视健康细胞与癌细胞的区别,抱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思想大面积杀伤癌细胞。对人身体损害较大。


壹周星闻录


化疗是杀死一大片。不管你坏的好的一起杀。

靶向药物针对性比较强。但对好细胞也有杀伤力就是所谓的吃靶向药物过敏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