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普洱茶是散茶好还是饼茶好,该如何来选择?

荼蘼未盡


现在市面上的普洱茶,多以饼、砖、沱三个形态的压紧茶为主。作为普洱茶生产厂家,我们将以自己的专业为大家解读:散茶为何要制成压紧茶,散茶与饼茶又该如何选择。

严格意义上来说,问题里所提到的“普洱散茶”,还算不上真正的普洱茶。之所以这样说,不是为了质疑提问者的专业性,而是知道这些后,更容易对散茶与饼茶做出选择。

2008年《GB/T2111-2008普洱茶国家标准》里,给普洱茶的定义为: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备独特的品质特征。据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定义里所提到的“晒青茶”,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普洱散茶”;而定义里所谓的“特定的加工工艺”,其实指的是压制、塑形工艺。也就是说,晒青茶仅是普洱茶初制工艺完成后的半成品,生茶还要经过塑形、压制,而熟茶还要经过发酵、塑形、压制。

其实,晒青茶散存也具有一定的陈化空间,而且陈化的速度一般比压紧茶要快。之所以一定要压制、塑形,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晒青茶散存,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转化过程之中容易挥发流失。制成压紧茶之后,更容易留住普洱茶的茶香,也更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转化。

2.晒青茶散存,由于每片芽叶之间的间距较大,在转化过程中仅限于一芽一叶之间。将茶叶压紧之后,便填补了每片芽叶之间的间隙,让普洱茶的转化有了更多可能。

3.晒青茶散存,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这固然让茶叶的转化更为快速,却也大大缩短了茶叶的保质期(最佳品饮期),而且转化也不如压紧茶那般循序渐进,越陈越香。

总体来说,饼茶与散茶,口感上都有各自的品饮特点,若仅是当做日常品饮,其实两者不相上下。若考虑到普洱茶的后期陈化价值,个人认为还是饼茶更好一些。

分享完毕,欢迎各位茶友留言交流,谢谢观看!


开明古韵普洱茶


喝普洱茶的茶友都知道,普洱茶常见的有紧压型的砖、饼、沱和没有压过的散茶,很多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常常问道;普洱茶散茶好还是饼茶好,该如何选择?

饼茶、沱茶、方茶、砖茶等形式的普洱茶叫“紧压茶”,把普洱茶做成紧压状是为了方便存储。反之就是散茶,依照旧时说法,一二级作散茶,三四级作沱茶,七八级作饼茶,九十级作砖茶,而现下的普洱茶,其外形与其质量等级早就无关了,在以前确实存在差异,但那是很久以前,现在基本没有差异。

茶饼经蒸压以后,茶体较散茶紧实,尽管它的透气性能不如散茶好,但占据的存茶空间小、降低藏茶成本。紧压型茶叶在后发酵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个聚拢茶香的作用,可以不让茶叶味道过快的散发掉,使得普洱茶香味可以越来越浓郁。而且紧压茶茶体内部的温、湿度比较稳定、陈化均匀持久,更耐储藏。

散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与空气充分接触发生氧化反应,达成较理想的品饮效果,另外也保留了更原始的茶性。

总结;作为口粮茶,有良好的存储和条件,就散茶。如果是想要长期以收藏为主,追求“越陈越香”最好选择紧压型的砖、饼、沱茶。


马帮私房茶


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普洱茶从外形上有散茶和紧压茶之分,而普通紧压茶又分为饼茶、沱茶、砖茶等几种。如何区分这些茶类,哪种茶品质更好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

一、普洱茶形态

散茶

普洱茶仍旧保持其茶叶原本的零散的叶形,没有经过重力紧压,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即为散茶。普洱茶散置有利于茶友仔细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

沱茶

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因为一个茶坨的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容易购买和零售。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

茶饼

饼茶有大有小,通常所说的七子饼就是这种茶(七饼放在一起)。标准的七子饼都是每饼357克,与当时出口到欧洲市场按磅来计算有关系。七子饼中以笋壳加上竹子的包装最为传统。到目前,这种标准的茶饼依然占大多数。

茶砖

茶砖又称蒸压茶,俗称边销茶,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米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

二、紧压茶评判

关于紧压茶的辨别,主要看这几个方面:外形要求外形匀整正直;棱角统一,不缺边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模纹明晰,条索划一紧结;色彩以黑褐,棕褐、褐赤色为正常。紧压茶常见形态较多,购买时不要以品级和外形作为权衡的惟一标准,应该从外形、汤色、叶底、味道等方面综合评判,进行品质辨别。

三、散茶和紧压茶哪种好?

散茶也自有它的优势,茶条完整少断碎,能够清楚地看到原料的品质。因为没有再加工,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香和鲜甜,取用方便,非常适合日常饮用。紧压茶饼茶经蒸压以后,成某些形状如圆形饼状,大小不同的沱型,方茶,砖茶等等,茶体较散茶紧实,尽管它的透气性能不如散茶好,但占据的存茶空间小,有利于较小空间的大量储藏,降低藏茶成本。

从口感上来说,不管饼茶还是散茶,茶友们可能感受不出太大的区别。新茶味道鲜爽,如果直接高温蒸压,茶饼会有闷熟的青味,不过有更好的自然后发酵条件,转化一段时间后口感才会更好,生茶更是如此。紧压茶因有一定的形制,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品饮时,比有“草茶”之称的散茶多了把玩、鉴赏的快乐。何况普洱紧压茶多为“方”、“圆”两种形制,它巧妙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散茶、饼茶各有千秋,散茶保留有茶叶的原汁原味,口感鲜爽,而紧压茶一般来说适合存储,后期品饮效果更好。茶友们在选茶之际应根据个人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内容来自东家制茶师态与度茶业的分享。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东家APP


 散茶和饼茶只是普洱茶的一种形态,虽然都是普洱茶,但是饼茶和散茶存着一些区别。

普洱散茶,又称晒青毛茶。它保持其茶叶原本的叶形,没有经过气蒸重力压制,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茶条完整而少断碎,能够清楚地看到原料的品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香和甘甜,散茶更容易取用,更便于观察叶底。

普洱茶饼,在制作工程中把散茶进行蒸压成茶饼,茶砖,沱茶等各种形状。散茶在压制成茶饼的过程中,经过了高温蒸压,压制成型。长时间被压制的茶叶因有了自然的发酵条件而使其有更好的口感,更利于长时间存储。

散茶和茶饼之间,如果从越陈越香以及后期转花来说,那么普洱茶还是饼茶好。所以很多普洱茶都是蒸压成形的,蒸压工序是普洱散茶与普洱茶饼的本质区别。按照官方的定义来说,普洱茶国家地理产品标志的定义中有明确的加工程序,就是“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入库。”经历4个完整阶段的茶,才称之为普洱茶。普洱散茶的话,严格意义来说它的名字是“晒青毛茶”。








这妹妹我见过


现代工艺制作的普洱熟茶,由于有渥堆发酵的过程,茶质损失已多,新茶新喝可以不用压制成饼,散茶更好些。


但一般来说,普洱茶要经过保存,转化一段时间后口感才会更好,生茶更是如此。从这个角度讲,一般来说,普洱茶还是饼茶更好。理由如下:

1、普洱散茶易吸附异味。毛茶占空间大,与空气接触面大,会导致茶内水份与空气中水份交换过于频繁,茶体吸收空气中含的各种杂味,同时放出自身茶味,最终令茶叶产生异杂味。

2、普洱散茶易受潮。因受外环境变化影响大,散放茶由于体积增大也更容易受潮而导致湿仓,甚至发霉。

3、普洱茶有利于茶味的保存。压制的饼茶,占空间小,有利茶气、茶味的保存,特别是松紧度合适的压制茶,转化最快。

4、普洱饼茶有利于接菌种。饼茶制作中有一个高温蒸软茶叶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关键,能够让茶叶更加有利于接菌种,从而增加转化必备条件。因为经过蒸气回软,然后再压制干燥,等于是一次短暂的发酵工艺,更有利于去除青味,提香。

5、普洱饼茶有利于均衡转化。茶饼压制过程中也能让茶叶的细胞壁破坏更多一点儿,茶叶的细胞壁破坏达到30%左右才更加有利于均衡转化。现在很流行抛条揉捻,而抛条的细胞壁是不能破坏到30%的。

有些茶友认为芽尖散茶更好。对此,专家说,芽尖由于嫩度高,揉捻中不用力也能让细胞壁破坏达标,如果新喝,芽尖不需要压制。而如果存放,那么芽尖也需要转化,也需要接菌种,也就更加适合压制了。

以上内容由懂茶帝(公众号:hcyd321)提供。欢迎专业人士不吝赐教!


懂茶帝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了!

第一个方面:品饮!

如果茶友想早早的体验到普洱的特殊魅力,那不妨喝一些散茶!毕竟散茶接触外界的空气与水分多一些,氧化的也快一些!对应的就是茶汤对胃黏膜的刺激也小一些!

喝当年的散茶,可以完美的呈现出此茶的山韵与气韵!香型、茶气、韵味等等都会一览无余!

同时,因为散茶转化较快,对于那些肠胃不太好的人来说,也可以尽早的能一品此茶了,不用等那么多年!

第二个当年:存储

散茶的缺陷也是有的,因为接触面广,所以转化的更加迅速,花香、蜜香等游离性芳香物质容易散失!对于后期的转化现货影响很大!五年以后的散茶香气是没办法同饼茶等紧压茶相比的!

想打算长期储存的话,尽量不要存散茶!实在不行可以二八开!多存紧压茶!

而且从普洱茶的金融属性出发,也建议多存饼茶等紧压茶!这样在以后的交易时也比较方便!而散茶的交易空间比较小!很多人是无法接受的!


静观茶事


普洱茶毛料都是一样的,饼茶在不良商贩那里容易掺假,散茶容易看出差异。



饼茶是从前人背马托便于运输,散茶在如今物流发达是现代来看颜值更高,因为保存了叶片的完整度。









有人说饼茶利于存放转化,实际散茶也不难存放,反而更利于普通家庭存放转化,干燥地区,紫砂茶罐,紫砂的特质在干燥地区存储普洱茶没有任何问题,也利于转化,但在潮湿和干燥交替的地区就需要一个云南的建水紫陶罐来存储,紫陶的特质和呼吸同理,能有效的中合干湿环境,让普洱茶在一个舒畅的环境下转化,万物相生相伴也同理,普洱茶是云南独特气候和土壤造就,而同为云南建水紫陶也是上天为普洱茶准备得最好的器物。


七见茶生活


散茶:散茶又称毛茶,指普洱茶鲜叶采摘下来后,只经过初加工(萎调、杀青、揉捻、凉干)后的茶。散茶新鲜松散,方便饮用。

饼茶:散茶不利于长途运输和长久储存,后期都要再加工成型,在成型中,可以压成不同形状的紧压生茶。如果想做成普洱熟茶,则需要进行渥堆发酵,发酵成功后,再进行分捡、压饼。

普洱散茶和饼茶哪个好?

散茶没有收藏价值,茶叶间空隙较大,不能锁住香气,氧化面多。保存得好可以留2-3年,但基本就没有什么香气了。

但新散茶(出品半年内的茶)因为没有经过二次加工,条索完整且叶面鲜嫩,保留了强烈的清香味和明显的苦涩感。同时散茶饮用方便、清爽的优点也吸引了不少茶人的喜欢。

饼茶利于收藏,在较好的储藏环境下会发生陈化,茶叶上的微生物开始活动,转化成对我们身体有益的菌种,茶汤的颜色慢慢由黄绿色转化成黄红色,口感由原来的清爽变为浓厚,香气根据普洱茶的产地不同,发生的变化也不同。但保存得当的基础上,饼茶越陈越香的说法得到了广泛认同。

了解更多普洱茶知识,请关注守兴昌号。


守兴昌号


我推荐饼茶,分析及原因如下。

散茶特点:散茶最大的优点是取茶方便。另外能更好地观察茶叶情况,比如生茶能更好滴看到叶片完整度、嫩度、马蹄等,熟茶能看出等级、卫生情况、发酵深度、叶底色泽。但散茶不容易存放,特别是生茶,占用空间太多、容易吸收异味、容易受潮、运输易碎,要干净、卫生、妥善的保存难度很大。特别茶商量大,很难做到精益储存。

饼茶:茶饼密度大、体积小、不易受潮、香味留存好,但每次取茶不方便,特别是在办公室等场所。另外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同样的茶、同样的年份储存,味道不一样,饼茶方式储存的茶汤更重、香气更好。

所以,我们还是建议饼茶,有两个原因:一是买到储存不好的散茶概率很大,轻则茶味不足、异味,重则卫生难以保证、对人体不利。二是饼茶更有利于贮存、方便饮用、茶味也更好。

而饼茶不容易取茶这一点,如果是近期频繁饮用的茶,可以提前撬散成小块状,用密封袋或陶罐储存。如果是偶尔饮用或不饮用的茶,少量用密封袋储存,大量可用纸箱置于干燥、避光、无异味的环境。


简普饮艺普洱茶CLUB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可以说是山高皇帝远的典型,自古以来云南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演变更是荡气回肠、波澜起伏,千回百转终于修成正果。

自汉朝始,云南便与中央王朝开始了忽好忽坏的附属关系。唐朝时期,中央王朝在云南扶持起南诏国,本来是为了与吐蕃争夺边疆控制权,没想到起了内讧,最后在与南诏国的“天宝之战”之中损失惨重,关系反而交恶,此后唐朝也在各地此起彼伏的起义中走向终结。

到了宋朝时期,为了避免重蹈唐朝的覆辙,宋朝干脆把云南与自己的版图隔开,与云南“断绝母子关系”,千防万防,防过了云南却防不过北方游牧民族,蒙元帝国前从北边大军直逼南宋,后有忽必烈亲率大军从云南“借道”直捣入南宋大后方,南北夹击,成就历史著名的“斡腹之举”,即使放弃了云南,宋朝仍然没有撇清。

从元朝开始重视云南的经营。到了明朝,终于反应过来了云南不是可有可无的,必须加强管理,屯兵驻守、大量汉人迁入,至此终于有中原文化大量进入云南,这其中就包括茶叶的采摘与制作工艺。对普洱茶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大历程。

唐宋时期,中原居民的饮茶文化已经上升到复杂雅致的茶道与茶艺,而宋代文献记载的云南,茶还没有采造之方。到了明朝建立普洱府,并且由于汉文化的影响,迁入的汉人带来了制茶之术,普洱茶茶饼才有了技术支撑。

直至清朝,普洱茶终于咸鱼翻身成了贡茶。

我们现在能所了解的普洱茶基本上都是紧压茶,比如饼、团、砖等形状。但是也能见到一些散茶,有的人可能会很困惑,这散茶是正宗的普洱茶吗?散茶与紧压茶又有什么区别呢?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先介绍普洱茶的分类。

国家标准对普洱茶的分类有两个。其一,按照加工工艺分类,可以把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其二,按照外形分类,可以把普洱茶分为紧压茶(生茶、熟茶)和散茶(熟茶)。

所以说,普洱茶散茶是普洱茶吗?是的,散茶和紧压茶只是普洱茶的不同形态而已,本质是一样的,并且散茶只有熟茶。

至于普洱茶散茶和紧压茶哪个更好,不能一概而论,各有优劣,由于散茶只有熟茶,因此,喜爱生茶的可以直接忽略散茶了。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散茶和紧压茶的优势与弊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

【1】

散茶

优势:

①条索完整。可以更好的通过观茶叶的外观判断茶的品质。

②陈化速度快。散茶密度小,空隙大,茶叶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速度更快。

③方便取茶。冲泡更省力,投茶量也很好控制,不会浪费茶叶,非常适合日常饮用。

④原生味道保留更好。紧压茶后续还有高温蒸软,相当于又一轮发酵,散茶则没有,比紧压茶保留更多茶叶的原味儿。

弊端:

①占用空间比较大,不便存放。这是与紧压茶相比的,同量的茶叶,散茶需要的空间更大。

②香气散发快。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就有弊,不仅陈化快,茶香挥发的也比较快。

③存储时间短。这也是因为陈化快和香气发散快导致的,使散茶可以存储的时间没有紧压茶长。

注意:散茶适合及时饮用,不利于存储,不宜收藏,且在存放过程中要注意密闭干燥。

至于普洱茶为什么又会将茶叶高温蒸软压制成紧压茶,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严格说来紧压茶的存放方式,更适合普洱茶的特性,这里穿插一个小知识,就是普洱茶为什么会做成紧压茶?

何为紧压茶

紧压茶,就是用蒸压的方式把茶叶压制成各种形状加工保存的茶,普洱紧压茶就是以普洱茶为原料再经过蒸气蒸软压成各种形状的茶。普洱茶紧压茶的形状各异,主要有饼茶、砖茶、沱茶、金瓜贡茶。

为什么要以紧压茶的形式保存普洱

①便于储存和运输

普洱茶有边销茶之称,在西藏等地很走俏,古时由于路途遥远散茶不便运输,而把茶叶压制成紧压茶后不仅方便运输,而且占地小,也很好储存。

②温湿度

普洱茶对储存的条件要求很严格,现在仍然沿用紧压茶的方式存放普洱茶,除了便于存放外,还因为紧压茶对温湿度的要求没那么高(并不是没要求),压制后的茶由于其较好的隔绝茶叶与空气中水分相互作用使茶叶中的微生物得以保存,延长茶叶的保存期,即使老茶茶汤也有滋有味。

③氧气

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在存放的过程中茶叶中的微生物会自动氧化,这个氧化过程也就是茶的陈化和转化,普洱茶随着存放年份的增加,茶叶就会发生陈化和转化,通过这两个过程,我们可以感受到存放时间越久的普洱茶确实更好喝,主要体现在茶汤颜色更加透亮,香气纯正,味道醇厚,爽口回甘,苦涩味渐失。

④香气

经过紧压后的普洱茶密闭、透气性差,所以与散茶相比,紧压茶尽管保存的时间很长,但是茶叶香气的保存很好,存放多年的老普洱茶甚至还会有普洱独特的“陈香”。

【2】

紧压茶

优势:

①便于储存和运输。在前面已经讲到了,紧压茶的形式占地小,方便运输,才在贸易过程中被利用。

②有利于长时间保存。很多人追求普洱茶的陈化口感,甚至因此掀起普洱茶收藏热,这就是得益于紧压茶。紧压茶使茶叶不至于过度、过快氧化,也能很好的保持被压在中间的茶叶的香气,所以那些放了很多年的普洱茶,不仅味道更好,香气也别有一番风味。

因此,一定程度上,紧压茶的形式是更符合普洱茶品质特征的。

弊端:

①不便取茶。这可能是普洱紧压茶最大的缺点了,刚开始饮用紧压茶,对撬茶还不熟练的时候,手残程度令人发指,不是撬出一大坨,就是把茶都撬成碎渣,自己看到都心疼,有些重度手残者还会用茶刀或茶针伤到自己。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都了解了普洱紧压茶与散茶了吧,不论是紧压茶还是散茶都是普洱茶,不用担心,只是各具特色,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