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武松打虎有功,知縣賞了一千貫銀子,武松為何不要呢?這一千貫相當於如今人民幣多少?

春日之虎


提及武松你可能就會想到《水滸傳》,亦或者《金瓶梅》,前者在白天看了讓你渾身是熱血,後者晚上看了讓你血脈膨脹夜不能寐,為何差距這麼多大呢?


源於《水滸傳》裡的武松為人正直、性格豪爽,愛打抱不平,他的這些經歷,讓很多男兒都為之神往,從打虎、再到聚義楊枝、魯智深,他的一切都深深讓人折服,這也是為什麼看了《水滸傳》,久久放不下。

好男兒豈能在意錢?當然拒收

武松為何不要金錢賞賜源於男兒豪情,舉個例子,古人俠客進客棧都是這樣的“小二,好酒、好菜安排上。”飯後,俠客都是丟下銀錢都不找的,全當施捨給窮人,而且本身他們也不務工,這些錢均是行俠仗義來的,所以信奉還給勞動的百姓。

也就導致,他們從不斤斤計較,而且走哪,這些客棧最喜歡這類好漢,往往吃一頓還有多的小費裝進包裡,這也造就武松當初打虎後,就沒打算要那一千貫。

以上是其一,其二還要從他打虎說起,本身打虎不是他刻意去打,而是途徑井岡山,由於吃醉撞見這吊睛大蟲,如果他不打虎,就會被老虎吃掉,他的出手源於求生不能。

其後,才是回縣裡,才知道有打虎懸賞告示,也是此刻才醒悟自己賺了一千貫,但這一千貫好男兒順手為之,怎麼可能昧心收下?畢竟,他的人設可是位直爽好漢,一個好漢怎麼可能俗氣到拿錢?所以武松最終沒收下這一千貫。

武松打虎後的一千貫錢換算成當今該多少呢?

這個話題,其實早在很久就有人熱議過,我個人估算換算下來當今的價值相當於一件“祖傳武松打虎圖”,無價吧,當然,開玩笑。

首先來看下古代官員的工資,古代官員知縣,也就是武松打虎後,當地的知縣大老爺,他的工資總年之合,價值歸納後都才八千貫,在古代,貫,並無準確貨幣通脹到幾千文,因為時代有別,正常就是千文,那咱們就按千文來算。

古代,1文錢的購買力等同於如今的0.21元,以通貨物的米來衡量,1石米的價格浮動在7錢至1兩銀子之間;1石米重120斤,古代的“斤”比今天的“市斤”要重(今天1市斤500克,明代1斤為590克),所以明代1石米相當於今天141.6市斤,今日米價若按1斤1.5元計算,明代1兩白銀的購買力,相當於今天人民幣210塊錢左右還有一個銅錢為一文,一千文為一貫。

這是正常換算,如果按正常換算,這一千貫,不亞於當今的奧迪A6。

不正常的換算,例如清朝,清朝時期,貨幣已經通脹很大幅,但價值還在,只是白銀稍微通路貨,那麼實際的價值也不低,清代一斛米約為現在200斤,現在的米價大約為1.8元/斤,當時的銀錢相當於現代175元左右。

當然,以上這些都不能作為據正,畢竟,認真了就不準了,時代在改變。

因為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間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所以,行情隨時都在變換,較不得真。


探索歷史奇聞


武松打虎的故事大家都聽過,當時武松跟著哥哥生活,長得人高馬大,力氣也大,有一次喝醉酒,一拳把人打得不省人事,他還以為出人命了,怕連累哥哥,便離家避難,而後在小旋風柴進的莊上住了一年多。



後來打聽到那人沒死,這才告別柴大官人動身回家,走到景陽岡前的酒家,喝了十八碗烈酒,店主見天色已黑,武松要繼續趕路,過這景陽岡,便問他道:“客官,您進來時沒有看門外的旗子?我這酒很厲害的,喝到三碗就非醉不可,就過不去前面的山岡了,所以叫三碗不過岡”,但是他不聽,覺得是店家想要忽悠他住店,便繼續趕路。


結果在上岡後看到官府的公文告示,才知這岡上確實有老虎,天黑後酒勁就來了,這時候撤回去很沒有面子,心裡也存著僥倖,不會這麼巧合就被他遇到這老虎。天黑了,酒勁也上頭了,剛準備在青石上躺下,颳起了一陣狂風,一頭斑斕猛虎就這麼出現在武松面前,一場驚險刺激的搏鬥,打得武松是精疲力盡,在鉗制住老虎後,武松使出拳頭,打了四五十拳,這才把老虎打死。

繼續趕路的武松聽到路上有動靜,以為還有一頭老虎,心裡一驚,慶幸碰到的是兩個打獵的獵戶,也為這老虎而來,武松對獵戶說老虎已被他打死,獵戶紛紛表示不信,但在親眼見證了被打死的老虎後,這才一路迎著武松,扛著打死的老虎,見人便說武松是打虎英雄,越來越多的人到街上游行,抬著武松也抬著老虎,最後來到縣衙,知縣得知害人的老虎被除掉了,很高興,便把大戶們湊得賞錢一千貫發給武松,武松不肯領賞,而是說:“打虎只是碰巧,辛苦的是獵戶,為了老虎被官府責罰,就把賞錢分給他們”。



武松不收這錢,一是他不愛財,二是他覺得他不應該拿,而把錢分給獵戶,更加體現他的忠厚仁義,仗義疏財的品性,三是打虎也是保命之舉而已。


北宋時期的一貫銅錢便是一兩銀子,大約等於37.5克。一千貫,相當於白銀37500克的價值。現在白銀的價格,每克大致在4~12元人民幣之間。取中間值,以每克6元計算,一千貫就值225000元人民幣。是一筆不小的財產。


狂熱歷史


武松原本是想回家看兄長的,不料半路路過山崗,多喝了幾碗酒,居然想在山上睡覺。幸虧他還沒睡著,這老虎就忍不住撲出來了。

一番搏鬥後,他僥倖打死了老虎。下山的時候,碰見了很多獵人,原來都是本縣人氏。宋朝有個規矩,官府有權責令獵戶去打獵,限期不能結案的還要扣錢。這些獵戶為這頭猛虎大感頭疼,已經連續好久被扣錢了。

但是,扣錢也比送死好,所以大部分都在山下等待著。聽說他打死老虎之後,人們個個開心,連縣令也興奮地獎勵了武松一千貫銅錢。

但是武松一看眾人對他這麼熱情,又想到這些人被罰了不少錢,所以就很是慷慨地推辭:大人,把這些錢分發給他們吧,他們最近也很窮!縣令一聽立馬照辦。

所以,為何不要這些錢?因為他善良、慷慨,當然,他這時候忘了那個賣大餅的哥哥,有了這筆錢,大哥也許能把炊餅事業做大做強,以後回報社會也不晚,所以不得不說,武二有點傻氣。

那麼,這一千貫錢,放在今天算是個什麼水平呢?會不會因為這些錢太少了,武二看不起,所以索性送了人?

實際上,這一千貫可不是個小數目。我們經常聽“腰纏萬貫”,這是說家裡有萬貫銅錢,那就是地方小土豪了。我們現在的小土豪是什麼身價呢?百萬能叫土豪嗎?顯然不能,怎麼也是千萬了。當然,這樣描述這筆錢,大家還是很模糊,我們換個說法來看看。

宋江殺了小妾後,受到官府通緝,給出的賞錢是一千貫,現在通緝犯人的話,像他這種性質,一般是10萬,也就是說,1000貫相當於現在的100000元。

話說閻婆惜請王婆吃飯的時候,花了1貫錢,因為這頓飯還有西門慶要來,所以王婆感覺酒菜不夠豐盛,自己又添了一點。也就是說,如果只有倆人的話,那種席面相當於我們和老朋友隨便去小飯店吃個飯,而一旦多了貴客,就相當於去好點的飯店搓一頓。

我們平時和朋友出去吃飯飯要多少錢?兩個人一般也就50到100,所以這1貫裡面既有菜又有酒,約合100塊,和上面的估價一致,說明咱們這個估價很貼合實際。

那要放在今天,我們做了好事,相關部門要給我們10萬塊錢,我們會直接裝起來呢,還是像武松一樣送人?注意此時武松其實是個一窮二白的人。想必對於缺錢花的我們,這10萬肯定會直接拿走,也許家裡的大哥同樣也是在蒸饅頭,我們拿回去也許能租個門面,大賺一筆。

但是武松沒有這麼幹,不過人家送完了錢以後,可是有後文的。原來這縣令一看,這大漢既威猛,又慷慨,何不給他個差事?於是直接提拔他做了步兵都頭。雖說是個低級武官,可是手下額管著不少人,有刀手8人,槍兵16人,還有70多個弓箭手,也就是說這十萬塊居然換來了一個連長級別的官!

各位,你們說,這買賣值不值?別看武二威猛無比,那小心思也賊得很呢。


小小嬴政


一、先糾正一個錯誤

話說《水滸傳》裡的武松,在景陽岡上打死猛虎之後,在眾人的擁簇之下,敲鑼打鼓,來到陽穀縣衙。陽穀縣的人民聽說了壯士的英雄事蹟,此時都來看熱鬧,將縣衙圍得裡三層外三層。

武松向知縣口頭彙報了打虎經過,聽得廳上廳下的眾人目瞪口呆。知縣在廳上賜了幾碗酒給壯士,然後當場獎勵武松1000貫錢。

從《水滸傳》原文看,陽穀縣知縣當場獎勵了武松1000貫賞錢,這賞錢是銅錢,並不是銀子。

二、1000貫賞錢是什麼概念,價值多少呢?

宋朝時萬戶以上縣令月俸祿20貫,1000貫就相當於一次性領了4年多的“縣令工資”。

根據《三朝北盟彙編》的記載,北宋靖康元年的1兩黃金等於20貫錢。1000貫銅錢等於50兩黃金,摺合現在的人民幣約十三四萬元人民幣,可以說在當時是相當誘惑人啊!


三、武松為什麼不要賞錢?

  • 第一,當時武松不缺錢,宋江大哥剛剛贈送了一大筆銀子;

  • 第二,武松當時最需要的是社會地位和江湖名聲!所以,他想要舍眼前利益來換取江湖名聲。

在這兩個動機的驅動下,武松做出了“散銀讓功”的驚人舉措,顯示出其做人的高明,從此事看,此人有大格局,必成大事。

怎麼“散銀讓功”呢?武松言語上把打虎的功勞歸為知縣,又把獎勵的金錢分給了眾獵戶,做得滴水不漏,各方賣乖!

果然,知縣見武松忠厚仁德,立即抬舉他做了陽穀縣的都頭,相當於正科級的縣公安局長啊。試想想,假如武松當時要了那1000貫賞錢,估計領了錢就得走路,那是一錘子買賣。

此時,武松的“舍”,卻獲得了更大的“得”——不僅獲得了一個“鐵飯碗”,而且有了江湖地位,又收買了人心,名聲一下就傳播出去了,連陽穀縣頭號大美人潘金蓮也頻頻給他暗送秋波!所以說,武松不要1000貫賞錢,他其實是想要別的,做人真高明!


麓風軒


0


用戶2540145669625


查了一下資料,得出的結論是:宋代的一千貫相當於現在的25萬人民幣。

大概的換算關係如下: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1兩黃金=2500元人民幣 1兩銀子=1貫銅錢=250元人民幣 1文銅錢=0.3元人民幣 。 照這個換算公式來說,1000貫=25萬人民幣。

具體的換算過程很複雜,是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才能徹底搞清楚的,我就不裝蒜了,感興趣的可以找專門的文獻看一下。

下面具體談談第二個問題,武松為何不要這一千貫。


25萬人民幣啊!即使擱到現在,如果不是特別奢侈的話,這些錢也夠一個縣級市一家四口三年的生活費的。

那武松怎麼就沒打一點兒磕巴,談笑間就送出去了呢?

是武松不需要嗎?

肯定不是。

武松和哥哥武大郎從小相依為命,靠武大郎賣炊餅維持生活,日子過得很窘迫。這還不考慮武松大了以後經常在外面惹是生非,需要三天兩頭給人家賠償。

他如果有了這筆錢,回到清河縣,也算是小小的衣錦還鄉了。對於哥哥武大郎,也算是一種補償和交待。家裡以後的經濟生活,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保障。

他需要這筆錢。

那是武松不愛財嗎?

應該也不是。

後來武松充軍發配去了孟州,在張都監的府中任職的時候,也收了很多別人送給他的金銀珠寶,並還還專門為盛放這些財寶買了個柳藤箱子。

這說明,武松也喜歡錢。

那他既需要,又愛錢,卻為何獨獨不收這一千貫錢呢?

我覺得,這是因為相對於錢財而言,武松更愛面子,說狠一點兒,他不收這一千貫錢,是虛榮心在作祟。

沒錯,武松在有高超的武藝的同時,也擁有強烈的虛榮心。

在十字坡,武松正要收拾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孃時,張青回來,對著武松一番吹捧,什麼打虎英雄啦,武都頭鼎鼎大名,如雷貫耳啦一頓招呼。武松很受用,立刻就放了孫二孃,也不再追究她開黑店,草菅人命的事了。因為他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

在孟州牢城營,金眼彪施恩像伺候大爺一樣伺候武松,也是極盡溢美之詞,武松也是感到非常舒服。聽了他的訴求後,立馬就要去快活林打蔣門神,根本不再考慮這件事的本質其實是黑吃黑。

以至於,每次他報名號的時候,都要把“打虎英雄”這四個字說出來。

這些都證明,武松有一顆虛榮心……

在陽穀縣的縣衙,這一千貫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賞賜給他的,如果他當場要了,雖然也不算不妥當,但勢必會減弱打虎給他帶來的聲譽。

與其這樣,不如好事做到底,大手一揮,把這些錢財賞給眾獵戶,雖然經濟上吃點虧,但是在名聲上的收穫上算是盡善盡美了。

武松應該就是基於這種考慮,沒有要這一千貫錢,把“窮大方”做到了極致。


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武松也因為這種近乎完美的表現被知縣提拔為都頭,如果後來不是意外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那檔子事兒,武松最後的收穫肯定不止這一千貫。


田獲三狐


武松打虎是整個《水滸傳》裡最為精彩的一個橋段之一,其實全書中打虎或者殺虎的好漢何其之多,比如李逵,就曾親手殺死好幾只老虎,可是他的故事就沒有像武松打虎那樣流傳甚廣,單從殺虎的數量來看,李逵無疑是領先的,然而大家一說到打虎英雄,卻首推武松,那可真是對李逵的不公了。

不過李逵雖然殺得多,卻是得了兵刃的便宜,而武松則是靠得真實武力,而且書中對這個橋段的鋪墊也很多,什麼三碗不過崗,老虎出場時的環境描寫等等。光從這些描寫,就可以看出作者對這個故事的重視程度,也難怪許多初看水滸傳的人,會把武松當成主角,畢竟打虎英雄這個人設,實在是太拉風了。

武松打虎,雖然是為了活命,可從結果上來看,卻也是為當地除掉一個大害。所以當地的知縣得知之後,就立馬提出要賞賜他一千貫錢,結果這份賞賜,卻被武松拒絕了。一千貫錢,放到今天是多少錢?武松為什麼要拒絕,他是嫌少呢,還是真得不愛財呢?

宋代的一千貫錢,可以與今天的一百多萬相當!所以武松絕不可能嫌少

一千貫相當於現代的多少錢,這個得看朝代,不同的朝代,其價值也是不一樣的。而武松所處的北宋末年,一千貫要超過現在的一百萬。要想得出這個數據,首先得把北宋的銅錢與黃金的匯率考證出來,這個已經有比較標準的答案了,那就是一兩黃金相當於十兩白銀,而一兩白銀,則相當於一貫銅錢。所以一千貫錢,就相當於現在的一百兩黃金,而宋代的一斤有十六兩,當時的一斤則相當於現在的0.6公斤,如此算來,宋代的一兩黃金,相當於現在的37.3克,那麼一百兩就是3730克了,按照目前的金價,就是接近170萬元。

不過金價有浮動,不可能古往今來都是一個價格,但無論怎麼浮動,都不至於兩個數量級的差距,所以相信當時的一千貫錢,應該相當於今天的幾十萬到小几百萬之間。這麼多的錢,別說武松是一個窮小子,哪怕是今天的中產家庭,也不可能不心動吧。所以武松拒絕這份賞賜,絕不是因為嫌它少,而是另有原因。

相比起金錢,名望以及社會地位才是武松更想要的

武松拒絕天價的賞賜,原因是在他的心裡,還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更高的名望以及社會地位。武松出身窮苦家庭,父母早亡,靠著哥哥撫養長大。如今年輕力盛的他,正想要幹一番大事業。

所以相比起一千貫錢,知縣後來許諾的“步兵都頭”才是更讓武松心動的,因為這意味著他被體制接納,社會地位將有質的變化,這正是當時的底層人民得以跨越階層的最佳途徑。所以封官後,武松才會如此開心,並想著要榮歸故里,這可比拿一千貫錢,然後當個暴發戶更有意義多了。

宋代經濟發達,官員油水多,只要能當上官,就不怕沒有錢財

宋代雖然在軍事上比較孱弱,而且只佔據半壁江山,可是經濟方面,卻是獨冠歷朝的。所以在宋朝當官,尤其是在貪腐成風的北宋末年當官,油水肯定是不少的。

比如梁中書給岳父的生辰綱,就是以十萬貫來計的,從他幾乎每年都送一批生辰綱上京,就足以看出像他那樣的大官,油水會有多少。雖然武松的官比他要小多了,但只要進入了體制,自然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油水,武松尚且年輕,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宋代官員的油水多,也可以從宋江這個小小押司有實力接濟過路英雄看出來,要知道,宋江家裡也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地主,他能夠有如此豐厚的財力去結交天下英雄,恐怕多半也是從自己的這份公差上得到了不少好處。

武松為人正直,視金錢如糞土,即便當官,也會是一個好官

當然了,不是說武松就是貪圖當官可以發財,上面講的,只是宋朝末年的一個普遍現象。其實以武松的性格來看,就算他當了官,許多油水他也不會去撈。所以武松拒絕巨量的賞賜,從根本上說就不是為了發財,而是真心實意地想要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從而能夠光大門楣。

然而也正因為武松為人正直,官場的爾虞我詐,陽奉陰違他必然也適應不了。就算後來沒有發生“潘金蓮事件”,恐怕他這官也當不久,最終的他,也必然會被逼上絕路,梁山水泊之中,也必然會有他的一席之位。


汗青正浩


一千貫錢,絕非小數目。諒一縣之長如不貪墨,一輩子都掙不到這麼多錢。縣令如何有這能力輕易賞賜一介平民?


桃源逸士24790141


武松打虎有功,知縣賞了一千貫銀子?

這知縣要多腦殘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首先必須說明,”貫“是作為銅錢的計量單位出現,有時候也能表示紙鈔的計量。舊時的制錢,用繩子穿上,每一千個叫一貫。這一千貫有多少購買力呢?

拋開水滸世界裡面的說法,我們看看北宋時期物價水平如何。

根據北宋文獻記載,“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每鬥(米)折錢三十文”,1石米大約600錢左右。一石米就是100斤大米,放現在怎麼也要二三百塊,好的要500塊。所以一文錢大約能買一斤或半斤米,相當於1塊錢兩塊錢人民幣。

——這樣算下來,一貫錢就是一千塊,一千貫錢就是100萬塊。

蘇軾被貶官之後,一家人每個月的開支只有4500錢,那會蘇軾還帶了幾個妓子。家裡那麼多人,還有家養的妓女,居然只花了4500錢。放現在四口之家恐怕4500塊人民幣未必夠花,請保姆更是一個人4500每月起。蘇軾的4500錢,相當於現在的四五萬還差不多。

——這樣算,一貫錢就是一萬塊,武松的賞錢是1000萬人民幣!(1000萬人民幣重達110公斤,1000貫銅錢重達8000斤,武松搬不動,乾脆送人吧!)

北宋呂夷簡做幕僚的時候,每個月的俸祿是5貫800錢,1貫給母親,1貫給妻子,800錢做禮金,剩下3貫給自己花銷。呂夷簡是知名政治家、行業先鋒,放現在就是打工皇帝國企高管,掙個幾十萬妥妥的,絕無可能只有幾千塊。

——這樣算,一貫錢是一萬塊,武松的賞錢一千貫就是1000萬人民幣!

回到水滸世界,你會發現,貨幣兌換依然是打腦殼的事情。

別人整理了水滸世界的經濟交易報價表,如下:

金翠蓮典身錢三千貫 林沖買寶刀一千貫 楊志賣寶刀報價一千貫 白勝賣酒五貫一桶 通緝魯達懸賞一千貫 通緝林沖懸賞三千貫 通緝武松懸賞三千貫 宋江殺閻婆惜逃跑,通緝懸賞一千貫 大鬧江州後通緝宋江懸賞一萬貫 通緝戴宗懸賞五千貫 通緝李逵懸賞三千貫 潘金蓮請王婆吃酒花一貫錢,不過王婆為了吃的豐富又添了些錢 柴進贈普通配軍十貫錢,外加一斗白米 梁中書給蔡京送壽禮十萬貫 張橫做私渡報價五百文,到了江心提高到三貫 徐寧雁翎甲被報價三萬貫 呼延灼進攻梁山初勝,徽宗派官員帶十萬貫勞軍 李逵向李鬼老婆買飯吃,給錢一貫足。

去掉大部分的通緝懸賞、奢侈品購買、賄賂上官等行為,發現一貫錢夠請人吃飯,管飽,500文夠打一次出租車(張順的黑船擺渡)。姑且算下來就是一貫錢就是100塊錢左右。

這樣好像挺合理的對不對?

鎮關西包養二奶用錢30萬,林沖和楊志的刀價值10萬,魯智深和林沖的人頭懸賞50萬,看起來好像沒啥錯?

武松打虎有功,得到賞錢10萬元人民幣,也算合理。

這裡還涉及一個銀子和銅錢的兌換比例,以水滸世界的說法,一兩銀子有可能能換三五貫銅錢,基本上也算合理範圍內,絕無可能是朱元璋在明朝初年規定的一兩換一貫。

可是有些東西,可能被刻意忽略了。

1,梁中書拿著十萬貫賄賂老丈人蔡京,姑且是1000萬人民幣,也算合理。可是武松六合寺出家,朝廷賞錢也是十萬貫“賜錢十萬貫,以終天年”。宋江回鄉探親,皇帝給的路費也是十萬貫,“上皇聞奏大喜,再賜錢十萬貫,作還鄉之資”。養老金和路費一次就給1000萬,皇帝都是冤大頭嗎?

2,盧俊義被大名府抓捕,家屬要出1000兩黃金賄賂保命。1000兩黃金就是萬兩白銀,一兩銀子以5000貫說的話,這就是5000萬人民幣!實際價值已經超過了生辰綱五倍!晁蓋一夥與其去打劫生辰綱,還不如直接綁架盧俊義來的快!(盧俊義,史上最貴人頭,價值半個億!輕鬆被史文恭拿下!)

3,梁山好漢買東西,動不動就幾貫錢朝外拿。宋江隨身帶的錢超過100貫(重量七八百斤),簡直就是大力士,李元霸什麼的弱爆了!依照明制“生銅一斤鑄小錢百六十”的標準,一貫錢就是七八斤。李逵把店小二打得吐血,吳用拿了十貫錢當醫藥費賠償,這七八十斤的錢,讓人如何背來背去?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水滸傳》的作者在數學和經濟學上是糊塗蛋,聊水滸的經濟問題,基本都是扯犢子!


歷史知事


首先一千貫並不代表一千兩銀子,1000文銅錢串起來,是一貫,一千貫等於100萬枚銅錢,大約相當於十兩白銀,一兩黃金,所以一千貫銅錢的購買力還是挺大的,古代普通人一年也就賺二兩銀子,甚至窮人都沒見過銀子,平時只是碎銅錢。


武松在景陽岡(今山東陽穀縣景陽岡)上藉著酒勁赤手空拳打死一隻猛虎,為當地人消除了虎患,當地知縣大為開心,不但讓武松披紅掛綠騎著高頭大馬遊街,另外賞賜一千貫銅錢,武松沒收,直接分給了窮人,瞬間引來一片喝彩。

武松由於出來行走江湖,多年未曾回家,甚是想念哥哥,途徑陽穀縣在景陽岡下的一酒店吃酒,連吃了十八碗,有些醉意朦朧,店家多次好言相勸,說近日景陽岡上有吊眼大蟲(老虎)出沒,讓他和別人結伴而行,武松不聽勸告,執意前行,後遇到老虎,為了活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死老虎,老虎死後武松也元氣大傷,身上沒有一點力氣,只有等到天亮村民前來救援。



話說武松大哥武植(武大郎)在陽穀街裡買炊餅為生(現在的饅頭)沿街鋪面租賃了二層小樓,娶了個美貌的娘子潘金蓮,日子過的倒也愜意,《水滸傳》二十三回記載:武大道:“我怨你時,當初你在清河縣裡,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隨衙聽候,不曾有一個月淨辦,常教我受苦,這個便是怨你處。想你時,我近來取得一個老小,清河縣人不怯氣,都來相欺負,沒人做主;你在家時,誰敢來放個屁;我如今在那裡安不得身,只得搬來這裡賃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處。”



武大郎一個炊餅大約需要二三文錢,所以一千貫,可以買三十萬個饅頭,就算是一個壯漢的食量也得吃好幾年吧,所以知縣賞賜的一千貫錢還是挺多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更多了,別忘了,那可是一千年前的北宋時期啊,和現在是不能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