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談談目前市場上最好走的瓷器到底是哪類

在瓷器收藏界內,有很多收藏家的手中都是有很多有名的瓷器,但是,都不知道市場上到底什麼類型的瓷器好出手,很多瓷器收藏家瞭解到“某件瓷器”的價值又在拍場上拍出了天價,都是很好奇,好奇完之後,也發現,這類藏品自己手中也是有收藏的,那是不是也值這個價錢呢,其實這些達能高價格的瓷器,說明的確實本身比其他瓷器存在很大的差別,其自身就有很多價值在裡面了。下面先給大家盤點的身價上億元的瓷器。

1、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

談談目前市場上最好走的瓷器到底是哪類

2、清乾隆粉青釉浮雕

談談目前市場上最好走的瓷器到底是哪類

3、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談談目前市場上最好走的瓷器到底是哪類

4、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

談談目前市場上最好走的瓷器到底是哪類

5、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談談目前市場上最好走的瓷器到底是哪類

6 明洪武 青花纏枝牡丹紋龍耳瓶

談談目前市場上最好走的瓷器到底是哪類

這些都是身價過億的瓷器, 一般都是官窯瓷器,工藝精湛,釉色上乘,畫工精緻,器型規整等等,極具當時的燒造工藝的代表性或創新性 他們和其他瓷器相比,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他們相當於國寶級別的,非常珍貴,也得到更多的追求。

“從最初的陶器發展到瓷器,從單色釉到青花、五彩、粉彩、淺絳彩、廣彩等不同的彩繪工藝方法出現,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中國陶瓷在明清時期更加燦爛輝煌。瓷器的顏色可謂五光十色,有藍釉、祭紅釉、郎窯紅釉、豆紅青釉、黃釉、孔雀綠釉等。”

小編認為,對於年份已久的古舊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當推各個朝代的官窯瓷器,因而也最具收藏價值。“諸如明代瓷器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場追捧,它現在的價格相比十年前提高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其中,如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琺琅蓮子碗等,如今的市場價已達數十萬元至上百萬元之巨。

2017年的香港佳士得春拍,清雍正粉青釉貼花雙龍盤口尊,以 7500 萬港元起拍,最後以1.4054 億港元成交,刷新了2014 年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罐的 9420 萬港元的成交價,創下中國單色釉瓷新的世界拍賣紀錄。


談談目前市場上最好走的瓷器到底是哪類



清雍正 粉青釉貼花雙龍盤口尊

高51.8cm

成交價HKD 140,540,000

香港佳士得 2017.5.31

回顧單色釉瓷多年來的拍賣紀錄,其第一波市場高峰應是在 2009 年。在當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葉紋鏤空纏枝牡丹圖長頸膽套瓶,以 4770 萬港元成交,創下當時單色釉瓷器的拍賣紀錄。同年秋拍,一件清乾隆粉青釉三犧弦紋壺,成交價達到了2026 萬港元,而此器在 2006 年香港秋拍中,成交價只有 874.4 萬港元。

而自2012年,在香港蘇富比“敦樸涵芳:胡惠春舊藏清代單色御瓷”的專場拍賣以及北京保利艾弗瑞·克拉克伉儷(Mr & Mrs.Alfred Clark)舊藏的乾隆御題官窯貫耳方壺拍出3622.5萬元成交價之後,則出現了香港、內地市場單色釉瓷器市場比翼雙飛的狀態。例如:香港蘇富比 2013 年秋拍,一件估價1000萬~1500萬港元的清乾隆豆青釉浮雕瑞蝠雙魚百壽圖如意耳瓶,以8860萬港元,創下當年清代單色釉瓷拍賣價之最;2014年,北京東正春拍“皇家長物:宮廷藝術”專場中,清乾隆天藍釉雙龍耳瓶則以4025萬元成交,打破了內地單色釉成交紀錄。

大體說來,在目前的拍賣市場上,與其他類別的彩瓷相比,清代單色釉瓷表現出頗受瓷器市場歡迎的態勢。


談談目前市場上最好走的瓷器到底是哪類



保利藝術博物館“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展品

清雍正松石綠釉花口盤

高4.4cm、直徑20.4cm

北美十面靈璧山居藏

單色釉,未來市場或可期

在各大拍賣場上,藏家和買家見慣了彩瓷的色彩斑斕,單色釉瓷則以其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為陶瓷收藏帶來一股清新之風。與此同時,清三代單色釉存世量相對較少,未來升值空間相對較大。

梁曉新告訴記者:單色釉作為陳設觀賞之用,屬於文人雅玩之列,最忌相同之作,不會重複燒造。清代單色釉瓷器的藝術頂峰毫無疑問是在雍正窯,但是這個榮耀與成就的基礎,實際上是建築在 17 世紀的作品上。晚明至清初,江南名士積極參與到瓷器的設計與製作中,使這一時期的瓷器充滿了充沛鮮活的創造性,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與文人趣味,從而創作出不少特殊器型與特殊釉色的作品,它們可能會帶來更大驚喜。另外,從工藝製作上來講,單色釉瓷的燒製難度大,流傳至今的佳品多為官窯燒製,很多精品還保存在大博物館中,民間流通的相對較少。最後,單色釉瓷也符合西方現代美學中的極簡主義,迎合了國際收藏市場的大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