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臨帖取法,取的是什麼?

是小馬啊abcd


"或取其神,或取其韻,或取其度,或取其勢,或取其用筆,或取其行氣,或取其結構分佈″。(見馬宗霍《筆談》。)

學習書法,開始應力求形似,後期創作博涉其它碑帖,要各有所取。

如王鐸臨《集王書聖教序》,主要取用筆爽利、直截、多以直線為主,取此碑的厚重。

何紹基臨顏真卿《爭座位帖》,取其古樸厚重線條,開闊磅礴的氣勢。

米芾學褚遂良書法,取豐富變化的筆法。

黃庭堅學顏真卿行書,取顏真卿行書的沉著。

黃庭堅學《瘞鶴銘》,取其寬博飛逸。

趙之謙學顏體大字,取風骨沉雄勁健,結字寬博開張。

祝允明學米芾書法,取米字瀟灑多變。

臨帖取法,更要注重碑帖精神因素的領悟和表現,為創作時的神似打基礎。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下圖為何紹基所書的書法作品。)











神韻軒書法


臨帖取法,取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問的好,很多人臨帖臨了很久,都不知道到底在學什麼。那麼臨帖取法到底取的什麼呢?南山以為,臨帖取法,取的是古人的書寫技法,而這技法之中,最重要的是筆法。為何這樣說呢?切聽我一一一道來。

筆法千古不易

趙孟頫說過:“用筆千古不易”,這個“不易”一方面說筆法是不變的;另一方面也是在說學習筆法一直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會說,歷代這麼多名家,每個人的風格都不一樣,怎麼能說“用筆不易”呢?

舉個例子來說,上圖是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就說他的豎向筆畫的入筆處的大方頭(紅筆圈出)是怎麼寫的呢?我初學時候,沒有老師教,根據書上教的,是逆入藏鋒折筆寫出來的。但是後來遇見一個朋友,他是華東師範大學書法系畢業的,他告訴我這種用筆是不對的。後來又看到臺灣的陳忠建老師和大陸的翁志飛老師的教學視頻,都和我這個朋友說的一樣的。我知道,我小時候學的確實有問題。

那麼我們想想,古人學書法誰教啊?古人本身能夠得到的書法碑帖資料就很少,別說真跡了,能得到一本拓帖就是幸事了。面對這種拓帖,你看不到墨跡本,如何知道古人是如何下筆的呢?

上圖是翁志飛老師臨摹的《玄秘塔》,與碑刻本相比的話,很多人會說,你這怎麼會那麼多纖毫啊。其實古人寫的時候也是有的,只不過因為刻碑的緣故,或者說是風化的緣故,這些你看不見了而已。

如果想學習筆法的朋友,可以來我在頭條的《嘉禾書社書法交流圈》,我為圈友提供了眾多的書法名家的臨帖教學視頻,通過看他們的臨帖,你才能很好地去學習古人的筆法。

理解了這一點的用筆之後,我再看顏真卿的《多寶塔碑》豎向筆畫的入筆,跟柳公權真的是很像。所以,後人說柳楷取法顏真卿,此言不虛。如果去詳細分析古人的好多名帖,分析他們的用筆,真的是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所以說“用筆不易”。

因此,古人學書法一直很推薦學墨跡本,就是因為通過墨跡本,才能更好地去分析筆法的應用。啟功先生也曾經說過:“半生師筆不師刀”的話,還說過要“透過刀鋒看筆鋒”,但是這對於初學者談何容易。

學習結字法則

為何把結字放在第二位呢?結字不重要嗎?

結字同樣重要,只不過結字是顯而易見的,你看法帖的時候,哪個筆畫在哪個位置就在那擺放著,很容易學到。和筆法相比,可以這麼說,筆法在暗,結字在明。

臨帖一個是學習筆法,一個是學習結字。我們學習古人法帖,主要取法就是這兩點。那麼到後面如果學習行書的時候,你還要學習古人的章法,學習章法主要靠讀帖。通過讀帖去分析字與字之間筆勢的連貫、字形的安排、攲側、開合、擒縱、墨法的變化等等。

綜上所述,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唯一途徑,向古人取法才是正法。


翰墨今香


取法,取法,自然取的是書法的法。

那麼書法的“法”都有哪些呢?書法的“法”就是完成書法的一切的技法,概括起來說主要有筆法、結構之法和章法、字形。

學習書法首當其衝的是學習書法的點畫的表達技法,如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如提按頓挫等,還有點畫的基本形態及其規律,比如一種字體或書體主要筆畫的基本特徵。這些技法在臨摹過程中都需要我們逐步掌握,我們在進入創作時同樣需要這些技法。

再就是結構之法,基本的結構技法是我們最早在學習漢字時就開始學習的基本的結構規律。如獨體字的基本要求,重心平穩,主筆突出,點畫勻稱,錯落有致等。在如偏旁部首的寫法和基本規律已經組合技巧。整體字形的結構規律,如結構的三十六法等。



在就是作品的章法的技法和字形之法,這裡的字形之法是指的能夠背臨下來的字形之法,這樣的一個字,能夠惟妙惟肖的背臨,就可以在我們今後的創作或日常書寫中應用,也為我們對字形的進一步變通打下了基礎。

以上是基本的通用的取法內容,具體到不同書體,如歐顏柳趙諸家字體還有獨居特色的技法。如歐陽詢的險勁,顏真卿的端嚴,用筆的篆籀筆鋒等等。


翰墨書道


臨帖的主要目的是獲得範本核心精要,掌握傳統書寫技法準則,例如: 執筆方法、筆法動作、筆畫寫法、結字法則。除此之外,還需要學習研究原作的紙法、墨法、章法,以及創作背景及其意境,從中得到啟發,產生靈感。

取法的重點是: 一則取其形似,二則取其神似。若能做到形神兼備當然是最好的了,但是,兩者兼顧是很難的,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往往,初學者,比較注重追求字形像,而忽略了神采像,也就是所說的,貌似神離。

我覺得,求形似是必要的,重點應該求神似,神似比形似更重要。如果形狀挺好,實際上是描畫出來的,並不是靠精湛的書寫技法寫出來的,如果筆法、字法多處是錯誤的,這樣的形制美是假的!有形無神為殭屍。只有神采美、氣韻美、意境美、節奏美……才是書法美,這種美感源於文化內涵,主要是依靠筆法動作來表現的。只顧形似,不求技法,那就不是書法。

比如,當今書法界練習假歐楷的那些人,都不研究古法用筆技巧,絕大部分筆畫都是描畫出來的,而且,寫一筆停一下,再從新起筆寫下一個畫,前後動作之間不連貫,沒有筆斷意連、呼應顧盼,筆法動作不流暢,絲毫沒有節奏感,每寫一個字都不一氣呵成,像一會兒一踏剎車似的……試想,歐陽詢能像他們那樣寫嗎?

我認為,學書法,學的是書寫技法,不單單是字形結構外觀。如果只仿得字形,卻未得其法理,屬於拙技。必須要搞懂書法藝術內涵,深入專研科學性、合理性、專業性,以規範的、正確的用筆手法寫出美感,這是最重要的!

例如,歐楷、顏楷,很多人誤以為筆筆中鋒,結果寫得特別費勁,殊不知,用側鋒法書寫,輕而易舉,所有筆畫都可以一筆完成,只需適當的提按、停駐,不用刻頓筆、回鋒,更不用描畫。所謂的“起筆逆入、藏鋒,行筆調成中鋒,收筆上提下按再兜一圈……”完全是一種錯覺,純屬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如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aa10006fa573ef5661c\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非常的玄妙。

臨帖取法最直接的取“筆法”,當然還能學習一些章法。有些問題實在太大,問的很空泛。

一般來說評判一幅字好壞從三個方面:筆畫、結字(結構)、章法。筆法是筆畫和結字綜合。

筆畫就是筆畫質量,楷書比較好示範。

結字,筆畫之間的結構,基礎筆畫怎麼相結合,怎麼佈局。

筆法可以簡單的說成筆畫和結字綜合,這裡要注意我們現在所說的書法五種書體。篆隸草行楷都是有筆畫和結字的。

草書也是有筆畫和結字的,不要以為草書就可以”跟著感覺走“。

上圖懷素草書《自敘帖》,草書”國“字。

一人有感

臨帖取法最基本的都是筆畫和結字,也是最最簡單的筆法。

有些問題問得太空泛,書法不是空談,要從一筆一畫基礎紮紮實實開始。

取法乎上,僅得乎(其)中。這個話很好聽,說說章法,或者說說上面”書法藝術“當然好聽啊。

臨帖先把基礎掌握好了,再開始討論其他。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2020年1月8日滬。


一人筆記


臨帖取法,就是要取帖的字法,筆法,章法,墨法。除此之外,還需要取其筆勢,氣韻,和神韻。臨帖耍形神二者相合,取其古意,拜師。使學者領悟書道之自然。








一葉小舟82704


眾所周知學習書法臨帖是不二之法門,臨帖的重要性是不然而喻的,可是很多學習書法的朋友卻苦於取法,也就是如何取得此書法之精髓,每每唸叨無所長進。筆者在此根據自己的臨帖實踐著重介紹自己的一些做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取法寬博,臨帖首要面臨的問題就是臨什麼的問題,你所作出的選擇應該和當時的審美觀、書法思想甚至是時代都是息息相關的,也有可能會受到這些方面的束縛,但是要想在書法道路上走得更加紮實,更遠的話,取法寬博是必須要做到的,這一點我們要想何紹基學習,他的臨帖突破了所謂的書分南北,碑帖的束縛,即臨習南派和帖派的“大王”作品,諸如《蘭亭序》、《黃庭經》等等,又臨習唐碑作品,諸如顏真卿的《大唐中興頌》等,從碑中探尋古碑中的“隸古遺韻”,因此在臨帖上要做到取法廣泛,就是我們所說的“取法其上,得法其中”,只有做到全面,才能更好地吸收諸家之長,為我所用。





小調看世界


你都說了取法,卻不知道取什麼。看來是真的不知道。

古人學書,取其神彩,棄其形質。我們往往被這個"神彩"給弄迷糊了。神彩從何而來?自然是從技法當中來的。拋開了技法,妄談神彩,無異於刻舟求劍,面壁求學。

孫過庭說:“徒羨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求其妍妙,不亦謬乎”!書法的法,就是書寫的方法。包括執筆,運筆,用筆,結構,筆墨紙硯的特性和文字發展的源流,風格流派等等。

開始之前,首先要知道執筆的方法,運筆的部位。執筆的方法,指實掌虛,筆管垂直。指實才能拿得住筆。掌虛才能運行無滯,上下左右運轉靈活。這裡說的掌,不是手掌心。是手掌懸空離開桌面。不與桌面接觸。很多人把掌虛理解成了手掌心。訛傳為手心空虛能放入雞蛋。這個真的沒有什麼卵用。所謂引繩,拿一小段線在手上,試試看能不能把這根線斜著吊下去。這是自然現象。線受地球的引力,不可能偏斜的拿著。


運筆的部位是指、腕、肘共同協調的。其中的分寸只有在長期的實踐中進行體會,非語言能夠解釋清楚。說的人可多很清楚。但聽的人則可能越看越迷糊。就不給大家添堵了。

接下來要認識的是筆墨紙硯的屬性。現在使用的墨大多數人都是墨汁,對硯臺的應用可以忽略不計。很多書法家手上拿一個破碗盛上墨汁就寫,沒有什麼講究。如果做為消遣,硯臺還是要有講究的。書法這麼高雅的事,怎麼能不講格呢?好的硯臺,石面光潔如嬰兒面。潤滑細膩。呵氣成霜。在不方便取水的時候,呵兩口氣便能研墨。墨以黃山松煙最好。字跡烏黑而不粘筆。筆的種類很多。大概簡要的分一下。羊毫較軟,狼毫彈性較好。兼毫則有軟有硬。初學者選介於狼毫與羊毫之間的兼毫比較容易控制。再就是紙質。現在的書法用紙基本上都是宣紙。宣紙分生宣和熟宣,還有介於二者間的半生半熟宣。生宣比較洇,熟宣不會洇。初學者用毛邊紙練習,不太洇。和半生半熟宣差不多。紙的種類也很多,這都是將來應該知道的。

下面就是學習怎樣起筆,怎麼收筆。每種筆畫的形態有不同的起止。先知道了它們的起止,再慢慢的去練習體會。這方面的學習古人有永字八法。找不到的朋友到我的主頁文章中,專門有這方面的介紹。就不再多說了。

法是實在的東西。有了法,還愁不會用?


子衿書法


我們很多學習書法的朋友可能對“法”特別在意,而對於“理”就不是那麼。在意了。

所以,千里馬就從臨帖取法,到底要取什麼“法”來談談臨帖問題。

首先,到底書法的法是什麼?有人說是“形”,有人說是“神”,也有人說是形神兼備。


其實大家說的對沒錯,問題是我們如何做到臨帖的“形”?如何做到臨帖的“神”?又如何做到臨帖的“形神兼備”?

我們學習書法,重在實踐,不是要空談理論和技法。沒有實實在在的可實踐性,什麼理論都會落空的。

比如說,臨帖先要把“形”臨準,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拿起筆臨摹字帖的第一筆叫起筆,就會難道一個人幾十年!這樣的臨摹到底對不對?為什麼不對?為什麼對?

所以,書法重在實踐,而且要有科學的實踐方法,這就是基本的“法”。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真正懂得了書法的“法”到底是什麼內容了。

如果我們能夠把第一筆“起筆”寫對,就一定代表第二筆“行筆”寫對嗎?這就是“法”。


如果把第二筆寫對,就代表第三筆“收筆”也寫對嗎?這就是法!

我們臨帖最基本的就是把一個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寫對才叫“取法”。如果一個筆畫的這三個環節上的三筆都寫不對,你想想臨帖的法上哪去了?

那麼,把一個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寫對,這是形還是神?

這就涉及書法的神,到底在哪裡?我們能不能學到書法的“神”?

去年我寫文章,就談過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學習書法形和神完全可以同時學到手。

結果,一個朋友說,老師,把形學出來就不錯了,神根本學不出來的。

我就問他,你就說說書法的神在哪裡?

關於學習書法,確實沒有提到“神”的問題。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提出:神采為上,形質次之。這是針對創作而言的。

我們學習書法確實出來沒有人提出過要學“神”的,因為,臨摹階段絕大部分人是在學“形”,因為絕大部分臨帖者都是初學者,因此,要求臨摹有“神”,這是要求高了很多,而不是一點。

但是,千里馬發現:我們完全可以在初學書法的時候,就達到“形神兼備”的程度。

為什麼?因為書法的形我們容易理解,但是,由於我們對“形”的理解是比較粗糙的,所以,就把“神”給忽略掉了。

書法神沒有脫離“形”而獨立存在。沒有了形也就沒有了神。因為,經典字帖都是形神兼備的書法。為什麼我們只能學習形,不能學習“神”?這個邏輯是不通的,實踐也是不完整。

書法的神就在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之中。一個字是由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組成的,所以,把每一個字的筆畫按照字帖的起筆行筆收筆寫出來,這就達到形神兼備的的程度了。


所以,我們臨帖完全可以做到形神兼備的。

為了達到這樣學習書法,如果我們按照“四法三筆”學習書法,就一定會實現形神兼備的臨摹目標。

所以,我們學習書法的“取法”就是如何做到形神兼備了。

如果做到形神兼備臨帖,那麼,我們“取法”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所以,我們從實踐看如何把“形”和“神”都學出來。

首先學習筆畫。我們用“三法”即起筆、行筆、收筆。

這裡我們主要說說如何認識起筆、行筆、收筆。

現在,大家都知道一個筆畫是起筆行筆收筆構成的。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們還沒有真正對一個筆畫的分析深入到如何起筆、如何行筆、如何收筆之中。


因為,每一個書法家的書法作品,每一個不同的字帖。他們的筆法不同,所以,起筆、行筆、收筆就不同,這是這些書法的形質不同,也是這些書法的神采不同之處。

所以,我們就更應該注意已經你自己臨摹的字帖,他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的形質和神采有什麼不同。

例如,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他們的書法作品風格用筆都不一樣,而這些不一樣處,首先體現在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的不同。

為什麼我們要把一個筆畫分為起筆、行筆、收筆三部分呢?

這不是要分解筆畫,而是為了分析筆畫的結構。

書法的筆畫是有結構的,這個結構就是起筆行筆收筆。你不把這個結構寫出來,筆畫怎麼會有神采?


所以,臨帖第一個“取法”就是把筆畫的結構這個法取回來。

但是,書法不是隻有把筆畫結構取回來,就把書法的神采都取回來了。

書法還有一個結構,叫“字法結構”。這個結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但是,大家不熟悉的是,結構的神采在哪裡?

千里馬的回答是在書法的第四筆!

前面我們說了,書法的“三筆”叫起筆、行筆、收筆。把這三筆學到手,就是把筆畫學到手了。

那麼要把“字法”學到手,就要學書法的第四筆,這就是“接筆”。

什麼是“接筆”?就是“下一個筆畫”怎麼寫。

我們臨帖都是一筆接一筆的寫,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是有所忽略的。

這就是寫“下一筆”的時候,我們對這一筆與上一筆關係,往往是含含糊糊的。


看舉例說明。這是一個臨摹顏真卿《多寶塔》字帖徐浩的徐字習作。

我們看,他的“接筆”問題從雙立人,第二筆,撇的“接筆”就出問題了。第二筆的“起筆”位置,應該在第一筆撇的偏左,但是,他偏右了,這樣就擠壓了,右邊“餘”的空間,無法給“餘”的第一筆撇舒展的空間,那麼,這個字臨摹出來,就算“形”準了,也不會有神采的。

臨帖字法的結構,主要是在“接筆”上實現的。“接筆”貫穿一個字的每一個筆畫,一直到最後一個筆畫,甚至下一個字整個字帖。

所以,臨帖的法我們主要是兩個結構的“法”,即:筆畫的結構和字法的結構。如果我們學會書法的“兩個結構”,那麼,書法的原理也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了。真正的“法”,要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是我們學習書法基礎的基礎。

臨帖還有很多“取法” 例如墨法、章法等等。但是,基礎問題都含含糊糊,墨法和章法有什麼用?

初學書法,想達到形神兼備,就要把筆畫結構和字法結構紮紮實實學到手。然後再學習墨法和章法也就容易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