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原文、註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原文、註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我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計劃用81天時間,對《道德經》中的81章,每天一章節進行解析和譯文,希望能幫助大家學習理解《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原文、註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第03章 聖人之治

【原文】

不尚賢①,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註釋】

①尚:推崇。

【譯文】

不推崇賢能之才,使人民不爭名奪位;不以奇珍異寶為貴重之物,使人民不做偷盜的壞事;不炫耀可貪的事物,使人民不產生邪惡、動亂的念頭。因此,有道的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要淨化人民的心靈,滿足人民的溫飽,減損人民爭名奪利的心志,強健人民的體魄。要常使人民沒有偽詐的心志,沒有爭名奪利的慾念。使那些智巧之人也不敢肆意妄為。以無為的態度去處理政事,就沒有治理不好的。

【導讀】

在春秋時代的大動亂、大變革中老子深刻地認識到,盲目尚賢的危害,他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慾”,他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原文、註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解析】

本章是老子對無為而治觀點的具體論述與見解。

老子鮮明的提出聖人之治在於無為的觀點。只要心裡沒有貪念,就不會有不滿及爭奪之心,從而使自己達到一種純樸自然的狀態。要使社會物質條件豐富,民眾就不會為溫飽而起紛爭,生活安逸自在,達到一種理想的境界,民眾為了能使這種美好生活永遠延續,就會自覺地維護這種和諧共處的狀態。即便有一些自認為是的人想改變這種生活,民眾也不會同意,從而使有智巧的人也不敢有所作為。

老子還說,不要使民眾產生志向,但是要使民眾的體格強健起來,有了強健的身體,就不會有痛苦產生;不崇尚賢者,就不會產生志向,志向是人心滋生貪慾的前因,如果內心存有志向,人們就會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而不擇手段,這是惡行發生的一個前提。不以難得的貨物為尊貴,那麼民眾就不會為了得到這些難以得到的東西而產生偷盜之心。老子還特別提到,作為最高統治者,首先不要存有慾望,而應與民眾一樣達到無知無慾的境界,因為民眾是以聖人為榜樣的,聖人如果有慾望表現出來,民眾就會覺得不知所措而出現混亂。最後,老子說,能做到這些,就是無為而治,就沒有不能治理好的地方了。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原文、註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王弼《道德經注》

賢,猶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貴者,隆之稱也。唯能是任,尚也曷為?唯用是施,貴之何為?尚賢顯名,榮過其任,為而常校能相射。貴貨過用,貪者競趣,穿窬探篋,沒命而盜。故可欲不見,則心無所亂也。心懷智而腹懷食,虛有智而實無知也。骨無知以幹,志生事以亂。

賢,就是有能力。尚,是以美好的名節嘉獎的意思。貴,是形容興隆。如果能做到人才能否任用一律依據才能,有沒有嘉獎又能如何?如果能做到器物能否使用一律依據功能,貴重價格高又能怎樣?崇尚賢能、顯要名節,榮耀大過了作為,需要經常拿兩者相比較才能使獲得的榮耀和做出的貢獻相匹配。貴重的物品大家都願意使用,貪婪的人拼命追逐,就好像進了門又想進箱子那樣地渴求,連生命都在所不惜地搶奪。所以見不到可以引起慾望的東西,也就沒有什麼使心迷亂的。要讓百姓心中懷有智慧而腹中懷有食物,心中虛無才有智慧,腹飽才能沒有迫切的欲求而不去用智謀手段謀求溫飽。骨骼因為什麼都不知道才能堅強地支撐整個身體,虛妄的想法和動機則惹是生非而引起混亂。

蘇轍《老子解》

尚賢,則民恥於不若而至於爭;貴難得之貨,則民病於無有而至於盜;見可欲,則民患於不得而至於亂。雖然,天下知三者之為患,而欲舉而廢之,則惑矣。聖人不然,未嘗不用賢也,獨不尚之耳;未嘗棄難得之貨也,獨不貴之耳;未嘗去可欲也,獨不見之耳。夫是以賢者 用而民不爭,難得之貨、可欲之事畢效於前,而盜賊禍亂不起。是不亦虛其心而不害腹之實,弱其志而不害骨之強也哉!

崇尚賢能,則人們恥於比不上別人而相爭;珍視難以得到的器物,則人們不願意別人有而自己沒有,所以不擇手段地謀取;見到能引起慾望的東西,則人們怕自己得不到而產生混亂。雖然這樣,天下都知道這三樣能引起災禍,想廢除拋棄它們,這樣就糊塗了。聖人不是這樣,不是不用賢人,只不過不崇尚,不以賢人為榜樣罷了;不放棄難得的器物,只不過是不那樣珍視,不讓人們覺得它是寶貝;不丟棄可以引起慾望的東西,只不過不讓人們注意到而產生慾望。所以啟用賢者而人們不相爭,難得的器物、可以引起慾望的東西都放在前面而盜賊禍亂不興起。這不也就像心靈空虛而不影響生活的溫飽,意志薄弱而不影響骨骼的強壯嗎?

今將舉賢而尚之,寶貨而貴之,眩可欲以示之,則是心與腹皆實也;若舉而廢之,則是志與骨皆弱也。心與腹皆實則民爭,志與骨皆弱則無以立矣。不以三者眩之,則民不知所慕,淡然無慾。雖有智者,無所用巧矣。因三者之自然,而不尚、不貴、不見,所謂為無為也。

現在崇尚賢者、珍視寶物、展示可以引起慾望的東西,就是精神和物質生活都充實了;如果把這些都拋棄,那就是靈魂和肉體都虛弱了。精神和物質生活都充實,人們就會相爭;靈魂和肉體生活都虛弱,人們就無法維持生存了。不展示上面三種東西讓人們眼睛迷亂,人們就無所傾慕、偏愛,而恬淡沒有慾望。雖然有聰明機巧的人,也無處施用他的智巧了。讓上面三種東西的自然地按規律發展,而不人為地崇尚、珍視、展現,就做到了無為。

【經典解讀】

上一章,老子提出了無為而治的思想,這裡又繼續深化,指出如何才能達到無為而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有人認為這是老子平均思想的體現,但也有人認為這是老子“愚民”的思想。我們在研究時依然應該用到辯證法的思想,既要看到它的侷限性,也要聯繫老子所處的時代特徵、這一思想提出的背景,看到它的進步意義。

春秋戰國之世,諸侯紛爭,國家兼併,百姓生靈徐炭者不計其數。各大國為了相互爭霸,變法制、擴兵備、訪賢才。尊賢尚才成為一時風氣,許多學者也紛紛提出尚賢、尚才的主張。然而,當時很多所謂的賢才並非真正的治世之才,他們投靠一些野心家,爭權奪位、搶佔錢財、大國爭霸、小國興兵、士人奔走遊說、挑動千戈,使天下更加混亂、道德更加頹廢。於是老子才提出了“不尚賢”的主張。

這和其他學派的學者觀點截然不同。孔子的學說極力崇尚賢者,教導弟子們要做“君子儒”,要“里仁為美”,之後的孟子、荀子等無不提倡尚賢,要求“居必擇鄉,遊必就士”。墨家更是將“尚賢”作為理想,希望把賢人政治推廣到全國,讓賢能之人做上級正首,做下級的楷模,從而達到社會穩步發展的目的。法家雖然韓非說過“賢智不足慕”的話,但其思想、政策還是重視賢人的,李斯的《諫逐客書》更是明確地喊出了賢才對於國家的重要。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無知無慾是很難接受的,信息的專制、消息的封鎖都是一種退步的表現。但在兩千年前,戰火頻仍、民不聊生的時代,無知無慾、與世無爭的生活確是很多民眾可望而不可求的夢想。《列子,黃帝》篇就提出了一個理想中的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拿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距齊國幾千萬裡;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慾,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摘無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雲霧不碳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可見當時的人認為痛苦來源於“知”,若能無知,則可無天傷、無愛憎、無畏忌。《莊子》也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老子及其思想繼承者們相信,“知”是人類痛苦、廝殺之源頭。“無知”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慾的自然本性,以天地大道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慾”的觀點雖然在當代顯得過時了,但並非完全錯誤,正如前面所言,世間萬物、天地大道都在不斷地進化和發展之中,我們也不應該以固定不變的觀點去解讀老子的學說,而要對它進行更深的發揚和繁衍。比如“尚賢”要尚什麼賢,如何尚賢,什麼“欲”該有,什麼“欲”該無。很多青少年盲目追星,致使現在的新聞媒體上到處都是明星大腕的八卦新聞,很多“粉絲”、“影迷”因為追星而耽誤了學業,甚至做出了很多令人難以想象的事情,這種社會上對歌星、影星的過分熱捧難道不該進行深入反思嗎?這樣的“尚賢”是不是不如“不尚賢”呢?同樣我國作為世界奢侈品消費最重要的市場,大城市的步行街上隨處可見豪華的奢侈品店,很多名包、名錶的價格超過普通家庭多年的收入。這種對名車、名包、名錶、名手機盲目追求的慾望豈不是一種病態。此時,在一定程度上提倡老子“無慾”的思想不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哲理引申】

統治者是人民的榜樣,他的所作所為都會影響到人民的處世方式。統治者如果不喜好稀缺難得的財貨,不炫耀引起人民慾望的事物,人民就會安分守己,各操其業;反之,如果統治者驕奢貪婪,到處搜刮珍寶,竭盡嗜慾,其統治之下的人民也會變得心神迷亂,爭財奪利。所以,歷史上有道的統治者無不生活簡樸,以淡泊無慾的心態治理人民;賢能的大巨,也都知道勸諫君主遠離奢侈、慾望,以天下百姓為本。

奢侈、貪婪是人最大的錯誤之一,雖然他擁有整個天下,一旦被慾望所支配,生活奢侈起來,天下都將不堪重負,最終他將失去一切。商紂王初始繼位的時候,並沒有那麼昏庸無道,歷史上記載他是個很有才的人,思維敏捷,善於奔跑,力氣大得可以徒手搏擊野獸。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的父親才將帝位傳給了他,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樣一個聰慧有才的君主,一定會為股商帶來複興。然而,紂最終卻成為了歷史上暴君的典型,成為了殷商自己的滅亡者。

商紂王的禍患,要從一雙筷子說起一一一雙象牙做的筷子。紂王開始生活並沒有那麼奢侈,平時用度都遵照著先王的舊例。但一次,外邦使臣覲見,進獻了一雙精美的象牙筷子。紂王對這雙筷子十分喜歡,每餐都要使用,還在朝堂之上拿出來給大臣們看。他的這一行為,被大臣箕子看到了,箕子立刻憂愁哀嘆起來。同列的大臣不知緣故,便問箕子:“您為何看到了君王的象牙筷子便哀嘆呢?我們國家雖然不大,但區區一雙象牙筷子有什麼可值得珍惜的?”箕子感慨道:“我並不是為了一雙象牙筷子而心痛,我所心痛的是大王將要變壞了,這雙筷子只是一個開端而已。”別人不能理解,箕子繼續說道:“你們沒看到大王拿著筷子那副驕傲自得的樣子嗎?這表明他已經放棄了先王簡樸的生活傳統,開始走向奢侈荒淫。他得到了那樣的一雙筷子,自然不會把它放在土製的碗盤之上,一定要有美玉雕刻的餐具才配得上它;有了美玉雕成的餐具,難道還會裝清淡平常的食物嗎?一定要裝著野獸的心肝、奇鳥的肉髓才可以。有了這些以後,他肯定還不會滿意,一定要穿精美華貴、纏金佩玉的衣服;一定要住雕欄玉柱、重樓疊閣的宮殿...這樣必然要剝掠百姓、徵發他們服徭役,長久下去百姓不堪重負,就會不滿,怨恨他,斥責他,他也將對不滿者進行鎮壓,用殘暴的手段對待人民。那樣他就失去民心了,我們的國家也就危險了。”

箕子所說並沒有引起大臣們的注意,很多人都認為他是杞人憂天,對他的憂慮一笑而過,然而,事實卻證明箕子的預言果然在紂王、股商王朝身上得到了驗證。紂王的生活越來越奢侈,慾望越來越多,不斷地耗費民力,滿足自己的慾望。身邊那些奸佞的小人,看到他如此,紛紛阿諛奉承,進獻好玩、好吃的東西給他,加深他的迷亂,提出更加荒謬的建議,助長他的無道。那些忠正的大臣們再去進諫,紂王已經完全聽不進去了。大臣們進諫多了,紂王便感到厭煩,於是設立了炮烙之刑,來懲罰無辜的人,於是沒人再敢勸諫。紂王又建造了酒池肉林,每日和寵姬、近侍在裡面飲酒作樂,對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

幾年以後,股商的百姓要麼放棄昏君,逃往國外,要麼變得和紂王一樣,只知道追求奢侈、享樂。天下的諸侯見到殷商無道,也逐漸生出了背叛之心。不久,西方的周武王興師討伐股商,紂王眾叛親離,大軍臨陣反戈,他只能逃到耗費民力興建的鹿臺之上,點火自焚而死了,殷商也隨之滅亡。

紂王給後世的統治者們樹立了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一驕奢淫逸一定會導致亡國亡身。所以那些志在天下的人,無不告誡自己遠離奢侈、堅守淡泊無慾的生活。漢高祖劉邦開始進入成陽之時,立刻被秦官之中的珍寶、美人所吸引,素性居住在秦官之中,日日和美人飲酒作樂。大臣們見此,非常憂慮,於是樊噲、張良等人紛紛進諫,勸說道:“秦王正是因為貪圖這些寶物、每日飲酒作樂而滅亡的,大王您剛進入咸陽就如此,難道是要步暴秦的後塵嗎?”劉邦並非昏庸之輩,恍然大悟,於是封藏好所有珍寶,立刻離開了秦言。他沒有看重那些“難得之貨”,贏得了民心,最終取得了天下。

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文帝,也是生活簡樸的典型。他身為天子,畜有四海,卻從來不搜求什麼珍寶財貨。從前那些各地照例進貢的財貨,他也一一取締。有一次,地方獻給皇帝一匹千里馬,漢文帝見了並沒有給進獻的官員獎賞,反而下了一道詔書,命令冬地官吏,再也不要進獻難得的貨物,再也不要耗費民搜尋什麼寶物。詔書中明確告知:“聯不受獻也,其令四方毋復來獻。”

難得之貨可以滿足耳月之娛樂,但對於統治者來說害處多多。首先,它們帶來的奢侈、享樂會消磨一個人的志向,讓人在享樂之中不斷沉淪;其次,君崇尚奢侈,會給大臣、百姓都樹立負面的榜樣,帶壞國家的風氣;再者,統治者追求難得之貨,難免就要搜刮百姓,浪費民力,引起人民的不滿,最終失心,乃至國家。所以,無論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處於何等地位之上,都必提防慾望帶來的災禍,堅持簡樸淡泊的生活作風。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原文、註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原文、註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