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林園:我們要歡迎泡沫,賺錢就是靠泡沫

核心觀點:林園說,投資就要投壟斷公司,這類公司也正是通常意義上的核心資產。在當前熊末牛初階段,核心資產裡的龍頭雖然經歷了不俗的上漲,但只要牛市情緒確立,這些龍頭還會有5-10倍的上漲。

對於投資者擔心的泡沫問題,他認為,不要被泡沫嚇倒,因為賺錢一定是靠泡沫,而且這個“泡沫”的持續時間可能讓人無法預料。

目前市場處於熊末牛初 不買股票買可轉債

大家好,我是林園。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2020年投資,如何選擇壟斷企業》,我們只投壟斷企業,只投好的壟斷企業。

我認為,目前市場處於熊末牛初階段。當然這是猜的,我不敢說一定準確。從行情表現看,今年以來只有少數龍頭股上漲1倍、3倍甚至更多,一些被稱為“核心資產”的龍頭大幅上漲,但其他股票不漲甚至下跌。過去這幾十年,我參與了全球主要市場的投資,所有這些市場在熊末牛初時的特徵都是個別龍頭大幅上漲,我們A股市場當前的情況剛好是這樣。

這些大漲的龍頭是不是漲到頭了呢?我判斷,這些核心資產漲得還不夠,還沒到頭,等牛市的情緒來了會上漲5倍或者10倍。什麼時候這些龍頭公司漲到位了,其他股票也開始跟隨起漲了,熊市才算結束,牛市才會開始。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公司的股價還是會下跌。

雖然我說現在是牛市初期,但股價跌起來還是很可怕的,一些負面情緒、業績波動都會帶來股價下跌20%以上。所以,我們在基金管理上很謹慎,我每天操很多心,這比管理自己的錢辛苦很多,我每天拿著手機操作,不敢讓別人替代。另外,基金都有一個90%的預警線和80%的清盤線,我就更不敢掉以輕心。

我的策略是以靜制動,基本不買股票,對我來說,那些核心資產的公司價格太高了。

不買股票,那投什麼?我投可轉債。我身邊的人對我有一些質疑,說老林你現在只敢買債券了嗎?我說,不是的,現在可轉債的機遇是十年不遇的,這個機會可能是我在A股投資生涯中第三次遇到的大機會。我判斷2020年可轉債一定會跑贏大盤。另外,證監會規定過去3年淨資產收益率超過6%的公司才能發行可轉債,我從過去三年淨資產收益率超過9%的公司中選擇,這些公司的穩定性很高,可轉債相對更為靠譜。

從發行可轉債的公司看,這些公司都是證監會“把關”過的,所以風險相對較小。相對大盤來說,這些可轉債下有保底,上能跑贏大盤,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機會。在上一輪熊末牛初的時候,我們同樣拋棄了股票資產,投資了可轉債,當時的收益比大盤漲幅高1倍。如果大盤上漲了5倍,我們當時的可轉債收益就是10倍。

具體到投資標的,我是從行業選擇的,例如醫藥行業的可轉債、券商行業的可轉債。在投資中,投個股不是最重要的,投行業才是最重要的。目前,我做了一個行業的可轉債組合。

一定要投資壟斷型公司 這個思想要貫徹到基因裡面去

我一直都在說,投資沒有訣竅,就是壟斷兩個字。我們國家當前處於過剩經濟階段,很多製造企業面臨出清和淘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防範風險很重要,因此只有投資壟斷企業,長期來看,風險才是零。我認為任何風險都來源於競爭,特別是在當下。我相信未來幾十年裡,很多公司包括很多知名公司,可能會面臨倒閉,價值歸零,這將是大概率事件。

壟斷公司有什麼特徵?首先是產品壟斷,這是很高的門檻,企業自己說了算。例如,有記者向一家消費品龍頭企業提問,“你們怎麼年年提價?”公司的董秘說,“我想賣什麼價格就賣什麼價格”。這雖然是董秘的玩笑話,產品的價格是否上調最終會依據供需關係和市場情況而定,但足以說明這家公司有提價的實力。

其次,壟斷體現在財務指標上有什麼特點?簡單來看,壟斷的企業一定是有錢的,它的賬面上一定有越來越多的現金。但是這種公司也有一點弊端,它們賬面現金多了,就會做一些和主業無關的投資,這裡投一點,那裡投一點。我們作為投資者,要把所有其他的產品拋開,只看企業的壟斷產品是不是盈利的主要來源,這個產品的毛利率是不是持平甚至逐年上升。對比來看,競爭性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毛利率的波動大,它們遇到好的年份,毛利率會上升;遇到不好的年份毛利率會下降。

在我看來,如果一家公司的核心產品的毛利率在80%以上,基本可以認定為是壟斷產品。這其中包括一些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我喜歡這些東西。還有在競爭中產生的壟斷,例如海天味業。海天味業剛上市的時候,我就和手下人說,無論海天多貴我們都要買。雖然最後因為某些原因我們沒有買入,現在我們在密切觀察中。我認為,海天在調味品領域就沒有競爭對手,我經常在家做飯,我吃其他品牌的醬油是苦的,只有海天是不苦的。

總體來看,能產生壟斷的東西就是入口的東西,和嘴相關的東西。我們只投資“入口”的東西,例如消費和醫藥。我這個人比較保守,只投資壟斷企業,因為壟斷的企業業績比較穩定,好算賬。我們能夠看到企業未來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收益,不會踩雷、不會吃虧。即使股價今年漲得太高了,過幾年也會通過盈利的增長把泡沫擠掉。

投資是一個長期行為,是一種思維方式,不只是2020年,投資壟斷的思想一定要貫徹到投資者基因裡面去。

林园:我们要欢迎泡沫,赚钱就是靠泡沫

有些藥企30年後的市值 會比茅臺高几倍

在長期投資策略上,我只投資醫藥企業,其他行業不投。我們只投資無法治好的疾病的相關藥企。我是學臨床醫學的,我知道很多病是治不好的,人老了就像汽車到了年限一樣,只能維修,而且永遠也修不好,就是一個將就著開的狀態。現代醫學的很多方法是“對症治療”,例如眼睛出了問題治眼睛、皮膚出了問題治皮膚,這不能讓整個人恢復健康、年輕的狀態。

車老了要一直修,人老了要一直吃藥。別看每一次的醫藥費用不高,但長年累月在藥物方面的消費,會讓藥企賺的錢賺到你都不相信,很多藥企的市值也會因此不停上漲。

我的研究團隊做過一個統計,全球主要國家包括美國在內,20世紀六七十年代是生育高峰,中國直到20世紀八十年代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後,出生人口數量有所減少。20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到了現在身體“機器”已經有些老化了,我就是這樣,每天要吃很多藥。

人口老齡化帶來了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普遍性。這三種疾病屬於代謝病,簡單理解就是身體循環系統出現了問題,人的循環系統出現問題是很不舒服的,一天昏昏沉沉,吃了有助於循環的藥物會舒服很多,這就是剛需。中醫在治療循環問題的疾病上領先於西醫,有很多成熟的經驗。

我們在2013年統計過,上述三大疾病的醫療支出到2016年會翻一番。具體而言,醫療支出會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而增長,57歲比56歲在醫療方面的支出多20%左右。人們可以不喝茅臺酒,但一定會吃藥,這個消費額的增加會推動一批相關公司的業績爆發。所以我們做了一個醫藥組合,但現在以觀察為主,因為很多醫藥企業的股價已經翻了幾倍,已經漲過了,漲過了就要休息。

長期來看,醫藥行業中的優勢企業30年後的市值一定會比茅臺高很多倍,這是我的基本判斷。

林园:我们要欢迎泡沫,赚钱就是靠泡沫

等到我們這一代“沒了” 核心資產的泡沫可能都不會破

什麼樣的人能在資本市場賺錢?我對這個問題的體會是,賺錢和時間有關,和投入的資金以及其他都沒關係。在資本市場中,你不出錯地往前走,不出現賠錢情況,財富的雪球就會越滾越大。我們把投資作為一種工作,《紅週刊》的讀者朋友們也是(這樣),你們不要急,慢慢來,堅持在市場裡面,最後雪球就會越滾越大。

我發現了一個規律,股票市場95%的時間是震盪或者下跌的,只有5%的時間是在上漲。我們能做的就是滿倉投資龍頭企業,等著5%的時間的到來。等到5%的上漲時間來了,你千萬別跑,跑了就是苦命人。我們等待了95%的時間不是為了賺1倍或者2倍的,而是要賺5倍和10倍的,要賺行業吹泡泡的錢。

不要怕泡沫,讓市場使勁吹泡沫,這些壟斷資產可能到我們這一代“沒了”,泡沫都不會破。賺錢一定是靠泡沫,不要懼怕泡沫。這是我在熊市裡說的話,我在牛市裡更這樣說。

以上是我根據常識作出的判斷,我說的,不會錯。資本市場上認為李大霄(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靠激情的演講博取了很多關注,但我認為他不是瞎說的,能聽懂他說話的是少數人,他總結了全世界資本市場的規律,給投資者普及一些常識,但是很多人不信。

十幾年前,《紅週刊》出品人郭貴龍讓我當《紅週刊》的專欄作者,我當時說,我寫了的都是牛股,沒寫的都不是牛股。大家可以去查當年我在《紅週刊》上寫的組合,現在收益一定是100倍以上,這不是我瞎說。

如果你能把自己變成一個機器人,你就能成功。我的判斷是對的,但我現在也擔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我給自己定了個規矩,別人說的不聽,不跟任何人打交道。我也和我的投資人說,不要和任何人打交道,那都是巨大的風險,你聽我的就沒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