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全面实施“善治六策”,高水平推进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

千万人口的杭州,已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大城市治理的困难和挑战也更加复杂艰巨。

杭州大城市治理的路子在哪儿?

北京有北京的模式,上海有上海的方法,深圳有深圳经验,兄弟城市的经验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照搬。杭州必须自己摸索。

今天(12月27日)上午,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研究部署创新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号召奋力开创一条具有杭州特点的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全面实施“善治六策”,高水平推进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讲话,市委副书记张仲灿出席。

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周江勇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杭州市委关于高水平推进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决定》。

是历史机遇,也是城市使命

今年10月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这次全会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需要“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问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出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重大部署。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省域治理中具有枢纽功能。杭州是浙江省会城市,也是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杭州以一流状态建设一流城市,更好发挥“头雁”作用。

因此,杭州召开全会专题研究城市治理问题,是全面贯彻中央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杭州实践的巨大举措,是杭州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杭州的重要城市使命。

是底气自信,也是内在要求

喊出高水平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杭州有自己的底气。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杭州城市治理形成了许多好理念、好经验——

杭州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方法贯彻到城市治理各方面,率先建设城市大脑,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移动办事之城;

杭州建立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公证处和全省首家互联网仲裁院,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司法”新模式;

杭州开展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谋划建设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

杭州还率先推行礼让斑马线,成为“最美”现象发源地;

创新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街道居民议事制度,等等。

这些经验是杭州为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奠定了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杭州非常有必要全面总结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把经验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效能,不断开创城市改革发展稳定新局面。

这是总结提升杭州城市治理探索实践、推动成熟经验上升为制度的内在要求。

是检视短板,也是迫切需要

成绩只代表过去,日益激烈的城市发展竞争中,不进则退,进得慢,也很容易被兄弟城市赶超。

当前,杭州发展正处在城市能级的蝶变期、数字经济的迭代期、破除传统路径依赖的阵痛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攻坚期和人民幸福感持续提升的考验期,“五期叠加”,让城市治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比如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需要持续发力;空间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全市尚未真正形成“一盘棋”;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不健全,优质公共服务均衡化,供给不足日益突出;重大工程项目进入集中建设期,施工扬尘、交通不畅等“阵痛”对群众幸福感产生一定影响;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但服务监管还不到位;一些干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对大城市治理缺乏应有的科学理念和知识储备,等等。

这些问题是城市发展阶段的客观特征,有的具体表现与全国基本同步、全省基本一致,有的是杭州先发早发、带有苗头性倾向性。杭州必须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抓住问题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因此这也是杭州全面检视短板和问题、开展城市治理对标补短争先的迫切需要。

走出具有杭州特点的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全面实施“善治六策”

城市是个巨系统。会上,周书记说,高水平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必须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积极探索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系统集成、特色鲜明的善治之策。

他提出,必须重点关注“善治六策”——

推进统筹之治,打造高能级的城市

杭州要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必须统筹产业、空间、规模三大结构。

深度融入长三角,坚决扛起世界一流现代化大都市、全国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和长三角南翼增长极、浙江省“头雁”等重大战略使命;

一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综合能级,关键在于产业能级,核心是发展动能,要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大力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做强钱塘新区、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国家高新区、开发区等产业平台。

强化土地空间统筹,按照功能定位划分政策单元,分类精准施策;要探索形成“宽视野决策、大区域统筹、小单元作战”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建设若干个高品质城市单元,推动城市发展再上新台阶。

推进科技之治,打造数字化城市

创新驱动,让想象突破极限,数字赋能让未来触手可及。城市治理模式必须跟得上技术加速迭代、群众需求日益增长的步伐。杭州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也要打造“全国数字治理治理第一城”,让生活工作在杭州的人民持续享受数字时代的红利,为全国乃至全球大城市治理数字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首先一个是做强做优城市大脑,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广度和深度,提高应用场景使用率,真正让“大脑”更聪明、让城市会思考、让生活更美好。

另一个是做深做细“移动办事之城”,全面拓展“一证通办”“刷脸可办”“移动能办”服务事项。

这两个方案是城市治理数字化关键环节,必须树立“用户思维”,更加注重用户感知。城市大脑实时感知的应该是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分每秒的细微变化,从而精准快速有效处置,确保城市安全有序;“移动办事之城”感知的应该是市场主体与市民群众的需求,让“人找服务”变为“服务找人”。

这些主动“感知”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城市中的每个人少一点烦恼、多一点幸福。

推进良法之治,打造知敬畏的城市

公正、高效、法治化、可预期的环境,会提供坚定的底气;守规则、将信用、知敬畏的城市,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杭州必须把法治体系建设作为城市法理的骨干工程,确保杭州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要特别针对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热点问题开展立法,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规定;

全面提升法治实施水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环境等违法犯罪问题出重拳、下重手,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要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联动,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 “全链条解决”。

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使杭州成为“最讲信用的城市”。

推进协商之治,打造老百姓的城市

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老百姓的幸福乐园,我们要积极推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制度化实践,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城市安定有序。

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构建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服务、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价的工作闭环;

健全基层协商民主机制,探索完善以党支部为统领、业委会执行、物业公司参与的城市小区治理新模式;

建立健全“民意直通车”长效机制,不断畅通“民意直通车”民情收集渠道,切实了解民情、掌握民情。

建立“走亲连心三服务”网格员机制,推动“最多跑一次、服务送上门”理念向基层治理延伸。

推进人文之治,打造有情怀的城市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杭州必须夯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文化基础,让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展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

坚持打造世界遗产群落和实施“城市记忆”工程有机融合,放大良渚古城遗址、西湖、大运河三大世界遗产综合带动效应;

坚持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有机融合,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和之江文化带建设,让杭州成为令人向往的国际文化创新中心;

坚持文化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有机融合,全景式展现城市中点点滴滴的温暖,努力使杭州成为 “最有温情的善城”。

推进开放之治,打造国际范的城市

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城市发展与外部环境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杭州要更好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

对标世行标准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特别是聚焦企业法人和公民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推动更多“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以筹办亚运会为牵引打造亚太地区重要门户枢纽,加快推进铁路西站、东站、南站枢纽中心以及高铁、地铁、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运营TOD;

以“窗口”意识提供更多国际化公共产品,规范国际化标识,加快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公共服务体系。

2019年杭州干成了五件大事

一年来,杭州市精心谋划、系统部署、攻坚克难,干成了五件大事:

一是举全市之力服务保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全方位展现杭州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二是高标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市72万名党员思想得到大洗礼、党性得到大锻炼、作风得到大提升;

三是良渚古城遗址这一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成功申遗,高质量完成千岛湖临湖地带综合整治,设立并启动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千岛湖配供水工程实现杭州主城区通水;

四是全面推进城区功能平台“东整、南启、西优、北建、中塑”,整合设立钱塘新区,高品质推进大城北规划建设,铁路西站站城一体综合枢纽正式开工建设;

五是不失时机地启动推动“新制造业计划”,成功获批并推动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持续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加快形成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

这一年,杭州市主要做了八个方面工作:

第一,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第二,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第三,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第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

第五,着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第六,打造“幸福示范标杆城市”。

第七,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杭州战役”。

第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整饬“六大顽疾”。

全面实施“善治六策”,高水平推进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