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华为和小米,未来谁的发展更有潜力?

猫叔情感窝


都别说了,小米最强,这个别争辩了,敢和小米比,你们有这个实力吗?小米十,除了品控有点小问题,除了不防水,你们那些垃圾,有小米十的马达牛逼吗?也不好好想想,小米系统的牛逼之处是你们这群不懂手机的能看得懂的吗?呼吁大家都买小米十,因为小米十就是好,最新的芯片,最牛的系统,最新的屏幕和马达,告诉你们,不买小米十,你们的脑子都坏掉了。小米现在世界第四,马上要成世界第一了,电视领域我们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现在就差手机回到巅峰了,我们一定要支持国产,支持小米,我们要干掉苹果,干掉三星,特别是我们要干掉华为,因为就华为那种东西也配和我们小米十比?你以为他先出的5G,5G手机就成熟了?换句话说,不成熟的技术,我们小米能生产吗,可以说,小米十才是5G的标杆,再配上最强芯片,最强马达,最强屏幕……总之,我们的技术强的地方简直数不胜数。所以,最后,在此呼吁大家,购买小米十,为国争光,因为我们小米这个企业是中国最有潜力的科技企业,所以,你管他芯片那里来的,买就对了。大家听我的,准没错



Eone2020


小米和华为都是十分优秀的企业,如果硬要我选更看好谁,现阶段我更看好华为。

小米和华为骨子里的本质完全不同,小米主打的竞争优势是性价比的竞争优势,而华为打造的竞争优势是差异型竞争优势。(这里的竞争优势指的是企业竞争的主基调。)

当企业以性价比竞争时,它得能比竞争者更能有效地设计、生产及营销产品,力争做到低成本和低售价,当产品配置相差不多时,售价比对手低;当价格相差不多时,或者成本比对手低,或者配置比对手好。

而企业采取差异型竞争的目的则在于提供客户独特而优异的价值,经由产品的质量、专业功能或售后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

性价比的竞争优势门槛很低,很容易被模仿和取代,差异型竞争优势由于其独特性,要比性价比的竞争优势更牢固。

先看小米。

小米初入智能手机市场时,抓住了当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好用的手机贼贵,便宜的手机贼卡”的市场定位缺失,以性价比撕开了市场的口子,并以此取得了飞速的发展,2010年成立,四年后就坐上了国内市场第一的宝座,让市场称奇。

然而,性价比的竞争优势容易被模仿,小米2016年的遭遇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在这一年,市场格局未稳,各大手机厂商都打起了价格战。乐视最为刚猛,不仅晒出了物料清单,还以低于成本200元的价格开卖。这种补贴的效果相当显著,乐视一年就斩获了2000万的销量,恰巧的是,小米当年大概损失了2000万台销量。用户因何而来,就会因何而走。

假如小米没有扩展生态链,仅以手机品类,并以性价比的战略来布局的话,那么小米是非常脆弱的。竞争对手完全可以舍弃两年的利润,甚至亏本,将乐视的打法进行到底,先把小米拉下马,然后再谋求盈利。

小米深知性价比的弊端,借着小米的品牌,扩张品类,利用复杂性构建商业竞争优势。

所以,随着小米铺设线下渠道、开展营销,小米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以性价比为竞争优势,容易被模仿。

小米给出了两种破解之策,一个是构建小米生态链,以品类的复杂筑高壁垒;一个是加强核心技术的掌控,加强纵深领域的建设,比如打造小米澎湃SoC。

再看华为。

虽然华为也有主打性价比的产品,但无论是荣耀强调的质价比,还是华为进军高端领域,都足以表明华为走的是差异型竞争路线。

和小米相比,华为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核心技术,其中最核心的武器有两个,一个是麒麟处理器,一个是基带芯片。

由于在这两个垂直领域有纵深,所以,华为的战略灵活性更强。

比如,当人工智能的浪潮袭来后,华为就率先在麒麟SoC上集成了NPU,提前布局人工智能在手机端的落地。而依靠高通的小米,则不得不依靠高通的日程表。

比如,在即将到来的5G,华为在5G通信方面的优势无疑会传递到智能手机上。

再比如,日前,高通在北京召开“中国技术与合作峰会”,并在会上宣布与联想、OPPO、vivo、小米四家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应对博通的恶意收购。假如高通被博通并购,这对华为影响很小,而对小米影响就稍微大一些。

最后,无论是哪种竞争优势,都需要全面保持警惕。性价比竞争优势的命门在于,企业必须维持产品的基本质量和服务,避免陷入价格战而抵消成本优势,避免过分强调价格而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而注重差异竞争优势的企业也应该注意:与竞争者的成本差异不宜过大,以免能接受产品高价格的顾客太少。

当然,无论是以性价比为竞争优势的小米,还是走差异化竞争路线的华为,我都希望两家企业能保持竞争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


梅花园陈述


客观地说,我就客观地回答。

华为基于强大的技术积累与不断创新所以在不断强大,未来将会继续建立其在通讯领域、手机领域的强大技术优势,这是一个实业为主的公司,所以叫做技术公司。华为的未来我们只能估算一半左右,另外一半,由于人工智能刚刚起步,而华为正在大力开发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切,这一半,要看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才能定夺。

小米事实上不是科技公司,充其量就是个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也能产生伟大的企业,参照阿里巴巴。小米的梦想就是打造一个生态圈,这个圈从目前小米的商品构成来看,非常大。如果小米踏踏实实做好产品质量并对消费者用心服务,小米的未来不可估量。

两者谁走得更好?现在不好说。如果华为借助手机领域的优势来做生态圈构建的话,我相信华为比小米走得更好。这是目前能看到的东西。


思前走后


华为和小米相比,谁的未来发展趋势更猛?这两个企业本来体量不一样,发展的历史不一样,要放在一起比较未来谁的发展趋势更猛,确实是不太好判断,也不太公平。但作为不同模式发展起来的企业放在一起,也许可以探讨未来我们社会发展的脉络。

华为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很多国内企业的发展史的缩影,从代理产品起家,当摸熟悉了产品以后,自立门户开发产品逐步推广到市场,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自己的份额。不过华为与其它企业相比,更为注重技术的研发、更为注重拥有核心技术、更猛的市场拓展、更为激励员工的合理分配机制、更能激发企业内部潜力的管理方式等等,这也许是华为在不断海外拓展的过程中,外部的见识与内部深刻思考所带来的结果。

小米的发展轨迹与华为却不同。由一个本来的成功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了风口。在市场上找准了蓝海,自我开发产品,并且利用互联网这个庞大无比的网络以及新颖的营销方式,一举打响名声。一夜之间让全国大地知道了还有一个小米可以让我们以这样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智能机的方便,在那个全是三星、LG、苹果、索尼等国外高价品牌手机的围剿中,生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并且并不满足的是,小米想要建立自己的智能消费生活生态链,于是小米手机连通万物如电饭煲、净水器、冰箱、洗衣机等等新颖的生活方式也慢慢闯进了我们的生活。


这两家企业主要交集还是在于手机。在其它各自不同的领域都可算是佼佼者,但作为未来对我们生活直接影响更深入的,我认为是小米,小米更为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的日常。

华为还是会继续以技术立企,并且会在技术领域更为发力,成为科技领域的翘楚,成为很多科技人仰望的标杆。但越到后来,越是深水区,发展越是比较困难。比如通信技术与方案可能换代更为缓慢,当然作为未来万物互联、智慧城市等等也会有爆发,其业务级别比如是企业级、城市级等,要求的技术更深,投入更大。华为的发展会影响整个城市,整个社会,但竞争同样也很厉害。


而作为小米其主要业务形态是针对消费者级别,如果消费市场得以引导到小米所倡导的生态中,也许爆发也会很快。这表示随时围绕在我们家庭生活的方式发生很深刻的变化,一个APP可以把所有家庭的电子产品连接,可以一个APP管理所有电子产品,不分地点不分时间。所以小米的发展模式对于技术的要求,相对于华为来说没有这么高也没有这么深,最重要的是要造好各种产品赢得家庭消费者的心。但这要向传统家电行业企业嘴里抢食,也并非易事。

如果单纯从手机看,华为这样有资金及技术实力的企业,应该说增长可能会更猛。但未来的短期内,一旦我们的消费及生活方式得以改变,可能小米的智能消费生态会得以更为迅猛发展。不过华为毕竟体量大过小米太多,增长一点儿就会让小米以更高的增长率来追。


更多分享及互动,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东风高扬】。


东风高扬


作为一个米粉我不得不说 华为更有竞争力,华为做手机的战略更长远,布局更细致周密,核心技术掌握手中 反观小米,就企业策略个人认为高性价比是竟争力,但高性价指的不仅仅是价格,更核心的质量,小米目前还不具备华为一样的研发实力,但小米刚成立几年,其mix创新还是惊艳了世界,但这些创新还不足以奠定小米地位,小米一定要摆脱硬件组装厂的低质价廉的印象,目前竞争对象用水军不断渲柒小米低质价廉价,小米必须牢记质量才是基础,精品战略必须严格执行。


李青松74435581


"未来″至少是过了5年那时候吧,谁"更有潜力″就是5年之后谁的能力或者力量更大。

潜力是当前性或者叫截至当前的,相对于未来而言。华为到时候是33年+5年,小米是10年+5年,各自都已经具有了新的更大的潜力,只是还都处于没有发挥出来的状态,仅是积蓄着,预备着之后释放。

1 应有状态

(1)整体潜力

总体来看,5年截止时,华为已有的潜力照样不会是小米当时所能比的。

如同现在,即便不再增长,小米再过10年也不可能达到。

(2)具体潜力

5年到了的时候,2家的具体潜力和力量应该分别是如下的程度、状态。

——主要技术

2家都有5G技术、手机芯片、手机应用、手机操作系统及其生态。小米已有的这4样很可能仍然清一色是别人的,华为则很可能全部是自家的。

——技术积累

都增加了技术积累,而由于5年里华为在经费和人才的投入上还是远远多于小米,产出的技术和创新还有专利也就大大多于小米,说不定整体科技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主要产品

通信产品,自然只是华为才有。

手机,都有中低端的,采用的都还是性价比打法,性价比的中低端手机市场无论在国内和在国外也都还是最大的一块。华为当然照样还有高端手机,小米却很可能仍是没有,至少没有与华为同样的真香高端机。

物联网产品,小米可能仍旧是排名先于、销量高于、种类多于、市场大于华为,但都会不明显了,而在技术含量上低于华为的情况会比现在明显得多。

——经济力量

在经济力量上,华为的增长幅度将进一步大于小米,在以营收为准的世界500强新排名上,2家实际上的距离更远了。

——品牌影响

华为通信品牌、手机品牌的影响,整体上都会进一步广于、深于、长于小米。

——高层管理

虽然大概率任正非已经退休了,换成了孟晚舟,华为高层管理团队的整体能力仍旧远远强于小米,不可能降得那么快、降下那么多。

2 影响因素

(1)内部

华为的科技在5年里,包括主要技术、技术积累、主要产品,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整体科技潜力就如同前面所写的。因为,华为对高科技定位不会偏,对科技自研、自立和领先的追求不会变,自己不跑偏、不蜕变,施加不利影响的外部也无可奈何。

小米的科技潜力也只能会是上面的状态,也只是因为从现在看,自我定位说来也是科技,实际行动上的追求却又并不执着、精准,又不专一,还要做互联网公司,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还不够大。外人倒是有不少人希望——影响小米改变,但还没有看到小米按希望做。

(2)外部

华为的经济力量和品牌影响会由于国外的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比现在大出或者叫恢复不太多,而没有完全达到上面所写的状态,主要还是在国内市场上显示出力量、发挥着影响,尽管很可能距离完全达到没有多远了。

小米的手机品牌不会受到来自于国外的不利影响,反而会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在国内则会由于华为的荣耀,还Ⅴ、O等的影响扩大而缩小,相应地,国内市场份额也就被进一步挤压了,不过呢,整体经济力量不大可能受到明显影响,因为有海外市场的营收。

结束语:

5年一过,接下来就是各自发挥潜力了。华为和小米分别38岁、15岁之后,发展状况会怎么样?由于之前潜力是一大一小,之后的现实能力和力量就也是一大一小,2家相比之下,发展就是一好一差,但各自都还会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2家发展都会出现某些地方小、慢的情况,也就是现实的能力和力量受阻、被减,却又会是大者仍然大、小者仍然小,不至于让2家变得同样大小甚至于反过来。

对于更远的未来而言,华为要避免、小米要达到同样大小以至于反过来,主要因素都是自己,决定性的因素。


肇俊武


肯定是小米。有些人总是说华为的技术有多牛,小米的技术有多差,其实这些人都是不懂技术的。华为在当前为什么看起来成功?其实并不是技术,而是环境和恰当的位置造就的。以前是中国发展水平很低中国人员技术能力差别人很多,华为因为国际化导致它超越别人一大截;现在中国发展水平慢慢赶上其他发达国家,现在大家公司都站在同一个水平,华为先发优势成为他的劣势,它很难保持说一不二的定价优势,中国越发展华为就会越难受。在这样的阶段将会产生更多挑战公司,从而将企业更新换代,将中国企业技术服务水平提高一个更高的层次。


feiren127


客观的来讲,小米和华为两家企业走的路线不一样,仅仅比较两家的手机产品,来判断这两家公司,谁能走的好,就会很片面。

小米最初成立,是以手机为切入点,雷军当时做手机的思路,就是把手机的上下游企业做高效的串通,在小米手机上实现产业链的最具竞争力的组合,以此来打动消费者。小米的思路在过去几年也带动了很多企业进入手机领域,也用类似的思路、方式做起了手机。

手机行业发展到今天,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在工业设计、科技领先度等方面都从行业跟随发展到了行业引领的角色,中国手机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就是很好的证明。

华为和小米的发展也是尤为突出。

其实华为做手机由来已久,在很多人还不知道华为这个品牌的时候,实际上华为就在做手机了,那时候华为做的是白牌手机,也就是说,华为的手机上面的logo不是华为,而是跟华为定制手机的运营商,手机上的logo是个运营商logo。

在2G手机时代,欧美运营商定制手机是很惯用的方式,他们用补贴的方式送给用户手机,运营商赚取话费,华为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做手机的。

后来,大家都懂的,iPhone出现了,诺基亚倒了,摩托罗拉也不行了,手机行业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机会。

于是,小米起来了,华为也开始打出了“华为”“荣耀”“麦芒”的品牌,开始走品牌化手机的道路。

回到问题本身,华为和小米的比较,这两家企业的发展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小米的产品体系分为三个大类:手机、电视和路由器,以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路由器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小米这几年下来,以小米手机自身的成功模式,复制出了很多小米生态链企业,零配件选用市场内的顶级配件,产品设计力求做到精细,产品的品类选择外国货和国货质量差距大的产品,所以,小米生态链的发展模式赢得了很多用户,在中端市场做出了很不错的成绩。

而华为的发展则是以自身的ICT技术为基础的。大家都知道,华为是做通信设备起家的,从通信起家的华为,这些年打败的竞争对手是相当不少,在中国,让思科一蹶不振,在全球市场,也使得爱立信这样的传统通信厂商越做越颓败。

凭借华为对通信行业的理解,华为进军IT行业也是所向披靡,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研发、市场扩张上也一路披靡。

华为在手机领域的进步更是可圈可点,所以,也才有上面的问题。

我觉得,华为和小米虽然是在手机上有激烈的竞争,但两家企业的发展路径却是大不相同,不能做简单的类比。


来自科技行者团队的知识产权老师


科技行者


按现在的市场繁华上看,,,

华為高过了小米!


鞍山二姐


这两家没有可比性,华为是世界量级的通讯公司,研发能力强,专利持有数量多。小米是新兴科技公司(营销公司更贴切),主营手机业务,研发能力和专利数量远远落后华为,不过他们正在努力转型为研发创新性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