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二战的日本海军为什么那么重视重巡洋舰,重巡洋舰的战绩达到日本海军的期望值了吗?

自立124


重型巡洋舰是华盛顿海军条约之后的产物,条约的规定严格控制了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发展,其中有两项规定,分别是战列舰的吨位不能大于4万吨、如炮口径不能超过16英寸(406毫米),并且新建造的军舰吨位不能超过1万吨、主炮口径不能超过8英寸,所以当时各国海军新建造的军舰几乎都是贴着规定的最高上限来建造,这种军舰被称为重型巡洋舰。和华盛顿海军条约还有一项很重要的规定,那就是规定的各国海军军舰吨位的比例,日本只有英美的60%,所以为了弥补数量的差距日本决定在质量上弯道超车。


高雄级重巡,被称为最强条约重巡

妙高级重巡,其主炮和鱼雷配置和高雄级是一样的

,就是高雄的舰桥比妙高大了两倍而已,因为高雄要作为指挥舰,所以舰桥要安装大量的通讯设备

所以由于条约的限制,日本人便将研究的重心放在重型巡洋舰身上,所以日本的重型巡洋舰可以说日本独立研发军舰的重要代表,大和级战列舰其外表优美的曲线设计就是源于重巡身上。而在有限的排水量内日本就竭尽全力尽可能多的将武器搬到巡洋舰身上。从妙高级开始到最上级这3型12艘重巡都安装了10门203毫米炮,并且所有重型巡洋舰都安装有大威力的鱼雷,妙高级和高雄级重巡更是安装了4座四联装共20发610毫米的九三式氧气鱼雷,而且还有再装填装置。而日本之所以安装这么多武器是因为其“九段渐渐邀击战”就是要求巡洋舰作为二等军舰参加反舰任务。
最上级轻巡,图中的最上级是使用三联装155毫米舰炮,不过到了后期换装了双联装203毫米舰炮转身就成为重巡

立根集重型巡洋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4座主炮全部前置,后甲板右座飞机起降

但是由于日本设想“美国侵略日本”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反倒是日本主动攻打美国,所以作为防卫为主的“九段渐渐邀击战”也就没有用武之地,而重型巡洋舰的航速高达33节以上,可以跟随航母机动兵队进行作战,所以日本的重型巡洋舰的出勤率是最高的,所以战损率也很高,18艘重巡里在海战当中损失的14艘,在后期美国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当中击沉2艘,只有两艘完整的活到了战后。日本的重型巡洋舰在萨沃岛海战当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在仅有的几次海战当中表现还可以,并且还萨马岛海战当中从大和号战列舰的手上抢了航母的人头。不过由于日本与美国战列舰对决的场景并未发生,所以日本对中旬的表现的满意度也不好评估。


古鹰级重型巡洋舰,是日本设计的第一型重型巡洋舰,在最初才用了6座单联装舰炮,在后期改进当中换成了3座双联装
青叶级重型巡洋舰,其实就是古鹰级的改进型,古鹰级就是和它实际上一样的火炮布置方式。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其实,在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订到1930年《伦敦条约》签订这段时期,不仅是日本,英美等国都非常重视重巡洋舰的发展,原因在于重巡洋舰是当时条约限制下各国能够自由建造的最强大的水面作战舰只。《华盛顿条约》中止了各国主力舰的建造,规定了各国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使得各缔约国停建、废弃了大批主力舰,并且在10年(后延长到15年)内不能新建主力舰。条约虽然规定了巡洋舰的排水量上限(10000吨)和主炮口径上限(203毫米),但没有吨位比例限制,因此在《华盛顿条约》签订后,条约型巡洋舰就成为各国海军竞争的焦点(从严格意义上说,重巡洋舰的概念直到1930年《伦敦条约》后才出现的),各国都全力建造装备203毫米炮的条约重巡,引发了新一轮造舰竞赛,由此才有了1930年《伦敦条约》的签订,其重要内容就在于将条约型巡洋舰区分为轻重两型,同时对英美日三国在巡洋舰、驱逐舰、潜艇上的吨位比例做出规定。

日本海军“古鹰”号重巡洋舰,古鹰级是日本海军第一级重巡洋舰,配置6门203毫米舰炮。


相比英美,日本海军对重巡洋舰格外看重,这是因为《华盛顿条约》将日本海军主力舰吨位限定为英美的六成,在主力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日本海军希望通过加强巡洋舰的战斗力缩小与英美海军的实力差距,在以质量优势弥补数量劣势的指导思想下,日本重巡洋舰呈现出高机动、重火力的特点。从古鹰级开始,日本海军先后建造了六级18艘重巡,其中妙高、高雄、最上三级12艘均配置了10门203毫米主炮,而其他国家海军的重巡除了美国的彭萨科拉级外,多配置8~9门203毫米主炮,此外,日本重巡还配备了强大的鱼雷武备,以高雄级为例,配置4座四联装610毫米发射管,可以发射强悍的九三式氧气鱼雷,这与日本海军对重巡洋舰的战术定位有关。另外,日军重巡多拥有35节的高航速,高于英美重巡32节左右的航速。至于防护是各国重巡普遍的软肋,日本通过隐瞒排水量的手段,在超重的前提下尽可能配置良好的防御。因此,日本重巡的理论战斗力相比英美重巡具备一定的优势。

日本海军高雄级重巡洋舰编队,高雄级被认为是日本海军最强的条约重巡,配置10门203毫米舰炮和16具鱼雷发射管。


对于日本海军而言,重巡洋舰是仅次于战列舰的水面打击力量,在其作战构想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首要任务就是压制对手的重巡洋舰,掩护己方轻型舰艇的突击,同时支援己方主力舰的作战行动。在日本海军著名的“渐减迎击、九段作战”设想中,重巡洋舰部队是夜战部队的核心力量,在主力决战前夜的夜战阶段,以金刚级高速战列舰、重巡洋舰和水雷战队组成的夜战部队将对美军舰队实施大规模夜袭。重巡洋舰将以猛烈的炮火压制美军舰队警戒舰艇,为己方水雷战队实施鱼雷攻击创造良机,同时重巡自身也将参与远程雷击,加强打击效果。应该说,日本海军对于重巡洋舰的战斗力还是寄以厚望的。

描绘1942年8月萨沃岛海战的画作,此战是日本海军重巡部队最辉煌的胜利。


在太平洋战争中,由于战列舰和航母不可能轻易出动,因此重巡洋舰常常是日军一线部队中最强大的作战舰只,比如实施南进作战的南遣舰队,在所罗门、新几内亚方向作战的第8舰队、驻防北海道、千岛方向的第5舰队等,均以重巡为核心。在战争期间,日军重巡作战相当活跃,但闪光点并不多,其最辉煌的胜利就是萨沃岛海战,以5艘重巡为核心的日军舰队突袭瓜岛,一举击沉盟军4艘重巡,己方无一损失。不过,这场战斗与其说体现出日式重巡的性能优势,不如说凸显出日军夜战技能的熟练,因为5艘重巡中有4艘舰龄最老、武备最弱的古鹰/青叶级。除了萨沃岛海战外,日军重巡在其他水面交战中基本再未取得如此大胜,反而在美军空袭和潜艇攻击下损失惨重。开战时日本海军的18艘重巡到1945年8月战争结束时仅残存4艘,其中2艘还处于坐沉状态,其他14艘重巡中有8艘毁于空袭,4艘被潜艇击沉,仅2艘在水面交战中被击沉。只能说作为一种传统的火炮战舰,重巡洋舰在航母和潜艇等新兴海战力量崛起的新时代也和战列舰一样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从这个意义上说日军重巡的战绩远低于预期。

1945年8月遭美军空袭后坐沉港内的“青叶”号重巡洋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