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葉問4》:比戰力更強大的是心力

《葉問4》:比戰力更強大的是心力

《葉問4:終結篇》上映了,這是甄子丹版葉問系列最後一部。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葉問的妻子已經亡故,留下葉問和兒子葉正相依為命。葉問患上了頭頸癌,而兒子又在學校打架被開除。為了給兒子在美國尋找學校,葉問應徒弟李小龍之邀,隻身來到美國舊金山,由此捲入了一場世紀大沖突。

《葉問4》作為武打片,沿襲了袁和平的設計風格,就是“真功夫,實打實,拳拳到肉”,打鬥場面相當精彩激烈。特別是最後葉問與美國海軍陸戰隊高級軍官舉行生死對決時,戰鬥激烈達到了燃點。在電影院現場,數次響起了掌聲。《葉問4》被認為是今年已滿56歲的甄子丹作為武俠電影的收官之作,也可以說是香港武俠電影“真功夫派”的終結之作,確實給了觀眾一個很不錯的總結。目前,《葉問4》的國內票房和得分不僅遙遙領先了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也擊敗了《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可以說,《葉問4》對於塑造葉問這位中華武功一代宗師形象完成了收官之作,在武俠電影歷史上,甄子丹版葉問將擁有與李小龍、黃飛鴻等比肩而立的地位。

《葉問4》之所以塑造葉問取得了讓觀眾覺得驚喜的成就,其實還不在於其武打戰鬥情節的設計,換句話說,本片的文戲比武戲更為精彩。本片從情感的角度塑造了一位集好父親、好師傅、好朋友與好戰士於一身的葉問形象。

首先要說說父子情的塑造。葉正厭學,表示想棄學練武,這對一位中國爸爸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為了給兒子到美國找個好學校,葉問受了許多的屈辱,再加上此時已經身患絕症,而叛逆期的兒子一直拒絕接他的越洋電話。觀眾們每每看到葉問被兒子拒接電話是流露出來的無奈和悲傷,不由得為之淚目,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美國的求人經歷最終讓葉問放棄了逼迫兒子留學的想法,父子達成了和解,觀眾為之潸然淚下。

接著要說說師徒情的塑造。葉問要想在舊金山給兒子找到學校,就不能沒有當地中華總會會長萬宗華的推薦信。而李小龍因為在美國開館授徒時不但招收洋徒弟教中國武術,而且還用英文出版《中國功夫》洩露中華神功的奧秘,這讓當地華人怒不可遏。當萬宗華等要求葉問表態斥責李小龍的作法時,葉問居然站到了徒弟的一邊,他覺得教洋人武功、將中國功夫推向全世界是一條正路子。電影中的葉問不但當面對李小龍的洋徒弟表示讚賞,而且當李小龍在大街上狠狠教訓前來挑釁的洋惡棍時,葉問居然頷首微笑,對徒弟不畏黑惡的作風表示認同。

對於武林同道,葉問從來就主張以誠相交,與人為善。他對中華總會里邊的曾經一再刁難鄙視他的各派教頭,依然不顧前嫌,奮力救助。對於固執的萬宗華會長的挑戰,他總是留有餘地,給對方面子,主張點到為止、打個平手即可。最後,他隻身赴美國軍營,與海軍陸戰軍官拼死一戰,其實也是為萬宗華找回面子,驅除惡棍。

葉問無疑是一個武功的絕頂高手,但精湛的武藝並不能讓人自動成為一名好戰士。特別是一旦遭遇到種族歧視和民族壓迫這種極為嚴峻考驗的時候,處於絕對弱勢地位的在美華人絕大多數只能選擇萬會長的“忍字訣”,通過百般容忍退讓來求得生存的一席之地。對華裔殘酷的打壓現實並沒有能激發起大多數華人的奮起,倒是葉問這種外來者,看清楚了面對強權和壓迫,如果忍無可忍,那就只能奮起反擊。劇中的葉問並不好戰,他所有的打鬥都是逼出來的。他也和我們這個民族性格一樣,極為講究和平和諧與一團和氣,但他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一旦被迫發起反擊時,就要打得天翻地覆,就要打得酣暢淋漓,一直要打到不可一世的對手俯首稱臣為止。在劇中,他在最後冒死去海軍陸戰隊軍營尋求正義時,用了這麼一句臺詞——“我們學武的人,遇到不公義的事就必須出手,這是學武的人的初心。”

說到這裡,人們對於好戰士亦或好俠士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武功當然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高強的武功就無法克敵制勝,但武功還得要有武德。這種武德,就是葉問身上展現出來的中國人內心裡深藏的不畏強權、不服強敵,以德服人,遇到不平必定要伸張正義的民族精神。武功是戰力,戰力不行,伸張正義就沒有實力支撐,打敗拳頭就得用更硬的拳頭。武德是心力,沒有強大的心力,不但戰力上不到更高的層次,而且戰力還會淪落為凌辱弱者的惡勢力。

葉問在終結篇中,通過對“好父親+好師傅+好朋友+好戰士=中華英雄”的塑造,完成了對一種中華文化人格修煉歷程的塑造。心力,歸根結底是一種文化力,是一個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性力量。有了強大的心力,就有了強大的意志力,就不會被任何貌似無比強大的黑暗力量所壓倒。感謝所有參加“葉問精神”塑造的藝術工作者。可以預計,一個能夠聚集強大心力的國家和民族,縱使苦難深重,劫難萬重,也將不會自甘墮落,一定能擁有一往無前的勝利氣概。

本報記者 周興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