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龍”越資江又一虹——青龍洲大橋建設紀事

摘要:12月16日,歷經兩年多時間,在益陽中心城區,縱貫資江南北又添一條大通道——青龍洲大橋順利合龍,資江城區段架起了一道新的彩虹。

“龍”越資江又一虹——青龍洲大橋建設紀事

合龍後的青龍洲大橋

本網記者 謝輝 通訊員 朱正華 王毅

12月16日,歷經兩年多時間,在益陽中心城區,縱貫資江南北又添一條大通道——青龍洲大橋順利合龍,資江城區段架起了一道新的彩虹。現場,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建設者們一片歡騰。施工人員來不及洗去手上的汙跡,紛紛拿出手機拍下這難忘的時刻,臉上溢出了開心的笑容。周邊的市民也駐足停留,遠遠地欣賞著初具雛形的青龍洲大橋。作為全程跟蹤報道的記者,認真梳理大橋建設的每一個時間節點,2年多的奮進歷歷在目。

時間追溯到2017年6月30日,資江風貌帶青龍洲大橋項目開工典禮在資江北岸場地隆重舉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大橋指揮部、設計、監理、二航局項目管理人員及施工作業人員等200餘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承建方承諾將充分發揮公司在資金、施工、技術、管理、運營等方面的全產業鏈綜合優勢,優質、快速、高效地推進項目的投資建設,將大橋作為典範工程來打造,把項目做成惠民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向益陽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2017年11月,大橋建設迎來重大節點——主墩鋼圍堰順利下放。經過大橋建設者的精心準備和連續奮戰,青龍洲大橋20號主墩首節鋼圍堰下放成功,拉開了青龍洲大橋水中主體結構施工的帷幕。青龍洲大橋主墩承臺施工採用雙壁無底鋼圍堰施工工藝,圍堰主要作為承臺施工時的擋水和模板結構,鋼圍堰採用工廠分塊加工製作,碼頭拼裝,分節下放的施工工藝施工。項目部嚴格控制鋼圍堰的平面尺寸及壁體傾斜度、焊接質量、拼裝定位精度、下放系統等,確保成功下放。

2019年3月29日,經過工程技術人員數小時的艱苦努力,青龍洲大橋鋼導梁頂推到預定位置,為主橋鋼箱梁(橋面)的頂推施工打響了第一槍,青龍洲大橋從此開啟了主橋面的施工。

2019年9月27日凌晨,歷時14個小時,大橋南岸主塔下游側塔柱最後一節段澆築完畢,南岸主塔成功封頂,繼8月31日北岸主塔封頂後,於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大橋兩個主塔全部封頂。在施工過程中,為了讓主塔安全快速的“茁壯成長”,大橋建設者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質管理的要求,科學組織,精心安排,24小時不間斷施工,克服了上半年連續降雨、連日高溫、高空作業及工作空間狹小等施工困難,確保了大橋主塔按期順利封頂。

2019年12月16日,隨著最後一節鋼箱梁的頂推到位,青龍洲大橋作為我市第一座懸索橋順利實現合龍。大橋主橋鋼箱梁600米長,共59個節段,總重1萬餘噸,採用步履式頂推法施工工藝。該工藝是目前國內較為流行且比較成熟的一種橋樑施工工藝。歷時僅8個多月,大橋便頂推合龍。

目前,青龍洲大橋建設正按預定計劃,穩步向前推進。大橋預計在2020年底建成通車,城區資江之上又添一道連接兩岸、溝通南北的主要交通快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