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痛风石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痛风发展成痛风石?

健康洽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并且由于生活、饮食等不良习惯影响,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那么,痛风石又是怎么得来的?‍

在痛风病人的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坚硬如石的结节,称为“痛风石”,又名痛风结节。是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肿。

‍痛风石的症状有哪些?‍

最常见于耳轮,亦多见于踇趾的第一跖趾关节、指、腕、肘及膝关节等处,少数病人可出现在鼻软骨、舌、声带、眼睑、主动脉、心瓣膜和心肌。
在关节附近的骨骼中侵入骨质,形成骨骼畸形,或使骨质遭受损毁。这种痛风结节也可在关节附近的滑囊膜、腱鞘与软骨内发现。痛风石大小不一,小的如芝麻,大的如鸡蛋。

‍痛风为什么会发展成“痛风石”?‍

1、饮食不忌口
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男人,工作中免不了要应酬。隔三差五的大鱼大肉、喝大酒的酒局;或者三五成群,喝着小酒,配上海鲜大排档;甚至很多男性都把啤酒当水喝!这是导致痛风石出现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小王也是这件事害得他最终不得不手术取石!

2、体重因素
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风,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比营养一般的人易患痛风。
3、心里因素
很多人及时得了痛风,也不觉得怎样,像小王所讲,不吃药,不理会。这样只会让痛风向坏的方向发展,最终折磨的是自己。

预防痛风,谨记“饮2水、少2事、动2处”!

饮2水:
1、苏打水

这里说的苏打水,是天然苏打水,不是加入碳酸气制成的水。
天然的苏打水,可以使尿液pH值增高,尿酸的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加,可减少尿酸结石的形成,促进尿酸被稀释排出。
因此,尿酸高的人,喝点苏打水,也是不错的选择。
2、黄苦苣根茶

黄苦苣根,是从欧洲引入国内的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被收录的《药典》之中。其根茎,药用价值极高,用其泡水代茶饮,可消肿利尿,有助于降尿酸,减少痛风的发作。
现代研究发现,它有很好的利尿消肿的功效,有利于增加尿酸随着尿液排泄出体外,进而降低体内尿酸水平。
此外,研究还发现,其有效成分,还可以抑制尿酸合成过程中,次黄嘌呤酶的作用,减少尿酸的合成。
将其根部,制成黄苦苣根茶,效果更好。能改善由高嘌呤饮食,所引发的高尿酸血症,并可综合调节脂、糖、尿酸交互紊乱的作用。
少2事:
1、少憋尿

尿酸高的人,如果长时间憋尿,体内的尿酸,就不能随尿液排出。
长时间在体内堆积,容易以尿酸盐的形式析出,沉积在肾脏,诱发肾脏病变,增大慢性肾衰竭的风险。
2、少忽视

成年男性尿酸超过416umol/L,女性超过357umol/L,就应该立即使用药物治疗了。即使没有发生异常症状,也一定不要忽视。
更要做到定期检查血尿酸浓度,一旦发现血尿酸增高,就应该遵医嘱,这样才能控制尿酸的继续升高,避免痛风,即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动2处:
1、常按隐白穴

位置:大脚趾趾根底部的横缘,和竖缘交叉点的位置。
作用:每天按摩5分钟左右,可以加速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尿酸流动,防止尿酸沉积。
2、丰隆穴

位置: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
作用: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作用,故多用来治疗痛风。其是化痰的要穴,而化痰作用,正是治疗痛风的原理所在。

健康洽谈


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下“痛风石”的相关知识。

虽然我们叫“痛风石”,但痛风石的产生,并非仅仅是由于痛风的反复发作而导致的,痛风石的形成,更多的是与高尿酸的长期不控制有密切的关系。

痛风石是如何形成的?

很多朋友都知道,高尿酸之所以需要控制,是因为尿酸这种物质,其溶解性较差,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高出饱和度(6.4mg/dL,相当于384μmol/L)时,尿酸盐就会析出细小的结晶,这些结晶随着血液游走,就有可能会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形成沉积。

沉积在组织中的尿酸盐结晶,会引起身体的慢性异物反应,周围被上皮细胞,巨核细胞等包裹,形成异物结节的情况,就称之为高尿酸引起的“痛风石”,因此,急性痛风反复发作的朋友,往往有痛风石问题,但有些从来未发作过痛风的朋友,高尿酸如果长期没有控制,同样会形成痛风石。

痛风石不但可以发生在关节软骨部位,关节滑囊,关节周围组织,腱鞘,耳轮,肾脏间质、皮下组织等多个部位都有可能形成痛风石,轻症的痛风石可能不会有症状,但重度的较大的痛风石,则可能会引起较大的问题。比如说肾脏间质如果形成痛风石,就会影响肾脏健康,同时如果诱发尿酸性肾结石问题,还会引起急性疼痛症状等方面的问题,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肾脏功能的损伤甚至肾功能衰竭;关节软骨部位是形成痛风石最常见的部位,有很多患者也是唯一可以发现痛风石的部位,痛风石会对关节软骨的健康逐渐形成影响,引起关节软骨退化,骨质破坏,滑囊增厚,周围组织纤维化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时可发展为关节强硬和关节畸形,影响患者行动能力。

综上所述,痛风石的形成,与痛风是否发作过虽然有一定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高尿酸的长期影响,想要减少痛风石的发生风险,控制好高尿酸是最重要的问题。

如何预防控制痛风石的形成和发展?

很多高尿酸问题的朋友,只要关节不痛,以为就没什么问题,从来也想不到要尽早的控制好尿酸水平,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即使不痛风,高尿酸导致尿酸盐析出,析出的尿酸盐结晶逐渐沉积,长期影响下来,都会有形成痛风石的风险。因此,想要预防痛风石的出现,首先要做的当然就是尽早的控制高尿酸问题。

发现高尿酸,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生活调理来控制高尿酸问题,如果通过生活调理,尿酸仍然居高不下或持续升高的情况,则建议就医诊察,看是否需要辅以药物来控制尿酸水平,尽量的把尿酸控制到达标水平,是减少高尿酸身体健康危害的重要方面,也是减少痛风石发生几率的重要方面。

高尿酸的生活调理和药物控制,我们说的很多了,多喝水,禁酒,低嘌呤饮食,加强有氧运动,控制体重,避免熬夜,这些方面都是有效调理身体代谢,改善和降低高尿酸的生活干预方式;用药方面,两大类药物一类促进尿酸排泄,一类抑制尿酸生成,遵医嘱合理选择服用即可。

对于已经确诊有痛风石的朋友,也不必过分惊慌,痛风石并非是不可逆的疾病,通过合理的控制好尿酸水平,痛风石是可以复溶减小甚至消失的。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都指出,对于已有痛风石问题的患者,应当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到300μmol/L以下,之所以规定这样的一个数值标准,是因为如果能够有效的把尿酸控制到300以下的水平,我们身体里沉积的尿酸盐就会出现复溶,痛风石也会逐渐的减小,可以有效的避免痛风石逐渐发展造成身体的更大健康危害。如果是痛风石问题较严重,已经引起关节活动或出现溃烂等方面的情况,则可以考虑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取石。

总而言之,早预防,早控制,把尿酸控制好,能够有效的预防痛风石的发生,减少痛风石带来的健康危害,别再犹豫,赶快行动起来,把高尿酸控制好吧!


李药师谈健康


  • 痛风 (gout) 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是单钠尿酸盐 (MSU) 晶体沉积于关节、皮下等部位, 引发组织损伤和急、慢性炎症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及 (或) 尿酸排泄的减少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痛风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临床表现, 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的不断沉积, 导致慢性类肉芽肿样反应反复发生于骨关节周围组织或皮下等部位, 通常在痛风首次发作后的3~8年发生。

  • 从临床症状来讲,痛风石轻者影响患者肢体美观, 重者可累及患者肢体关节的正常功能, 造成关节的破坏和畸形等不可逆现象, 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 痛风结节如伴有破溃, 可见白石灰浆样渗出物。

预防痛风发展成痛风石的策略:一般预防策略主要包括患者教育、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痛风石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机体内尿酸盐的沉积, 故减少富含尿酸盐食品的摄入可有效缓解及预防其发生, 严格的饮食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尿酸值, 防治痛风石进一步增长、扩大。

  • 相关研究显示, 啤酒、白酒、含糖饮料、动物内脏、肉类、海鲜等可使血尿酸升高;

  • 而适量红酒可轻微降低血尿酸, 低脂奶和低脂酸奶可降低痛风的发作风险。

  • 有学者提出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 因此, 可建议患者尽量食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 如面食、米饭等, 饮食宜清淡, 少油腻、低糖、低盐, 尽量少用刺激性调味品。

  • 2012年ACR指南中格外强调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降尿酸治疗必要性的告知, 以及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正确处理等。

  • 有研究者发现适量的运动不仅能控制患者体质量,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临床试验研究证实痛风患者每天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 运动项目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乒乓球等, 每周锻炼5次以上, 血尿酸水平有明显改善。另有研究提出血尿酸中度升高者可每月运动1~3个频次, 高尿酸血症重度患者可每周运动4~6次, 进而减少痛风的发作频次。


参考文献

[1]黄哲康,袁慧敏,刘晋闽.手术治疗四肢多发巨大痛风石[J].中医正骨,2018,30(01):70-72.

[2]沈嘉艳,许飞,周文强,秦天楠,彭江云.痛风石的非药物疗法及其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10):77-80.


子乐健康科普


痛风石是什么?

其实,痛风石是一种痛风病人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存在于体内的坚硬如石的痛风节,这种痛风结节是由患者体内的一种结晶体凝聚而成的,会引起患者体内的软组织发炎,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痛风石通常会出现于患者的耳部、手部、脚部等部位,但有的患者会出现于舌头、声带等部位。痛风石不仅会使患者的患病部位出现肿胀的现象,还有可能入侵患者的骨骼等关节处,使患者出现骨骼畸形的情况。痛风石的大小是不一致的,小的肉眼很难看见,但是大的就会如同鸡蛋那么大。

痛风石有哪些症状?

有些痛风石用肉眼不能看到,这些微小的晶体可以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还可造成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周围组织纤维化,导致慢性关节肿痛、僵直和畸形,甚至骨折。


有些痛风石沉积在体表,如耳轮和关节周围,其特征为:

①突出皮面、芝麻到鸡蛋大的黄白色结节;

②质地较坚硬;

③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糊状物(尿酸盐结晶),虽经久不愈,但很少继发感染,因尿酸可抑制细菌生长;

④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病程的延长,数目多少不等,可由最初的1〜2个逐渐增多至十几个以上,并波及多个关节周围;

⑤时间长久的痛风石,其表面皮肤可由黄白色转为褐黄色或褐色,质地亦可变得更硬。还有些痛风石沉积在肾脏,引起肾结石,诱发肾绞痛。

痛风病人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其他任何组织和器官,都有可能发生痛风石。体表痛风结节好发于关节伸侧、肌腱和骨突表面。常见部位是外耳,尤其是耳轮(典型)和对耳轮多见;其次是足部第一跖趾关节、踝、指、腕、尺骨鹰嘴、膝关节和跟腱等处。

如何预防痛风发展成痛风石?


1、碱化尿液,控制尿酸

尿酸高患者适当碱化尿液,可以增加尿酸盐溶解度,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形成痛风是等。碱化尿液可以喝一些苏打水等。此外多吃一种碱性蔬菜新疆柯坪芜菁,也有很好的效果。其中富含有机活性碱,能增加尿酸盐溶解度,有效促进尿酸排泄。此外其中还含有十九种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可以同时对肾脏进行全面的营养调节,修复受损的肾脏细胞。但柯坪芜菁产地遥远,将其搭配42种碱性食材,如姬松茸,以及灰树花等通过科学配比,恒温破壁技术打磨成芜菁粉,每天早上坚持喝一杯,对于降尿酸,预防痛风石有不错的效果。


2、多用腿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工作都是一坐一整天,腿部基本上不怎么动,经常的用腿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一天久坐的下肢肌肉,还能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不容易使尿酸沉积,还能增强自身的免疫。

3、适量吃

对于饮食,人们已经从解决温饱问题上升到怎么健康饮食的问题,前几十年人们还在为每顿能吃饱而努力,而近几年,考虑的已经不再是温饱,而是怎么饮食才最健康。

因为随着饮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饮食变得不规律,经常会暴饮暴食,因此越来越多的因饮食造成的慢性疾病开始出现。其中的高尿酸就是过多食用高嘌呤食物,过多饮用啤酒导致的。

所以饮食要荤素搭配,不能吃挑自己喜欢吃的吃,每顿也不能多吃,最好每顿吃七、八分饱就可以。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有助于尿酸盐的溶解,溶解后的尿酸盐更容易排泄,不易沉积。

4、多喝白开水

水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多补充水分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可以增加排尿量,使尿酸更多的排出体外,达到降尿酸的作用,尿酸量减少了,就会预防痛风石的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