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痛風石有哪些症狀,如何預防痛風發展成痛風石?

健康洽談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多見於中年男性,女性僅佔5%,並且由於生活、飲食等不良習慣影響,越來越趨於年輕化!

‍那麼,痛風石又是怎麼得來的?‍

在痛風病人的發病過程中,會出現一種堅硬如石的結節,稱為“痛風石”,又名痛風結節。是尿酸鈉結晶沉積於軟組織,引起慢性炎症及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的結節腫。

‍痛風石的症狀有哪些?‍

最常見於耳輪,亦多見於踇趾的第一蹠趾關節、指、腕、肘及膝關節等處,少數病人可出現在鼻軟骨、舌、聲帶、眼瞼、主動脈、心瓣膜和心肌。
在關節附近的骨骼中侵入骨質,形成骨骼畸形,或使骨質遭受損毀。這種痛風結節也可在關節附近的滑囊膜、腱鞘與軟骨內發現。痛風石大小不一,小的如芝麻,大的如雞蛋。

‍痛風為什麼會發展成“痛風石”?‍

1、飲食不忌口
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男人,工作中免不了要應酬。隔三差五的大魚大肉、喝大酒的酒局;或者三五成群,喝著小酒,配上海鮮大排檔;甚至很多男性都把啤酒當水喝!這是導致痛風石出現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小王也是這件事害得他最終不得不手術取石!

2、體重因素
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風,尤其是不愛運動、進食肉類蛋白質較多、營養過剩的人比營養一般的人易患痛風。
3、心裡因素
很多人及時得了痛風,也不覺得怎樣,像小王所講,不吃藥,不理會。這樣只會讓痛風向壞的方向發展,最終折磨的是自己。

預防痛風,謹記“飲2水、少2事、動2處”!

飲2水:
1、蘇打水

這裡說的蘇打水,是天然蘇打水,不是加入碳酸氣製成的水。
天然的蘇打水,可以使尿液pH值增高,尿酸的溶解度,也會隨之增加,可減少尿酸結石的形成,促進尿酸被稀釋排出。
因此,尿酸高的人,喝點蘇打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2、黃苦苣根茶

黃苦苣根,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一種“藥食兩用”的小植物,被收錄的《藥典》之中。其根莖,藥用價值極高,用其泡水代茶飲,可消腫利尿,有助於降尿酸,減少痛風的發作。
現代研究發現,它有很好的利尿消腫的功效,有利於增加尿酸隨著尿液排洩出體外,進而降低體內尿酸水平。
此外,研究還發現,其有效成分,還可以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次黃嘌呤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
將其根部,製成黃苦苣根茶,效果更好。能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並可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的作用。
少2事:
1、少憋尿

尿酸高的人,如果長時間憋尿,體內的尿酸,就不能隨尿液排出。
長時間在體內堆積,容易以尿酸鹽的形式析出,沉積在腎臟,誘發腎臟病變,增大慢性腎衰竭的風險。
2、少忽視

成年男性尿酸超過416umol/L,女性超過357umol/L,就應該立即使用藥物治療了。即使沒有發生異常症狀,也一定不要忽視。
更要做到定期檢查血尿酸濃度,一旦發現血尿酸增高,就應該遵醫囑,這樣才能控制尿酸的繼續升高,避免痛風,即其他併發症的發生。
動2處:
1、常按隱白穴

位置:大腳趾趾根底部的橫緣,和豎緣交叉點的位置。
作用:每天按摩5分鐘左右,可以加速身體血液循環,加快尿酸流動,防止尿酸沉積。
2、豐隆穴

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
作用: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作用,故多用來治療痛風。其是化痰的要穴,而化痰作用,正是治療痛風的原理所在。

健康洽談


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下“痛風石”的相關知識。

雖然我們叫“痛風石”,但痛風石的產生,並非僅僅是由於痛風的反覆發作而導致的,痛風石的形成,更多的是與高尿酸的長期不控制有密切的關係。

痛風石是如何形成的?

很多朋友都知道,高尿酸之所以需要控制,是因為尿酸這種物質,其溶解性較差,當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高出飽和度(6.4mg/dL,相當於384μmol/L)時,尿酸鹽就會析出細小的結晶,這些結晶隨著血液遊走,就有可能會在身體的某些部位形成沉積。

沉積在組織中的尿酸鹽結晶,會引起身體的慢性異物反應,周圍被上皮細胞,巨核細胞等包裹,形成異物結節的情況,就稱之為高尿酸引起的“痛風石”,因此,急性痛風反覆發作的朋友,往往有痛風石問題,但有些從來未發作過痛風的朋友,高尿酸如果長期沒有控制,同樣會形成痛風石。

痛風石不但可以發生在關節軟骨部位,關節滑囊,關節周圍組織,腱鞘,耳輪,腎臟間質、皮下組織等多個部位都有可能形成痛風石,輕症的痛風石可能不會有症狀,但重度的較大的痛風石,則可能會引起較大的問題。比如說腎臟間質如果形成痛風石,就會影響腎臟健康,同時如果誘發尿酸性腎結石問題,還會引起急性疼痛症狀等方面的問題,嚴重者還可能引起腎臟功能的損傷甚至腎功能衰竭;關節軟骨部位是形成痛風石最常見的部位,有很多患者也是唯一可以發現痛風石的部位,痛風石會對關節軟骨的健康逐漸形成影響,引起關節軟骨退化,骨質破壞,滑囊增厚,周圍組織纖維化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嚴重時可發展為關節強硬和關節畸形,影響患者行動能力。

綜上所述,痛風石的形成,與痛風是否發作過雖然有一定關係,但歸根結底,還是由於高尿酸的長期影響,想要減少痛風石的發生風險,控制好高尿酸是最重要的問題。

如何預防控制痛風石的形成和發展?

很多高尿酸問題的朋友,只要關節不痛,以為就沒什麼問題,從來也想不到要儘早的控制好尿酸水平,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前面我們已經談到,即使不痛風,高尿酸導致尿酸鹽析出,析出的尿酸鹽結晶逐漸沉積,長期影響下來,都會有形成痛風石的風險。因此,想要預防痛風石的出現,首先要做的當然就是儘早的控制高尿酸問題。

發現高尿酸,不管有沒有症狀,都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生活調理來控制高尿酸問題,如果通過生活調理,尿酸仍然居高不下或持續升高的情況,則建議就醫診察,看是否需要輔以藥物來控制尿酸水平,儘量的把尿酸控制到達標水平,是減少高尿酸身體健康危害的重要方面,也是減少痛風石發生幾率的重要方面。

高尿酸的生活調理和藥物控制,我們說的很多了,多喝水,禁酒,低嘌呤飲食,加強有氧運動,控制體重,避免熬夜,這些方面都是有效調理身體代謝,改善和降低高尿酸的生活幹預方式;用藥方面,兩大類藥物一類促進尿酸排洩,一類抑制尿酸生成,遵醫囑合理選擇服用即可。

對於已經確診有痛風石的朋友,也不必過分驚慌,痛風石並非是不可逆的疾病,通過合理的控制好尿酸水平,痛風石是可以復溶減小甚至消失的。目前國內外相關指南和專家共識都指出,對於已有痛風石問題的患者,應當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到300μmol/L以下,之所以規定這樣的一個數值標準,是因為如果能夠有效的把尿酸控制到300以下的水平,我們身體裡沉積的尿酸鹽就會出現復溶,痛風石也會逐漸的減小,可以有效的避免痛風石逐漸發展造成身體的更大健康危害。如果是痛風石問題較嚴重,已經引起關節活動或出現潰爛等方面的情況,則可以考慮通過手術的方式來進行取石。

總而言之,早預防,早控制,把尿酸控制好,能夠有效的預防痛風石的發生,減少痛風石帶來的健康危害,別再猶豫,趕快行動起來,把高尿酸控制好吧!


李藥師談健康


  • 痛風 (gout) 屬於代謝性風溼病範疇, 是單鈉尿酸鹽 (MSU) 晶體沉積於關節、皮下等部位, 引發組織損傷和急、慢性炎症的一組臨床綜合徵;

  • 痛風與嘌呤代謝紊亂及 (或) 尿酸排洩的減少而引起高尿酸血癥密切相關。

痛風石是痛風的一種特徵性臨床表現, 是由於單鈉尿酸鹽的不斷沉積, 導致慢性類肉芽腫樣反應反覆發生於骨關節周圍組織或皮下等部位, 通常在痛風首次發作後的3~8年發生。

  • 從臨床症狀來講,痛風石輕者影響患者肢體美觀, 重者可累及患者肢體關節的正常功能, 造成關節的破壞和畸形等不可逆現象, 給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傷害。

  • 痛風結節如伴有破潰, 可見白石灰漿樣滲出物。

預防痛風發展成痛風石的策略:一般預防策略主要包括患者教育、飲食控制、合理運動等。痛風石產生的原因之一是機體內尿酸鹽的沉積, 故減少富含尿酸鹽食品的攝入可有效緩解及預防其發生, 嚴格的飲食控制能夠有效降低尿酸值, 防治痛風石進一步增長、擴大。

  • 相關研究顯示, 啤酒、白酒、含糖飲料、動物內臟、肉類、海鮮等可使血尿酸升高;

  • 而適量紅酒可輕微降低血尿酸, 低脂奶和低脂酸奶可降低痛風的發作風險。

  • 有學者提出碳水化合物可以促進尿酸的排洩, 因此, 可建議患者儘量食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 如麵食、米飯等, 飲食宜清淡, 少油膩、低糖、低鹽, 儘量少用刺激性調味品。

  • 2012年ACR指南中格外強調痛風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包括指導患者正確的飲食、降尿酸治療必要性的告知, 以及痛風急性發作期的正確處理等。

  • 有研究者發現適量的運動不僅能控制患者體質量, 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臨床試驗研究證實痛風患者每天有氧運動30分鐘以上, 運動項目包括太極拳、八段錦、乒乓球等, 每週鍛鍊5次以上, 血尿酸水平有明顯改善。另有研究提出血尿酸中度升高者可每月運動1~3個頻次, 高尿酸血癥重度患者可每週運動4~6次, 進而減少痛風的發作頻次。


參考文獻

[1]黃哲康,袁慧敏,劉晉閩.手術治療四肢多發巨大痛風石[J].中醫正骨,2018,30(01):70-72.

[2]沈嘉豔,許飛,周文強,秦天楠,彭江雲.痛風石的非藥物療法及其研究進展[J].風溼病與關節炎,2018,7(10):77-80.


子樂健康科普


痛風石是什麼?

其實,痛風石是一種痛風病人在發病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存在於體內的堅硬如石的痛風節,這種痛風結節是由患者體內的一種結晶體凝聚而成的,會引起患者體內的軟組織發炎,給患者帶來莫大的痛苦。痛風石通常會出現於患者的耳部、手部、腳部等部位,但有的患者會出現於舌頭、聲帶等部位。痛風石不僅會使患者的患病部位出現腫脹的現象,還有可能入侵患者的骨骼等關節處,使患者出現骨骼畸形的情況。痛風石的大小是不一致的,小的肉眼很難看見,但是大的就會如同雞蛋那麼大。

痛風石有哪些症狀?

有些痛風石用肉眼不能看到,這些微小的晶體可以誘發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還可造成關節軟骨和骨質破壞,周圍組織纖維化,導致慢性關節腫痛、僵直和畸形,甚至骨折。


有些痛風石沉積在體表,如耳輪和關節周圍,其特徵為:

①突出皮面、芝麻到雞蛋大的黃白色結節;

②質地較堅硬;

③表面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糊狀物(尿酸鹽結晶),雖經久不愈,但很少繼發感染,因尿酸可抑制細菌生長;

④隨著病情的發展和病程的延長,數目多少不等,可由最初的1〜2個逐漸增多至十幾個以上,並波及多個關節周圍;

⑤時間長久的痛風石,其表面皮膚可由黃白色轉為褐黃色或褐色,質地亦可變得更硬。還有些痛風石沉積在腎臟,引起腎結石,誘發腎絞痛。

痛風病人除中樞神經系統外,其他任何組織和器官,都有可能發生痛風石。體表痛風結節好發於關節伸側、肌腱和骨突表面。常見部位是外耳,尤其是耳輪(典型)和對耳輪多見;其次是足部第一蹠趾關節、踝、指、腕、尺骨鷹嘴、膝關節和跟腱等處。

如何預防痛風發展成痛風石?


1、鹼化尿液,控制尿酸

尿酸高患者適當鹼化尿液,可以增加尿酸鹽溶解度,促進尿酸排洩,防止形成痛風是等。鹼化尿液可以喝一些蘇打水等。此外多吃一種鹼性蔬菜新疆柯坪蕪菁,也有很好的效果。其中富含有機活性鹼,能增加尿酸鹽溶解度,有效促進尿酸排洩。此外其中還含有十九種氨基酸、蛋白質等物質,可以同時對腎臟進行全面的營養調節,修復受損的腎臟細胞。但柯坪蕪菁產地遙遠,將其搭配42種鹼性食材,如姬松茸,以及灰樹花等通過科學配比,恆溫破壁技術打磨成蕪菁粉,每天早上堅持喝一杯,對於降尿酸,預防痛風石有不錯的效果。


2、多用腿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工作都是一坐一整天,腿部基本上不怎麼動,經常的用腿運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緩解一天久坐的下肢肌肉,還能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不容易使尿酸沉積,還能增強自身的免疫。

3、適量吃

對於飲食,人們已經從解決溫飽問題上升到怎麼健康飲食的問題,前幾十年人們還在為每頓能吃飽而努力,而近幾年,考慮的已經不再是溫飽,而是怎麼飲食才最健康。

因為隨著飲食越來越豐富,人們的飲食變得不規律,經常會暴飲暴食,因此越來越多的因飲食造成的慢性疾病開始出現。其中的高尿酸就是過多食用高嘌呤食物,過多飲用啤酒導致的。

所以飲食要葷素搭配,不能吃挑自己喜歡吃的吃,每頓也不能多吃,最好每頓吃七、八分飽就可以。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有助於尿酸鹽的溶解,溶解後的尿酸鹽更容易排洩,不易沉積。

4、多喝白開水

水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多補充水分有助於身體的新陳代謝,可以增加排尿量,使尿酸更多的排出體外,達到降尿酸的作用,尿酸量減少了,就會預防痛風石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