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大埔县委政法委力做“五员”办好百姓实事解民忧

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大埔县委政法委以加强党建为引领,以转变机关作风为抓手,不忘初心使命,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将主题教育激发的干事创业热情转化为解决群众难题的思路举措和强大动力,深入开展争做“五员”行动,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一是争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员。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县委全会“在营造社会治理新格局上争先,建设梅州‘平安之乡’先行地”的部署,着力抓好社会治理、“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反邪教警示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乡村建设等工作,以“平安之乡”实践创新项目为抓手,重点抓好大埔县“虎山法治文化主题园”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百侯镇完善“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与服务一体化”的“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市级示范项目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着力打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埔模式。强化宣传引导工作,让政法工作相关政策宣传在农村基层全覆盖,确保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知晓率。在今年上半年全省“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调查中,大埔县群众安全感居全省第二,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政法工作满意度居全市第二,平安创建知晓率居全市第一。

大埔县委政法委力做“五员”办好百姓实事解民忧

百侯派出所——大埔县公安局首个“枫桥经验”派出所

二是争做群众心声的倾听员。坚持把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社情民意作为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特别是今年10月以来,针对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对县扫黑办越来越信任的情况,及时调整思路,设立“最美接访室”(以做到接待环境最优、接访态度最美、解决问题结果最满意为目标),为信访群众提供“一站式”和“一竿子插到底”服务,不断提升服务环境与服务质量,搭建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架起与群众心连心的桥梁和纽带,为群众举报扫黑除恶线索提供一切便利,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和及时掌握举报线索信息。据统计,至目前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2条,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埔县委政法委力做“五员”办好百姓实事解民忧

三是争做解决群众困难的暖心员。坚持把服务好群众,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际行动,以挂钩帮扶镇村工作为载体,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为大麻镇附麻村患病贫困户叶佳妮送去爱心捐助帮扶精准贫困户脱贫的发展生产资金4900元,帮助其一家度过难关。据统计,今年的扶贫济困捐款工作中,县委政法委捐助10万元,干部职工捐助2900元,其中用于回乡联村9万元,用于扶贫和新农村挂钩责任点大麻镇中兰村1.29万元。

大埔县委政法委力做“五员”办好百姓实事解民忧

四是争做维护群众利益的守护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解决群众合理正当的利益诉求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实抓好,全力守护群众的利益。在掌握群众诉求工作中,了解到枫朗镇西岩山有林姓三户村民因早期农网改造历史遗留问题,致使该三户人家2018年冬以来家中无电到户的状况,申请用电后又遭到某茶场阻挠施工而一直未落实的情况,县委政法委领导高度重视,专门落实分管领导负责跟进,经多次与枫朗镇政府、大埔县供电局和某茶场等单位进行沟通协调,最终于10月底为三户人家专门接通了电,彻底解决了用电难题,该三户人家还专门送来锦旗和感谢信。

大埔县委政法委力做“五员”办好百姓实事解民忧

县委政法委组织网格员培训

五是争做乡村振兴工作的助力员。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实把回乡联村工作作为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举措。委机关9名回乡队员把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经常不定期回村扎实做好回乡联村有关工作,会同村两委干部奋战到农村基层一线,走田头访巷尾,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掌握群众心声,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协助抓好“三清三拆”和筹集资金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等。如:枫朗镇上木村回乡联村工作组充分发挥乡贤力量,共筹集资金80多万元,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兴建集法治、德治、自治于一体的上木农耕文化园,真正发挥农耕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谆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美化、净化了周边环境,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银江镇车上村回乡联村工作队与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大埔县广播电视台、银江镇负责人深入马头山自然村探究1948年在车上村马头山上发生的战役,挖掘红色资源,以红色促绿色,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