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1300億券業巨頭申萬宏源大消息:H股上市聆訊過了

第12家A+H券商真的快要來了。3月31日,港交所網站顯示,申萬宏源已經通過主板上市聆訊,這意味著,申萬宏源即將成為第12家A+H券商。

截止今日收盤,申萬宏源A股股價報收5.79元,上漲3.39%,市值達1305億元。

1300亿券业巨头申万宏源大消息:H股上市聆讯过了

申萬宏源通過港交所聆訊

3月31日,申萬宏源通過香港聯交所聆訊後的招股書被披露,而這距其1月遞交申請表僅2個多月。

1300亿券业巨头申万宏源大消息:H股上市聆讯过了

來看看申萬宏源赴港上市之路。

2018年11月11日,申萬宏源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經通過了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上市的議案,同時定於11月28日召開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本次香港發行並上市的各項方案。

2018年12月28日,申萬宏源赴港上市的申請材料被證監會接收。

2019年1月9日,申萬宏源公告,公司近日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材料,已經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

2019年1月18日,申萬宏源在香港交易所披露招股說明書。

2019年3月18日,申萬宏源收到中國證監會的批覆,核准該公司新發行不超過64.79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元,全部為普通股。

僅僅10日後,香港聯交所上市委員會舉行上市聆訊,審議了該公司本次發行上市的申請,但該申請尚需取得香港聯交所的最終批准。

3月31日,香港聯交所就披露了申萬宏源通過聆訊後的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過聆訊距離其1月向香港聯交所遞表才2個多月。速度不可謂不快。

根據招股書,申萬宏源此次赴港發行的股票為H股,均為普通股,以人民幣標明面值,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此次赴港上市的聯席保薦人包括申萬宏源、高盛、工銀國際、農銀國際。

關於募資資金的用途,申萬宏源稱,公司發行H股股票所得的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本公司及本公司子公司增加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推動境內外相關業務發展。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面。

1 發展證券業務,尤其提升服務機構投資者和提供全面的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服務,投資信息技術系統與金融科技以及其他業務;

2 用於本金投資,把握中國經濟轉型發展所帶來的投資機遇,及本金投資與投資銀行業務形成更大的協同作用;

3 進一步發展國際業務,尤其是進一步拓展跨境融資、併購諮詢、銷售及交易,以及投資管理業務。

申萬宏源去年淨賺41.6億元

人均薪酬為38.09萬元

證券公司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顯示,國內131家證券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662.87億元,同比下降14.5%,實現淨利潤人民幣666.20億元,同比下滑41%。整個券業儼然進入“寒冬”。

2018年,申萬宏源營收實現逆勢增長,為152.77億元,同比增長14.2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60億元,同比下降9.55%。

記者以2018年目前淨利潤排在前十名的券商為統計樣本,(《果然裁員又降薪!四家券商人均薪酬超40萬,國君逆勢加薪超40%,這家券商減員近千人》)計算了去年券商薪酬支出情況,數據來源為:本期工資總額=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結果發現,券商多條線減員減預算。

1300亿券业巨头申万宏源大消息:H股上市聆讯过了

10家券商中,除去中信建投證券沒有可比數據,其他9家券商中,有7家券商去年員工薪酬總支出是減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2家券商薪酬支出逆勢增長,其中一家便是申萬宏源證券。2018年,申萬薪酬支出為51.78億元,同比上升2.72%,人均薪酬為38.09萬元,同比增加6.75%。

1300亿券业巨头申万宏源大消息:H股上市聆讯过了

一線券商扎堆登陸H股

近年來,券商對港股的熱情不減,根據記者梳理,目前A+H券商一共有11家, 分別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中國銀河、招商證券、光大證券、東方證券、中原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如果申萬宏源證券此次順利在港上市,其將是第12家A+H券商。

從規模來看,這些公司除了中原證券以外,均屬於一線券商。從估值來看,它們在A股的市盈率均要高於港股,其中光大證券和中原證券懸殊最大,均高出200多倍。

從時間線來看,2011年10月6日,中信證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此後的8年時間裡,10家券商順利登陸港股市場。具體來看,2016年是券商登陸港股最多的一年,共有4家成功在港上市,分別是東方證券、光大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證券, 2015年次之,共有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2家如願在港上市。

根據券商2018年年報或2018年業績預告統計,2018年實現淨利潤前十名的券商中,只有兩家公司尚未實現A+H上市,分別是申萬宏源和國信證券。此番申萬宏源港股上市只差臨門一腳,前十中恐只餘國信證券還未登陸H股了。

有業內人士指出,內地券商赴港上市,主要還是增加融資渠道,有利於構建國際化的資產負債結構,提高在行業內的地位和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