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在中国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流连忘返,遇见大师遇见乡愁遇见爱

乡遇画里赋

在中国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流连忘返,遇见大师遇见乡愁遇见爱

图注:年画村

形如蓬阙,景比瑶宫。域无尘嚣之浊,民有淳善之风。庐舍弦歌,漫于琼池畴垄;稻田秀色,映其楼阁玉丛。家持德孝,人守朴忠。闲时秉笔,忙季事农。秘诀皆于画里,奇妙尽在村中。

在中国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流连忘返,遇见大师遇见乡愁遇见爱

图注:乡遇画里

尔乃幽深绿野,娇婉芳园。巴蜀祯瑞之境,年画发祥之源。神荼郁垒,佑城邑之良吉;钟馗赵公,保黎庶之康安。天地交灵,辈出丹青手;商贾荟萃,紫来石桥滩。名声震于寰内,福祉拥以庭前。古贤辉耀今岁,新仪祚庆旧年。适值盛代,著述华篇。宏图展于荣愿之上,伟绩振以丰土之间。一片霞光,充盈桃溪稼穑;千畦锦卷,写满情韵诗笺。晨赏荷塘,碧树掩其花径;夕听鸟语,翠屏衬以竹轩。香林伴梦,客自成仙。

在中国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流连忘返,遇见大师遇见乡愁遇见爱

图注:乡遇画里赋

春送和暖之意,壤生壮旺之昌。牢护非遗,重传承而隽永;探求技艺,固特质而绵长。佳宾抒怀,寻胜而得瑰宝;吾侪合力,运智以兴故邦。于是梓乡流绚,青史弘彰。九州腾誉,七彩飞扬!

邑人冯再光撰于戊戌腊月

注:乡遇画里·文创社区

位于中国年画村(四川绵竹孝德镇)19组,是年画的发源地和年画艺人的聚集区,这里不仅有厚重的德孝文化、丰富的农耕文化,更有独特的年画文化。

在中国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流连忘返,遇见大师遇见乡愁遇见爱

图注:年画村

当地农民农忙种田,农闲画画,目前有农闲堂民艺坊和流云阁画坊,已建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兴才故居,展示其代表性作品和绵竹年画的特色及制作技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2018年10月亲笔题写“陈兴才故居”。

在中国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流连忘返,遇见大师遇见乡愁遇见爱

图注:年画村

乡遇画里·文创社区堪称文旅结合、农旅结合的典范,在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能感受到浓郁的乡愁。

在中国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流连忘返,遇见大师遇见乡愁遇见爱

冯再光,男,汉族,1956年生于四川绵竹。198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近年来原创辞赋作品二十余次获得全国和海内外征文大赛奖项,其中《恩施赋》《金秋赋》获全国征文三等奖;《浙江英烈赋》获全国征文二等奖;《剑南春赋》被中国诗赋学会、中国艺术家联盟、全国散文诗歌大赛组委会联合评为“最佳原创辞赋奖”。《羌族赋》入选“中华五十六个民族赋”并获中华五十六个民族赋海内外征文二等奖;《冯氏赋》入选《中华百家姓氏赋集》。

在中国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流连忘返,遇见大师遇见乡愁遇见爱

图注:冯再光

《美国航空志愿队赋》《江油辛夷花赋》被中央文献出版社收录,分别于2015年、2016年结集出版。《东山赋》获“海信杯”全国征文一等奖;《德阳舰赋》在全国征文大赛中作为唯一入选作品入选。另有百余首(阙、副、篇)原创诗词联赋作品载于《中华辞赋》《中国诗赋》《香港商报》及国内其它省市报刊。现为中华辞赋社、中国诗赋学会、中国辞赋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德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