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琳達·李:從李小龍奧克蘭比武談當準備遇到機會

龍史傳真 | 琳達·李:從李小龍奧克蘭比武談當準備遇到機會

1966年美國洛杉磯,李小龍一家

我這裡想先講一個在李小龍生命中很特殊的日子:

那天,他沒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結果,而那天也成為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這戲劇性的一幕就發生在加州奧克蘭百老匯的振藩國術館,這是一家由小龍和嚴鏡海共同創立的練武場。

因為當時我已懷著國豪大概八個月了,所以很清楚地記得事情就發生在1964年12月底或1965年1月初

當時在現場見証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性時刻的人包括我、嚴鏡海以及一些舊金山來的武術家,儘管他們的名字我從未聽說過,但看起來這都是一些年長的武術界前輩。

主角則是小龍和另一位中國武師黃澤民(看起來他比那些前輩要年輕些)。對方毫無疑問是被選中代表舊金山武術界出戰的

如果從中西碰撞(至少回到對傳統武術界的反叛這個話題)這個角度來考慮,討論這次比武的事件本身就可以長篇大論。這裡只說一點,就是那些受傳統訓練的武術家們並不贊成小龍教授洋人武術,事實上,他們不贊成向任何非華人傳授武術。

這些傳統觀念對他們束縛已久而且根深蒂固,結果就是他們向小龍正式下戰書,迫使他參加此次比武,而比武的結果講將決定他能否繼續教授“洋鬼子”中國武術。小龍一向信奉孔子的一個觀點:“有教無類”。於是他毫不猶豫應戰,並定下了比武的日期。

龍史傳真 | 琳達·李:從李小龍奧克蘭比武談當準備遇到機會

這場較量對於小龍一生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比武本身的意義

不過當時戰況比較簡單:最初的幾個回合那個中國武師不斷繞著場地跑動,衝出一道門跑到後面一個小的空地,然後從另一道門跑回主場。他不停地兜圈子,小龍則全力追擊

最終小龍將其放倒並牢牢地制住他,用中國話大喊:“認輸嗎?”連問兩三次後那人終於勉強認輸,那些舊金山的武術家們也很快離去。

整場比武進行了大概三分鐘。

這麼迅速就決定了勝負,對此,我和嚴鏡海都欣喜若狂,然而小龍卻並不開心

至今我都清楚地記得那一幕,恍如昨日,小龍坐在武館的後樓梯上,雙手抱頭,顯得非常沮喪,原因是他未能以高效的技術解決對手,並且在追擊對手時感到耐力不足

也許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在實戰中氣喘吁吁並感到疲憊虛弱。

沒有勝利的喜悅,

取而代之的則是他對自己體能的失望,

對自己練功未達預期效果的失望。

而這一重大事件,

卻最終推動了截拳道的發展以及一套全新的訓練體系的創建。

說到這裡我想強調一下,事實上在我或其他任何人眼中,1965年初那個時期的小龍身體狀況看上去非常好

小龍在香港長大,那個時候他只是個先天身體條件並不突出的少年。其實他母親給我講過,那時的小龍是個骨瘦如柴的小傢伙,他白天要上學、而晚上又經常拍電影至深夜,這樣的日程安排令他的生活作息很不健康。

不過後來到13歲他便師從葉問宗師開始研習詠春,自此小龍每日拳不離手、勤練不輟,所以到1963年我們相遇的時候,他的體型看上去已經很棒了

但對於小龍來說,在經過奧克蘭之戰後,這也已經遠遠不夠了——他知道自己必須付出過多更好的努力來準備好當機遇降臨時去實現他的夢想。

對於小龍來說,這不是說跑步多跑幾公里、多做幾組重複練習或在負重訓練中多加幾磅那麼簡單。

他是以一種科學的態度來解決這一“難題”:

(1)訂立新的健身目標;

(2)探尋能夠達成這些新變化的最佳途徑;

(3)採用新的手段來貫徹科學的訓練方法、記錄訓練過程,

並根據需要對訓練方法加以調整。

小龍的訓練體系中沒有絲毫的偶然因素,而他本人也並非那麼“幸運”的先天就具備良好的身體條件。他在自我夢想實現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最大天賦就是:

他的聰明才智與強烈的求知慾(二者強強結合,缺一不可)、

忘我投入與堅忍不拔(即使面對阻力也堅定不移)、

以及全神貫注(關注結果的同時享受過程的樂趣)。

有時候別人問我:

他怎麼會有時間進行這麼大量的訓練呢?

答案很簡單:這取決於他如何計劃時間

他每天會專門花幾個小時進行體能訓練和為思想充電,

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最高水平,

此時他那豐富的想象力也源源不斷迸發出來。

除了常規訓練外,他“通常”還會同時做幾件事情

比如,邊舉啞鈴邊壓腿邊看書,

或與孩子做一些體育活動,

或者邊開車邊做一些雙掌針對方向盤的黐手運動等。

他小時候有個外號叫“冇時定”,成年後他依然如此。

小龍為達到高標準健康水平而採取的訓練流程構成了本書《肢體表達的藝術》的內容,而他也很恰當地起了這個標題來闡述自己的武術之道。

龍史傳真 | 琳達·李:從李小龍奧克蘭比武談當準備遇到機會

李小龍的武道——截拳道,

是一套系統的指導我們最大限度發揮生命潛能的方法論和科學踐行體系,

其中包括如何通過體能訓練以達到身心健康的最佳狀態

有一個說法可以很貼切地描述小龍如此醉心於他的藝術世界,那就是:他已然登上實用美學的巔峰。

讀者閱讀本書地時候,最重要的是領會小龍採用的流程而不要拘泥於具體的練習細節和日程安排。

如果只機械地照搬模仿小龍訓練時的一舉一動,那就錯了,你應該關注他在研究創建這一新的體系過程中如何去利用那些大量的原始資料——無論技巧方面的或通過他自己觀察所得——並努力學習去遵循這種科學的解惑之道

過去數十年間隨著健美與健身行業的蓬勃發展,受啟發的學生如今已然可以隨時獲取海量的相關信息。

如果小龍還活著,他也一定已經開始埋頭於這一新的研究領域,而且也會鼓勵大家這麼做的

不斷提高,永無止境同時一直保持有條不紊,這就是小龍,他一直在朝著完美體能的境界邁進,永遠不曾停歇。

換句話說,手段與目的是同等重要的,當這個與你們分享他的“肢體表達的藝術”的機會降臨時,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當然了,那些得以保存下來的關於小龍備戰機遇的資料包括了他的經典影片,以及他留下來的訓練筆記,這些筆記多數已收入本書。

龍史傳真 | 琳達·李:從李小龍奧克蘭比武談當準備遇到機會

1960年代,22歲的李小龍和18歲的琳達,在美國西雅圖街頭。這是他們的第一次約會

就我本人而言,小龍在整個身心健康方面給我的啟迪是令我終生受用的。在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中,他是我的導師、丈夫、朋友,以及我孩子的父親。我始終以他為榜樣不斷攫取生活的動力。現在,隨著這本書的問世,一個分享小龍的藝術與啟示的機會也擺在了讀者面前了。

亞里士多德曾經解釋過:教學能力才是判斷學問深淺的唯一標準

小龍在健身和訓練方面的學問是很高深的,讀者即將很清楚看到這一點。大家不應拘泥執著於書中那些點點滴滴已然成型的東西,重要的是應該去理解和掌握一種方法

我們都應該感謝小龍,感謝他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我們要感激並接受他的饋贈——他的教導讓我們開竅,啟發我們去懂得最大限度發展自我潛能之“道”,這樣才可以做足準備去面對機遇的青睞。

本文摘自《李小龍:肢體表達的藝術》,約翰·裡特爾編著,查爾斯·E·圖特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

龍史傳真 | 琳達·李:從李小龍奧克蘭比武談當準備遇到機會

充分準備好的李小龍,一旦遇到機會就能震驚世界

龍史傳真 | 琳達·李:從李小龍奧克蘭比武談當準備遇到機會

2019年美國《黑帶》雜誌最新一期李小龍專刊封面

關注為道塾頭條號,關注給你更多李小龍和截拳道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