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拿破仑攻打俄罗斯时,俄军放弃莫斯科并坚壁清野,而卫国战争中俄军要死守?

铁血仁心890


1812年到1941年,时间上距离100多年,各国实力对比、军事技术、战争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直接造成莫斯科在整体战略上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


首先从双方实力对比而言,1941年坚守莫斯科更具备可能。

1812年战争中,拿破仑出动了50多万大军(其中半数为仆从国军队),而俄军当时只有20万人,处于绝对劣势。在之后的战争中,尽管法军遭遇了部分伤亡,和大量的行军损失,但到达莫斯科的法军仍有10多万之众,超过俄军的兵力总和。以当时拿破仑的军事才能,俄军要在莫斯科前面迎战,只能是送死。所以库图佐夫选择了撤退。

而在1941年,希特勒出动500万大军(其中约五分之一的仆从国军队)进攻苏联,苏联全国兵力也有500万。在经过几个月激战后,苏军尽管损失了200多万大军,但依靠彪悍的民族性、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和布尔什维克的高效动员能力,却有更多的部队被迅速列装,兵力不减反增。台风计划初期德军为180万,莫斯科守军只有120万,但德军向前进攻,兵力不断消耗,苏军则是有源源不断的后援。所以,朱可夫具备在莫斯科城外迎击德军的勇气。


其次从战争规模和特征而言,1812年放弃莫斯科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1812年战争中,俄军面对法军,打一仗败一仗,但是俄罗斯的辽阔领土和恶劣气候却成为更大的杀手。拿破仑的50多万大军,挺进到莫斯科就只剩下20多万了。这里面和俄军作战损失了几万,其余大部分都是一路上死于饥饿、严寒、劳累和疾病的。所以,库图佐夫放弃莫斯科,等于再退后一百公里,而这一百公里,拿破仑已经没有力气走到了。让拿破仑留在莫斯科,寒冷的天气足以让他待不下去。

而1941年,入侵苏联的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达500万之众,兵力上就是拿破仑的近10倍,这意味着同等的领土下,侵略军兵力密度也增加了好几倍。再加上科技发展带来的道路建设、交通工具方面的突飞猛进,“凭借领土消灭敌军”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在1812年俄军只要单纯的后退就足以让法军不断倒在路上,而1941年苏军如果大步后退只能让德军以小代价急速逼近。相反,苏军只能给与德军坚决抵抗,才能让德军的后勤因为战斗和距离而承担压力。所以朱可夫选择在莫斯科开战,以大规模的作战来粉碎德军,拖住德军的脚步,使得德军锐气耗尽,最后撤退。

此外,在新的战争模式下,“莫斯科城”本身的得失战略价值也完全不同。

莫斯科是俄国和苏联的首都,打下莫斯科对于双方政治力影响很大。但除此之外的军事意义,在1812年和1941年完全不同。

1812年的莫斯科,虽然是首都,但在方圆数百里荒漠上也就是孤城一座。俄国人在法军赶到前逃走了,法国进入莫斯科,只不过获得了一个可以避风的城池。而在俄国人自己放火烧掉莫斯科城中建筑后,这个城池甚至连熬过冬天都做不到。换言之,拿破仑打下莫斯科,除了士气高涨外毫无意义,而这个士气高涨很快也被严冬摧毁。

但1941年的莫斯科,不但是首都,也是工业、交通的中心。如果德军冲入莫斯科城,不但是政治上攻占苏联首都的胜利,同时也意味着控制了莫斯科及其周围一大片地区的交通、物资、工业。斯大林即使撤退,不能把莫斯科的人口全撤走,不能把莫斯科的工业全搬走,就算他再次把莫斯科全部烧毁,在废墟上百万德军也能很不错地开始下一步军事行动。利用莫斯科的铁路网、机场、工厂,以及不可能完全摧毁的城市,德军将获得一个极为有利的前进基地。相反,苏军失去莫斯科后,在国土中部将很难找到一个适合的集结点,大军很可能处于德军的直接威胁下。

因此,卫国战争中,苏军有更强的实力来保卫莫斯科,没有什么动力来放弃莫斯科,而莫斯科本身的战略地位也在上升,最终导致他们死守莫斯科,击退了德军。


巴山夜雨涮锅


1812年战争时,库图佐夫在博罗季诺战役之后暂时放弃了莫斯科,并对这座城市实施坚壁清野。而为国战争中,苏联从德军入侵后不久就在其整个国土上实施坚壁清野,并死守莫斯科。


在拿破仑战争时代,军队并不是从非常宽的正面战线向前推进的,而是排成纵队向敌方中心城市进发,迫使对方在中途决战。法军的路线就是笔直的向莫斯科挺进。俄军试图阻挡其挺进,博罗季诺战役双方损失相当,但俄军继续拼下去的话可能会拼光。但法军已经孤悬于敌后,经历俄罗斯寒冷冬季之后,其战斗力必然遭到极大削弱,因此库图佐夫决策冬季前避免再次决战,为此让出了莫斯科,但坚壁清野拿走一切补给物资。果然法军在莫斯科寒冬中战斗力直降,最后只能仓皇逃回去,兵力大部损失于逃亡途中。


而到了二次大战时,德军的推进是在一个非常广大的正面战线上,其北方、中央、南方集团军群一起挺进的。德军的后勤依赖于铁路线,而苏联铁路网的中心就是莫斯科。如果莫斯科陷入德军手中,将极大方便德军在其占领区内组织起一个铁路网,满足前线所有的物资需求。而苏军则会因为铁路中心被截断,想组织反击也万分困难。苏联在德军开始大举入侵后就在其国土上执行坚壁清野政策,特别是生产机器全部搬走,运到乌拉尔山地区将生产再组织起来,而搬迁工作绝大部分是依靠铁路完成的。


总之,不同的战争形态,导致完全不同的战略决策,但都是合理而正确的,为俄国赢得两次卫国战争的胜利。


DS军美


我与前面网友看法略有不同,拿破伦打进俄罗斯时,俄罗斯的统治者还是沙皇,武器装备受时代的限制的确不怎么样,但也已从冷兵器过渡到了火器时代。沙皇俄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家综合实力已无法支撑一场大战,坚壁清野是迫不得已的一项选择。那个时候俄罗斯还是单一国家体制,没有那么多的加盟共和国,沙俄政府退出莫斯科,却仍然坚持战斗在自己的土地上。国家仍在掌握之中,地广人稀的民众情绪影响不大。


苏联时期则大不相同,不但战争利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沙俄政府也已被红色政权所取代。俄罗斯已不是单一的国家体系,而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中心,牵一发则动全身,做为苏联的首都,莫斯科已非沙俄时期地位可比。
此时的


莫斯科城就是苏联的灵魂一样存在,莫斯科在战斗则整个苏联战区就会充满凝聚力,放弃莫斯科则会让与德军作战的苏联人民精神受到重创,莫斯科坚守阵地会让抗击德军的苏联军队勇敢战斗到底,此时的莫斯科是苏联的希望,已远非沙俄年代莫斯科可以相比。
斯大林坚守莫斯科不止是拖住了德军的主力,使其它地区减轻了压力,更是靠战斗中的莫斯科鼓舞了苏联人的士气。战争残酷民族向心力才是致胜法宝,莫斯科没有后退,其它加盟共和国信心大增,死战不降则让打闪击战天下无敌的德军耗尽了最后的锐气,持久战又使得德军后继无力,给养弹药保障困难。此时死守莫斯科是政治须要,保卫莫斯科是苏德战争中最终获胜不可获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亓官仁



1812年6月24日,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向沙皇俄国发起进攻,很快占领了俄国境内诸多战略要地,随着向俄国腹地深入,法国军队因为占线过长,在兵力上已经不占优势。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是个缺乏军事才能,碌碌无为且刚愎自用,俄军连连败退,全国上下一直要求任命具有全权的统帅。8月任命库图左夫为总司令。,库图佐夫与拿破仑在波罗西诺进行会战,双方损失严重,拿破仑伤了元气,库图左夫也没有了预备队,就撤到了莫斯科。库图左夫说服大家放弃莫斯科,实现坚壁清野。等拿破仑占领莫斯科之后,发现是一座空城,居民粮食都毫无踪影。迫不得已只好从法国千里迢迢的运送粮草。最后不得不退出莫斯科。而后库图左夫率领的俄军对法军发起进攻,重创拿破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也进攻到莫斯科城下,紧紧的包围了莫斯科,但苏军没有实行坚壁清野,放弃莫斯科,主要原因是在战争爆发之后,苏联红军受到沉重的打击,全国上下的有些散发着失败、厌战的风气,战士甚至有些将领的士气也有些低落,急需一场胜利来鼓舞人心,提高士气。莫斯科本来就是苏联的首都,政治影响大于军事作用,当德军进攻莫斯科时,苏联政府就提出,苏联政治局委员会不撤离莫斯科,苏军统帅部不撤离莫斯科,所以的重要机关都留在莫斯科,来稳定民心军心,给予所有人信心。在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之下,终于击溃德军的进攻。莫斯科依然是苏联人民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依然矗立在红场!



所以说两场战争的物质条件、军事条件、军事装备、更主要为谁而战的思想不同,政权的执行者为谁服务的对象不同,一个是沙皇独裁者,一个是红色的苏维埃政府。

【本文系原创。只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在评论中发表不同看法】

关注军情,关注风雨!


风雨兼程170983658


一、拿破仑时期

1、攻方-法国:拿破仑的法军已经连续打了几十年仗,打败了n次反法同盟,整个欧洲除了英国和俄国都在法国的统治或领导下。论兵力(法国61万,俄国24万)、财力、物力和兵器,俄国都不是拿破仑的对手,正面作战也试过几次,都是俄国战败。即便俄国死守,法军打下莫斯科也是不成问题的。

但法军的问题也有,就是漫长的交通补给线和寒冷的天气,当时俄国的道路情况太差,天又冷,最后大部分法军不是被俄国打死的,而是冻死饿死的,俄国忍痛放弃莫斯科,坚定执行坚壁清野的战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守方-俄国:在俄国精心挑选的决战地点,集中所有精锐部队的博罗季诺战役战败后,俄国就失去了与法国正面抗衡的信心与实力,法军兵临城下时,俄国的野战部队已经不足10万人,只有当面法军的三分之一,如果死守莫斯科,就正好给了法军消灭自己的机会。

3、外部-英国、普鲁士、奥地利:俄国的盟友英国绝对是铁杆,钱粮源源不断支持俄国,而法国的盟友,特别是普鲁士和奥地利,就是被逼着去俄国的,打仗根本不出力,而且随时可能倒戈,这样的外部环境下,持久战对俄国是有利的,如果死守莫斯科和法国决战就正中了拿破仑的下怀。

二、二战时期

1、攻方-德国:德军也已经连续打下了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国家,也是整个欧洲除了英国和苏联几乎都在德国的统治或领导下。但论兵力,德国并没有优势,反而随着战争的进行,出现了兵力不足,中后期的对苏战役几乎都是以少打多。

后勤的问题其实并不大,这时的后勤运输可以通过铁路和航空,比拿破仑时代可快捷方便多了,再用坚壁清野的战术肯定不管用。

2、守方-苏联:这时的苏联工业化水平不比德国差,飞机坦克大炮都能源源不断地自己制造,兵力比德国还多得多,当然没有不战而放弃首都的理由。而且,苏联时期注重控制人的思想,莫斯科就是理念支撑,如果丢了,对军心的影响肯定很大,所以苏军死守莫斯科。

3、外部-英美、意大利、罗马尼亚、芬兰:英美希望苏德两家打得两败俱伤,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支持苏联。,而得国的盟友,特别是芬兰和罗马尼亚,都是和苏联有深仇大恨的,刚被苏联无情的侵略过,打仗绝对出力。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如果放弃莫斯科,就更增加了德国及其仆从国的信心,英美可能也会产生放弃自己的动摇,所以,必须死守。


历史干货铺


斯大林曾经说过:“如果莫斯科失陷,红军将不得不放弃伏尔加河西部的整个俄罗斯。”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莫斯科对于斯大林、对于苏联的重要性。对于苏联来说,对付德军最大的武器不是红军本身,而是苏联广袤的国土所带来的空间优势。而莫斯科作为苏联公路、铁路网的枢纽,谁拥有莫斯科,谁就可以将空间的障碍转变为自己的“盟友”。

从军事角度来看,一旦德军占领莫斯科,则意味着切断了苏联绝大部分的南北走向的交通线,也就是说把苏军的战线一切为二,苏军的军队和物资无法做统一的部署,战场被分割为南北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德军可以任意选择一个作为下一步的进攻方向,而苏军却无法及时做出应付。空间不仅不再成为苏军的优势,反而成为苏军的敌人,因为德军可以快速的在战线的某一方向做出集结,而苏军却不可以,战略上苏军将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

1941年的德军进攻苏联和1812的法军进攻俄国存在的根本性的区别,拿破仑的军队完全执行的是消灭战略,即以歼灭俄国的军队从而迫使俄国屈服。而1941年的希特勒则是既有消灭战略又有消耗战略,即既要通过消灭苏联的军事力量在短期内打败苏联,又要占领乌克兰粮食区、顿涅茨工业区以及高加索油田来摧毁苏联的战争潜力,使其无力同德国做长期的战争。所以对于1941年的苏联来说要想打败德国,就必须保住其战争能力,而高加索的油田、顿涅茨的煤炭是基本前提,这些都在伏尔加河以西,苏军要想在西部地区展开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就必须确保莫斯科的安全,确保军队和物资的快速调动。


而拿破仑并没有想长久的占领俄国,他只是想通过一场短期的军事行动来打败俄国军队,从而使俄国屈服。因此法军并没有向乌克兰地区发起进攻,那里是俄国的粮仓,只有占领那里才能支持在俄国境内做长久的作战。而且那时候的军队并不像二战那样对于自然资源和大型工业有着密切的需求,依靠马车为几十万部队提供补给显然不能和铁路相比,所以拿破仑的军队必然是要撤回法国的,而希特勒的军队并不是要撤回德国,而是要长期占领苏联的西部地区,扩宽其东部的战略缓冲区。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发现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根本区别了,俄国只要不同拿破仑决战,一直撤退,那么拿破仑就必败无疑。而苏联要想打败德国就必须守住那些油田和工业区,就必须将空间这个盟友争取过来取得军事上的优势,所以莫斯科就必须要坚守,否则很难守住南翼的那些资源区。


战略论


1812年战争俄军所要保护住的主要是沙皇王室及俄军主力,而这两点均可以机动以让法欧联军捕捉不到。剩下的只待坚礕清野及俄罗斯的盟军"冬天"使法军弱下去,而俄军在聚集了大量的民军游击部队后更加地强大起来,最终战势达到了逆转的临界点——法军撤出莫斯科。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已经是机械化战争了,敌军推进速度极快。此时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关健因素——苏联在战前三个五年计划中建立起的工业化成果,正面临着搬迁转移的重任,新部队的组建(原部队营房中影子部队的招集)远东部队的调运都急待后方的稳定,因此战线的稳定就是决定一切的了,否则战势转化的平台基础一旦丧失那未来的胜利将不复存在了。此时将一切在前线的部队哪怕是残破的部队民兵部队军校学员添入战线以争取时间便是首要!当时发布的残酷的军法都是为了国家人民的生存前途,此时任何个人及小团体的利益都要为此而牺牲!不死于战阵即死于军法,想的通想不通都要执行,在这时个人的命运便如同蚂蚁一样低贱了,斯大林的儿子不也牺牲了吗。而在中国毛泽东主席在前三十年中所进行的紧迫的工业化国防建设,对人民的组织及思想教育,纯洁队伍清理敌对势力腐败分子正是吸取了苏联的教训,为了最终不使国家人民陷入这种血火之中。当他去世时,中国从硬件到软件都如钢铁一般而使敌人无从下口最终不得不低头。国家穷是穷但准备了极好的基础(后来为改革开放而用),哪有崩溃的影子呀!


京中HW冻一坨


拿破仑攻打俄罗斯,俄军放弃莫斯科,并且坚壁清野的事以过200多年了。1812年法皇拿破仑领兵60万,兵分两路直奔俄罗斯面对俄罗斯的20万人的军队,拿破仑一路势如破竹,逼的俄军挥挥官带领俄军节节败退,引起国内人民的不满,无奈沙皇换掉了前俄军总司令,由库德左夫任俄军总司令。一周后俄法两军在博季诺交战。俄法双方人马伤亡都很惨重。俄军就主动撤离了莫斯科,到要塞卡卢加,威胁法国军队的交通线,并且袭扰法军,同时号召军民“坚壁清野”,给法军留下了一无所有的一座空城。冬季到来法军无衣无粮,兵力销耗殆尽只好撤军。最后只有3万多人撤出俄国边界。


俄罗斯卫国战争为什么哪么坚强,不后退一步。德国希特勒是偷袭苏联。当时的斯大林认为德国不会入侵苏联,苏德有《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对各路情报有所怀疑,没有对德国入侵苏联的情报高度重视,提到日程作好一切迎战准备,对希特勒抱有幻想。当时苏联内部矛盾激烈,把一大批有才能的人打压下去,军队精英损失惨重。德俄两军交火苏联红军一败涂地。德军俘虏俄军战俘,不给战俘待遇,大量屠杀俄战俘。德军等于变相告诉俄军士兵,你被俘虏了,就是死路一条,战也是死不战也是死。


在战争中斯大林下令,凡是放弃阵地,临阵脱逃的士兵,家人就会被送进劳改营,逃兵回家后也被抢决。并且成立了战时作战督导队,强迫士兵死战到底。同时俄国民众对德国侵略烧杀抢夺深恶痛绝,漠视通苦和德军决一死战。打败德国。


梅145676513


法军当时还有个要命的问题,就是许多官兵来自法国的附属国,这些人根本不是真心来为拿破仑作战的。深入俄国后一旦困难重重,这些附属国军队要么消极怠工,要么择机逃跑甚至投降俄军。这些都使得法军整体战力被严重削弱。加上俄军有库图佐夫运筹帷幄,正确指挥,拿破仑军队终究难逃惨败之命运。

1941年6月,纳粹德国军队大举进犯苏联,并在很短时间内就攻占了包括明斯克、基辅在内的苏联西部大片地区,歼灭苏军上百万人。由于纳粹军队拥有强大的机械化突击集群发动攻击,后勤补给速度远快于拿破仑军队,苏联根本来不及实施以空间换时间战略对付德军。而且为了保持持久作战能力,苏联不得不紧急将大批工厂、机关、学校转移到东部,在东部建设新的工业基地。而且苏联还需要训练大批新的作战部队来弥补战争消耗,这些都需要时间。时间,这时成为了苏联最关键的宝贵资源。

然而德军于9月底就开始进攻莫斯科,如果苏军再退,强大的德军机械化突击集群将直扑乌拉尔山,苏联就将难有反败为胜之力了。如果苏联显露败相,日本可能会趁机进攻苏联远东。为了不陷入两线作战困境,苏联必须首先集中力量击退德军保住莫斯科,这样才能有条件为以后的反攻作战作准备。

在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斯大林下达了不准后退一步、坚守莫斯科的命令。苏联军民高喊“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的悲壮口号拼力血战,层层阻截法西斯军队,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德军终成强弩之末。1941年12月6日,朱可夫将军指挥苏军突然大举反攻,击退了进犯莫斯科之德军,苏联终于熬过了战时最困难的时期。


广雅君观世界


《孙子兵法》上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1812年的俄法战争,拿破仑率大军60万,欲与俄罗斯布暑在涅曼河东岸的20万军队决战,进而一举摧毁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军队开始采取“诱敌深入,分而歼之”的正确战术撤退,不料遭到国内反对;于是临阵换将,与法军正面交战,伤亡惨重。后不得已主动后撤,坚壁清野,待机歼敌。拿破仑劳师远征,后勤无力保障,冻饿及战斗死亡共计达56万多,只有3万余人逃回法国。

1941年的苏德战争,希特勒几乎倾其所有与苏联决战,共投入兵力700余万,苏联方面兵力约500余万,力量有点悬殊。当德军推进至莫斯科时,除了拼死决战,苏联已再无可退之地,否则就是亡国灭种的下场了。

这两次大战共同点在于:

一,都是攸关俄罗斯存亡的决战;

二,进攻方都是劳师远征,战线过长,后勤难以保障;

三,俄罗斯都进行了坚壁清野,使敌军无法就地解决后勤困难;

四,进攻方都因俄罗斯的极寒天气致士兵冻饿死亡,损失惨重。

不同的地方在于:

一,法军急于决战,而俄军故意诱敌深入,甚至不惜放弃首都,以达到完全歼灭入侵之敌的目的;

二,德军也急于决战,但苏军已无再退之地,必须采取长期而又顽强的阻击战才能达到拖垮敌军进而全歼敌军的目标。

三,法军当时属于半冷兵器时代,火力不强,而交通依赖比较原始的工具,不能久战。所以俄军诱敌深入,疲散其师,很快收到效果;

四,德军属于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军队,初期无论在火力还是后勤保障上都是很强大的,苏军一退再退的结果,则是被敌军占领相当于国家标志的首都,等于宣告了灭亡。所以莫斯科保卫战,无论死伤多少,都是必须坚持的;而且,只有这样顽强的阻击和袭扰,才能迟滞敌人的后方供应,并把敌人带入寒冬,在天时、地利、人和完备的条件下,彻底战胜敌人。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