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許多人說養兒防老靠不住,還是得自己攢錢自己養老,怎麼辦?

有人說養兒防老已經過時,現在是自己攢錢自己養老。

這話有一定的道理,現在即將進入老人行列的已退休或者即將退休的這一代人,大多數當年響應國家號召,都是隻生一個孩子,那就意味著未來,要由兩個孩子贍養四位老人,這也是不現實的,孩子們也無法做到的。

現在父母面臨老去的這代獨生子女,大都是 80-90後的一代人,他們在職場打拼也是壓力最大的時候,有的還有兩個孩子要扶養,還要面臨房貸的壓力。

年輕一代買房大多靠家裡支付首付,幾乎都有房貸的壓力,有的甚至要還房貸幾十年,尤其是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這代年輕人真正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

據全國老齡委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4億,佔總人口比重達17.3%,平均近4個勞動力撫養1位老人,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十三五時期,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將持續加深,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其中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由於70年代以來獨生子女較多,將來"四二二"家庭結構比較普遍,一對夫妻要撫養二個子女,照顧四個老人。目前第一代獨生子女已到中年,父母漸漸變老,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面臨現實壓力。

現在已經面臨老去的這代人,比上一代人對養老問題還要焦慮,未來養老怎麼辦?

目前能夠選擇的有:養老院養老、和子女在一起家庭養老、自己攢錢自己養老等。

一、養老院養老

目前全國公立養老院床位嚴重不足,據說要爭取一張床位可能要等到上百年都不一定能等到。

民營養老院,條件好的,價格昂貴,一般人都沒有那個能力住進去。條件差的吧,軟硬件都不行,有的子女也不一定願意送去,不到萬般無奈,一般都不願意送去。

許多人說養兒防老靠不住,還是得自己攢錢自己養老,怎麼辦?

01.大多數經濟情況一般的,首選民營養老院

我有個姐姐的婆婆,80多歲時有輕微的老年痴呆,老伴也是在60多歲時老年痴呆去世。

老伴去世後孩子們對她都不錯,三個孫子孫女都是她帶大的。雖然大兒子不是她親生的,但是她大部分是和大兒子在一塊生活。80歲以後因為有點痴呆,生活不能自理,還天天罵人,吵的一家人都沒有寧日,無奈只能送進養老院裡。子女也跑遍了周邊,最後選擇了一家綜合條件都比較不錯的民營養老院送進去養老。三線城市一個月大概2000元左右。

雖然老人有點痴呆,真送進去,老人還是知道的,拉著我姐的手哭著不願意去,最後我姐姐好說歹說,保證以後經常去看她,才算脫身。

沒辦法,家裡人都要上班,老人生活又沒辦法自理,真沒辦法在家裡養老。

後來痴呆越來越厲害,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又增加了護理費,只希望工作人員能對老人好些。

許多人說養兒防老靠不住,還是得自己攢錢自己養老,怎麼辦?

孩子們看望養老院的老人

02.也有一些經濟狀況很好的,一些大款或者自己經濟收入比較高的老人,也會選擇一些條件比較好的,甚至豪華公寓養老。

比如前段時間看過一檔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裡面的牛犇。就是在上海一家檔次很高的養老公寓裡住著。

裡面都是成套的養老小公寓,有客廳、臥室、獨立衛生間、廚房,一應俱全。裝修也很豪華,衛生間還都有為老人設計的扶手等,臥室床頭還有按鈴,專門為老人萬一發生什麼事及時呼叫工作人員,很人性化。

公寓裡有活動室,健身房、閱覽室、休閒娛樂活動室等,還可以在裡面結交許多老年朋友,有餐廳一日三餐供應老人營養餐。另外配有24小時保姆護理服務。

如果食堂飯吃膩了,也可以自己買菜做飯。當時錄節目時他們就是自己買菜包的餃子。

院子裡也是綠樹成蔭,環境優雅,鬧中取靜。是老年人休閒養老的最佳去處。

可是它的價格之昂貴,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起的。公寓實行的是會員制,要想住進這樣的老年公寓。首先要按檔次根據面積繳納最低繳納上百萬元的卡費,另外每年還要有6-7萬的年費,如果需要護理還要另外繳費,全護的話每個月是5100元的費用。

所以這種豪華遠離老百姓大眾,能住的起這種公寓養老的恐怕也是鳳毛麟角。老百姓也只能在電視上看看吧。

許多人說養兒防老靠不住,還是得自己攢錢自己養老,怎麼辦?

綜藝節目我家那師傅,在牛犇老師公寓的客廳裡

二、與子女生活在一起養老

這種一般是老伴不在了,自己又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住進養老院,子女經濟也一般,只有和子女住在一起。

這種老人,如果是在女兒家,境遇可能比較好些,如果是在兒子家,媳婦再不待見,日子過得可能就不好說了。

畢竟婆媳本身就有天然的排斥,加上兩代人之間生活習慣都不相同,再者老人本身的衛生習慣等都和年輕人有差異,生活質量肯定不高。

也有的婆婆年輕時比較強勢,在家裡說話比較有地位,那麼她的老年生活質量相對就很高。

許多人說養兒防老靠不住,還是得自己攢錢自己養老,怎麼辦?

01.說說我婆婆的養老生活

昨天,我老公接到家裡的電話,說婆婆腿有點疼,讓她回去一趟。因為十一放假剛回去,為什麼又讓回去?我婆婆現在就是像人家說的一樣,像個老小孩一樣,天天向兒子們撒嬌。

我公公三年前去世後,我老公弟兄們就輪流回去陪老孃住,因為畢竟80多歲了,交給保姆也不放心。幸好我老公弟兄四個,我們在外面無法陪她,就只有每個月出點錢。

現在他們弟兄一家輪一個月住在婆婆家,給她做飯洗衣,陪她聊聊天,出去散散步。媳婦在家裡沒有一個敢說一個不字的。

婆婆還經常發火,挑剔說子女飯做的不好吃。唯一的一個女兒在廣州,動不動就打電話讓回來,說想她了。所以,像我婆婆這樣有子女全力照顧她,在她面前不敢有任何不恭敬的媳婦還真不多。這種養老老人也是幸福的,我天天和我老公說,估計我婆婆能活到100多歲。

這是因為子女包括媳婦都孝順,也說明婆婆對子女教育的不錯。

許多人說養兒防老靠不住,還是得自己攢錢自己養老,怎麼辦?

02.也有的老人兒子媳婦都不孝順,老伴去世後一個人在孤寂中死去。

前段時間報道一位老人,臨去世之前給4個兒子寫的一封遺書,當時就看哭了,為這位素不相識的老人,在最後的日子裡那份無助無奈。

這位老人在老伴去世後,因為害怕一個人的孤單,盼著兒子能接她過去住,但是盼了兩個月,4個兒子卻沒有一個說把母親接過去住的。

今年六月初六,老人80歲生日時留下了一遺書,內容大致是"感謝兒子們,在你們父親去世後陪伴了我一年零九個月。我這一生帶大了4個兒子,又帶大了8個孫子。用一雙手撫育了兒孫12個。但是,我老了,老到要看子女們的臉色生活。剩下的日子,我自己走。我用我滿頭白髮發誓:我真的很感激你們一年零九個月的陪伴照顧,但除了這句,我還有一句要說的是:我後悔生了你們,如果有來生,再也不見了......"

當時就看哭了,這位母親這麼有文采,兒子們的學歷應該也不低,4個受過教育的孩子,在母親最後的日子裡,卻表現的這麼冷漠,是教育的偏差還是道德缺失?

人到老年,即使有這麼多的孩子又如何?許多事無法自己做主,養兒防老就是個笑話。你渴望子女的陪伴,但是子女也得願意陪伴才是。

三、如果條件許可可以在孩子所在的城市買套房,養老,不和子女住在一起,但又不要距離太遠

這樣,子女也放心,平時也有個照應。但是不要和子女住在一起,保持一段距離。子女距離太遠想照顧你,也鞭長莫及啊。

我有一個老鄰居,年輕時,兩個孩子都很爭氣,雙雙留學去了美國,並且兒女都定居在了美國。當時許多人都很羨慕,他的一雙兒女也成了家長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現在老了,前段時間又因為中風半身不遂,兒女們飛回來看看又匆匆返回美國,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只有老伴照顧在身邊。

每天傍晚,老伴就推著輪椅帶著他出來散散步。

老伴說我也幹不動了,每天要擦洗,夜裡要給他翻身,太累了。子女是指望不上了。那時候以為子女優秀都有個好前程,現在看來都還不如門口修三輪車的,兒女都在身邊,一到週末一大家子都回來,其樂融融。

許多人說養兒防老靠不住,還是得自己攢錢自己養老,怎麼辦?

四、自己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自己攢錢養老,這樣才能有尊嚴的活著。

這在城市家庭大都能夠做到,有一份退休工資,有一定的存款,不說過多麼富裕的生活吧,至少不要仰人鼻息,不要靠子女出錢生活,自己也有錢過有尊嚴的生活。

俗話說有啥都不如有錢,你的錢是子女的錢,子女的錢還是子女的錢。等你老了到了要向子女要錢生活的地步就很悲哀了。

結語:現在這一代即將進入50-60歲的人,對養老的焦慮比上一代人還更甚。

上一代家家都是多子女家庭,養老不至於有一個子女承擔,大家都分攤點負擔也不會那麼重,這一代即將進入老齡的人,當時都是響應國家“只生一個好”的號召,大都是隻有一個子女,未來年輕一代要負擔四位老人養老,即使四位老人都有退休工資,隨著他們年齡的加大,尤其是逐步進入高齡,子女陪伴的壓力也很大,"四二二"的家庭是以後中國的常態。

未來保姆需求估計缺口也很大,保姆的人力成本也會更高,很多家庭也是負擔不起的。

只希望政府能加大這方面的投資,給這些獨生子女的父母養老問題帶來更多的選擇空間。

但是,不管怎麼樣,手裡有錢才是硬道理。有條件的還是要在年輕時,好好賺錢好好攢錢,為以後到老年時能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做好準備。

即使不能像牛犇們那樣奢華的養老,一般的養老還是能做到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