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为什么古代人们吃完饭直接扔下银子就走,店小二却从不当面点清?

古代人们主要的流通方式就是白银跟铜板,而铜板大部分都是一些平民百姓使用,但是对于那些比较上档次的酒楼等都需要白银来支付才行。也就是在古代白银的价值是非常高的。

我们也经常看很多的电视剧,古代的白银是国内流通的主要货币,而当时的一两白银等于现在的五千左右人民币,可以说是非常值钱的,当然白银的价值还是根据朝代的不同、生产力的不同而在不断的变化,到了清朝时期,白银的价值就变得微乎其微。

为什么古代人们吃完饭直接扔下银子就走,店小二却从不当面点清?

在很多史书上记载说,古代人们随身都会携带很多的散碎银子,而这些银子的大小还有价值也都不同,但是我们竟然会看到一些电视剧里边出现一种镜头,就是那种豪杰、官员等在吃完饭菜以后扔下一个银两就走。

可是这样做会不会出现一种情况,扔下的银两价值不够这顿饭钱,再或者说扔下的银两难道店家就不需要给那些买家找零钱么?

为什么古代人们吃完饭直接扔下银子就走,店小二却从不当面点清?

其实在古代银两的使用大多都是比较稀缺的,而百姓生活大部分使用铜板就可以满足一切,当然了也不能说古代没有富人,当店小二看到他们扔下了银两以后,自然不会去当面阻拦,而是以最快的速度送客以后将银两收起来。

而古代吃一顿饭菜的价格,有酒有肉的那种也就是几百铜板的样子,要是能看到客官往桌子上放下一锭银子的话,有两种原因,要不就是饭菜做的好吃,剩下的就当是打赏了。要不就是找零钱太麻烦,本身不差那点钱,也就懒得找钱了。

为什么古代人们吃完饭直接扔下银子就走,店小二却从不当面点清?

毕竟古代找零钱还需要用一种专门的称量工具叫做戥子来进行重量的称算,再计算出找多少零钱,而买家如果拿着银子来吃饭的话,想必要装着一袋子的铜板回家,拿在路上被抢走了都找不回来。

所以说在古代吃饭,所有的店小二看到客官将银子放在桌子上结账的话,根本不会说什么,甚至还会赶忙将钱收起来,更不要说当着客官的面去点清了,除非客官有这种要求。

为什么古代人们吃完饭直接扔下银子就走,店小二却从不当面点清?

不过现在很多电视剧也确实拍摄的比较夸张,在古代散碎银子吃饭不用找钱也就算了,根本不可能会有出现那种拿着银元宝来吃饭,然后放下银元宝却不用找钱的人,要是真有那样的人要不就是抢来的,要不就是皇室贵族微服私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