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武威历史上的“文笔三峰”

编者按:武威历史上,大云寺塔与清应寺姑洗塔、罗什寺罗什塔呈东西一线,像三支笔立在笔架上,号称武威城内“文笔三峰”,为古凉州小八景之一。

武威历史上,大云寺塔与清应寺姑洗塔、罗什寺罗什塔呈东西一线,像三支笔立在笔架上,号称武威城内“文笔三峰”,为古凉州小八景之一。

“文笔三峰”之一——大云寺塔

大云寺塔,民间又称镇海塔,塔台为土筑台,用砖围砌,六角略呈圆形,高约3.7米。大云寺塔比清应寺姑洗塔高一点,状如宝瓶,十三层,六棱六角,有飞檐、风铃,高约41.3米。第一层为4.3米,第二层为3.7米,第三层为3.3米,其余各层依次缩减。塔身每层东西南北都有门,东西各门能通人,南北各门供有石雕佛像不能通人。塔身周围层层塑有菩萨像,号称千千菩萨。塔身内空,通过螺旋式阶梯,可直登塔顶。塔顶为生铁铸成,用半米长的六根铁链子各吊着一个铁疙瘩,如碗口大。遗址约在和平街小学操场北边。

凉州文化 | 武威历史上的“文笔三峰”

大云寺塔

大云寺历史悠久,是凉州最早的寺院,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和平街钟楼巷18号。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于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布于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阳、彭城、姑臧、临淄皆有阿育王寺,盖成其遗迹焉。”阿育王(约前304-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可见武威大云寺年代久远,其前身为阿育王寺。

东晋十六国时期,统治武威的为前凉张氏。前凉王张天锡因“宫中,数多灵瑞”,遂“异其事”。又听说王宫乃阿育王奉佛建造的八万四千舍利塔之故基之一,于是,张天锡在升平年间(363-376年)“舍其宫为寺,就其地建塔。”并将重建的寺院命名为宏藏寺。据传,所建之塔因有许多神灵感应故事,故名感应塔。

至唐时,武则天于天授元年(690年)七月,在全国颁《大云经》,十月下诏各州郡修建大云寺,凉州遂将宏藏寺改名为大云寺。后“因则天大圣皇妃临朝之日,创诸州各置大云,遂改号为天赐庵。”到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又对大云寺庙进行了一次较大的维修。竣工后刻《大云寺古刹功德碑》,这是最早的大云寺碑铭,但原碑早已亡佚,幸有明代重刻为存。碑铭记载,唐代时大云寺有“七级木浮图,即张氏建寺之日造,高一百八十尺,层列周围二十八间,面列四户八窗,一一相似。”

西夏占领凉州后,该塔仍完好无损,而且“灵应”更多。西夏天佑民安三年(1092年)冬天,武威大地震,导致佛塔倾斜。西夏梁太后及国王李乾顺崇奉佛教,相信这座佛塔有护国的神灵,为了旌表佛塔的“灵应”,便下诏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于天佑民安四年(1093年)6月动工,重新修建装饰了感应塔及寺庙,第二年完工,将大云寺更名为护国寺,塔名“感通塔”,并立碑铭记。西夏碑碑文除了记录重修凉州护国寺及感应塔的经过,里面还记载着许多神奇的传说。传说塔因年久失修、地基倾陷,导致佛塔倾斜,但每次塔身倾斜后,当夜就会风雨大作,人们竟能听见锤打斧凿的声音,第二天一看,宝塔已经直立如初。又传说,西夏惠宗时期,西羌来攻凉州,夜晚电闪雷鸣,塔的上面突然出现了几盏神灯,敌人恐慌退兵。西夏的第四代皇帝乾顺3岁时便继承了王位,母亲梁太后当朝理政。在她掌权期间,听说民间传有凉州护国寺感应塔能显灵的说法,便叫人时时来向宝塔祈祷,果然对北宋用兵连年取胜。

元代,大云寺基本保持了西夏时期修复的状况。元末至正年间(1341年-1370年),寺庙毁于兵燹。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日本净土宗第十一代弟子沙门志满,远渡重洋来朝拜佛教圣地凉州大云寺,看到寺院残破不堪,遂主持募化重修,称为中日民间交流的一段佳话。

此后,大云寺在明天启二年、雍正十二年、乾隆二十五年续加修葺,规模不断扩大。 天启二年(1622年)《增修大云寺碑记》记载:“旧有浮图五级,未及合尖,至万历壬辰岁(二十年,1592年),本城副将鲁光祖施砖瓦砌补,完前功。嶐嵸百八十尺,与清应寺塔双峰插天,称五凉一奇观云。”

大云寺古钟楼,因其巍峨壮观、古朴典雅、历史悠久而被称为“凉州八景”之一。 1927年4月23日武威发生8级地震时,除了古钟楼,大云寺塔及其他建筑几乎完全坍塌。

地震后的古钟楼在大云寺的遗址旁孤独地屹立了50多年,直到1980年,武威文物部门从别处搬迁来建于明代正德元年的火庙大殿和原山西会馆的清代建筑春秋阁,与古钟楼组成了今日大云寺的规模,后又对古钟楼进行了维修、翻新。1993年3月,大云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凉州文化 | 武威历史上的“文笔三峰”

武威清应寺姑洗塔与大云寺塔

“文笔三峰”之一——清应寺姑洗塔

清应寺姑洗塔塔台为条石所包土台,高3米多,塔台四周用砖砌有半人高的护塔墙。塔高十三层,六棱六角,层层角上系风铃,层层有门,塔门向南。每隔一层,门龛里供有佛像。塔身空心,从塔门入内,可直上塔顶。第一层至第五层有夹层道,是关煞洞子,可旋转而上。从第六层开始为螺旋式台阶。塔顶为生铁铸造。

清应寺位于大云寺旁边,海子南侧,坐北向南。寺中的姑洗塔在武威的历史上名声显赫,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寺院与宝塔早已湮没于尘土之中,只留下几块碑文和史书的零散记载。那么,清应寺的具体位置在何处?它经历了怎样的兴亡盛衰呢?

凉州文化 | 武威历史上的“文笔三峰”

从大云寺古钟楼看到的清应寺姑洗塔

从目前文献来看,最早与清应寺有关的记载当属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沈膺北斗宫新创藏经楼碑记》。碑文记载:“北斗宫号清应庵,在武威卫治之东北隅,大云寺居左,北斗宫居右。”当时城南古亥母洞寺的高僧常往来于北斗宫,把北斗宫当作修禅入定之处。但历经风雨,“寺院崩颓,台基尚在。于是在斗刹之南隅,建藏经楼一座,高宏壮丽。”藏经楼由钦差陕西等处分守西宁道右参政吴天寿及甘肃地方官员胡汝霖、吕经、王光祖等捐资,嘱咐凉州卫掌印指挥徐恩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主持创建,第二年建成,立碑记载其事,碑文由太学生沈膺撰写。藏经楼修成之后,便有高僧在此驻锡。在这篇碑文中可知,北斗宫一度时期号称为清应庵,而且明确指出了北斗宫与大云寺的位置,即大云寺居左,北斗宫居右。此碑文中虽没有清应寺之名,但有了清应庵的说法。

而清应寺的名称与来历,则在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袁宏德敕赐清应禅寺碑记》中有详细记载。碑文云:“凉州为西域襟衽之地,而番僧杂出乎其间。其城之东北隅,旧有北斗宫遗址,相传始于至正时,兵火残燹,永乐间敕为清应禅寺,殿宇巍峨,廊楹绘绚,世称古刹,迄今二百有余祀。”从这一记载看来,清应寺在明永乐之前,应该叫做北斗宫。元末寺院被战火烧毁,明永乐年间修复时,“敕赐清应禅寺”,故名清应寺。

《袁宏德敕赐清应禅寺碑记》还记载,清应寺在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进行了大规模复原修葺。万历年间参与维修的有分守西宁道督理粮储屯田水利陕西等处承宣布政司右参议袁宏德及张思忠、陈霞等官员。修复后的清应寺规模有多大呢?寺院除了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等建筑,在“北斗宫故址东西两楹各列罗汉于内,宫两隅左祠祖师,右祠伽蓝,中为正殿画廊各一十有一间。后分两殿,一名弥陀,一名地藏。中道匾曰‘梵王宫’,直抵姑洗塔。禅堂、僧舍环绕联络于左右,一海位于元武而万壑潴焉。”修复完成后,清应寺“敞庄严之胜概,壮保障之奇观,甲西凉之雄镇也。”除了清应寺,姑洗塔也出现了碑文中。

明代时,大云寺感应塔与清应寺姑洗塔并称为双峰宝塔。明代丁昂路过武威时写的《双塔》诗云:“骈肩比立插青宵,入夜还看挂斗杓。挥汉双毫霞作简,擎空两柱蝀为桥。”

凉州文化 | 武威历史上的“文笔三峰”

清应寺姑洗塔与大云寺塔

到了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斗巡抚甘肃,他来到武威,看到清应寺“历年已久,檐败墙颓。古塔倾颓若此”,不禁慨然长叹,便与甘肃官员孙思克、朱衣客、王阶、刘友元、李栖凤、李栖鹍等捐款维修。康熙八年《刘斗重修清应寺碑》记载道,此次维修,对清应寺“缺者补之,坏者易之,旧者新之”,使清应寺“焕然改观”。该碑文同时也记载了清应寺的来历和规模,“兹清应寺,乃北斗宫遗址,建自永乐间。殿宇在前,觐龙颜以拜仪;宝塔居后,凌霄汉而镇海。”

康熙十一年(1672年),镇守陕西甘肃等处总兵官、振武将军孙思克主持捐资,又对清应寺塔院及塔进行了修葺,并对佛像金装。《孙思克重修清应寺塔记》记载:“清应寺本名北斗宫,北斗宫之有姑洗塔,盖始于晋张重华舍宫内地建寺立塔。今此塔与大云寺塔并峙,镇塞水口而摩穹碍日,光耀非常,盖凉州一胜概也。”

从这段文字也知,清应寺在明以前叫北斗宫,有塔曰姑洗塔,最初创建于前凉王张轨曾孙张重华时。张重华舍其王宫空地,创立了北斗宫与姑洗塔。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孙思克看到清应寺藏经楼“楼阁空存,函柜虚设”,他经过问询,原来藏经楼“自顺治初年,遭叛回之变,将藏经遗失无存矣。”孙思克不禁感慨万分,于是有了重新藏经之心愿。他从康熙二十二年开始,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结束,总共十年时间,在西宁静宁寺请高僧造写“三藏五大部梵字藏语,共一百零五卷,共计一百零五帙”,并将经卷迎请到凉州,安放在藏经楼之中,并刻写《重造梵音藏经碑》记载其事。

清应寺历经多次维修,殿宇焕然一新。但到了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秋天,由于雷击,清应寺内姑洗塔塔顶砖瓦掉落。后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康熙五十年的《李如荫重修清应寺塔顶碑记》对建塔的原因及塔高进行了详细记载,原来武威城东北地势低洼,因此填土筑台,“上建浮图一座,高一百八十余尺,其身一十三层,重檐叠翠,八面玲珑。”对塔顶维修之后,希望“天地清宁,历千劫而不朽;皇图永固,绵百世而常新。”

文献史料中,清应寺之名再次密集出现,是在武威名儒张澍的《养素堂文集》卷十和卷十九中。卷十记载了张澍的《偕同游至清应寺观西夏碑》七律四首,卷十九记载了他在武威城内北隅清应寺中发现了西夏碑。那时,已经到了嘉庆年间的1804年或1810年。可见,嘉庆年间,清应寺仍然香火旺盛,为一大游览胜地。清代一些诗人也对清应寺姑洗塔进行了描述,张翙有诗云:“姑洗云低塔,灵钧树拥台。”段永恩有诗云:“双峰宝塔孤城里,一角危楼夕照中。”

1927年,武威发生大地震,清应寺被毁为一片废墟,姑洗塔也轰然倒塌。姑洗塔遗址约在今和平街小学院内北墙处。

时至今日,清应寺和姑洗塔早已没有了一丝痕迹,人们只能在史书和碑文的记载中感受它曾经的辉煌与历程。

“文笔三峰”之一——罗什寺塔

现存的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全以条形方砖砌成。从下起第三、五、八层均设门,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最上层东西各有小佛龛,龛内有佛像。

罗什寺塔位于武威市北大街的鸠摩罗什寺内,是全国唯一以鸠摩罗什命名的寺院,是具有国际宗教文化意义的佛教圣地之一。据史料记载,寺院最早建于后凉(386-400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为纪念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其中的罗什寺塔,相传是鸠摩罗什大师圆寂后“薪灭形碎,唯舌不坏”之舌舍利塔。

鸠摩罗什于344年生于新疆库车,后因佛学造诣很深,被龟兹王奉为国师。382年,前秦王苻坚令骁骑将军吕光等率兵进军西域,385年吕光破龟兹,征服西域30余国,得到鸠摩罗什和2万多峰骆驼以及几千匹骏马满载而归,后在武威建立了后凉政权。鸠摩罗什也随之留在武威,这一留就是17年。在武威的17年间,鸠摩罗什讲经说法,培养弟子,了解中原风土人情,并且钻研汉语知识,达到十分精通的程度,为他后来的翻译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01年九月,鸠摩罗什被后秦国王姚兴迎到长安,尊为国师。从此,鸠摩罗什在长安译经说法。413年八月二十日,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享年70岁。鸠摩罗什本人翻译经典,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相传鸠摩罗什在圆寂前对众人起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大意是“所译经典,要是没有违背原意的地方,死后焚身,舌头不烂。”大师圆寂焚身之后,果然“薪灭形碎,唯舌不坏”,这正应验了大师生前的誓愿,留给我们无尽的敬仰和缅怀!相传,武威罗什寺塔就是埋葬鸠摩罗什大师不烂之舌的地方。

罗什寺历经沧桑,多劫多难,塔及寺院在唐时大力扩建,在明、清皆有修葺。传说大唐贞观年间,大将军尉迟敬德(后来的门神之一)统兵远征西域,行至武威地界,忽然他看到城内一座古塔顶上放射金光,宛若千佛降世;祥云生处,花雨飞舞。他相信这一奇观是一种神示:如此祥瑞之处必定是佛教的圣地,于是前往礼拜。敬德见到罗什寺塔后十分敬仰,遥想罗什法师功德,于是他下拨饷银,召能工巧匠,亲任监工,经一年多时间,寺塔完工。为彰此德,他在塔下立石碣为记,上刻“罗什地基,四至临街,敬德记。”此碑至今仍完好保存,可为一段历史明证。

到了唐末、宋、元年间,汉族和西域少数民族频繁的战乱,凉州在很长时间里成为西域吐蕃领地,与汉文化长期隔绝。唐代安史之乱后,凉州被吐蕃长期占据。元朝时忽必烈将凉州做为牧场。至此,罗什寺失去了早期的历史面目。

明朝开国初年,社会逐渐稳定,经济有所发展,凉州城内的庙宇楼阁开始进行恢复性修缮,但罗什寺因为毁为一片瓦砾之地,一直没有进入修缮范围。

到了明朝永乐元年(1402年),有一个在张掖从军的鄱阳军夫石洪,客居凉州。发现“寺堂基址,瓦砾堆阜,榛莽荒秽丘不存”的罗什寺废墟时,心存悲凉,萌生了要在废墟上建一幢房屋的想法,并择定吉日,破土动工,工匠们就在地下挖出一块银牌,上面清楚地镌着“罗什寺”三个大字,石洪到这时才知道这是姚秦朝代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建造的罗什寺旧址。他大感意外,决心重新修缮鸠摩罗什寺。明永乐二年秋八月,罗什寺重建正式动工,到年底就完成了正殿的修建,第二年完成全部修复工程,雕塑彩绘,一应俱全。明永乐十三年末,又修复了观音殿和罗汉殿。

明代鸠摩罗什寺成为陕西凉州大寺院,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并下圣谕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充供养。”此谕现完好保存于武威市博物馆。清朝康熙二十八年,罗什寺又有过一次大型的修缮,这是明永乐元年以后又一次比较大的修复工程,清康熙二十六年(1685年)《重修罗什寺碑记》记载,经过这次重修:罗什寺“前后三院,焕然一新,乃五凉之福地,壮丽改观,诚河西之胜地也”。

1927年武威大地震,罗什寺院被震毁。1934年毁坏的罗什寺塔被重修。1998年原武威市人民政府根据武威市佛教协会的要求,批准修复鸠摩罗什寺。同年,经甘肃省宗教局批准,成立了鸠摩罗什寺筹建处,罗什寺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现在,修建中的鸠摩罗什寺已是凉州区佛教界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凉州文化 | 武威历史上的“文笔三峰”

武威罗什寺塔

罗什寺塔历经风吹雨打,一身风尘,兀自巍然屹立,卓尔不凡,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鸠摩罗什寺以及罗什寺塔,象征着武威古城悠久而文明的历史,也是1600多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现已成为佛学研究、佛教建筑研究等的重要场所,在武威文化旅游景点中,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者简介: 李元辉,甘肃武威人,先后在《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贵阳晚报》《未来导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历史文化类文章三百余篇。近百篇文章被《凤凰网》《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媒体平台转发。2014年由线装书局出版诗文集《诗文话天马故里》(与西木合著),2015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汗血宝马》,参与编撰《村口有棵大槐树》《凉州宝卷之方四姐》《凉州会谈》等影视剧、舞台剧剧本。现供职于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