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武威歷史上的“文筆三峰”

編者按:武威歷史上,大雲寺塔與清應寺姑洗塔、羅什寺羅什塔呈東西一線,像三支筆立在筆架上,號稱武威城內“文筆三峰”,為古涼州小八景之一。

武威歷史上,大雲寺塔與清應寺姑洗塔、羅什寺羅什塔呈東西一線,像三支筆立在筆架上,號稱武威城內“文筆三峰”,為古涼州小八景之一。

“文筆三峰”之一——大雲寺塔

大雲寺塔,民間又稱鎮海塔,塔臺為土築臺,用磚圍砌,六角略呈圓形,高約3.7米。大雲寺塔比清應寺姑洗塔高一點,狀如寶瓶,十三層,六稜六角,有飛簷、風鈴,高約41.3米。第一層為4.3米,第二層為3.7米,第三層為3.3米,其餘各層依次縮減。塔身每層東西南北都有門,東西各門能通人,南北各門供有石雕佛像不能通人。塔身周圍層層塑有菩薩像,號稱千千菩薩。塔身內空,通過螺旋式階梯,可直登塔頂。塔頂為生鐵鑄成,用半米長的六根鐵鏈子各吊著一個鐵疙瘩,如碗口大。遺址約在和平街小學操場北邊。

涼州文化 | 武威歷史上的“文筆三峰”

大雲寺塔

大雲寺歷史悠久,是涼州最早的寺院,位於武威市涼州區和平街鐘樓巷18號。據《魏書·釋老志》記載:“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於諸鬼神,造八萬四千塔,佈於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陽、彭城、姑臧、臨淄皆有阿育王寺,蓋成其遺蹟焉。”阿育王(約前304-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可見武威大雲寺年代久遠,其前身為阿育王寺。

東晉十六國時期,統治武威的為前涼張氏。前涼王張天錫因“宮中,數多靈瑞”,遂“異其事”。又聽說王宮乃阿育王奉佛建造的八萬四千舍利塔之故基之一,於是,張天錫在昇平年間(363-376年)“舍其宮為寺,就其地建塔。”並將重建的寺院命名為宏藏寺。據傳,所建之塔因有許多神靈感應故事,故名感應塔。

至唐時,武則天於天授元年(690年)七月,在全國頒《大雲經》,十月下詔各州郡修建大雲寺,涼州遂將宏藏寺改名為大雲寺。後“因則天大聖皇妃臨朝之日,創諸州各置大雲,遂改號為天賜庵。”到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又對大雲寺廟進行了一次較大的維修。竣工後刻《大雲寺古剎功德碑》,這是最早的大雲寺碑銘,但原碑早已亡佚,幸有明代重刻為存。碑銘記載,唐代時大雲寺有“七級木浮圖,即張氏建寺之日造,高一百八十尺,層列周圍二十八間,面列四戶八窗,一一相似。”

西夏佔領涼州後,該塔仍完好無損,而且“靈應”更多。西夏天佑民安三年(1092年)冬天,武威大地震,導致佛塔傾斜。西夏梁太后及國王李乾順崇奉佛教,相信這座佛塔有護國的神靈,為了旌表佛塔的“靈應”,便下詔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於天佑民安四年(1093年)6月動工,重新修建裝飾了感應塔及寺廟,第二年完工,將大雲寺更名為護國寺,塔名“感通塔”,並立碑銘記。西夏碑碑文除了記錄重修涼州護國寺及感應塔的經過,裡面還記載著許多神奇的傳說。傳說塔因年久失修、地基傾陷,導致佛塔傾斜,但每次塔身傾斜後,當夜就會風雨大作,人們竟能聽見錘打斧鑿的聲音,第二天一看,寶塔已經直立如初。又傳說,西夏惠宗時期,西羌來攻涼州,夜晚電閃雷鳴,塔的上面突然出現了幾盞神燈,敵人恐慌退兵。西夏的第四代皇帝乾順3歲時便繼承了王位,母親梁太后當朝理政。在她掌權期間,聽說民間傳有涼州護國寺感應塔能顯靈的說法,便叫人時時來向寶塔祈禱,果然對北宋用兵連年取勝。

元代,大雲寺基本保持了西夏時期修復的狀況。元末至正年間(1341年-1370年),寺廟毀於兵燹。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日本淨土宗第十一代弟子沙門志滿,遠渡重洋來朝拜佛教聖地涼州大雲寺,看到寺院殘破不堪,遂主持募化重修,稱為中日民間交流的一段佳話。

此後,大雲寺在明天啟二年、雍正十二年、乾隆二十五年續加修葺,規模不斷擴大。 天啟二年(1622年)《增修大雲寺碑記》記載:“舊有浮圖五級,未及合尖,至萬曆壬辰歲(二十年,1592年),本城副將魯光祖施磚瓦砌補,完前功。嶐嵸百八十尺,與清應寺塔雙峰插天,稱五涼一奇觀雲。”

大雲寺古鐘樓,因其巍峨壯觀、古樸典雅、歷史悠久而被稱為“涼州八景”之一。 1927年4月23日武威發生8級地震時,除了古鐘樓,大雲寺塔及其他建築幾乎完全坍塌。

地震後的古鐘樓在大雲寺的遺址旁孤獨地屹立了50多年,直到1980年,武威文物部門從別處搬遷來建於明代正德元年的火廟大殿和原山西會館的清代建築春秋閣,與古鐘樓組成了今日大雲寺的規模,後又對古鐘樓進行了維修、翻新。1993年3月,大雲寺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涼州文化 | 武威歷史上的“文筆三峰”

武威清應寺姑洗塔與大雲寺塔

“文筆三峰”之一——清應寺姑洗塔

清應寺姑洗塔塔臺為條石所包土臺,高3米多,塔臺四周用磚砌有半人高的護塔牆。塔高十三層,六稜六角,層層角上系風鈴,層層有門,塔門向南。每隔一層,門龕裡供有佛像。塔身空心,從塔門入內,可直上塔頂。第一層至第五層有夾層道,是關煞洞子,可旋轉而上。從第六層開始為螺旋式臺階。塔頂為生鐵鑄造。

清應寺位於大雲寺旁邊,海子南側,坐北向南。寺中的姑洗塔在武威的歷史上名聲顯赫,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寺院與寶塔早已湮沒於塵土之中,只留下幾塊碑文和史書的零散記載。那麼,清應寺的具體位置在何處?它經歷了怎樣的興亡盛衰呢?

涼州文化 | 武威歷史上的“文筆三峰”

從大雲寺古鐘樓看到的清應寺姑洗塔

從目前文獻來看,最早與清應寺有關的記載當屬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沈膺北斗宮新創藏經樓碑記》。碑文記載:“北斗宮號清應庵,在武威衛治之東北隅,大雲寺居左,北斗宮居右。”當時城南古亥母洞寺的高僧常往來於北斗宮,把北斗宮當作修禪入定之處。但歷經風雨,“寺院崩頹,臺基尚在。於是在鬥剎之南隅,建藏經樓一座,高宏壯麗。”藏經樓由欽差陝西等處分守西寧道右參政吳天壽及甘肅地方官員胡汝霖、呂經、王光祖等捐資,囑咐涼州衛掌印指揮徐恩於嘉靖四十年(1561年)主持創建,第二年建成,立碑記載其事,碑文由太學生沈膺撰寫。藏經樓修成之後,便有高僧在此駐錫。在這篇碑文中可知,北斗宮一度時期號稱為清應庵,而且明確指出了北斗宮與大雲寺的位置,即大雲寺居左,北斗宮居右。此碑文中雖沒有清應寺之名,但有了清應庵的說法。

而清應寺的名稱與來歷,則在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袁宏德敕賜清應禪寺碑記》中有詳細記載。碑文雲:“涼州為西域襟衽之地,而番僧雜出乎其間。其城之東北隅,舊有北斗宮遺址,相傳始於至正時,兵火殘燹,永樂間敕為清應禪寺,殿宇巍峨,廊楹繪絢,世稱古剎,迄今二百有餘祀。”從這一記載看來,清應寺在明永樂之前,應該叫做北斗宮。元末寺院被戰火燒燬,明永樂年間修復時,“敕賜清應禪寺”,故名清應寺。

《袁宏德敕賜清應禪寺碑記》還記載,清應寺在明嘉靖、隆慶、萬曆三朝進行了大規模復原修葺。萬曆年間參與維修的有分守西寧道督理糧儲屯田水利陝西等處承宣佈政司右參議袁宏德及張思忠、陳霞等官員。修復後的清應寺規模有多大呢?寺院除了有山門、天王殿、鐘樓、鼓樓等建築,在“北斗宮故址東西兩楹各列羅漢於內,宮兩隅左祠祖師,右祠伽藍,中為正殿畫廊各一十有一間。後分兩殿,一名彌陀,一名地藏。中道匾曰‘梵王宮’,直抵姑洗塔。禪堂、僧舍環繞聯絡於左右,一海位於元武而萬壑瀦焉。”修復完成後,清應寺“敞莊嚴之勝概,壯保障之奇觀,甲西涼之雄鎮也。”除了清應寺,姑洗塔也出現了碑文中。

明代時,大雲寺感應塔與清應寺姑洗塔並稱為雙峰寶塔。明代丁昂路過武威時寫的《雙塔》詩云:“駢肩比立插青宵,入夜還看掛斗杓。揮漢雙毫霞作簡,擎空兩柱蝀為橋。”

涼州文化 | 武威歷史上的“文筆三峰”

清應寺姑洗塔與大雲寺塔

到了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鬥巡撫甘肅,他來到武威,看到清應寺“歷年已久,簷敗牆頹。古塔傾頹若此”,不禁慨然長嘆,便與甘肅官員孫思克、朱衣客、王階、劉友元、李棲鳳、李棲鵾等捐款維修。康熙八年《劉鬥重修清應寺碑》記載道,此次維修,對清應寺“缺者補之,壞者易之,舊者新之”,使清應寺“煥然改觀”。該碑文同時也記載了清應寺的來歷和規模,“茲清應寺,乃北斗宮遺址,建自永樂間。殿宇在前,覲龍顏以拜儀;寶塔居後,凌霄漢而鎮海。”

康熙十一年(1672年),鎮守陝西甘肅等處總兵官、振武將軍孫思克主持捐資,又對清應寺塔院及塔進行了修葺,並對佛像金裝。《孫思克重修清應寺塔記》記載:“清應寺本名北斗宮,北斗宮之有姑洗塔,蓋始於晉張重華舍宮內地建寺立塔。今此塔與大雲寺塔並峙,鎮塞水口而摩穹礙日,光耀非常,蓋涼州一勝概也。”

從這段文字也知,清應寺在明以前叫北斗宮,有塔曰姑洗塔,最初創建於前涼王張軌曾孫張重華時。張重華舍其王宮空地,創立了北斗宮與姑洗塔。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孫思克看到清應寺藏經樓“樓閣空存,函櫃虛設”,他經過問詢,原來藏經樓“自順治初年,遭叛回之變,將藏經遺失無存矣。”孫思克不禁感慨萬分,於是有了重新藏經之心願。他從康熙二十二年開始,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結束,總共十年時間,在西寧靜寧寺請高僧造寫“三藏五大部梵字藏語,共一百零五卷,共計一百零五帙”,並將經卷迎請到涼州,安放在藏經樓之中,並刻寫《重造梵音藏經碑》記載其事。

清應寺歷經多次維修,殿宇煥然一新。但到了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秋天,由於雷擊,清應寺內姑洗塔塔頂磚瓦掉落。後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康熙五十年的《李如蔭重修清應寺塔頂碑記》對建塔的原因及塔高進行了詳細記載,原來武威城東北地勢低窪,因此填土築臺,“上建浮圖一座,高一百八十餘尺,其身一十三層,重簷疊翠,八面玲瓏。”對塔頂維修之後,希望“天地清寧,歷千劫而不朽;皇圖永固,綿百世而常新。”

文獻史料中,清應寺之名再次密集出現,是在武威名儒張澍的《養素堂文集》卷十和卷十九中。卷十記載了張澍的《偕同遊至清應寺觀西夏碑》七律四首,卷十九記載了他在武威城內北隅清應寺中發現了西夏碑。那時,已經到了嘉慶年間的1804年或1810年。可見,嘉慶年間,清應寺仍然香火旺盛,為一大遊覽勝地。清代一些詩人也對清應寺姑洗塔進行了描述,張翽有詩云:“姑洗雲低塔,靈鈞樹擁臺。”段永恩有詩云:“雙峰寶塔孤城裡,一角危樓夕照中。”

1927年,武威發生大地震,清應寺被毀為一片廢墟,姑洗塔也轟然倒塌。姑洗塔遺址約在今和平街小學院內北牆處。

時至今日,清應寺和姑洗塔早已沒有了一絲痕跡,人們只能在史書和碑文的記載中感受它曾經的輝煌與歷程。

“文筆三峰”之一——羅什寺塔

現存的羅什寺塔八角十二層,高32米,全以條形方磚砌成。從下起第三、五、八層均設門,頂部是葫蘆形的銅質寶瓶,最上層東西各有小佛龕,龕內有佛像。

羅什寺塔位於武威市北大街的鳩摩羅什寺內,是全國唯一以鳩摩羅什命名的寺院,是具有國際宗教文化意義的佛教聖地之一。據史料記載,寺院最早建於後涼(386-400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為紀念我國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在武威弘揚佛法、翻譯經典的功績而建造的,其中的羅什寺塔,相傳是鳩摩羅什大師圓寂後“薪滅形碎,唯舌不壞”之舌舍利塔。

鳩摩羅什於344年生於新疆庫車,後因佛學造詣很深,被龜茲王奉為國師。382年,前秦王苻堅令驍騎將軍呂光等率兵進軍西域,385年呂光破龜茲,征服西域30餘國,得到鳩摩羅什和2萬多峰駱駝以及幾千匹駿馬滿載而歸,後在武威建立了後涼政權。鳩摩羅什也隨之留在武威,這一留就是17年。在武威的17年間,鳩摩羅什講經說法,培養弟子,瞭解中原風土人情,並且鑽研漢語知識,達到十分精通的程度,為他後來的翻譯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01年九月,鳩摩羅什被後秦國王姚興迎到長安,尊為國師。從此,鳩摩羅什在長安譯經說法。413年八月二十日,鳩摩羅什在長安圓寂,享年70歲。鳩摩羅什本人翻譯經典,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相傳鳩摩羅什在圓寂前對眾人起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燋爛”,大意是“所譯經典,要是沒有違背原意的地方,死後焚身,舌頭不爛。”大師圓寂焚身之後,果然“薪滅形碎,唯舌不壞”,這正應驗了大師生前的誓願,留給我們無盡的敬仰和緬懷!相傳,武威羅什寺塔就是埋葬鳩摩羅什大師不爛之舌的地方。

羅什寺歷經滄桑,多劫多難,塔及寺院在唐時大力擴建,在明、清皆有修葺。傳說大唐貞觀年間,大將軍尉遲敬德(後來的門神之一)統兵遠征西域,行至武威地界,忽然他看到城內一座古塔頂上放射金光,宛若千佛降世;祥雲生處,花雨飛舞。他相信這一奇觀是一種神示:如此祥瑞之處必定是佛教的聖地,於是前往禮拜。敬德見到羅什寺塔後十分敬仰,遙想羅什法師功德,於是他下撥餉銀,召能工巧匠,親任監工,經一年多時間,寺塔完工。為彰此德,他在塔下立石碣為記,上刻“羅什地基,四至臨街,敬德記。”此碑至今仍完好保存,可為一段歷史明證。

到了唐末、宋、元年間,漢族和西域少數民族頻繁的戰亂,涼州在很長時間裡成為西域吐蕃領地,與漢文化長期隔絕。唐代安史之亂後,涼州被吐蕃長期佔據。元朝時忽必烈將涼州做為牧場。至此,羅什寺失去了早期的歷史面目。

明朝開國初年,社會逐漸穩定,經濟有所發展,涼州城內的廟宇樓閣開始進行恢復性修繕,但羅什寺因為毀為一片瓦礫之地,一直沒有進入修繕範圍。

到了明朝永樂元年(1402年),有一個在張掖從軍的鄱陽軍夫石洪,客居涼州。發現“寺堂基址,瓦礫堆阜,榛莽荒穢丘不存”的羅什寺廢墟時,心存悲涼,萌生了要在廢墟上建一幢房屋的想法,並擇定吉日,破土動工,工匠們就在地下挖出一塊銀牌,上面清楚地鐫著“羅什寺”三個大字,石洪到這時才知道這是姚秦朝代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建造的羅什寺舊址。他大感意外,決心重新修繕鳩摩羅什寺。明永樂二年秋八月,羅什寺重建正式動工,到年底就完成了正殿的修建,第二年完成全部修復工程,雕塑彩繪,一應俱全。明永樂十三年末,又修復了觀音殿和羅漢殿。

明代鳩摩羅什寺成為陝西涼州大寺院,英宗正統十年(1445年)二月十五日,為羅什寺院頒發了大藏經。並下聖諭道:“刊印大藏經,頒賜天下,用廣流傳,茲以一藏,安置陝西涼州大寺院,永充供養。”此諭現完好保存於武威市博物館。清朝康熙二十八年,羅什寺又有過一次大型的修繕,這是明永樂元年以後又一次比較大的修復工程,清康熙二十六年(1685年)《重修羅什寺碑記》記載,經過這次重修:羅什寺“前後三院,煥然一新,乃五涼之福地,壯麗改觀,誠河西之勝地也”。

1927年武威大地震,羅什寺院被震毀。1934年毀壞的羅什寺塔被重修。1998年原武威市人民政府根據武威市佛教協會的要求,批准修復鳩摩羅什寺。同年,經甘肅省宗教局批准,成立了鳩摩羅什寺籌建處,羅什寺正式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現在,修建中的鳩摩羅什寺已是涼州區佛教界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涼州文化 | 武威歷史上的“文筆三峰”

武威羅什寺塔

羅什寺塔歷經風吹雨打,一身風塵,兀自巍然屹立,卓爾不凡,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鳩摩羅什寺以及羅什寺塔,象徵著武威古城悠久而文明的歷史,也是1600多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現已成為佛學研究、佛教建築研究等的重要場所,在武威文化旅遊景點中,也是一顆璀璨的明珠。

作者簡介: 李元輝,甘肅武威人,先後在《甘肅日報》《民主協商報》《貴陽晚報》《未來導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歷史文化類文章三百餘篇。近百篇文章被《鳳凰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新媒體平臺轉發。2014年由線裝書局出版詩文集《詩文話天馬故里》(與西木合著),2015年,由團結出版社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汗血寶馬》,參與編撰《村口有棵大槐樹》《涼州寶卷之方四姐》《涼州會談》等影視劇、舞臺劇劇本。現供職於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