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广西人的酒量大小,看的是等高线。

广西是中国饮食最复杂的地方。

两部《舌尖上的中国》都故意回避了广西的内容,当时我知道中央电视台就要跟广西电视台合作拍摄《秘境广西》,所以特别留着广西美食,憋大招。

我最初深入广西是去拍摄纪录片《龙脊》,拍的是偏远地区孩子的上学情况。龙脊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那里是国家级贫困县,饭都吃不饱,何谈美食?真正使我对广西美食产生认识的,是在1992年。那时候我对螺蛳粉和老友粉感觉特别好,在那前后又接触了广西电视台制作的《说说广西》,很快就对广西美食产生了兴趣。广西美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每走二十公里就有新的惊喜。

要想发现美食,需要经过"警犬队"的训练,还要有好奇心和勇气——当地人都吃的,肯定就好吃。比如广西的鱼露、沙蟹汁、牛瘪、羊瘪,都是非常不错的美味。而侗族酸鸭子,又酸又臭,却香艳无比。它有点像绍兴的霉苋菜或者长沙臭豆腐,但后两样都是植物发酵产生的臭,酸鸭子是动物沉淀发酵后产生的臭,非常有特色。

广西人的酒量大小,看的是等高线。

我吃过的广西菜品里,搭配最地道的是荔浦芋扣肉。首先挑选野生猪肉的"二刀坐墩"——这是四川话,"坐墩"是猪屁股,"头刀"是臀尖,肥肉占八成,俗称肥八瘦二,"二刀"是割下"头刀"以后的第二刀肉,俗称肥四瘦六,皮薄肉嫩,是四川人做回锅肉的首选。"二刀坐墩"肉先用白水煮到八分熟,再跟芋头一起上锅蒸,肉里有芋头香,芋头里充满"动物性",两种食材的味道融在一起,特别香。以前荔浦芋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9月才是收获的季节,再放一个月左右水分蒸发一些的最好。不过现在哪个月都有芋头了。

为什么广西没有自己的菜系?因为她的饮食风格太复杂。广西饮食可按地域分为三块:南部说白话的粤语区,包括梧州、玉林、北海、防城港、钦州、南宁,菜式偏粤味;靠近湖南的桂柳话区,涵盖柳州、贺州、平乐、钟山、桂林,饮食带有中原风格;最后是靠近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如百色、东兰、南丹、融水、三江等地,以少数民族的饮食为主。广西的饮食构成跟云南有点像,只是云南没有粤菜。

而不同的"风味带"在三个区域里也比较突出:南边的玉林盆地、北流,物产比较丰富,食物的选择多些,口味偏清淡;在北海很难吃到腊肉,但可以吃到鱼干;西边少数民族地区,选择要少得多,相对吃得咸,还很流行适宜久存的腌渍和腊味;北边桂林和周边地区,吃的东西更接近北方,比如桂林三宝——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就是典型。

这三大区域,其实主食都是米食,还都是粉食。在饥馑岁月,以及由于特殊气候和小环境的原因,各个地方会种植一些像荔浦芋头这样的独特农作物,有的地区也食用玉米、红薯,但都不能连续成地带。所以在别的地方可以依主食不同而划分的"五谷带"在广西就不存在。

我认为,五味或者说风味,是水土决定的。我吃过全国很多地方的空心菜,包括台湾种得非常少的温泉空心菜,都没有玉林博白的好。博白空心菜外观不特殊,稍微高一点粗一点而已。但它口感很脆。脆到什么程度?一把空心菜,抓住中间一抖,两边就都掉了。这样脆的空心菜,根本运不到北方来。

梧州龟苓膏就是比其他地方的好吃,台湾的烧仙草离开本地也是不一样的味道。这跟京族流行鱼露一样道理,不是南部的海边,怎么会有鱼露呢?

广西客家人喜欢做酿菜,也叫让菜,就是把肉馅放进食材里一起炸。尤其是桂林,茄子酿、莲藕酿、辣椒酿,甚至还有豆角酿、豆芽酿。

春夏之交南瓜开花了,做瓜花酿,南瓜花洗净、去蕊、放肉馅包裹一下,像炸天妇罗一样。少数民族这样做的还是少一点,这是生活条件好了以后讲究的吃法,饱含巧用食材的智慧。

漓江鱼特别容易做老。为了保证鲜嫩,人们将生鱼简单料理之后,装在一个小铝盆里,再放在装水的大锅里,这样铝盆里的温度永远达不到100度——多么巧妙!

阳朔有一道菜叫螺蛳鸡,田螺和青椒童子鸡一起爆,然后在大锅里焖一下。广西田螺酿很普遍,田螺肉掏出来和肉馅一起搅拌均匀,再塞回壳里去。螺蛳鸡不一样,田螺肉还在里头,爆完以后田螺肉里充满了鸡脂肪的氨基酸的感觉,难以言表。我每次去都是先要一份,然后用剩下的鸡肉再炒一份螺蛳。人家的卖点是鸡,我爱的是螺。

全国卖的福寿螺等吃的螺,都是北海养殖的。如今,想吃到地道的螺蛳鸡,要去漓江下游月亮山那边,不在阳朔传统旅游区,那里已被过于染指。

广西有句概括民族分部的俗语:苗瑶住山头,壮侗住水头,汉族住街头。

广西饮食其实也存在这样一个等高线:山顶上的苗族和瑶族,河边的壮族和侗族,以及平原上的汉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俗。甚至酒量大小也跟等高线有关——因为要御寒,越是海拔高的山顶,越需要喝酒,加上出山一次比较困难,装酒的容器就需要大个的,苗族人和瑶族人用的都是大号的桶。随着海拔的下降,山腰、山下的水多了,酿酒的就多,气温也不那么低,酒量自然递减,装酒就用小桶了。

广西的酒分几种,龙脊水酒是典型的米酒,属于甜酒,度数在十度以内,发黏,拿筷子挑带拉丝,家家会酿;等高线往上走,酒精度就高了,人们就自己在米酒里掺工业酒精。我在龙脊喝瞎过一次,喝了三碗就中毒了,整整一天睁着眼什么都看不见。不过龙脊人没事,他们都习惯了。

还有一种红薯酒,山上少数民族喝得比较多,就地取材,味道不如粮食酒;等高线往下就是单蒸酒,也叫米单,蒸馏一次,度数不太高,大约二十度;再往下走就是米双了,蒸馏两次,酒味相对浓一些,度数也高些;到了桂林就有三花酒,蒸馏多次,提纯多次。米单、米双和三花酒,分开看没有太明显的差别,摆在一起就有意思:一个是米汤,一个是米汤碗没洗,还有一个是清水。

螺蛳粉的全国流行使人们认识了柳州酸笋。柳州、桂林、南宁都做酸笋,但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和南宁老友粉里的酸笋,食材、做法、大小、形状、比例都不一样。

广西的酸有很多,柳州的酸是酸笋的酸,桂林的酸其实偏咸,是古代以酸代盐习俗的遗存。酸对于桂林曾经十分重要,桂林的酸萝卜、酸豆角、酸豇豆、酸黄瓜,都是腌渍的酸,是用来做调料的酸。

桂林菜里有一个酸炒系列,代表菜是酸炒牛肉、酸炒青蛙、酸炒牛杂。

广西还有一种果酸,在一些城市的街边,都能看见酸嘢摊,那些五颜六色、被腌渍成偏甜口味的酸水果代表的就是果酸,这是东南亚传进来的食酸方法。在北海的一些食物上非常容易就能找到越南、泰国的感觉,像鱼露、沙蟹汁,都是比较"蛮夷"的美味。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广西蔗糖产量占全国60%甚至更多,可是行走广西,你很难感觉广西人食物偏甜。要知道甘蔗的原产地不是中国。中国人最早吃的糖是蜂蜜、麦芽糖、关东糖,很多是从粮食里提取的,蔗糖和提取蔗糖需要的结晶工艺出现得都晚。

广西人的酒量大小,看的是等高线。

甘蔗对于广西是舶来品,生产完蔗糖就销售到全国。如果在农业社会时期就有甘蔗,那广西人应该就嗜甜了,现在食用蔗糖还没有完全形成风俗。

当然也有例外,在南宁和大瑶山,不少人"喝糖"。罗汉果、甜茶、绞股蓝,都可以用来泡甜水喝。我在山区还看见有的老百姓直接从糖罐里舀勺糖出来吃。

广西的鲜榨粉都集中在北回归线附近,有点微微的柠檬酸,特别滑爽,比桂林米粉滑爽多了,这跟温度、湿度有关。在桂林,好的米粉店到中午粉就卖没了。

在北京也能吃到桂林米粉,但正宗的制作成本太高,只能用干粉泡。有一个叫小文的年轻人在北京开桂林餐馆,我跟他探讨过桂林米粉在北京的问题。他给我看刚做完的米粉,非常好;再看做完一个小时的,放在上层的已经缩了,不再是水润的。打个比较直观的比喻,同样是桂林米粉,在桂林吃到的是现场交响乐,在北京吃到的是山寨手机外放广场舞。

如果游客想带一些广西特产上路,还是带桂林米粉吧。广西最杰出、同时也最能反映广西饮食风格多样的就是米粉。我在去桂林两江机场的路上,必经一个心仪的桂林米粉店。每次我都要用小的矿泉水瓶装满店里煮得很久的卤水,菜、粉另外包装,飞到北京就可以吃。这才叫特产,吃到的是鲜活的东西,而不是木乃伊。

我第一次去广西,吸引我的并不是美食,而是山歌。当地有一个姑娘,汉话说不好,所以就给我唱山歌交流,连着唱了24首。第一首歌词是"哥哥命好住河南,妹妹命苦住高山,苦命妹妹高山住,见天容易见哥难",一直唱到晚上一点多我还没听够。于是姑娘就唱,"睡了吧,明早起来种油茶,哥种油茶妹种豆,油茶结籽豆开花"。多么美妙!

最近我去广西南丹采风,那里是白裤瑶唱"细话歌"的地方,曾经得我钟爱,但眼前所见让我大失所望。当年纯真动人的"细话歌"遁去了何处?

在公路的终点之外,一个多小时脚程的崎岖山路引领我们到达了一处村落,我们以为这里也许足够纯粹与原味,却发现村里的人们正在看湖南卫视。也许这就是无奈的答案。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陈晓卿。摄影:林帝浣。内容来自:《地道风物.广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