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F14战斗机会在2006年退役?

分崩离析136643022


主要原因是那时候中国的辽宁舰和歼-15舰载机还没有服役。美国的10艘核航母在2006年完全统治全世界海洋,F-14雄猫舰载机打遍全球无对手,孤独求败,再加上预算限制,又有了多功能性能更好更便宜的F-18E/F超级大黄蜂,于是美国海军放弃了F-14雄猫战机。

在2006年9月,美海军舰载机中队退役了最后一批F-14D“雄猫”舰载机,至此,“雄猫”舰载机这款非常经典的舰载机完全离开了美海军。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美国的死对头——伊朗还保留了一批F-14“雄猫”战机。那么,F-14“雄猫”舰载机为何会在2006年在美海军中退役呢?

这主要是因为F-14“雄猫”舰载机机体寿命已经基本耗尽,加上F-14“雄猫”舰载机的性能定位也已经不符合美海军的作战要求了。自从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下,冷战结束后,在当初对抗苏联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美军先进武器开始面临“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了。美国国会开始削减国防预算,很多当时用于制衡苏联的重要武器已经变得“毫无用处”。例如F-14“雄猫”舰载机在当时看来就存在性能过剩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后,美海军手头上的这批“雄猫”舰载机已经老旧。要知道,美海军最晚装备的一批“雄猫”舰载机都是在1979年开始服役。“雄猫”作为一款舰载机,机体寿命要比陆基战机低出不少,加上美海军使用频繁,到了2006年,这批“雄猫”舰载机已经必须要退役了。美海军当初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选择升级版的“雄猫”舰载机,第二就是选择F/A-18“大黄蜂”舰载机。

升级版的“雄猫”又被称为“超级雄猫”,它仍然以“雄猫”为基础,通过换装新型发动机、改进部分气动外形设计,具备了更加出色的低速低空飞行性能,甚至还具备了初级的超音速巡能力。此外,“超级雄猫”还大幅度升级了航电系统,使得其执行多样化作战任务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总的来说,“超级雄猫”战机在作战性能上是完全碾压F/A-18“大黄蜂”的,即使和今天的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机相比也不落下风。但“超级雄猫”战机的一个致命缺点就是造价太高。在当时,显然没有任何一支海军可以对美海军进行有效挑战。于是过于先进,造价过于昂贵的“超级雄猫”战机被放弃了,“雄猫”战机从此也就离开了美国海军。


科罗廖夫


为什么F-14战斗机在2006年退役,因为不合时宜了嘛!在美国如日中天,独孤求败的时候,F-14这个准备与势均力敌对手,打大洋决战的笨重飞机,还怎么混?




最近F-14比较火,因为明年预计的《壮志凌云2》电影要上映了,最近在放预告片和片花。汤姆克鲁斯——阿汤哥,55岁高龄再演动作军武大剧!此次再披挂上阵,不过胯下坐骑已经不是第一部的F-14了,而是现在的F/А-18E/F!F-14"老兵已经凋零",2006年退出现役。下图是《壮志凌云2》预告剧照,再下图是《壮志凌云1》剧照。真是"人是物非"啊!


F-14最初,就是按照"海军截击战斗机"的原则,进行设计的。它的"黄金杀手锏"组合CP——AN/AWG-9大型雷达+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主要用于拦截,苏联海军岸基导弹轰炸机!雷达重612公斤,比普通飞机雷达重一倍!导弹重443/463公斤,空空导弹和别人反舰导弹一样重!另外,为在距离航母300公里的防空圈上,巡逻1小时40分钟,F-14机体内部载油就要7.4吨!又是大雷达,又是4-6枚大导弹,还要那么多内油,F-14空重就有18吨,空战重量30吨,冷战时期舰载战斗机绝对重量第一!


这么重的飞机,又是双座,又是可变后掠翼,打更加笨重的轰炸机,很合适,打机动能力强的战斗机,就一般般了。当时苏联2代轻型战机,像米格-21之类的,既没什么电子战能力,也没中距空战能力,比F-14还落后1代。但是,F-14依然不敢怠慢,必须疯狂训练,才好应对,这才有了阿汤哥《壮志凌云》里的,"TOP GUN"专业空战训练班!打2代机都不能保证,面对别人3代机该怎么办?其他3代战斗机,电子战、机动能力都极强,两相配合,可以避过F-14大雷达和大导弹,然后与庞大笨重的F-14近战。这就尴尬了……


优点丧失,缺点就凸显了!F-14可维护性差,使用成本很高。这种重型飞机,部件多、检查多、维修多,20个人伺候一架飞机,每架飞机不一定每天都能出动,还老占用航母上的维修车间,麻烦得很!据时任美海军部长的小约翰.F.莱曼回忆,笨重、复杂的F-14战机,其每个飞行中队的机务人员,比更老的F-4战斗机中队,要多50名技术人员!比最先进的F-18战机中队,多近百名!

冷战结束了,苏联海军没了,苏联的导弹轰炸机也没了!但是同时,灵活、强悍的3代战斗机普及了,连很多小国家都有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恨不得赶紧让巨大、昂贵、麻烦的F-14滚出机队。所以,F-14无缘创造奇迹,再次成为阿汤哥《壮志凌云2》驾驭的战机了!看起来各方面中规中矩的F/А-18E/F,以及更加臃肿的F-35,是今日之星和明日之星,占据C位!


军事作家陈曦


苏联解体,威胁美国航母的轰炸机群俄罗斯自己也养不起,这些轰炸机群就没有了,而F-14雄猫的诞生就是为了拦截这些轰炸机群的,现在敌人都没了,现代化改装又太贵,因此只能退役,成为记忆中永远的“大猫”,被超级大黄蜂逆袭取代!

阿汤哥的《壮志凌云》以及雄猫无与伦比的漂亮外形,让其获得了大票的粉丝,但是在苏联解体后,雄猫突然之间没了对手,别说当时没有,可预见的未来10几年都不会有了,即使这款战机拦截大型飞机效率再高,但没有对手也没有用,一款战机退役不是因为落后,而是因为没有对手,这样的退役也算是非常光荣的退役了!

F-14引以为豪的先进雷达和不死鸟其实并不适合如今的环境,AIM-54不死鸟拦截大型战机可以,但是真要用来和其他战机玩空战那还真的够呛,不死鸟虽然射程足够远,但是命中率有限,对付战斗机的效率很低。通常情况下,携带不死鸟的F14更接近截击机,用来拦截苏联的大型轰炸机。

对手的消失的确让F14风光了一阵子,美国自然放缓了F14的替代计划。直到2006年F14的确有些老了,保养费维护费也水涨船高,而当时能对F14构成威胁的只有同阵营的阵风。F14便以传奇谢幕的方式退役,在整个服役期都没能遇见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也难怪很多人喜欢它。


而F14退役后,超级大黄蜂霸占了美国航母甲板,统一机型的美国航母,在舰载机的调配上变得更加科学高效,维护保养、零部件的准备上都更加的方便,而且F/A-18E/F的APG-79有源相控阵雷达+AIM-120+AIM-9X空战能力出色,护航+添地+警戒巡逻等综合能力非常强大!F18拥有F14远不能比的多用途能力,这也是它被竞争下岗的原因,寸土寸金的航母甲板需要的是多面手。

2006年,美国空军的一架F-14D完成了“大猫”服役生涯的最后一次转场,大猫的时代就此宣告终结,他和阿汤哥一起都老了!


狼烟火燎


F-14是格鲁曼公司为美国海军开发的舰队防空护航专用多用途战斗机,这种战斗机出现之后,旧的F-4“鬼怪”战斗机就逐渐退役。当然F-14本身也不年轻,该机从1967年就开始研发了,1970年实现首飞,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到1987年,升级发动机之后的F-14B终于量产入役,之后该机型陆续升级了多个版本,次年出现了更加先进的D型战斗机。

多次升级的F-14战斗机确实有不俗的性能,但是紧接着发展的F-18战斗机冲击了这一机型的地位。F-18是现在美军航空母舰上的主力舰载机,而F-14战斗机早在2006年就已经从航母战斗群上退役了。从服役时间来看,F-14战斗机的确没有F-18战斗机的使用时间那么长。目前美国已经不再使用F-14战斗机,世界上唯一一个还在使用F-14战斗机的反而是中东国家伊朗。

美国之所以在拥有F-14的同时就急于发展F-18战斗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海军航空兵部队是非常挑剔的队伍,这支队伍对于战斗机的性能要求十分苛刻,F-14固然好,但还没有好到超过F-18的地步。波音原来推出YF-17战斗机,计划与YF-16战斗机竞争空军的ACF战斗机合同,但是最后YF-17落败,YF-16成为后来的F-16战斗机,波音于是向海军推荐YF-17,也就是现在的F-18战斗机。美国海军认为F-18的性能表现更加完美,因此选择了这一机型。

实际上,财大气粗的美国一直都喜欢在拥有现成机型的同时继续开发下一代新型战机,而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地位甚至高于美国空军,所以拥有更多的优先选择权。但是国会的预算是和现实的支出挂钩的,美国海军必须尽可能地扩大预算方案,不然国会就会削减其开支。因此就算F-14战斗机的性能再怎么完美,美国海军还是会尽快发展下一代F-18战斗机。


白虎堂


为什么F-14战斗机2006年就退役了呢,感觉很强啊?下面,我来解答一下这个提问。

F-14“雄猫”,是一种由格鲁曼公司于1967年专门为美国海军研制的舰队防空护航专用多用途战斗机。该机1970年实现了首飞,到1987年升级发动机之后的F-14B终于量产入役,次年出现了更加先进的D型战斗机。多次升级的F-14战斗机确实有不俗的性能,但是紧接着发展的F-18战斗机冲击了这一机型的地位。

F-14虽然也是三代机,而且也有升级,但F-14在美国海军服役32年后,却于2006年9月22日正式退役,由F/A-18E/F超级大黄蜂式打击战斗机所取代。为什么在人们还感觉它很强时退役?这是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F-14“雄猫”综合作战效能不如。F-14是一种重型战斗机,后期D型号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有33吨,而F/A-18E/F的最大起飞重量才29吨,两者同为舰载机明显F-18大黄蜂战斗机占优势,除此之外,F/A-18E/F出生的晚,它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而且已经用上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同时F414发动机的推重比达到了9.1,这都是F-14D所不能比的,所以说F-14在技术上已经处于严重落后状态了。其次,F-14失去了海上远程拦截作战对象。F-14是美国在冷战时期为对付苏联远程轰炸机而设计的,主要部署在航空母舰上。苏联解体之后,曾经对美国海军虎视眈眈的陆基轰炸机群不复存在了。因此,F-14失去了针对陆基轰炸机的作战对象。此外,F-14造价昂贵维护费用高。美国海军决定让F-14退役主要原因是维护费用太高,今后它的角色将由F/A-18型“超级大黄蜂”舰载攻击机取代。没有了潜在作战对象,造价昂贵,维护保养相对困难的F-14后掠变翼超音速截击战斗机也就失去了价值。


怀疑探索者


笔者认为F-14战斗机的兴起与没落,充分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美F-14战机的出现与衰亡与其研发之初作战对象的灭亡联系密切,而这个作战对象,便是当时的苏联。

(F-14战机本尊)

作为当时美国的有利对手,苏联针对美国的王牌——无处不在的美航母舰队,制定了以红海军反舰导弹,和陆上陆基导弹,超远程轰炸机联合打击的方案。而要想实现对苏联重型轰炸机,乃至弹道导弹的预警拦截,美海军当时的F4”鬼怪“战机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等待被集中销毁的F-14战机)

美海军急需一款航程大,超音速飞行,具备多目标攻击能力的战机,而响应此需求,美国格鲁曼公司便开发出了F-14”雄猫“战机。从直面上的装备参数看,“雄猫”的确不负美国海军重托。

7.5吨的航空燃油容量,意味着更大的航程和巡逻半径;AN/AWG9雷达,意味着F-14可以实现最多同时6枚AIM54导弹的制导攻击能力,有力克制苏联的重型轰炸机打击集群。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F-14的强大改装升级能力,在作为战斗机的同时,还可增强火控,安装吊舱等方式来实现对地,对海攻击能力。

(SU-22战机)

而实战中,F-14也展现出了不俗实力。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两架F-14在地中海上空遭遇利比亚空军的SU-22战机后,利用其优秀的多目标制导能力,2分钟内以“响尾蛇”导弹击落了两架SU-22战机,进一步证实了其战斗力。

(伊朗装备的F-14战机)

可惜,随着红海军的没落,乃至美国政府为打击削弱伊朗F-14部队作战能力的需要,F-14在其生产线完全关闭之后,逐步走向全面退役,最终于2006年结束了其光辉岁月。

军情解析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欢迎大家关注提问,科普更多的军武知识。


区域拒止


因为美军新型的F/A18E/F战斗机经过改进和放大,已经成为一款优秀的舰载重型战斗机,其机翼面积和挂载能力以及作战半径都大大扩大,已经可以部分取代F14的位置,而且,作为航母而言,在冷战后,美军更重视他的攻击力,而不是他的制空作战能力,因此选择让F14战斗机退役。

F14战斗机有着良好的高速性能。


F14为什么对美国海军如此重要?因为对于一艘航空母舰而言,其制空和攻击作战都是在海上机动中完成的,海上机动作战就是不断的探测搜索敌人位置,并且发起进攻或者防御。因此,对于远洋的航母战斗群,发现的任何目标都是紧急发现的新目标,航母战斗群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强调快速的出击和到达能力,也就是截击能力,这一能力是航母舰载机的重要性能。

图为弹射起飞中的F14,F14是当时美军唯一的重型舰载机。


F14好就好在,它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很远的地方,根据美国的数据,F14战斗机可在距离航母300公里处巡航1小时40分钟,而如今的FA18EF战斗机只能在距离300公里处巡航1小时,这是因为FA18EF战斗机的燃油搭载量较少,而且气动布局不利于高速巡航。在紧急出动和到达时间上,也弱于F14,因此,F14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大国海上对抗中的关键武器。

如今的FA18EF已经足够接过F14的班了。


可是冷战后,能够在海上威胁美国的大国不存在了,苏联已经解体了,于是美国只需要考虑航母的另外一个重要能力,也就是进攻能力,而FA18EF战斗机就是一种非常强调攻击作战的战斗机,他可以挂载2-3枚反舰导弹或者大量的精确制导弹药作战,可以挂载JDAM高精度制导炸弹,因此美军对其非常器重。

F14战斗机已经进入了历史。


后来,根据航母舰载机型号越少,后勤压力越小,维持经费越少的特点,美军决定简化舰载机配置,取消了EA-6B电子攻击机和F14战斗机,将其功能分别交给了FA18EF和EA18D两种战斗机,他们零件通用性非常高,易于维持作战能力,降低军事开销,所以形成了如今的FA18EF主打天下的局面,F14战斗机则彻底进入了历史。


海事先锋


F14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夺取航母的制空权,制海权,因此它的空战能力的确不可一世,但随着苏联解体根本没有一个国家能和美国抗衡,那里还有什么制空权,制海权。况且美国陆地的制空权由F15和F16负责,航母的制空权也已经有F18衍生型号来承担,且随着作战任务的多元化很多后起之秀都是多用途战斗机,而这种空优的飞机用武之处变得越来越小。

F14是一种重型战斗机,后期D型号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有33吨,而F/A-18E/F的最大起飞重量才29吨,两者同为舰载机明显F18占优势,除此之外,F/A-18E/F出生的晚,它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而且已经用上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同时F414发动机的推重比达到了9.1,这都是F14D所不能比的,所以说F14在技术上已经处于严重落后状态了。

一般来说武器装备只有在大批量采购时,它的总体价格以及零配件价格才能降下来,现在的F35A最便宜的已经只卖9600万美元,而F14是70年代的项目并且只有美国海军航空兵和伊朗使用,较之大黄蜂的数量雄猫并不是很多,它的生产线不可能一直维持着下去所以很早就关闭了。战斗机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5年左右,升级更新零配件费用不菲,还有就是F14的变后掠翼的精密程度要高于同种类型的飞机,因此飞机维护机翼的费用也很高,美国军方没有更多的钱花在雄猫的身上了。

老干部被小青年取代也很正常,根据美国的他们一贯的武器装备理念,要领先其他国家一代至二代,而F14虽然也是三代机,但已经是暮年的老爷机,虽然也有升级,但面对大黄蜂,台风等三代半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况且现在已经不需要这种单一作战类型的飞机,F14除了退役别无去处


兵器次元


军事装备不能光看性能。它能不能进入军队服役?表现如何?除了性能之外背后有很多因素在影响。首先我们要看,当初美国海军为什么装备这样一款武器?

F-14雄猫(Grumman F-14 Tomcat),由格鲁曼公司(美国海军长期合作承包商,现名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于1967年开始研制,1970年首飞。当时的美国海军独步全球,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全球第一,相较于资历老得多的英国皇家海军,以及还处于积累期,力量不够强大的前苏联海军来说,全球部署和作战能力优势明显。而当时美国海军在建设上的重要思路就是针对前苏联。

假如以前苏联海军为对手进行远洋海上对抗,当时的美国海军在海上作战能力上不需要有太大担心,没有航空兵支持的前苏联海军劣势比较明显。但如果是进攻苏联本土,美国海军则必须要面对规模和技术水平都不可小觑的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除了铺天盖地的陆基战斗机、截击机之外,还有大量的中、远程轰炸机。

轰炸机+军舰+潜艇进行反舰导弹饱和攻击将对美国海军造成极大威胁。尤其是远程轰炸机,航程远速度快,面对防空警戒网络远不如现在高效的美国海军,可以出其不意的猛揍目标。即使在较远距离上发现了轰炸机,超音速性能不足的F-4战斗机很难快速拦截目标。讲白了,F-14设计的第一目标就是承担海上远程拦截任务,可以理解为舰载版的米格31。

前苏联解体之后,曾经对美国海军虎视眈眈的陆基轰炸机群不复存在了。没有了潜在作战对象,造价昂贵,维护保养相对困难的后掠变翼超音速截击战斗机也就失去了价值。

另一点问题是:F-14不符合美国海军的发展规划。

早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海军舰载机部队就异常希望能有一款多功能战机执行多种任务。对空对海对地全能。这样一来后勤方面的压力会大大减少,有利于军队组织结构和指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高效化。但受限于技术和其它因素一直没有实现。F-14服役的同时,航母上还同时配备A7、A6等其它功能的战机执行对海对地任务。简单的说,各干各的,同时又互相占用了对方的编制,因为航母能够携带的舰载机数量是有限的。

于是乎,美国人看上了FA-18这种近乎于全能的战斗攻击机。再加上成本、苏联解体等等因素,F-14被淘汰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军事装备不单单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


炊事班班副


这个问题二十多年后会原封不动的落到超级大黄蜂的脑袋上!是长江后浪控前浪,雄猫被黄蜂拍在了沙滩上。

雄猫的确很好很强,逆天了,却下不来了,制空有余,制海,横向比无与伦比,纵向比,大黄蜂的一个″A"字,那只雄猫就被扎得连滚带爬逃回窝里不敢出来了。当年前苏联的米格21也很强,也曾名满天下,但在苏27跟前,唉!廉颇老矣,退了吧。

末来中国舰载战机又何偿不会如此呢?飞鲨我们现在感觉已经很强悍了,碾压苏33、米格29没问题,单从战机本身各项性能来说,也可与FA18E比肩,但它只能与中国16、17号舰搭挡。篓到装备电磁弹射,电磁拉阻助降系统的18号舰及其以后的航母服役,必然以四代机(西方称五代)为骨干,歼16改舰载版为辅助的中队或联队编制组成。飞鲨嘛,陪着两艘滑跃起飞的航母训练舰机飞行员吧。

这是这个世界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既便是我们人类本身也躲不开这个规律。以笔者一个60多岁的老家伙,相比于年轻人,深感无法与时代发展同步。各种现代新事物让我们无所适从,因此到时候了,得退休了。趴在沙滩上晒太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