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光都得飞20万年的行星,人类是怎么发现的?

用户3032996100556


20万光年外的行星反射的光要20万年才能到达地球,但并不需要比光速“快”N倍的望远镜,事实上也办不到,人类只要能观测到它所围绕的恒星就可能找到它。

人类观测宇宙就是依靠各种信号、粒子、射线,虽然宇宙很广阔,但一些强烈的信号仍可以穿越宇宙、经历了千百万万年到达地球被人类捕捉到,人类就可能观测到它们,持续长时间观测就可能获得足够的信息来了解观测的那个恒星系统。恒星发出的光是源源不断的来到地球的,而行星在围绕恒星运行的时候,会以自身体积遮挡恒星,造成恒星亮度周期性的、有规律的变化,同时会对恒星的运行造成很微弱的影响,依靠这两点就能找到行星并且计算出行星的质量。不过这么远的距离,人类顶多只能观测到,很难知道行星的具体面貌。

人类目前寻找到的类地行星基本都在距离地球3000光年范围内,还需要通过X射线、红外、光谱分析等多重观测方式,计算轨道和它距离恒星的远近,才能初步了解行星的物质组成,和可能具有的环境。人类目前的观测水平,观测和寻找到的行星基本都是银河系内的,并且距离地球都还不太远,几百光年内的比较多。国外曾有科学家发现一颗疑似行星的天体,距离地球220万光年,但这个例子太极端,也没能最终确定。

从人类观测到的行星和它们所在的恒星系统来看,具有行星的恒星系统在宇宙中是很普遍的,由于宇宙有这么大的体量和如此多的星系、恒星,类地行星也会是很普遍存在的。


来看世界呀


下!接上段!

现代天文台天眼在经常打望的星辰大海记录星系座标:可以1秒定位N百万光年N千万光年N亿光年的星系!

以天文台天眼1秒定位1亿光年为例!1亿光年×光速每天8.64万秒×365天=3153.6万亿秒光速÷天文台天眼的1秒定位1亿光年外的星系=3153.6万亿倍=1秒定位天文台天眼望见1亿光年外比光速到达目的地1亿光年快了3千万亿多倍!

以未来永生灵魂UFO时代以1万秒时间穿越1亿光年到达目的地UFO天文台接收:3153.6万亿倍大于1秒光速÷1万秒=3153.6亿倍=比光速快3千多亿倍的上亿光年灵魂穿越;未来永生灵魂时代在1亿光年外布局的UFO政权:比光速快3千多亿倍接收虚拟永生灵魂的1万秒通信无线穿越,到达目的地UFO天文台接收又再下载各种记忆体存储备份+生物躯壳定制+半肉身半机器合成躯壳定制+非生物躯壳定制=承载虚拟灵魂无线跨星系穿越到达目的地UFO天文台天眼接收灵魂复活!以及基因组定制密码的跨星系无线传输+虚拟永生灵魂密码+其它通讯密码=N光年N千万光年N亿光年外的1秒定位事先建设的实体UFO天文台:录制转发100秒至10万秒至1亿秒的对方激光闪耀+激光颜色+颜光形状+颜光天幕投影DV+其它方式=未来UFO时代比光速比电磁波还快速N千倍N千万倍N千亿倍N万亿倍的快速通信兼永生灵魂转发技术!

未来10亿年之后:以经济建设为核心100年不动摇=更多星系实体新开矿星体的实体经济建设的老经典真理还在执行=UFO天文台UFO政权实体工厂建设=普及未来N亿光年互相1秒信息定位实体UFO天文台建设+虚拟永生灵魂穿越上万种等级文明十万种主义十万种制度的未来灵魂太空传输的普及!

1光年×8.64万秒1天×365天=每光年3153.6万倍的1秒定位>大于传统光速及电磁波1年后的到达1光年!

1光年是3153.6万光秒÷1万秒的虚拟永生灵魂接收转发=3153.6倍快于传统光速电磁波1年后的转发灵魂信息到达1光年!

每光年=3153.6万光秒×100万光年=315360亿光秒=31.536万亿倍的大于快速1秒定位>大于光速及电磁波的100万年时间之后的光速到达100万光年!

100万光年是31.536万亿光秒÷1万秒的虚拟永生灵魂穿越=31.536亿倍=未来永生灵魂穿越100万光年外的实体UFO政权接收>大于光速及电磁波的到达目的地100万光年=快了31.536亿倍的未来永生灵魂快速无线穿越!

10亿光年×每光年365天光速×8.64万秒光速1天=31536万亿光秒÷1秒UFO天眼定位=3.1536万万亿倍>大于光速与电磁波实际传统到达10亿光年外的1秒定位!

10亿光年是3.1536万万亿光秒到达÷1万秒时间跨星系的未来永生灵魂穿越技术=3.1536万亿倍>大于光速与电磁波的10亿年时间之后到达10亿光年外的空间,传统为了传输1万秒的通信密码信息的穿越10亿光年=光速电磁波10亿年时间之后太空信息又化为乌有=丧失持久即时快速通讯特性,坚持转发接收信息的成本及来回10亿年之后20亿年之后的等不及的见鬼了!

10亿光年=3.1536万万亿光秒÷简短密码信息10秒至100秒的超强激光闪耀天幕DV发出=3153.6万亿倍至315.36万亿倍>大于光速电磁波的10亿光年外的目的地UFO天文台到达!

双方多方实体UFO天文台1秒互相定位:又1万秒时间即时通讯10亿光年外的实体UFO天文台接收虚拟灵魂穿越审批!凭光速+电磁波速度=跑10亿光年的10亿年时间+传统电磁波及光速回信又返跑10亿年时间=来回20亿年时间的光速电磁波信息传输10亿光年=谁能等到电磁波与激光到达目的地跑来回10亿光年的20亿年时间等待=死亡早见上帝N千万次N亿次了!

宇宙长距N百亿光年未来快速通讯=以未来N光年UFO天文台转发+未来N万光年UFO天文台转发+未来N亿光年的实体UFO天文台转发=穿越宇宙海宇宙洋的未来UFO宇宙的快速虚拟灵魂跨越普及技术!





单身诺贝尔奖与自由囚


首先,人类还从未发现过距离地球20万光年的系外行星。距离地球20万光年的地方已经是银河系之外,因为银河系的直径顶多20万光年,而地球距离银心大约2.6万光年。遥远的系外行星很难找到,因为它们的个头比恒星小,与主恒星的距离很近,并且自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恒星光,所以它们非常暗淡,往往会淹没在主恒星的亮光之中。

虽然有证据表明银河系外的行星存在,但还没有得到确认。目前发现的最远系外行星是位于人马座方向的SWEEPS-04和SWEEPS-11,这两颗系外行星距离地球大约2.77万光年,它们尚处于银河系的范围之内。这两颗系外行星都是热木星,并且它们的质量都要高于木星,SWEEPS-04的质量是木星的3.8倍(但半径只有木星的81%),SWEEPS-11的质量是木星的9.7倍(但半径只有木星的1.13倍)。

至于为什么会发现如此遥远的行星,并不是因为人类发明了“比光速还快”的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的作用是接收星光,而不是什么光的发射器。SWEEPS-04和SWEEPS-11发出的光在太空中传播了2.77万年的时间到达地球,天文望远镜接收到这些光,所以就发现了这两颗遥远的系外行星。正因为光速有限,我们看到的都是宇宙的过去。看得越远,时间回溯得越久远。

不过,由于SWEEPS-04和SWEEPS-11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它们并非由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到的,而是通过凌日法。由于地球刚好处在这两颗系外行星环绕各自主恒星公转的轨道平面上,所以在它们公转过程中,它们就会定期地从地球和它们的主恒星之间穿过,导致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的恒星亮度轻微降低,这样就能间接证明它们的存在。目前,很大一部分系外行星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找到的。


火星一号


光都得走20万年的行星,人类是怎么发现的?

这个距离就是20万光年,假定以地球为中心,20万光年为半径画一个球体的话,这个球的边界应该已经出了银河系了,可能会在银河系和大小麦哲伦星系之间的某个矮星系上,很明显我们连这些矮星系都难以确认,更不可能发现行星了!

盖亚发现的围绕银河系运行的矮星系轨迹(红色)和球状星团轨道(蓝色),但盖亚并不是为了行星而来!专门为了搜索系外行星而生的是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已经退役)和TESS广域行星搜索望远镜!

就是这两个大神,当然并不是说其他望远镜不能搜索,而是它们绝对专业,开普勒自2009年3月6日升空到2018年10月30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它退役为止,总共发现了超过3750颗系外行星,真可谓成果颇丰!而接替它的TESS广域行星搜索望远镜早已于2018年4月份就已经上岗,现在已经发现了一大波系外行星以及疑似存在系外行星的目标天体!

这是最近的几个发现

TESS广域行星搜索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系外行星:“超级地球”Pi Mensae b,围绕距离地球约60光年的恒星山案座π星公转,其轨道周期为6.3天,当然您不用怀疑这6.3天就是距离恒星实在是太近了,不可能存在生命滴......

这是另一颗岩石质行星——LHS 3884b,环绕主恒星一周仅为11小时!这个距离则更近,如果形象一点应该画出微微红光,因为已经被恒星烤红了

......

但上图烤焦也对哈!

系外行星搜索的两大方法之一,凌星法,简单的说就是行星挡住了母星的光,当然它很小,但仍然会被敏感的CCD所检测到!但这需要行星运行的公转盘面指向地球!而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不断拍照对比恒星的亮度!

系外行星搜索的两大方法之二,多普勒法,行星在靠近或者远离恒星都会对光线产生影响,而从中就能发现其中行星存在的端倪,凌星法不能检测公转盘面与地球存在角度的恒星,但多普勒法可以!当然两者比较起来凌星法效率比较高,而多普勒法普适性比较强!两者各有优势!

那么我们发现最远的行星是哪颗呢?距离究竟达到了多远?

从已知3800多颗系外行星数据库中最远的系外行星是SWEEPS-04和SWEEPS-11,位于人马座银心方向,距离达到了27710光年!

看来还是比较远的,在查数据之前,本以为就3000光年左右,因为开普勒观测的就是天鹅座方向3000光年左右的一小片区域,而TESS则是个近视眼,大约为300光年内的系外行星,不过TESS是广角望远镜,搜索效率极高,我们将期待她更多的发现!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哈勃望远镜最远看到过上百亿光年外的星系,但这也说明这个星系的光已经在宇宙中飞了上百亿年了,我们看到的只是它上百亿年前的样子,哈勃望远镜只是一个可见光接收放大器,遥远天体的光只是碰巧钻进了哈勃的镜片组而已。

哈勃望远镜虽然功能强大视野惊人,但它其实个白内障加近视眼,哈勃只能看见本身就能发光的恒星和星系,而且根本无法看到恒星的细节,所有恒星在哈勃的眼睛里都只是亮度不一样的小点,而用哈勃观测近在咫尺的月球时分辨率只有50米,无法看到任何细节。


哈勃望远镜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看得远而不是看得清,所以它一直都在尽可能得捕获天体发出的光,但人类从来没观测到过28万光年外的行星,事实上天文学家们直到今天也才发现了200多颗地外行星且都在银河系内,用的技术也大多是射电望远镜和凌星法,并不是哈勃望远镜。

人类能看到几十万上百万光年外的天体只是因为它们的光飞了几十万上百万年才被人们看到,我们看到的宇宙都是过去的宇宙,看得越远距离宇宙大爆炸就越近,有可能几百亿光年外的恒星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我们人类还得等几百亿年才能知道。

在我们的宇宙中信息传递速度是不能超过光速的,人类也永远无法进行超光速运动,超光速就意味着打破因果律。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首先说两点:

  1. 题目中所说光都要飞20万年的行星,暂时不考虑宇宙膨胀,那么这颗行星距离我们大约20万光年。我们的银河系最新数据直径大约是20万光年,所以说这个距离已经超出了银河系范围,人类探测系外行星目前也仅能在银河系内。并没有发现20万光年远外的行星。
  2. 描述中所说比光速快“n”倍的望远镜,可能是题主理解有误。望远镜和我们人眼是一样的,看见东西或拍摄到东西并非是望远镜有速度,而是光线进入到眼睛或者望远镜。所以说就是望远镜在空间静止它也能拍摄到20万光年远的天体。

人类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探索系外行星,最新的是去年上半年发射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它的前辈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系外行星的探测主要是应用“凌日法”,简单的理解从地球的角度看去当行星在恒星表面上划过,会影响望远镜接受到的恒星亮度变化,因为有一部分光被行星遮挡住了。这个时候地面上的科学家可以根据恒星这种周期性的亮度微弱变化,就可以用来推算出行星的大小和轨道周期等数据。




开普勒望远镜能探测到的这种亮度微弱变化可以小到百万分之十左右,应用这种方法已经发现了数千颗系外行星。



科学黑洞


这个问题是陷入思维误区的人才会提出来,往往都是大部分小学时候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质就相当问光的速度快还是“眼睛”速度快。

其实这样的问题是孩童时期的启蒙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才慢慢知道眼睛之所以看见东西,是因为光线“跋山涉水”跑到眼睛里面。眼睛只有识别物体速率的概念,而没有类似于光速的物质运动的速度概念。


不考虑宇宙膨胀,光飞了20万年跑到了地球,起码证明那个星球距离地球20万光年。有人就会说,那么远的距离,人类是怎么探测到的?

首先人类接收到的光线是那个星球发出来的,我们是被动接收光线,而不是主动发射一束光线抵达那个星球,再反射到地球被我们看到。

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宇宙最远光线是460亿光年外的。这些光线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产生,年龄不超过138亿年,但是传到地球的时候,空间一直在膨胀,导致光线要额外走许多路程才能抵达地球。由于宇宙加速膨胀,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半径为460亿光年,比光线按照宇宙年龄的时间飞行走过的范围还大。


科学认识论


再不懂的我也能知道应该是天文望远镜接受到几十万年前的光谱信号。然后得知在那么远的地方有那么一颗星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