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三季度违约创历史之最,这波违约潮有何新特征?

截至10月12日,2018年按发行规模统计的债券违约规模就达到829.95亿元,是之前违约规模最大的16年(384亿元)的两倍多;新增债券违约主体也达到28家,是17年的近三倍,也超过之前新增违约主体最多的16年的24家。

以上说明2018年无疑是中国超日债首单债券违约以来违约规模最大的年份。

从新增债券违约主体属性来看,2018年违约最多的是民企,达19家,之后是地方国企的4家、其他(集体、公众和外资等)的3家和央企的2家,非国企违约主体占比达到78.6%。而超日债违约以来违约主体同样集中在民企,达57家,之后是其他的12家、地方国企的11家和央企的6家,非国企违约主体占比达到80.2%。非国企违约主体占比最低的年份是2016年,但也有71%,因此合计来看今年民企违约的标签化并不是18年独有的现象,但是如果分季度来看的确在17年和18年上半年,民企违约的标签化确实很强。

不过18年28家新增违约主体中有11家是上市企业,占比达到39.3%,而超日债违约以来上市企业占比只有17.4%,除了18年以外上市企业占比最高的是14年,但14年占比也只有20%,这说明今年违约最独特的标签是上市企业。

三季度违约创历史之最,这波违约潮有何新特征?

三季度债券违约特征

特征一:违约显著增多,季度违约达历史之最

一是违约债券支数和违约债券规模增加,达历史之最。18年第三季度共有53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违约规模约为521.56亿元; 而17年第三季度仅有8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违约规模为56.9亿元。18年第三季度的违约债券只数为17年同期的6倍多,违约债券总规模为17年同期的8.7倍。而18年一、二季度违约规模分别也只有100.74亿元和174.5亿元,违约支数只有13和14。

回顾历史,三季度是违约债券支数和违约债券规模的历史之最,历史第二高是16年一季度的18支,127亿。二是新增债券违约主体增多,达历史之最。18年第三季度新增违约主体为16家(剔除往年已出现违约的主体),而17年第三季度仅有2家,全年也仅有9家。18年前两个季度新增违约主体也分别只有2和7。三季度同样是新增债券违约主体的历史之最,历史第二高是16年一季度的9家。

特征二:违约类型多样,特殊条款违约和回售违约数量较多

如果将正常的付息、到期和回售时点发生违约归为传统违约,将交叉违约、触发加速清偿和违反追加担保归为特殊条款违约,那么债券违约类型可分为两类。而回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普通的付息和到期存在差别,因此也可将回售违约单独归为一类,这样债券违约类型也可分为三类。18年三季度,传统违约(到期或付息)、传统违约(回售)和特殊条款违约(交叉、加速清偿等)的债券支数分别是20、11和22;去年同期是5、1和1;今年一季度是10、2和1;今年二季度是10、1和3。显然18年三季度违约类型更加多元,回售违约和特殊条款违约显著增多,尤其是特殊条款违约显示了巨大威力。仅永泰能源和永泰集团就因“17永泰能源CP004”到期违约,触发了其余21支债券的违约。

三季度违约创历史之最,这波违约潮有何新特征?

特征三:新增违约中民企和上市企业标签性略减弱但仍强

17年全年新增债务违约主体9家,其中民营企业有6家,违约主体以民企为主。18年上半年新增违约主体共9家,其中地方国企2家,民企5家,央企0家,其他2家,非国企占比78%。18年第三季度新增违约主体共16家,其中民营企业共12家,地方国企2家,央企2家,非国企占比75%。这说明近期违约的仍然是民企为主,这显然和当下民企经营弱于国企且融资约束更强有关。2017年8家新增违约主体中仅有1家是上市企业,18年上半年10家违约主体中5家是上市企业,而三季度16家新增违约主体中仍有5家是上市企业,上市企业占比下降为31%,但新增违约中上市企业仍然较多。

三季度违约创历史之最,这波违约潮有何新特征?

特征四:首现类城投违约

城投债一直是市场刚兑信仰最足的领域,地方政府的支持使得它在三季度之前一直没有违约,直到17兵团六师SCP001违约。兵团六师虽然不是银监会名单城投也非中债登城投,但是其和政府关系密切,承担了一部分帮政府融资的职能和基建的职能,因此政府兜底信仰较足,市场普遍将其认定为首支城投债违约。该券违约对市场影响巨大,但后续该券迅速兑付,其技术性违约特征更足,对板块估值的冲击逐渐减弱。

启示

三季度以来宽信用政策不断,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弱资质受到的融资约束仍然很紧,这种情况下信用融资环境的底还没到,爆发较多的违约也与这种融资环境相对应的。在宽信用效果不彰的情况下,企业经营面的恶化开始逐渐显现,二者合力下三季度成了债券违约规模的季度之最。而上市企业违约家数增多但占比下降正是反映了三季度融资约束对企业现金流的打击没有减少甚至更强,但经营现金流的弱化反而使得融资约束对违约的影响权重有所下降。

三季度违约创历史之最,这波违约潮有何新特征?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专业智库平台,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与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与国家开发银行、清华大学、丝路基金、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以及经济、金融类专著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