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牛頓是如何用他的光的粒子學說解釋三稜鏡的色散的?

傾國傾城沈騷年


牛頓認為光是從發光體發出的而且以一定速度向空間直線傳播的微粒。

這種看法被稱為微粒說。

牛頓用彈性小球撞擊平面時發生反彈現象的類比,來解釋光的反射現象、牛頓認為光是一種微粒,白色的陽光是由多種彩色的光的微粒組成的。

牛頓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稜鏡觀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為彩色光帶(光譜),三稜鏡的色散表明白光是由各單色光以一定比例的複合,不同色光有不同的折射性能。

當時大家都認為白光是一種純的沒有其它顏色的光,牛頓通過三稜鏡把光分解為不同顏色,後來我們稱作為光譜。牛頓的結論是:正是這些紅、橙、黃、綠、青、藍、紫基礎色有不同的色譜才形成了表面上顏色單一的白色光。

量子實驗室,專注科學問題,歡迎評論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