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印度具备同时打赢两场中等规模战争的能力吗?

红龙军团长


资讯所长为您解答此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如果实际点问的话,就是在询问:印度能够具备同时和中巴发生中等规模的战争并且都获胜吗?为什么可以这样问呢,因为印度目前和周边冲突比较激烈的,就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了。那么印度具备这样的能力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要分析的话,可以从武器装备和士兵素质等方面来分析。

武器装备

虽然印度一直自称自己的军事实力排在世界第三,紧随在美俄之后,完全不把欧洲强国和东方某大国放在眼里。因为中等规模的战争是不会使用核武器的,所以就说下印度的常规武器吧。一提到印度武备就想到“万国造”,为什么呢?举几个例子吧,陆军方面主战坦克几乎全进口之俄罗斯,空军分别进口法国、俄罗斯和英国等,海军除了自产军舰,差不多也购自俄罗斯,连唯一的航母都是俄罗斯的二手货。印度的自研武器就别提了,光辉战机、阿琼坦克和国产航母,一个比一个坑。由于进口自不同国家,相互之间存在兼容性,所以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印度的高端武器弹药也是进口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一旦发生战争,武器消耗就没有了补给,自己又生产不了,还拿什么作战呢?就比如英阿马岛海战,阿根廷使用法国飞鱼导弹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还想买几枚再干掉几艘英国军舰,法国不卖了!

士兵素质

印度其它兵种兵员素质暂且不说,就单说空军,摔飞机摔的比谁都勤快,虽然印度的防空工业实力有限,但是摔飞机频率如此之高,也从一点的程度上说明了印度飞行员的素质不高。连印度空军飞行员这样的高级兵种都是这样,其它兵种也就更不用说了,比如什么火烧军舰潜艇,还有更搞笑的就是军舰在自家船坞中翻了!

其实印度现在和巴基斯坦打一场局部战争都不一定能赢,虽然在前三次印巴战争,印度都占了优势,但那也差不多是半个世纪之前的战争了,谁都知道现在巴基斯坦后面是谁在支持。



资讯所长


中等规模的战争,可以理解成大型局部战争,例如叙利亚战争规模的。

按照印度现在的国防水平与军费水平,不管印度自己怎么鼓吹,它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甚至一场局部战争时间稍微久点都可能坚持不下来,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印度自己国防建设水平太低造成的!

众所周知,印度武器基本靠购买,偌大的国家连自动步枪都要购买它国的,甚至部队装备的步枪更是五花八门,啥年代类型的都有,据说子弹种类有179种,一场战斗下来单单子弹的供应就可能让军需官头痛…

步枪这种最基本的配置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它的飞机、坦克、火炮、作战车辆…

后勤供应是个坑,武器的维护更是坑中的坑,飞机坠机家常便饭,武器故障三天两头,甚至连部队的训练都能出现若干问题,实在难以想像这样的部队能号称第四军事强国,它买来的武器如果时间一久感觉像是吓唬人的纸老虎,只剩下面子光鲜了。

印度的问题在于过于注重购买先进武器,对于自身素质没有着重提高,只有先进的武器没有相应的素质支持,就像拿着步枪当棍子---完全是浪费!

近年来印度做事很高调,这种民族性格使得其国民过于浮躁,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军事力量的增强,但掌握武器的终究是人,军事的软件已经不能匹配武器的硬件,自然发挥不了武器的威力。







轮子上的旗梹


想什么呢?近几十年来你看到有哪个国家敢同时跟两个国家开战的?即使军力雄厚如美国,也只是敢一对一,甚至经常拉帮结派多对一胖揍某个不听话国家。你硬要说理论上美国确实拥有同时跟多个国家开战的实力,那我没意见,但现实跟理论往往有差异,而实战中哪怕一点变故就可能导致战局翻转。试问,哪个国家敢打包票一定能hold住?


同时开辟两条战线除了对协同指挥、军力以及后勤等方面有很大的挑战外,还要考虑到你的敌人有没有串通起来的可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要是你实力不够硬,不能把两面的敌人都稳住,等他们前后联合起来,等着你的就是腹背受敌,惨遭两面夹攻的境地。
M1坦克惨遭反坦克导弹一击毙命

美国够强吧?但单是对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或叙利亚等中等国家开战就已经差点翻车,深陷战争泥潭,这还是联合多国的结果,尚且这么艰难,实在难以想象在美国正激战正夯时要是背后有另一国突然发难应该如何应付。


从侧面被击毁的M1主线坦克

就拿印巴冲突来说。虽然历次印巴冲突中印度凭借更胜一筹的综合实力总是能占到一些便宜,但其实力远远没有达到美国那般可以碾压对手的状态。印度经常吹嘘可以同时打赢2.5场战争,同时跟中巴开战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笔者敢保证,印度要是真的敢这么玩,最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此次印巴冲突被击落的米格-21


兵者诡道也


印度不具备同时打赢两场中等规模战争的能力。

首先,从军事实力来看。近年来,虽然印度的陆海空三军实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实力大增。但客观上说,实力有限。印度总兵力140万,其中陆军规模最大120万、空军13万、海军7万,属于传统型以陆军为主的部队,规模结构极不合理与现代战争不相称;武器装备以进口为主,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引以为豪空军也是万国货,不仅技术上和维护保障上受制于人,而且不能互联互通,无法形成整体作战能力。总的来看,印军现代化程度不高,整体实力有限,与世界一流军队相差甚远。

其次,从经济实力来看。现代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较量,更是经济实力的比拼。一场中等规模战争一年的战争开销在1000亿美元以上。2018年印度GDP总量才2.6万亿美元,要维持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都得砸锅卖铁、节衣缩食,更别说同时打赢两场中等规模战争了。

其次,从战争潜力来看。战争恶魔不仅具有无法想象的破坏力,同时具有无尽的消耗力。要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不仅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还必须有强大的战争潜力作支撑。就像伟大领袖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谈到的那样,中国必将战胜日本。印度无论经济实力,工业制造水平,战略资源保障等各方面都无法维持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难忘8341


印度肯定有同时打两场中等规模战争的能力,但能不能打赢是另外一回事,印度人的自信与南亚次大陆过高的气温有直接关系,气温过高导致印度人大脑发育不良,这点从印度人的眼睛里可以看出来,尤其是低种姓的原住民,眼睛发直。

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综合国力对比,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即便巴基斯坦有中国支持,印度都应该把巴基斯坦收拾了。可是除了第三次印巴战争,由于地理上的分割导致巴基斯坦分裂,其它几场大规模战争印度实际上损失比巴基斯坦大,这让人很难去理解,最终得出的合理结论就是巴基斯坦的气温没有印度那么高,所以巴基斯坦人的大脑发育正常,虽然同处南亚次大陆,并没有像印度人那样大脑被高温烧坏了。

当年美国提出的也是美军有能力同时应对一场半战争,而且都没有敢说同时打赢。二战德国不得不陷入两线作战,也尽可能的与一边寻求和解,起码只能再一个方向采取攻势。冷战时期苏联与中美同时交恶,东西两面受敌的苏联采取的也是一个方向守势,一个方向攻势的策略,根本不敢说同时两个方向开战,并且可以毫无悬念的打赢。

最要命的是印度长年与中巴对峙,消耗了大量的国力,中印边境几十万的驻军每日消耗就是惊人的数字,可是印度居然毫不在乎。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常见的冲突不断,背后的代价同样是巨大的,可是印度就是完全不当回事,更是为了所谓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国际上大肆采购先进武器。


雯臣


印度之称,能够打赢2.5场战争。而实际上,印度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能力,能够轻松打赢一场战争,而另外的1.5场战争,就更是吹牛了。

虽然说印度的军事实力被世界排位世界第4位,但实际上印度的军事作战水平并不能够排在世界的第4位。

因为,印度军人的效率低下,指挥能力也非常低下的水平低下,这些都制约了印度军人的发展。同时,印度的军事装备,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被称之为“万国牌”军事装备。这显示出印度拥有着品种繁多的,世界多个国家的军事装备。而要熟练的操作这些军事装备,是需要军人有非常过硬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否则,他是不能够操作好这些军事装备的。而这些军事装备不能够熟练且优秀的进行操作,想要打赢2.5场战争,完全就是在吹牛。

况且,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同时打赢了两场战争,包括美国在内。美国在二战时期也是先打下了德国之后,,再来进攻日本的。而德国在二战时期,虽然说打下了许多战争,但是,也没有出现两线作战胜利,而是在苏联战场上被打得一败涂地,而最终灭亡。

而印度却认为他们能够打赢两场中等规模的战争,这不是吹牛又是什么呢?以印度的实力而言,要真正的打赢一场战争,那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就拿巴基斯坦来说,巴基斯坦首先和印度一样是拥核国家,所以,巴基斯坦并不怕印度。而且,巴基斯坦还有许多盟国的支持,士兵技术力量强大,拥有许多先进武器装备,还可以多点儿出击,这些都是印度的恶梦。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以命相搏,用核武器来保卫自己。所以,巴基斯坦并不畏惧印度。

一个巴基斯坦都会让印度焦头烂额,而要打一两个中等规模的战争,这不是自欺欺人,又会是什么呢?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幸福地带2


印度块头不算小,2017信心满满,印度早不是1962年的印度,呵呵,三哥,谁都远非那时模样。印巴冲突在2019,巴方以实际行动相怼,怼出了火花,也见之印度的外强中干。由此可见,只要装备思路走对了路,仅巴基斯坦一家,也够三哥喝一壶的。印巴实力虽不对等,但现在的巴基斯坦也是刚刚的。印度要打赢两场战争,无疑是痴人说梦。仅以印度三军实力来评判,我们且来以印巴搞一次PK,看看结果会怎样。战争总在黎明前而发生,以有准备打无准备,以装备的优劣,以武器的国产化程度,以战争的正义性质,以兵员的战斗素质,等等,即可见之胜负。

▲空军之优劣。战争发生在天空,以空战始,以空战结束。经过多年建设,巴方现在有了自己的空军装备,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雷电”,只要国力允许,有作战需求,想买多少有多少,面对印度万国牌空军装备,“雷电”在质量上毫不逊色于印度空军任何一种飞机。反观之印度,又是“阵风”,又是苏-30MKI“大侧卫”,尤其后者,作为空军主力战斗力,飞了多年,没有任何维护能力,修一架掉一架,几乎成为规律,现在有大半数趴窝,陷入不能用的尴尬与困境。以这样的空军来作战,上阵即会露出马脚,或失于不能用,或因年久失修上不了阵,真是五雷轰顶。此番上阵,即为明证,遣出几架老旧的幻影2000,伴之国产预警机,看似起范不缺作战要素,打完就跑也没毛病,可是转脸即被巴方反制。

▲陆军之博弈。印度陆军属于重点建设军种,用于陆军的军费要占其军费的一半以上,几十年建设下来,怎么样了呢?兵手中没有通用的步枪,东拼西凑,后勤保障困难,一次自曝家丑,子弹储备打不了4个月的仗。炮,以老旧的苏制D30为主,买了一点先进的,不到200门。作为陆战之王的坦克,有几百辆T-90,以及老旧不堪的T-72,关于T-90的水平,没人不知道它的脆弱。巴方之有“哈利德”,引进技术自生产的,想来多少不由印度操心,经过多年使用,已知运用之妙。“哈立德”之对T-90,魂舞大漠觉得,未来对抗的结果,应该毫不逊色,T-90多次在中东败走麦城,即能说明问题。“哈立德”的名字,MBT2000嘛,不止巴方一家使用,出口成绩非常之好,都使用多年,还没有吐槽者。

▲海军之攻防。遣出“鲉鱼”,潜行4个小时,刚至边缘海域即暴露,被逼出水,“迎送”回去,这是目前印度最先进的型号。空中搞不赢,寻思着从海军找回来,结果如此。特别要指出的是,巴海军虽没有航母,但潜艇还是有几艘的,中国编号S20,有称“宋”级出口的型号。依S20的水平来说,并不比“鲉鱼”差什么。印度动用潜艇的意思,用先进的潜艇恐吓一下对方,不曾想搞成这样。印度所有的家伙什,都在想像中非常强大,拿出一件装备,即说先进,在这些“先进”装备支撑下,规划了要同时打赢2.5线战争,这次空军和海军,动了一动,动一动真要命,吃亏丢脸,憋气加窝火,其实用不着这样,自家水平从来如此。只有巴方应对得当,装备对头,也实在没有什么好惧怕的。


魂舞大漠


印度不具备打赢两场中等规模的战争的实力,决定战争成败的往往是所在国的战争潜力有多大,印度具备良好的战略地位,但是不具备打赢两场战争的潜力原因如下

第一:落后的军工制造体系,印度是一个没有完成工业化而建立的民主国家,国防武器装备基本上靠买,小到武器弹药大到航空母舰无一例外都是买来的,五花八门的武器供应,大大增加后勤保障难度,摔机事件也是层出不穷,这样的军工制造体系不足以支撑印度打两场中等规模的战争!

第二:战争动员能力:印度是一个有联邦制构成的国家,各个联邦都有很强的自治能力,印度的中央政府很难形成统一战线,战争动员能力肯定不及北方大国!

第三:内部隐患:印度境内有大量的地下武装分子,一直是印度的心腹大患,印度派兵清剿效果不佳,如果印度发动中等战争,国内武装实力必将给印度致命一击!

第四:战略投送能力:虽然印度从美国进口了大型运输机,具备了军事投送能力但是和北方大国还是相差甚远,北方大国有完善的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印度不具备这样高强度运输,所以印度不具备打赢两场战争!





由史看今


这个问题曾是美国老布什总统在位时提出的,因当时美国战略重心在欧洲(即与前苏联及东欧集团的对抗),但中东的伊拉克问题,北亚的朝鲜问题,东亚的中国堀起,与前苏联在世界争夺霸权都可能产生东方和西方两个不同地方的作战对抗,以至提出“美国有可能面临两个方向的两场战争问题,能否有能力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当时,美国诸多战略咨询机构认为美国可以同时打赢这样的两场战争。现在,印度也提出类似问题,其所指地理方位应是西部的巴基斯坦和东南部的孟加拉国(以前称东巴),或也包含西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中国。可以肯定地说,印度想同时打赢与巴基斯坦和中国在内的两场战争是休想,是痴人说梦!


南疆军旗


印度能否具备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能力?这要看跟谁打,如果跟南亚小国打,是可以的。如果跟军力前十的国家打,一场都难对付。

一,印军训练水平低,战斗力不足。上世纪的中印边界反击战就可看出,印军是软柿子,一打就败。缺乏军魂的军队上战场只有挨打的份。

二,印军的体系作战能力差。现代的战争是陆,海,空,天,电,网的协同作战。印度的陆海空还马马虎虎,天,电,网就跛脚了。同时,印度的装备是世界大拼凑,数据链又连不起来,这就使装备大打折扣,要打赢战争,谈何容易!

三,印军的装备是万国牌,就导致保养难度大,弹药储备不足。如果碰到高强度的战争,印军的弹药最多只能维持十天,这仗还怎么打?再说保养,印军光飞机就需要四五个保障系统(有米格,苏系,法国阵风,幻影,F16,光辉),打仗的人少些,保障的人要多些,这会拖后腿的。

四,印军长期都是与弱邻开战,未曾与强手对决,缺乏打大仗,打硬仗,打高科技战争的经验。没有经过多种战争的考验就轻言要同时打赢两线战争,这就叫骄兵必败。

其实,印度还是谦虚点为好,不然,六二年的老戏又会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