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构筑人才改革试验区

<table> 构筑人才改革试验区

在东莞一企业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操作电脑控制机械运行。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table>

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经典湾区的形成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型经济阶段。如今,世界三大湾区均已迈入创新型经济阶段,一体化发展进入良性互动。在此背景下,东莞在创新驱动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又该如何补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正在为东莞人才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在创新和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方面,东莞又该如何做呢?有专家建议,东莞要加快建设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并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在入户、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创业发展、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留住人才创造环境。

创新金融举措释放民间资本

近年来,东莞虽然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但经济总量与其他标杆城市差距日益拉大。

据统计,2008年,东莞GDP为深圳的47.43%、苏州的55.26%,与青岛、无锡、佛山较为接近;但到了2016年,东莞GDP仅为深圳的30.3%、苏州的4.12%,与无锡、青岛、佛山等地的绝对差距也逐渐拉大。人均GDP方面,2016年,深圳、无锡、苏州的人均GDP分别是东莞的2倍、1.7倍和1.8倍。

目前,东莞仍以传统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为主,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从现状来看,东莞制造业整体上仍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增加值率仅为22%,远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35%的平均水平。企业规模偏小,东莞规上企业户均产值仅有2.26亿元/户,明显低于深圳、佛山、苏州和无锡。东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38%,低于省50%的要求,尚未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且过于依赖电子信息制造业。

此外,东莞的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増长潜力受限。2016年东莞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2.41%,不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2%),也被深圳(4.32%)、无锡(2.63%)、青岛(2.9%)、苏州(2.7%)等城市甩在身后。同时,创新科研平台短缺,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不足,制约了东莞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国务院参事汤敏认为,东莞要想发挥好制造业的优势,就应该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新的制造业角色定位,汤敏说,东莞要用制造能力和巨大的市场,接入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系统,发挥协同作用,并将焦点集中于做最能创造财富的“1-N”环节。

在招商融资平台建设方面,汤敏建议,东莞应采取金融创新举措,将民间资本释放出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东莞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使科技与金融结合,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双翼”。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为东莞金融人才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不过对于广东而言,金融人才培养与吸引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如今各大城市间掀起新一轮人才竞争,在创新和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东莞又该如何做呢?

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构建创新型人才队伍,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专家建议,要结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引进、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契合产业需要的人才队伍。积极推进高校与新区对接工程,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技能劳动力。大力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吸纳更多高层次人才携技术项目来莞创新创业。

其次,要加快建设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立健全人才发展的特殊政策、特别机制、特色载体、特惠服务、特优环境,把园区打造成人才高度密集、创新创业高度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人才体制机制高效灵活的试验区。

此外,东莞需要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在入户、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创业发展、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留住人才创造环境。

加快引进高端科技人才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最近出现了兴办大学的热潮,对于高校的建设或引进,东莞可以有哪些作为呢?

提升高校建设,就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企业主体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合作用,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知识产权、技术市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广东省金融智库联合会理事长、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李鲁云认为,加快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落户是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基础和原始创新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国际顶尖大学的创建,也都是通过全球延揽引入高端科技人才实现快速发展成名的。

东莞是广东乃至全国少有的青壮年人口净流入城市,由于散裂中子源的建设,中科院高能所成立了东莞分院,400多名科技高端人才入驻东莞,其中300人已落户,均是硕士或博士,有效提升了东莞人才比例。

李鲁云说,未来在大科学装置平台上,将会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产生新的人才红利优势。一是依托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把国内外优秀科学家聚集到东莞,形成硅谷“研学产”模式——既是科学家,又是名教授,还是企业家,推动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移转化;二是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吸引国际和港澳地区一流研究型大学到东莞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军认为,东莞要加快建设以高端人才聚集和人才培养为首要目标的强磁场制造科学中心。此外,东莞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作出了很多探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一时间成为其他地方争相学习的典范。但随着产学研的深入开展,其他省市新型研发机构异军突起,在体制机制上设计更加优化,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对此,建议东莞学习江苏、武汉等地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经验,推动东莞各研究院实现倍增和改革双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