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東北鄉村流動大集—低端貨物的集散地 農家自產的農產品價廉物美


趕集那一天,村上的人一定會起個大早,三三兩兩、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會從遠近不同的家中出發,邊走邊聊。

農村趕集的時間並不是統一的,一般是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指的的是農曆的個位數,最長時間也就是間隔三天。

很多村民一大早就會來趕集,有的會把當季自己家田裡的農作物拿出來賣。不但新鮮而且價格不貴,還可以給他講價。

集市上的服裝攤,賣的不是牌子,價格便宜。還有賣老一輩人愛抽的菸葉。在牲畜交易區都會有賣雞的、賣鴨的、賣鵝的、賣小豬的等等,應有盡有。

如今的流動商販都機動車化了,用車拉著商品來往於附近不同地方的集市,有時候會在別的市場上見到熟悉的身影。

我發現流動大集上的豬肉存在很多隱患,生豬的來源根本無法知曉。有時候,僅靠視覺就覺得豬肉有問題,我曾經就買過老母豬肉。

由於鄉村集市的購買力有限,因此成為了最低端商品的彙集處,很多劣質假冒商品隨處可見,就連可口可樂都是另一種味道。

商販有兩種:一種是以此為職業的流動商販,另一種是本地的農民將自家產的農貿產品拿出來賣的。我們感興趣的是這後一種人賣的自家土產,農家出售的瓜果梨桃和蔬菜糧食既便宜有新鮮。

大集上除了有各種商品出售外,還有很多其他項目,如:剃頭、修鞋、以舊換新等等,甚至還有非法行醫和所謂的乞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