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安徽一高中生坠楼死亡,涉事两教师被停职调查,你怎么看?

雨一直在下滴滴答答


老师的做法的确有些过分,可以教训,但要注意方法,换做成年人,当着那么多人挨打,估计动刀子的心都有,的确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

现在的教育,就像交通规则一样,偏向于弱者,在老师和学生两者之间,学生肯定是弱者,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老师会被问责,真心想不明白,这位老师为什么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

现在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凸显,一方面家长忙于生计,缺少对孩子的陪伴,另一方面就是所导致的对孩子的教育缺失,以对孩子的溺爱当做对孩子的补偿,孩子的责任心缺失,抗打击能力差


口香糖5252292


看到这个新闻,作为学师范类专业的我,庆幸自己没有当老师,不然,还不知道惹出什么乱子来,因为,我也曾犯过类似错误。

那是16年前的冬天,大四毕业前实习,到苏州一所初级中学当实习老师,班上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异,孩子由奶奶带大,由于奶奶过于宠爱,导致孩子上学成绩差,性格怪异、调皮,是班上最头疼的孩子,每一次上课,他都在教室内走来走去,根本没法管,奶奶也管不住,多次教育、谈心都没用。

有一天,大学班主任要来听我的课,我提前跟这个娃娃说,我班主任要来听课,平常你咋样,我不计较,希望你这次能给我面子,上课不要走来走去,他答应的好好的。

但上到中途的时候,他坐不住了,左右看,我觉得,他要坏菜,果然几分钟后,他开始在教室走廊里走,起初在后面,之后在前面,来回走,严重影响到其他孩子的正常听了课,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其他孩子都看着我,也看着他,班主任也是觉得有点奇怪,咋会有这么一个孩子呢,我一气之下,过去把他拧到教室的讲台上,站在我的旁边,不让他动,一直到结束。

课后,班主任跟我说,你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对的,我把孩子的情况跟老师说了,但老师还是觉得,问题不在孩子,而在于我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还是没有正确引导,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达不到预期效果,我起初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后来实习结束,觉得自己不太喜欢老师这个职业,也加上确实,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耐心,容易出问题,所以,毕业后,选择了跨行业,没有当老师,也是班上60人中,唯一一个没有当老师。

多少年后,我才渐渐反应过来,老师说的是对的,清楚的记得,老师说,当老师,你不仅是专业的老师,还是一个心理学老师,必须得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想法,对症下药,找到治疗良方,如今,这些话,依然犹如在耳,是的,你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你不是心理学老师,你就没有办法对调皮的熊孩子做心理指导。

当时的方式方法,无疑是错误的、粗暴的,能对孩子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或许,这一件事情,对他一辈子,都留下了伤害,留下了心理阴影,因为,我的一个行为,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他出丑,让他站在讲台上半小时,伤了他的自尊,每每想起,总觉得对他很愧疚,也不知如今这个孩子咋样了,想想,他那时候14岁,如今,也30岁了,也不知他是否还记得这件事,这个“坏老师”对他的体罚,真心希望,他能忘记那件事,希望不要对他人生有心理阴影。



对于安徽这个事,我觉得,还是老师的教育方法出出了问题,跟我当初一样,使用简单粗暴方法来教育,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对孩子的心里造成影响,何况现在孩子学习压力那么大,一不小心,容易引发反弹,做出极端事情来。

何况,体罚学生确实不对,一个老师,如果你教不好一个学生,如果你不能用正确方法去教育孩子,而总是想用武力去镇压,去解决问题,即便他一时接受,也不会心服口服。何况,他还不接受呢。

如此,还不要当老师了,就如同我当初选择跨行业一样,不要去害孩子了。这个社会,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家长和老师,孩子出问题,首先是家长,其次才是老师。

此外,这个事也反映出,孩子生活学习压力大,心理脆弱,那么,是谁的责任?孩子抗压能力小,一方面,家庭社会,给了孩子太大学习压力导致,另外一方面,我们给孩子的挫折教育太少了,从小害怕孩子吃苦,放在温室内娇养,永远长不大,心,永远还是易碎品。


如此,也是害了孩子,从小让孩子吃点苦头,锻炼他一颗坚强的心,多一些韧性,对孩子未来,一定是有好处的,不然,即便现在孩子不出问题,长大后,只要一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或者遇到挫折时,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如此,对于孩子的未来,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希望这个事情,对孩子父母们、老师们能有所启示,引发我们反思,想想,问题真正出在哪里?你我他,整个社会,都需要反思、反省,并对自己目前的教育问题做出及时纠正,如此,才能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不能听各方面的意见,也不能采访周围目击证人,单靠网上这段材料,实在难以表达个人的看法。

单就题主所提供的材料来分析吧。

第二图片所提供的材料可看出:学生处主任方某用笔和纸沿路拍了几个学生的头部,并训导学生集会时要遵守会场纪律。

按理来说,方某不应该动手,但用纸和笔拍了学生头部,体罚不算真重,这并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真正原因。

并且沿路拍了几个学生的头部,并不是针对某一学生,所以学生和方某没有直接的对立关系。

第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在晨训会上,方某发现王某微笑,让王某某站到主席台边的阶梯上,面对学生队伍站立。时间约三四十分钟。

这就是方某做的有点过了。

在众人面前让王某认罚,忽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了。

高中生,都有自我意识了,有一定的尊严维护了,这样让学生在众人面前丢尽脸面,显然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了。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此举行为,对于有的学生,这样的处罚无所谓,可对于有的学生,这无疑是摧残自已敏感的神经。

一般的来说,上面在讲,下面有说笑,上面的领导一般先警告:如果再有人说笑,就让你站到前面来。

真发现了,就拉出几个,最好不要一个。这样可以起到处罚均摊心理,不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而方某没有警告就直接让其站到前面,并且是一个人,显然对立面就情绪化了(因为以前也打过交道)。

微笑这个错误并不算太严重,就算是笑了,也可能和别人有联系,但只让他一个人出来,有点不公平。

最后又让他一个人去办公室里谈,又进一步恶化。

无从得知谈话内容,不知是否又进一点训斥,还是教育,还是解释,还是劝勉。

此时在外部看来,会后又被学生处主任叫到办公室,显然又被教育。

从内部来说,此时应该就学生的行为指出不当,同时解释自已的处罚目的有点过分,但也是为教育,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能让学生有思想负担。

作为老师,对学生过度处罚以后,一定看其结果表现。有的学生照样嘻笑玩耍,则不用管他了。有的学生哭泣,独处发呆等行为,此时老师一定把学生叫到自已办公室,再进一步谈话,防止学生有思想问题。

总之,老师要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有的学生打骂也没事,可有的学生,你就是一句责备,就可能引发矛盾,甚至悲剧发生。

本人就此材料分析,至于其它网上信息,不再做为本题的补充了。


左析右洞


学生跳楼,父母痛哭;教师停职,悲剧缘何一再上演?

据媒体报道:2018年9月15号,黄山市歙县歙州中学高二学生小垚,从教学楼上坠下,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家长声称:在开学典礼上,小垚曾被训导主任方某在一千多人面前扇过三个耳光,理由竟是因为他微笑了!9月15号,高中二年级晨会的时候,小垚再次被方某当众批评,理由还是因为微笑。

又一个悲剧!

我们只需要一个词,然后,沉痛地摇摇头,表达对一个花季少年生命消逝的惋惜,但那个学校的所有孩子,必将长时间将这段惨痛的记忆留存;他们的老师,可能因此受到严厉的处罚,经济上的、政治上的以及工作上的。

孩子走了,小小年纪,他将什么都不承担,建设者也好,接班人也好,未来家庭的顶梁柱也好,都跟他无关了——另一个世界里,或许也有各种磨砺在等着他吧,我们是不得而知了!

现在,最痛不欲生的,莫过于他的父母,夫妻两抱头痛哭——他们的世界,或许,就此坍塌!(下图为《北京晨报》拍摄的夫妻两抱头痛哭的照片)

悲剧发生了,悲痛是应有之义。但悲剧的意义,不仅仅是“引起恐惧与怜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而是“把美的东西毁灭之后”,让我们“认识到悲剧主角所赎的不是他个人特有的罪,而是原罪”(《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用人话来说,就是,悲剧会引起我们强烈的情感不适,然后,尽力去避免它。

所以,我的后面的论述,所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基于如何避免悲剧重演,没有任何对当事人不敬意思,更不是事后诸葛亮的冷漠分析!

一,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改变的其实还有很多

“如果你不能改变它,那就只有适应它”。当前的教育,对教师有太多太多的制约,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能做的事情,就是改变自己,特别是自己的职业心态和职业方法:

1.在教育手段上,应注意合理性

通过官方的通报和有关媒体的报道,在这件事情上,教师的教育手段,是不够合理的:官方的通报是“拍”,媒体报道家长的说法是“打了三巴掌”,这两个共同指向一点,教师动过手!

请注意,《师德规范》也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好,这都是明令禁止的——也就是说,只要你动了手,你就会有一定的责任!

与这篇报道,一起进入我的视野的,还有一篇《人民网》引自《北京晨报》的文章《把“戒尺”还给老师》——悲剧,有时也是喜剧!!!

2.在教育对象上,要注意针对性

教育者,首先要了解每一个教育者的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那么,要想教育好孩子,你就必须用适合这个孩子的方法——打开孩子心门的锁,几乎都是唯一的!三水三心刚做班主任的时候,老教师就告诫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没有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有的孩子,打几下,骂几句,他会和你成为朋友;有的孩子,批评几句,就会寻死觅活!

据这个孩子的父亲讲,孩子比较内向——内向的孩子,在批评的时候,不太适合外向的孩子的方法啊——这是常识!我有一学生,前段时间来看我,我还问他,当初经常挨骂,你咋不跳楼呢?他说“我才不会那么傻”。我有一次很生气,对他说,“要么你去跳楼,要么我去跳楼,要么我们一起跳楼”。你猜他说什么“我选第四个!”

活泼开朗的,咋说都不会!

3.在教育场合上,要注意选择性

据官方通报和家长介绍,在开学典礼上,当着1000多学生“打了三耳光”(官方说是“拍”),你看,这个场合的选择是否有问题呢?

“让教育发生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这也应该是一个常识!如果换一个场合,比如,花架下,就只有老师和学生两人,情况会不会好一些?我以前有个学生寻死觅活,我和他在河边谈,赤着脚,踩着冰凉的河水,后来,坐在石头上——环境氛围轻松,更容易打开人的心扉啊!

管理学生有一个很经典的论断:当众表扬,单独批评;当众说现象,单独点人民。这依然是场合的问题——初为学校管理者的时候,三水三心也因此吃过亏的!

二,作为学生,我们的路还很长,人生的磨砺还很多

最近一段时间,在峨眉山舍身崖,先后几个年轻的生命,化为了峨眉山的云烟!而学生“高坠”,也发生过多起——四川天全县,一初中生,因父母在饭桌上说了几句,就去跳河,类似的事情不少!究其原因,抗挫折能力太差!

所以,我非常支持当地通报中所说的“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受不得一点批评,更受不得半点委屈,试想,这种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在社会立足?

出身社会,你的面前不会总是鲜花和掌声啊!

但如何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呢?这毫无疑问,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包括学生自己,缺一不可——

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坚强;

社会应加强引导,特别是各种舆论工具,更要多做正面的宣传;

那么家长呢?

三,作为家长,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我们做得是否不够

如果深入去研究,你会发现,那些走上绝路的孩子,家庭教育都或多或少是欠缺的。三水三心曾处理过一个学生自杀的事件,开始家长各种刁难,甚至围堵校门,我的衬衣都被抓烂。后来家长对我说“都是家庭的责任啊”——几代的娇惯、对考试成绩的过度要求,把孩子逼上了绝路!

就以这件事情来说,家长明知孩子性格内向,不与人交流,为什么没有采取一些校正措施?(这个追问,很冷酷,完全就是在伤口上撒盐,但实情是否如此?)

四,所有的教育人,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因噎废食”

作为教育人,我们只能等待法律给这件事情以及类似的事情定性——毫无疑问,动过手的老师,一定会承担一定的责任(请注意,教育方式失当,并不是造成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我们是否能将此作为“不敢管”的借口呢?

教育是良心活,因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教师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就放任学生,从此“不管”,这是对职业道德的违背,这无疑是“因噎废食”!

但关键的问题是,从教育管理的层面,是否应该制定一些细则:只要教师是按照这些细则来管理的,任何后果教师都不应当承担责任(真的到了那一步,我更加担心)!

悲剧发生了,但愿家长节哀顺变,能尽快走出来——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了!

悲剧发生了,但愿所有人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唯有反思才能促进进步!

悲剧发生了,但愿法律能给一个公正的结论——给逝者公道,给家长公道,给教师公道,同时,给所有人一个警醒!


三水三心


“学生跳楼自杀”、“社会青年跳崖自杀”己迅速串升为网络热搜词语。生命如此脆弱。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动不动就轻生?到底是学校或家庭教育问题,还是现在年轻人身心健康问题。

据报道,9月15日12点安微黄山市歙山中学高二学生王某某跳楼身亡。经公安机关通过走访调查和调取相关视频核实:2018年9月11日7:30左右,歙州学校在篮球场举办开学典礼,期间高中部学生处主任方某某发现王某某所站的区域有几个学生在说话,遂在离场时用手上拿着的笔和纸(笔夹在纸上)沿路拍了几个学生的头部,并训导学生集会时要遵守会场纪律。 王某某被拍了头部后回头看了一眼,方某某又用笔纸拍了一下王某某的头部。 9月15日6时许,歙州学校在篮球场召开高二年级晨训会。 晨训会期间,高中部学生处主任方某某发现王某某在笑,当场用话筒叫王某某站到主席台边的阶梯上,面对学生队伍站立,时间约三四十分钟,直至晨训会结束。 后又将王某某叫往教学楼办公室教育谈心,调取的录音录像显示两人交流正常。



没有规律不成方圆。从以上两次该生被学生处主任方某某训导是再正常不过的教育。因该生屡教不改,第一次开学典礼说话,会后被老师用笔夹纸善意拍了两下头,意在提醒该生以后开大会不要开小差。我记得我上高中时开学典礼校长或主任讲话是很严肃的,不允许学生随便说话开小差。时隔几天,在9.15日晨训时该生又在开小差笑,作为一个学生处主任看到该生屡教不改违反规律肯定很烦、恼火的。所以主任方某某当场用话筒叫出该生罚站主席台的阶梯上三十分钟、会后再谈话很正常。第二次违反纪律罚站处罚严重些也是情理可原的。做为一个高二学生应该知道学校纪律开大会是不允许开小差讲话说笑的,首先不尊重老师,二是影响其它同学。而这个学生却不知道反省错在那里,老师为什么罚他?假如方姓主任当时生气当众打他三个耳光,但该生也不致于选择极端方式跳楼轻生。可以选择告诉父母亲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投诉该主任。



可悲又可笑的是这个学生王某某跳楼前打电话给他父母亲叫他们再生个娃替他尽孝、他自己纵身一跃跳楼自杀了。涉事两教师都被停职调查。老师要不要负责任,以公安调查为准。

难道父母亲花钱辛苦培养的孩子竟然连一点委屈都受不了,动不动就选择跳楼自杀、长大了怎么去尽孝,拿什么对父母亲尽孝。不遵守学校纪律,受不了一点委屈就选择跳楼轻生的小孩,长大了对国家、社会有什么用,一点担当都没有。假如这样子的小孩长大去当兵,由于吃不了苦受不了管教,却选择自杀或当逃兵,那部队的战斗力如何去打胜仗。



生命固然重要。如何预防年轻人轻生己成为社会伤痛的话题。家庭、老师、社会都应该重视的课题。作为老师管严了,学生又承受不了。不管,学生又不上进,学业成绩一踏糊涂,甚至家长还会抱怨,这样老师左右为难。长期如此,学生所受教育素质肯定会越来越差。

本文代表本人的观点,如有不对,请大家谅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湘西耿直君


这类因教师管教、惩罚学生而酿成的悲剧,可谓频频发生。每次事件发生后,舆论都会质疑教师的惩罚方式不当,侵犯了学生人格尊严,要求严惩教师,加强师德教育;而教师群体却感慨,今后再也不要管教学生了,谁知道批评、惩罚之后会引出什么麻烦?但是,如果学校老师都不再管违纪违规的学生,学校教学秩序何以得到保障,而校园的欺凌问题、问题少年问题只会更加严重。


针对这类事件,在严肃调查追究责任的同时,必须反思怎样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学校教学秩序,要给教师批评、惩戒学生的正当权利。只是概念化地强调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或者概念化地说给予教师适当的惩戒权,都无法走出当前的困境。


当务之急是,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要出台学生违规违法处理的细则,要针对十分具体的校园违规(课堂教学违规、宿舍管理违规、校园公共场合违规)行为,一一做出处理规定。比如,学生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和其他同学说话,教师在口头批评后无效,教师该怎么处理?在发达国家,对这类行为是可以罚站,以及请出教室的。但我国现在只有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原则性意见,而对于以罚站方式处理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通常会被质疑为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结果是老师干脆就不管,随便学生怎么做。在制订处罚细则后,学校要把具体处罚规定告知家长和学生,并和学生、家长签订协议,让学生、家长知道,如果学生违反了校规,将受到哪些处罚。不像现在,学生和家长会说不知道这类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罚,教师也不知道处罚的尺度是什么。


另外,要明确具体处罚的程序。对于课堂教学,教师为维护课堂秩序,应给教师维护课堂秩序处罚不遵守课堂秩序学生的权利,并明确处罚的方式。而对于学生违反校园公共秩序,则应该组建学生事务中心(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专业人士代表共同组成),负责调查学生的违规行为,举行听证会,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在新加坡,对于未成年的男生,也有鞭刑的处罚,但执行鞭刑不是当事教师拿起鞭子就打,而是要经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以及事先明确的处罚规定,决定打多少次,打哪个部位,并在执行时,有其他教师、家长监督。这就是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法制教育——懂得规则、懂得违规之后受什么处罚,以及怎样被处罚。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对,放任不管也不对。怎样适当批评惩戒学生,关系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秩序,也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不能再模糊处理,必须明确体罚、变相体罚与适当批评惩戒的边界,以及适当批评教育的具体细节、程序。


熊丙奇看教育


我个人的答案估计会让家长伤心,甚至愤怒。但是,希望这些家长听听真实的声音。这件事情还在调查中,没有最后定论,所以目前的回答只是基于已公开的信息。本人依现有信息分析,学生主责,学校(老师)次责!如果主责强加于老师,那么以后这个县的学生都将会被老师抛弃,必然会被抛弃!老师将不再尽心尽力,反正是拿工资的,得过且过,犯不着因为学生的错误去严加管教,因为你管不了,管了的结果就是待岗等候处理。为什么?因为学生有没有什么心理疾病谁知道呢?学生心理素质这么差,根本接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怎么教?我建议入学前还是增加一项承压能力检测,分个等级,不能承压的,老师要拎得清!

现在的情况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立公安教育等联合调查组,那么对这起事件的定性就不一样了!已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了!领导层的重视,我们可以看作是关系民生,关心基础教育,因为是学生,特别容易引发民愤继而引起大规模社会矛盾,这是官方不愿意看到的,更不愿意被揭开教育管理的短板!但是,我同样要呼吁,对待老师一定要公开公正公平,是错的,要惩戒,是对的,就要保护,赏罚分明!舆论也一定要本着公正的态度进行引导。希望悲剧不再发生。


转身归山去


看到又是学生轻生丧命事件,不免伤感叹惜忧思念旧。话题回到"安徽一高中生坠楼死亡,涉事两教师被停职调查"。对于这样"出尔反尔"的隐患忧思,我们再度思考注重几个关键环节:

一,"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必须到位。现在学生管理的认识错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失误并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社会一些起消极作用与负面逆势的导向阴影,全部归咎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之教育及教师管理制度的不尽人意,特别是学生管理与常规教育的"一边倒"制度"失真\

喜205409161


从公告的信息来看,好像这件事的原因很简单,老师批评了学生,学生感觉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伤害了,然后选择了跳楼。但是事情应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从目前看到的消息来看,教育局对于老师的停职处理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出人名的事,教育局总得给家长、给社会一个交待。

但是从这件事里面,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

1.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心理方面。众所周知,高中是学生心理压力比较大的一个阶段,天天脑海中都是冲刺、做题、考大学。遇事或遇到挫折就去跳楼的孩子,说明心理承受能力还是有点偏弱的。

2.方某让王某罚站,对于高中时期,很多人都应该有过这种经历。罚站不是目的,但是这名老师如果仅仅因为发现王某在笑就罚站三四十分钟,这种惩罚过程显然是有点过度的。如果王某在晨会上笑,有影响他人,完全可以先点名批评或者罚他站立到后面,可现在让方某站立到主席台前还站立了三四十分钟,显然对王某的心理和自尊在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3.后续方某又把王某叫到办公室谈心,如果谈心的时候多跟王某沟通一下,心平气和的说的话,估计也不会有后续王某的跳楼。这期间估计也是给了王某一些打击。

所以,综上所述,家长方某存在教育的过错,而老师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过错。

关于此事,您是如何看待的?欢迎留言评论说说您的看法。


大叔探保


编者按:每每看到这样鲜活的案例,我的心情就会很低落。学生跳楼自杀绝不是个案,今后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学生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一跳了之,留给活着的人只有相互伤害和无尽的泪水。更可悲的事,这些活着的人跟跳楼的学生生前关系最密切。



学生一跳了之,为何活着的人却互相伤害呢?看过视频,事件中学生的家长在记者面前哭诉学校教师体罚学生,看到他们绝望的泪水,以及对教师的责怪和满腔怒火,相信他们恨不得想把教师丟到海里喂鱼。

从他们的哭诉中,哪里还看出之前对教师的毕恭毕敬?哪里还觉得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哪里还觉得严格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哪里还见他们说:“老师,我孩子不听话,你就打他!”哪里还记得他们曾经也希望老师管理得越严格越好?……这一切的一切,在学生跳楼后就已经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被遗忘的一干二净,有的只是家长和教师无尽的相互伤害,最后谁也没有赢家。

视频中还报道,学生是因为晨会集合不安静,被政教主任用纸和笔拍了几下脑袋,当然拍的不仅仅是跳楼的学生。不知道这个算不算体罚?拍了一下之后,这算是教师的教导和警告吧!哪里知道学生会转过头来,又被教师拍脑袋,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二次体罚学生?本来,如果学生被拍打之后会意识到教师已经盯住自己,安静下来的话,一点事情也没有了。

没想到,又在晨会集合中讲话,搞笑。这样不是让教师觉得没把教师放在眼里吗?教师当然会把他叫到站台上面向学生站着,不知道这是不是体罚?如果这样也就算了,不会有什么事情。哪知道,教师们真的是不识时务,依然不依不挠的叫学生去办公室谈心,谁知道都谈了什么,让学生受不了了跳楼。不知道这算不算批评过度?好了,现在学生跳楼了,大家一起玩完。

学生跳楼的理由很简单,想法很幼稚,不计后果。但是,谁该为这事负责?教育局,家长,学校,教师这几个角色跟学生有关的都有关系。但是,总有背黑锅和受害者,以及管理者不同的角色来处理问题。

孰是孰非,我不想再去讨论了。说多了也没用,只能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今后的事情少点发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还是那句老话:作为教师,可以认真,不可以较真。同时,告诫天下的家长,别太宠爱自己孩子了。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别太折腾教师了。建议学校,不要用成绩来评价教师和学生,不要以学生听话为好学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