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为什么说父母在,兄弟姐妹是家人,父母不在就是“一门亲”?

为什么说父母在,兄弟姐妹是家人,父母不在就是“一门亲”?

在过去,生产力低下,家里人口多,意味着干活的人就多,就更容易吃饱饭。特别是在农村,更为突出一些,老一辈一家兄弟姐妹七八个的,大有人在。然而,随着父母的去世,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密程度会越来越生疏,渐渐来往就少了。

为什么说父母在,兄弟姐妹是家人,父母不在就是“一门亲”?

其实,在农村早就流传着一句老话“双亲在,家在;双亲去,家也就散了。”也有地方说“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人,父母不在,兄弟姐妹是一门亲。”说的意思都是一个道理:父母在世的时候,兄弟姐妹经常走动,逢年过节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们因为各种原因,也就渐渐疏远了,甚至有的也就不往来了。相信这样的事情很多地方都有出现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农村老大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听完很扎心!

为什么说父母在,兄弟姐妹是家人,父母不在就是“一门亲”?

看法一:父母是将兄弟姐妹捆绑在一起的一根绳,不在了就散了

父母在的时候,兄弟姐妹不管是离得有多远,礼节上都需要回家看望父母,特别是在传统节日和父母的生日,是必须要一家人聚在一起的。这样父母就成了兄弟姐妹之间往来的关系纽带,纽带在关系就一直存在,不在了,各忙各的事情就很少往来了。

为什么说父母在,兄弟姐妹是家人,父母不在就是“一门亲”?

看法二:父母是兄弟姐妹的调和剂,不在了矛盾就出现了

父母在的时候,兄弟姐妹之间如果有些小矛盾,碍于双亲的情面,大家都会藏在心里;大的矛盾,父母也会充当说客出面调解,为了不让父母操心,也为了各尽孝道,大家都会面上说的过去。父母不在了,这些矛盾都会浮出水面。估计大家也见过,有的在父母离世的时候,兄弟姐妹因为积怨已久的矛盾而大打出手。

看法三:兄弟姐妹也有贫富差距

五根手指有长短,而兄弟姐妹之间,肯定发展也是有好有坏。在彼此都没有成家的时候,可能不以为然,等到彼此都成家立业之后,差距也就明显了。条件好的,可能会看不上条件差的。而条件差的,可能不愿意去巴结条件好的,都是谁也不理谁的心理,感情就疏远了。

为什么说父母在,兄弟姐妹是家人,父母不在就是“一门亲”?

看法四:父母的原因,不能一碗水端平

子女一多,父母的耐心和精力也是有限,“疼长惯幼”是常有的事儿。有的时候父母也是无心,手心手背都是肉,会顾着条件不好的孩子,也会下意识地偏向喜爱的孩子。这样有的孩子就会得到较少的关注和照顾,心生怨愤也是有的。

为什么说父母在,兄弟姐妹是家人,父母不在就是“一门亲”?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和睦相处,抱成一团是他们最想看到的局面,正所谓“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风很重要,好的家风,孩子们都能够在一起彼此照应,就算是父母不在了,依然是相亲相爱。

所以不管怎样,父母在,我们就要好好尽孝,兄弟姐妹是父母离世后,留给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了。不管他们在不与不在,我们都要亲如一家,毕竟是血浓于水。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