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一些销量过百万的商家也退出淘宝?

孙洪鹤


平台不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下,没有公平的买卖管理机制,推广,运营,损耗,各方面成本急速上涨,不管你有再好的思路,再好的产品,资金决定这个游戏能否继续玩下去。

任何类目top3都只有三位,每类目少则几万商家往这个目标进发,top10之前,小则年亏损几十万,大则亏损上千万,很正常。

商家做的是买卖,平台做的是股价,表面是同一阵线的,背后完全是对立的,商家收益高了,平台的收益就低了。

线上做的不是生意,是数据,没有数据就不会有销量,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刷单(做销量控数据),淘客负价(做销量控数据),付费推广(买流量),成交平台扣点,人员,场地,每样都是成本,只会升不会降,而销售价格,非新品只降不升,基本毛利没有40%以上,可以肯定亏本,现在进入电商的不是考虑一年能赚多少,是考虑你一年能亏多少,资金能坚持几年,再考虑进入。

平台控制商家数量改善竞争只起一小部分的作用,过度消耗需求是大问题,一年卖了十年的用量,每年不可能保持或增加用量。例子:月销:1万件的商品,20%2千件负价销量,30%3千件平本销量,50%5千件盈利销售,正负结算后,大商家利润也所剩无几,后面的中小商家如同模仿,没有销量就没有数据,没有数据就不会有更好的销量,恶性循环,需求不断在负价值消耗。

平台对于数据真实性不是不知道,不是不想管,应该不敢管。没有刷单,没有消耗需求的销售额,平台会缺少多少销售业绩?

平台改变消费者的人性,消费者错没关系,也是对的,消费者因对商家不满而流失,是最大问题,基本一切责任归属商家,货物损耗,维护评价等都是大费用。

所以退出不在于销售百万,千万的问题,盈利的商家肯定没退出,退出都是坚持不住或者严重亏损的商家。


周诚皓


本人淘宝10年 亏了上千万,就问一个问题淘宝架天猫所以商家每年的利润有没有阿里的营收高,拼多多为什么能迅速起来,商家只要有的选就会逃跑,中国的大企业都是满嘴仁义道德 实际上盘剥商家一点也不手软,顺便说一句 京东 拼多多 美团 滴滴,都一样,本人比较认可腾讯这一点 都是做生意赚钱的 ,没什么高尚道德可言,为社会做的贡献都是顺带的,没有什么高尚低贱。我也曾经有接近一百号员工 解决这么多的就业是不是就要去吹牛 不是的,只是我需要他们 大家也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的合作关系 互不相欠,不要搞得好像我不要赚你的钱 是在渡你,为全人类做贡献,是在做慈善一样的,做慈善就学盖茨,传说马云要辞职专心教育就很让人羡慕

解释一下是前些年赚的钱还有本钱这两年都还给淘宝了,上千万在这个圈子里不算少 但也不是最多的 如果有卖家 可以了解一下大卖家如果亏钱不是他一家在亏 全产业链都在亏 因为钱不是他一个人的,当然好处是这两年稍微好一点了,整个体系都在良性走,天猫也意识到了过度竞争对商家的伤害,所以在控制商家数量 ,但是整体这个市场还是过度竞争的 特别是季节性产品的大链接前期不拿出上百万亏不出来的,大商家何止10家店铺 数十个大链接色计划 很多都会失败 还有天气 等因素都在影响 问问做冬季的如果遇到暖冬全行业亏损,

还有一个大背景 以前的电商是在合体竞争中还是处于弱势的,但是这两年线下凋零 很多有实力的线下工厂或者大经销商都在布局线上 加剧竞争 ,还有就是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 很多出口型企业也担心出口无门,也在大力布局内销 基本也就是线上,这些企业都是巨无霸,

另外一点说一下天猫的费用 特别是直通车其实和百度竞价一样 为什么百度一个医疗广告单次点击可以几百块,天猫也是一样都是过度竞争的结果。个人认为天猫体系目前是如果养家糊口一年准备利润几十万是简单的 但是如果要大投入博出位是要有很多基础的 雄厚的资金 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优秀规范 执行力强的团队缺一不可 要不都是笑话 如同我 在大战中败下阵来 为人耻笑



user1570148159277


因为淘宝很难赚到钱了,如果不出更多的钱,你的商品将无人问津。

创界君有个朋友现在在做淘宝店,前两年生意好的时候,每天都要忙活十几个钟,拍照片,打包物品,发货等等,当时做淘宝除去成本也挣了五六十万。

现在呢,你不仅要花钱上推荐位,上聚划算,同类商品还有几十万个店家与你一起竞争。他们花钱刷单,给淘宝主播钱,给优惠平台钱,站内站外都上上了自己家商品的广告。

我朋友也这样子做了一把,每个月拿出了十万元去做推广,销售量提升的不多,反而把推广费一减,把商品的成本一减,剩下的钱都所剩无已了……每天累死累活的,赚的还没清洁工多。

事实上,现在的电商平台发展迅速,京东、拼多多,微店等,以及各种海淘代购,用户没有变化,但是用户的流量却是被瓜分的。淘宝是没有办法能一枝独大的,进用户易,守用户难呀。

在中国,工厂租金,人工成本,税收,都在提升,所以优质商品的价格只会越来越贵,这样你投入得多,拿回来的却很少。所以一些销量过百万的商家也退出了淘宝……

就连我的朋友,也在考虑找家公司好好上班了。

欢迎评论,你觉得现在电商好做么?

点赞即是鼓励!在这里了解互联网创业那点事。


创界网


淘宝现在越来越难做,流量成本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淘宝用户被阿里巴巴往天猫导入,所以越来越多的淘宝商家离开淘宝,因为在淘宝已经赚不到钱了。

一、淘宝的核心是便宜

淘宝是网上的商店,最开始就是因为价格便宜被用户使用,这也是为什么淘宝最开始的山寨和假货很多,因为便宜啊,所以淘宝必须要靠价格去做吸引用户。但是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淘宝的竞争就越来越难以赚钱了,如果难以赚钱那淘宝卖家就要离开了。

二、淘宝用户被导流给天猫

淘宝的用户非常多,但是也因为假货和盗版而被诟病,美国还把阿里巴巴放在了恶公司的排名,所以阿里巴巴想打造一个正版的电商网站,那就是天猫,天猫只有商家能入驻,所以一定程度保证了品质,而天猫是要收取保证金,开店费用的,所以阿里巴巴在疯狂的给天猫导流,很多用户也从淘宝转移到了天猫。

用户一走,淘宝的竞争就更激烈了,商家也赚不到钱。


三、新平台的崛起

在淘宝之外,有拼多多,京东,唯品会等新电商平台的崛起,也有微信的微店,小程序店铺等更多渠道可以销售,还有微商等等。

所以很多新平台也有很大的销售可能性,也有很多人离开淘宝。

离开淘宝的核心还是淘宝根本不能让卖家赚钱。

你在哪个平台买东西最多?


毛琳Michael


1.其实从几年前,就有不少声音说阿里一直在利用淘宝c店的流量给天猫导流,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天猫的盈利和网站的建立比单纯的淘宝店在战略意义上重要的多,因此,淘宝流量实实在在的变少了,不说大店,小店应该是受此影响最明显的。对于淘宝多如牛毛,货源差不多,价格都便宜的大多数淘宝店来说,流量非常重要。

2.价格优势降低

淘宝最初的崛起和远远低于实体店价格的低价路线有关,为了省钱是大多数人使用淘宝的初衷。

随着多年的价格战累积,一方面消费者对现在的价格几近麻木,疲劳,另一方面,诸多低价平台和细化平台都在和淘宝分一杯羹,平台竞争变大,淘宝流量减少

3.淘宝是典型的二八法则

20%的商家掌握着80%的资源和流量,在数百万同类店铺中,能脱颖而出的是极少数。

同时由于淘宝一直在调整搜索,推荐等算法,并且开始深入细化市场,以后越来越多的搜索入口即流量都会减少,消费者会被智能推荐引导到她可能感兴趣的方向。

关注前程无忧,收获职场干货,陪你走过求职路!


祝你前程无忧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淘宝上商家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2018 年 09 月,淘宝店铺数量为 9990526,将近千万的的店铺,加上天猫店铺的 21000.名副其实的千万级,而在这千万级别的店铺中,要想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同样的,二八法则也适用于淘宝,即 20% 的卖家已经占据 80% 的流量,80% 中小卖家只有 20% 的流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销量过百万的商家,也面临这巨大的挑战,随着流量获取难度的增大和推广成本比重的增加,也会逐渐的退出淘宝。

而在当下的淘宝店铺中,销量过百万并不一定能赚钱,而之所以他们会选择推出淘宝,也是因为不能够很好地盈利。随着淘宝的发展,和店铺的不断增多,淘宝官方都推出了「特色商家」、「细分市场」等活动,这都是为商家做一次筛选,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自己的细分市场,是没办法在这个形势下很好地盈利和发展的。

反观,为什么做到了销量过百万,却依旧无法盈利?有着销量的良好基础,为何不在这个基础上去更进一步?从而避免推出淘宝的结局?这就依旧回到了淘宝最新的万亿级市场的构想了,淘宝陆续推出编程玩具、改良汉服、小户型家具、儿童家具等 2000 多个细分市场,这些能满足个性化需求、有高熟客率等特质的商家,被称为「特色商家」,也是淘宝后续强力主打的方向。而对于有过百万销量的商家,确实可以往这几个方面转型,以达到在洪流中生存:

  1. 商家特色。商家是所在行业的意见领袖,如行业专家、达人、红人等等。这一类型的发展,能够很好地利用内容话、自运营等手段,吸引粉丝。

  2. 商品特色。具备独特 IP 形象、基地产出、供应链完善等独特的竞争力,而且能够抓住消费者的痛点,提供真实的、具有独特风格、调性的商品。

  3. 服务特色。如提供专业定制化的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多选择性特色服务等等。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能够提供独特的、有特色的、因人而异的商品和服务已经越来越受人欢迎,而淘宝则更加是一个竞争激烈之地。要想销量过百万却依旧坚挺,只能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形成差异、不断地占领细分市场,才能不成为那些虽过百万销量,却依旧逃不出被退出的结局。


stormzhang


淘宝不是实体店,实体店需要扎堆,扎堆越厉害,生意越好。即便竞争得有点血腥味,也不会影响实体店赚钱。因为,吸引的消费者会越多,消费力也越强。纵然出现价格战,也不会让实体店全部垮台,也能用体验等让自己用另一种方式生存。如义乌小商品市场,靠的就是扎堆。

淘宝则不同,淘宝依靠的是价格便宜,淘宝如果扎堆了,就要靠价格去维持,需要打价格战。在原本就是盈利空间很小的情况下,再打价格战,就只有一个字——死。一些看似规模较大的网店,为了打赢别人,打垮别人,就不停地在价格上做文章,亏损也就不可避免了。

千万别说电商打败了实体店,认为实体店没有出路了。不会的现如今,不是大型互联网公司也开始转战实体商业了。为什么?光靠网络销售,日子难过了,承受不了了,没有实体店的体验,完全拼价格,消费者也开始价格疲劳了,要到实体店体验了。坚守实体店的经营者,开始反攻了。留下的,更多是那些刚刚创业的人,他们是在体验如何创业。最终,他们也会回到实体店经营。

这就是现状,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网商们,网上开店,不是通往商业成功的主要通道。真正的商业,还是在实体店,在于购物的体验。


谭浩俊


淘宝会淘汰有竞争的商家,同品类的商品,卖家非常多的情况,做的再好的商家,也会流量慢慢消失,我就知道有一个卖家,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2万,后来流量逐渐消失,怎么弄都没用。最后关店,总共开了前后三年左右。

有些销售额高的店铺退出,可能是因为推广费逐渐增大,利润小了,看形势不好放手不干。

有个很简单的办法,找自己以前买过东西的淘宝店,可能关门了。流动性很大。与淘宝的搜索排名有关系。大家可以想象,搜一个商品,只能一个屏幕一个屏幕显示,或者电脑上一页一页显示,而这显示的数量相对于成千上万的淘宝卖家数量实在太小,所以淘宝竞争非常激烈,正因为显示的数量有限,所以,不可以让某个商家长年累月霸占首屏,一定会让它退掉,让其他店铺的商品上买家搜索到的页面,这么做,才能保持淘宝的重要性,不缺卖家,让更多的卖家轮着卖。

可以设想,如果一种商品只有几个卖家,没有新卖家上来,那么,那些长期霸占首屏的卖家,可以不出推广费,阿里就没钱赚,阿里当然不同意,只有让卖家互相竞争并且不断更新首屏卖家,淘宝才可以利用这个竞争的机制从中获利。

搜索以前买过的店铺,可能关门,这是个原因。


西格玛的化学



其实问题的答案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淘宝竞争激烈,营销费用大大增加,那么逃出淘宝也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现在的淘宝由于经过了野蛮生长,商家众多,竞争已经不是常人所能够理解的,白热化也不能完全形容!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现在的淘宝为了吸引流量需要活动不断,营销不断,而且现在的淘宝运营费用也再不断增加,所有运营和营销费用加在一起,需要是营收的45%左右,因此,即使营收再高也不足以覆盖费用,

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消费者被天猫分流,也是原因之一;

三.在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过程中,新平台的出现大打马云一个措手不及,马云的战略失误也是主要原因。也就是,马云把流量倾斜给天猫,而淘宝的流量近乎于殆尽,小商家即使营收在百万元,可是,继续提高营收遇到瓶颈;

四.互联网或者是电商的新鲜劲已经过期,人们的消费习惯会慢慢回归;

最根本的就是,电商的最大弊端就是极致追求性价比,在体验,服务等方面优势消失!

码字真的很辛苦的,来到这里看到我们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间的缘分!关注,点赞和转发一下吧!我们诚挚地谢谢您!


在路上觅寻


1、电商法的出台,让淘宝的优势逐步淡化,过去实际上更多的利润是投机的利润,现在看来不再有机会,还是要回归正常经营。

2、流量,流量太难了,楼主所说的商家实际上在大淘宝看来真的不算什么,淘宝的策略从来都是“抓大放小”,中小商家想经营,利润只会越来越薄。

3、阿里自身的流量实际上也不是特别的好,远没有过去那么活跃,从去年开始,我们的感觉尤其明显,我们曾尝试和阿里的一些运营团队一起设计多种产品,但效果都一般。

4、现在阿里的运营要求真的是越来越严格,再加上双11、双12,这活动那活动,流量是进平台了,但利润却少了,所以真的太难做了。

5、现在流量的分布逐渐向专业化迁移,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大而全未来是很难有空间的,所以周围很多伙伴会更倾向专业化的平台,比如医美,大家都上新氧,你还在阿里坚守什么。

6、阿里自己都在提新零售,为什么,商业还是要关注体验的,纵观全世界各国,哪个像中国把互联网这个气泡吹的这么大,所以,未来肯定还是要踏踏实实的做实体,实体与互联网结合才有出路,走独木桥还是很危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