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读书——道教史纲要

道教史纲要



许地山编著,《道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9。

卿希泰著,《简明中国道教史》,北京:中华书局,2013.04。

读书——道教史纲要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沿袭方仙道、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于东汉中后期逐渐形成的,相信人经过一定修炼可以长生不死、成为神仙,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其经籍书文后汇编为《道藏》。

社会基础:社会各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

政治基础:政治思想、文化的宗教化。

思想基础:道家思想(先秦道家、黄老道家)、儒家思想(伦理纲常)、周易思想、阴阳五行思想、墨家思想、鬼神观念、巫术、神仙思想、神仙方术等。

一、酝酿与诞生

战国末期方仙道,西汉末谶纬、黄老、方仙的合流,方士、道士(称谓)的出现。

战国到秦汉,早期道书的出现,如《太平经》(《太平清领书》)、《周易参同契》等。

读书——道教史纲要


二、创建与改造

东汉时期,民间道教的兴起,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主。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或太清宣元之道,创始人张陵(教徒称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等),创教时间是东汉顺帝(125-144年)时,地点在西蜀鹤鸣山。太平道为张角(奉黄老道)所创,东汉灵帝(167-189年),奉《太平经》为经典。太平军覆灭后,太平道传授不明。

魏晋时期,天师道内部分化,上清、灵宝等派出现。上清派,奉《上清经》,以魏华存为开派祖师,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为最高尊神,为天师道分化而来。传到谱系,南岳魏夫人(魏华存)、杨羲、(父)许谧、(子)许翙(hui4)。东晋末,由道士王灵期传布、壮大。主要经典,一为《大洞真经》(又名《上清大洞真经》),一名《三天龙书》,一名《九天太真道经》(又名《三十九章经》);一为《黄庭经》。灵宝派,传洞玄灵宝部经,据说为葛玄—郑隐—葛洪相传授。后刘宋道士陆修静使之健全、发展。此派奉灵宝经中《五篇真文》、《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为主要景点。

南北朝时期,道教经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的改造和充实,逐渐成熟。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365-448),“去三张伪法”,改造天师道,后称北天师道。受北魏太武帝尊崇,遂有毁佛运动。北周武帝推崇楼观道,遂有第二次废佛运动。楼观道,以陕西周至楼观为中心,以尹喜为祖师,奉《道德经》。此外,笃信老子化胡之说,重视《老子化胡经》、《老子西升经》、《老子开天经》、《妙真经》。从北周武帝至唐初,楼观道均为北方最大道派。南朝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406-477),自称“三洞弟子”,“祖述三张,弘衍二葛”,编制《三洞经书书目录》,“总括三洞”。其改革后的天师道称为南天师道。同时,陆修静撰写大量灵宝经,编制灵宝经目,促进了灵宝派的发展。齐梁时期,茅山道士陶弘景(456-536)通过撰写《真灵位业图》、编著《真诰》、改革修炼方法、传授上清经,改革、发展了上清派,后来形成了茅山宗。《茅山志》卷10将陶弘景列为上清第九代宗师,前八依次为魏华存、杨羲、许穆、许翙、马郎、马罕、陆修静、孙游岳。

三、兴盛与发展

隋代南北道教逐渐交流、融合,形成了以上清派茅山宗为主流的格局,以茅山道士焦旷、茅山第十代宗师王远知、楼观道士王延等为主要人物。初、盛唐时期,借助政治干预,以茅山宗为主流的道教在李唐取得了长足发展和相对稳定的地位。其主要人物及其功绩包括:孙思邈,发展道教医学;成玄英、李荣,重玄学代表,前者有《道德经注》(蒙文通辑)、《南华真经注疏》传世,后者有《老子注》(蒙文通辑)传世,王玄览《玄珠录》受玄学影响;司马承祯(茅山第十二代宗师)、吴筠(茅山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弟子)发展了修道思想和修道方法,前者著作以《坐忘论》、《天隐子》为代表,后者有《玄纲论》、《宗玄先生文集》;张万福,长安太清观道士,整理道教斋醮科仪等;李筌,注《黄帝阴符经》。除茅山宗、楼观道外,原天师道和灵宝派已传承不明。唐代茅山宗传承以第十代宗师王知远、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第十三代宗师李含光、第十四代宗师韦景昭为中心。

中、晚唐及五代十国时期,道教曲折发展,受当时政治动乱影响较大。中间经历了唐武宗与周世宗两次崇道灭佛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光庭(850—933),天台道士应夷节弟子,著有《道德真经广圣义》、《广成集》、《道门科范大全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等,在系统化老子神话传说、《道德经》研究总结、丰实神仙思想、整理宗教神学地理集、修订斋醮科仪等方面贡献巨大;闾丘方远(?—902),34岁受法箓于天台山玉霄宫叶藏质,“铨《太平经》为三十篇,备尽枢要”(《续仙传》卷下),名之曰《太平经钞》;谭峭(860或873——968或976),于嵩山得辟谷养气之术,入南岳衡山丹成,又隐居青城山,著有《化书》;彭晓(?~955),著作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此间,仍以茅山宗为主,十五代至二十代宗师依次为:黄洞元、孙智清、吴法通、刘德常、王栖霞、成延昭。另据《续仙传》、《历代真仙体道通鉴》记载,茅山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又传有南岳天台一派,传上清大洞秘法或三洞经箓。

北宋时期,因执政者的支持,道教高涨。其中大修道观、赐赠封号外,尤以张君房奉敕编纂的《大宋天宫宝藏》,及其辑编的《云笈七签》影响最大。

读书——道教史纲要


四、分化与变革

南宋道教,符箓派盛行,以龙虎天师(正一)、茅山上清、閤皂灵宝等“三山符箓”为主。天师道从北宋末年第三十代天使张继先起,形成“正一雷法”的符箓道法,第三十一代至三十六代宗师为:张时修、张守真、张景渊、张庆先、张可大、张宗演。此外还有、王道坚、留用光等名道。茅山上清派,自南宋起式微,其第28代至41代宗师依次为:蒋景彻、李景合、李景旉、徐守经、秦汝达、刑汝嘉、薛汝积、任元阜、鲍志真、汤志道、蒋宗瑛、景元范、刘宗昶、王志心。閤皂山灵宝派,擅长斋醮祭炼,南宋时,有郑所南(1421-1318),著有《释氏施食心法》1卷,《太极祭炼》1卷等。三山之外,还有其他道派流传。

神霄派,以神霄雷法著称,系从天师道演化而来,与上清派关系密切。北宋是,王文卿、林灵素俱传雷法。南宋后,王门兴盛,传者以邹铁壁、莫月鼎、锆子羽、徐次举等为主。

清微派,由上清派衍化而来,自谓其符箓道法出于清微元始天尊,奉唐昭宗是女冠祖舒为祖师。南宋理宗时,南毕道始倡,其弟子黄舜申发扬之。此后,分为南北宗,北以湖北武当山为中心,张道贵为首;南宗以福建建宁为中心,熊道辉为首。

天心正法派,由天师道衍化而来,以天心正法为主。初祖为北宋道士饶洞天,后廖守真、路时中等传法,又分为东南、西蜀两派。

东华派,从灵宝派分化来。宁全真始倡,林灵真弘扬之,以温州为中心。

净明派,亦从灵宝派分化而来,奉许逊为教祖,以江西南昌西山为中心,元初刘玉等人弘扬之。

南宋时,符箓各派之外,有金丹南宗,宗承北宗张伯端内丹学,以其为祖师,又称紫阳派,入元后分化、融入全真、正一,遂失传。北宗指王重阳所创全真道。南宗实际创派人为白玉蟾,其传系张伯端以下有:石泰(著《还元篇》)、薛道光(著《丹髓歌》)、陈楠(著《翠虚篇》)、白玉蟾(1194-1229,著作颇多)。

在金朝统治地区,也先后出现了一些新道派。太一道,萧抱珍创,其太一三元法箓术由天师道符箓秘法演化而来。二祖韩道熙、三组王志冲,均改姓萧

大道,初名大道,刘德仁创,本老子《道德经》。二祖陈师正、三族张信真、四祖毛希琮,之后分为燕京天宝宫和玉虚观两派,分别以郦希诚(一作成)、李希安为无祖。

全真道,王重阳创于山东,著《重阳立教十五论》。有七大弟子(七真),马钰(二祖,1123-1183)、谭处端(三祖,112-1185)、王处一、郝璘、刘处玄(四祖,1147-1203)、孙不二、丘处机(五祖,1148-1227)。

元代道教各派不断分化、融合。全真教,此时逐渐发展至全盛,丘处机功绩最大。五祖丘处机(1209-1227年掌教)之后,依次为:尹志平(1227-1251)、李志常(1251-1256)、张志敬(1256-1271)、王志坦(1271-1272)、祁志诚(1272-1285)、张志仙(1285-1308?)、苗道一(1308-1311)、常志清(1312-1313)、孙德彧(1313-1320)、兰道元(1321-1323)、孙履道(1323-1328)、苗道一(1328-1335)、完颜德明(1335-1362)。

金丹派南宗自陈致虚(1290-?)后遂归于全真道,共尊北五祖、七真及南五祖。太一道经四祖萧辅道、五祖李居寿、六祖李全祐、七祖蔡天祐之后,失传,或合于正一道。真大道,玉虚观六祖刘有明、七祖杜福春后无记载;天宝宫六祖孙德福、七祖李德和、八祖岳德文,此后“二赵一郑摄掌教事”,十二祖张清志后,失传,或合于全真道。天师道龙虎宗,此时逐渐超过茅山宗,第三十六代至四十一代天师依次为,张宗演,张与棣,张与材,张嗣成,张嗣德,张正言。张宗演弟子张留孙北上,创立龙虎宗支派,玄教,二任吴全节,三任夏文泳,四任张隆德,五任于有兴,此后不传。茅山宗元代有四任掌教,42代翟志颖,43代许道杞,44代王道孟,45代刘大彬,此后传承不明。茅山38代宗师蒋宗瑛弟子杜道坚(1237-1318),对道教理论颇有研究,其弟子赵嗣祺影响最著。张雨(1277-1348),先师从43代茅山宗师许道杞弟子周大静,后师从玄教道士王寿衍,编有《茅山志》15卷等。二人曾助刘大彬复苏茅山宗。閤皂宗在元代仍有传承,于延祐(1314-1320)后入正一道。

三山之外,神霄派以莫月鼎一系最盛;清微派北宗与全真道交融,称“武当清微派”或“武当全真派”;东华派以林灵真为主要传人,其后宗师为正一派董处谦和第39代天师张嗣成,遂归入正一道;混元派以雷时中为主,传《度人经》。此外,有传天心地司法的彭元泰,重《度人经》,从閤皂灵宝衍化而来,属天心派,又具有混元派和北帝派的特征。净明道,由刘玉等人革新重振,糅合理学,其后有黄元吉(1270-1324)、徐慧(1291-1356)、赵宜真(并传全真、净明、清微等)。

元末,南北金丹道派合于曲阿贞道,南北符箓各派逐渐归于正一道,形成了全真与正一两大宗派。明中叶以前,符箓派较为兴盛,内丹派式微。正一道天师传承自42代至49代,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张懋丞、张元吉、张元庆、张彦頨(yu3)、张永绪。43、44代天师张宇初、张宇清和正一派道士邵以正等主编《正统道藏》5305卷,50代天师张国祥主编《万历续道藏》180卷。其中,张宇初在历代天师中为佼佼者,对道教教理贡献极大。此外,元末明初龙虎山道士赵宜真对教理教义多有阐发。此间,对道教斋戒仪范、符箓道法多有汇编整理。赵宜真一系,刘渊然、邵以正、喻道纯均为正一名道。

全真道在明代以武当山张三丰一系为主,其弟子著名者有丘玄清及太和四仙(卢秋云、周真德、刘古泉、杨善澄),其他如周自然、彭通微、王宗道、单道安等亦有成绩。又崂山全真道士孙玄清,本龙门派四代孙,后创立“金山派”,因于崂山修真,又称“崂山派”。元明间,形成“龙门律宗”,又称“龙门派”,祖丘处机。第1代律师赵道坚(创派)、2代张德纯(隐于华山)、3代陈通微、4代周玄朴,第5代分张静定和沈静圆两支传播。张静定,隐天台,教传第6代赵真嵩(隐王屋山),第7代王常月。沈静圆传6代卫真定,7代为沈常敬。当时虽传衍不绝,但声望不高。明代中前期,著述以张三丰、何道全、王道渊为代表,主张三教同源一致。此外,明中叶,龙门派传人阳道生传有《真诠》一书。

在“三教融合”的趋势下,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教派,其中以林兆恩(1517-1598)的“三一教”影响最大,其以儒为表,以道为里,以释为辅。

读书——道教史纲要


五、衰落与新生

明中叶以后,全真与正一交流、融合大的活动趋于频繁,教理教义互有鉴戒,但整体趋于衰落。明清之际,正一道天师自50代张国祥传至60代张培源。雍正时,正一道士娄近垣(1689-1776)颇有成就。其后,龙虎宗分衍出正乙派,尊为创派人。其弟子著名者,有惠远谟、李湛然、蒋真昕等。茅山宗则与全真道及其支派龙门派混处,遂不断衰落。

符箓派此时遂有新派产生,但神霄、清微、净明等依旧有传承。南宋以来,神霄派以苏州玄妙观为据点。此时有施道渊(?-1678)一系以此观和穹窿山为中心传播。其传承为胡德果、潘元珪、惠远谟、张资理及施神安,其中惠、张兼承正乙派。清微派一支派流传于北京东岳庙,供第一代始祖禹贵黉(hóng)。净明道祖山南昌席上与全真龙门派混处,较著名的道士有彭又朔、张逍遥、周德锋、朱良月、胡之玫及傅金铨。

全真道在明清之际出现了以尊丘处机为祖师的龙门派为主体的复苏迹象,代表人物是王常月(?-1680)。龙门支派繁多,8代弟子中,有黄守正在苏州浒墅关开创的太微律院、吕守璞的冠山派,陶守贞在湖州金盖山开创的云巢派,盛青厓在余杭金筑坪开创的天柱观;9代中,有周太郎的杭州金鼓洞,邱太生的浙江嘉善长春宫,钱太华的无锡长春宫;10代中,有许清阳的杭州机神殿,高清昱的浙江天台桐柏宫等。龙门派在江浙地区的高道有,11代闵一得(1758-1836,师从高清昱等),后主持金盖山纯阳宫,弟子中有闵阳林、薛阳桂出众。著《金盖心灯》8卷,记录龙门派1-14代近百人生平事迹。又编有《古书隐楼藏书》。7代孔常桂及其支系在江西南昌西山净明派祖山传衍。白玄福、王常月在湖北武当山传龙门派。10代李清秋在广东罗浮山开创南宫派。在四川,穆清风(10代传戒律师)、陈清觉(12代传戒律师)、张清夜等传播龙门派。陈清觉弟子中,陈一庆住持青城山天师洞,吉一法住持成都二仙庵,刘一贞住持青城山朝阳洞,孟一贵开建住持大邑县龙凤场云台山观音寺,石一含开建住持茂县欧阳观,龙一泉开建住持三台县云台观。陈清觉一系后形成碧洞宗,以成都二仙庵、青城山天师洞为中心向四川及其他州县发展。张清夜(1676-1763)曾住持青羊宫、武侯祠,作《玄门戒白》、《阴符发秘》。龙门派在东北的传播以郭守真(1606-1708)一系为主,在西北以11代刘一明(1734-1821,在易学、内丹学、医学均有贡献)为主。王常月弟子伍守阳(1574-1664)引禅入道,强调仙佛合宗。其门人著名者,有伍守虚、伍太初等。清代道士柳华阳(1736-?)承袭其思想,创建金丹道伍柳派。

此外,道教学者陆西星(1520-1601或1606),自称上承钟吕,主张男女双修,性命兼行,是为内丹东派祖师,著作极多。

鸦片战争以后,道教继续衰老,不断转向民间,与地方组织合流。近现代,正一道以江西龙虎山天师道为主,分布有北京东岳庙、江苏茅山、上海、武当太和宫等江南地区。全真道则以龙门派为主,以北京白云观祖庭为核心,其分布主要有广东罗浮山龙门南宫派(陈铭珪,?-1881)、四川青城山龙门碧洞宗(易心莹,1896-1976)、武当山龙门派(扬来旺,?-1909;徒孙徐本善,1851-1932)。此外,有全真道南无派,尊谭处端为祖师,第20代宗师刘名瑞(1839-1931)为此期主要代表。

近代出现了一批教外的道教学者,如李西月(1806-1856,内丹西派创始者)、黄裳(中派正宗丹法)、陈櫻宁(1880-1969,内丹仙学)、刘咸炘(xin,1896-1934,《道教征略》)、许地山(1893-1941,道教史研究),陈寅恪(1890-1969,道派及人物研究)、陈垣(1880-1971,碑刻、宗教史)、蒙文通(1894-1968,道书整理)、王明(1911-1992,道书整理、道教文化)、陈国符(1914-2000,道藏、外丹)、傅勤家(道教史)等。

(关中学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