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投顧問答錄(3):次新股是A股的先鋒部隊,預示著A股的未來

問:週五股市走勢出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創指大跌1.78%,而滬指僅微跌0.18,上證50指數甚至還上漲了0.36%。這種現象是否說明股市出現二八現象,大盤股將會有行情了?附:三大指數週五分時走勢具體如下圖所示。

投顧問答錄(3):次新股是A股的先鋒部隊,預示著A股的未來

三大指數週五走勢

答:週五這種走勢,預示著大盤繼續調整的可能性很大,而不是要出現所謂的二八行情。

首先,解釋一下所謂的二八現象。這是A股中一種獨特的市場現象。這個“二”一般是指流通盤比較大的大盤股。這些大盤股的數量佔市場比例不大,所以稱之為“二”,其實就是指少數派的意思。同理,這個“八”指的是流通盤比較小的中小盤股。這些中小盤股的數量佔市場比例較大,所以稱之為“八”。但是,如果從滬指構成比例的角度看,大盤股佔指數比例較大,中小盤股佔滬指的比例較小。這就造成了一種A股比較獨特的現象:只要大盤股小漲,滬指跌幅都不大(甚至會小漲),而代表中小盤股的創指可能大跌。這個現象在2016年以後特別明顯,具體原因大家都懂的,主要是大盤股在呵護股市嘛。

其次,說說二八行情。真正的二八行情,是指指數在上升趨勢時,大盤股和中小盤股輪流上漲。這樣指數的上漲會比較健康,走得比較長遠,是一種較好的狀態。但是,目前指數處於下跌趨勢裡,大盤股的上漲有時候卻掩蓋了中小盤股的下跌,讓持有中小盤股的投資者看不清市場真正的走勢。所以,目前不算正常的二八行情。

所以,我們分析市場時,最好要同時分析三大指數,這樣才能比較真實的看到市場的真正表現。那麼,我們來看看創指週五的下跌,究竟是什麼原因,有何預示。

下圖是週五概念股板塊排行榜。可以看到,其中的次新股板塊跌幅雖然不是第一,但是板塊內個股的下跌比較慘烈。據統計,次新股板塊共有188個個股,週五跌幅大於4%的個股共有60個,佔全部次新股的31%;其中跌停股有7個。次新股如此大面積的下跌,才是造成創指週五弱勢的主要原因。

投顧問答錄(3):次新股是A股的先鋒部隊,預示著A股的未來

次新股板塊跌幅榜

那麼,次新股這種群體性走弱,有何預示呢?我們可以先考察一下次新股板塊的歷史走勢,看看次新股板塊在A股市場的地位。具體如下圖所示,這是次新股板塊和滬指的季線對比圖。

投顧問答錄(3):次新股是A股的先鋒部隊,預示著A股的未來

次新股板塊和滬指季線對比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第一個方框是2013年3月29日(一季度末)至2014年6月30日(二季度末)。這是上波牛市的底部。在這個底部裡,次新股板塊走勢明顯強於滬指,可以說是滬指的先鋒部隊,引領滬指逐漸走入牛市。第二個方框則顯示在2016年後,次新股板塊繼續引領滬指上證,走勢也有明顯的預示,繼續發揮先鋒部隊的作用。第二個方框後,次新股板塊率先回調,提前滬指進入調整,此後滬指也展開中線調整。這些歷史數據告訴我們,次新股板塊在A股市場確實具有先鋒部隊的作用。無論漲跌,次新股板塊都是提前引領。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次新股板塊的的分析。

現在,我們再回到開頭的問題來:週五的創指下跌,究竟該怎麼樣分析?答案是創指是次新股板塊引領的,次新股板塊目前處於加速下跌之中(見上圖)。那麼創指繼續下跌的可能性較大。當然,滬指和上證50指數可能跌幅不大。至於次新股板塊調整的基本面原因,也許是IPO不斷,市場承接資金不足吧。

綜上所述,未來的指數可能繼續分化。持有中小板個股(特別是次新股)的投資者需要注意繼續調整的風險。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股市變化莫測,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