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30歲後,請殺死你的原生家庭

你的原生家庭在你心裡活得越久,

你的自我生命力就越薄弱。

你不是不想長大,

只是不願長大。

30歲後,請殺死你的原生家庭


『01』

上週,曾經因《奮鬥》一劇紅極一時的朱雨辰,忽然就上熱搜了。

並不是因為他又出了什麼大紅大紫的作品,而是因為他參與了一檔電視節目《我家那小子》,其母在節目中“女人必須是賢妻良母”和“用全部生命愛兒子”的言論,引發了瘋狂刷屏。

誰成想,那個戲裡的不羈青年,戲外卻是個活脫脫的“媽寶男”。

聽說,年過七旬的朱媽媽,一直把兒子朱雨辰當成“寶貝”一樣照料著,保護著。可笑的是,兒子現在已經40歲了,她依然不依不撓管著他。

兒子去哪工作她就跟到哪,談個戀愛她也要插手,還聲稱自己用生命愛兒子,根本沒有自我…

這麼多年來,朱雨辰也在不同場合表示,媽媽給的愛讓他壓力很大,但必須聽媽媽的,不能讓她傷心失望啊。

或許,朱雨辰是出於無奈,出於所謂的孝順,才會如此順從媽媽,活了大半輩子,落得個至今未婚、身材發福、工作受阻的地步!

網絡上的聲音幾乎一邊倒的diss朱媽媽,說她自私,霸道,不講理。當然,這種聲討沒毛病,但是我更想說:

難道朱雨辰本人就沒有一點過失嗎?難道他無底線地承接母親施加的控制,就真的是一種“偉大”嗎?難道他的“中年失敗”,這個鍋一定是母親給背嗎?

拉倒吧。作為一個獨立的成年人,面對媽媽的極端強勢與控制,你完全是可以有所選擇,有所迂迴,有所抵抗的。

如果你只是個二十歲的毛頭小子,被母親方方面面罩著,倒是情理之中;但你到了三四十歲,依然躺在媽媽懷裡當“巨嬰”,那就真是你自己太不知長進了!

拿著“孝順”二字當擋箭牌,實際上是自己不敢為自己的人生做主,被自卑,膽小,逃避責任的心理佔了上風。

受困於原生家庭的影響,“朱雨辰們”或許一輩子都會圈定在父母“我為你好”、“你必須這樣”“所做一切都是因為愛你”的思想捆綁下了。

你絲毫沒有察覺到,沒有人願意愛你,不是因為你有一個怎樣的媽,而是你還沒有能力處理你和你媽,以及你和外界的關係;

你事業沉寂不前,不是因為你媽管得太寬,而是你還沒有能力掙脫你媽的束縛,為自己的工作和未來尋出路。

30歲後,你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你若不去改變上一代原生家庭對你的擺控,你將永遠活在那個狹小又窒息的世界裡。

30歲後,請殺死你的原生家庭


『02』

那些被原生家庭籠罩,被父母之愛綁架的人,不要再自欺欺人地標榜自己有多“孝順”了。

說到底,是你自己太慫,太懦弱。

有一個朋友,嫁給了一位單親的男士。她時常感慨,為什麼自己的老公根本不像是屬於她的,而像是婆婆的“私屬品”?

她想找關係把孩子送到好點的幼兒園,老公反對:沒必要花那個冤枉錢啊,你看我小時候我媽沒錢給我上幼兒園,我不是照樣考上了大學;

她習慣了把用過的水直接倒掉,老公總是提醒她:親愛的,說了多少次別浪費水資源呀,你可以像我媽那樣,把水留著沖廁所的;

她決定換一份市場營銷的工作,老公表示不解:現在這個工作挺好呀,輕鬆穩定,有時間照顧家庭,我媽說了,女人還是要以相夫教子為主…

突然有一天,她真的忍不住爆發了,質問自己的老公:

你怎麼啥都要聽你媽的,你到底是跟她過日子還是跟我過啊?

瞬間,老公變得畏首畏尾,思索了一小會,才支支吾吾地跟老婆解釋:

哎,要怪就怪我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我媽一個人把我拉扯大不容易,她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現在長大了有能力了,必須要孝敬她,尊重她,再說她老人家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小家好嘛…

朋友瞬間傻眼,然後淚目。

沒想到,曾經那麼仰慕和深愛的男子,到了柴米油鹽得生活中,竟是這樣一個失了風度,沒了自我的軟弱男。

原生家庭的深刻烙印,貌似一輩子都除不卻,消不盡。

她提出與老公分居一段時間,給他發了一條信息:你都已經三十多了,早該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思想了,早該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了,等你有所醒悟,我再回來。

惟願不久後,朋友的愛人能帶著一顆悔改且輕鬆的心,與她和好如昔吧。

其實,作為已經結婚生子的成年人,真的是時候該殺死你的“原生家庭”了。

因為,從現在開始,你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更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你要是還不把自我解救出來,那種陰影和疤痕就會一直復刻給你的下一代,然後給下一代造成另一場無休止的束縛,讓他也走上軟弱,怯懦,自失的格局。

30歲後,請殺死你的原生家庭


『03』

曾讀到《瓦爾登湖》中提及長輩對年輕一代的束縛:年歲增長未必就更適於充當年輕人的導師,因為所得往往不及所失。

你該知道,在老人那裡,不是每一種經驗之談都是鐵打的真理;不是每一種寵溺之行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愛。

你要是敢對父母的錯誤看法說“不”,你要是敢走出原生家庭的“桎梏”,你要是敢做出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已經“長大”,絕不會活成一副“中年失敗”的模樣。

我想起一個“成功殺死原生家庭”的朋友。

他的父母特別的“市井氣”,摳門,勢利,還愛貪小便宜。印象最深刻是在擇偶這件事上,他曾被父母教唆著:

你是獨生子千萬不要找有兄弟姐妹的,不然家庭關係多複雜!

你爸你媽可都是有退休金的,農村出來的姑娘就別搭理了,養老負擔會很重!

還有,學歷起碼本科以上啊,我們家庭成分好,要是娶個沒文化的就丟臉了!

別的事他就忍了,但談戀愛這件事,他真的不能再妥協了。

他開始反思,難道父母說的就一定對嗎?自己都奔三的人了,憑什麼不能為自己的人生大事做主?

那會兒他恰巧愛上了一個外地的女孩,父母是農民,家裡還有個弟弟,工作也只是商場導購而已。但他們相處很愉快,他決定把女孩帶回去面見家人。

當他的父母看到女孩,聽說了她家的基本情況,露出一臉的不滿意。事後,一直是“乖乖仔”的他終於發起了抗議:

我馬上三十歲了,再也不想活在你們的精神統治之下了。

早就受夠了你們的種種狹隘思想了,從現在起,請尊重我的選擇好嗎?

我也有明辨是非、區分善惡的能力,時間會證明,你們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可以獨自掌控自己的人生了。

此時,父母被他噴薄而出的心裡話給震住了。兩個老人一言不發,佝僂著身子,走進了裡屋。

那單薄的背影裡,是委屈,也是愧疚;是不甘,也是放手。

慢慢地,父母在兒子的感染下,果然變得柔軟了。他們理解了兒子所追求的簡單幸福,見證了兒子一步步走向成熟、穩重、自信的過程,同時也放下了多年來“頑固教子”的執念。

所以你看,面對父母強加的思想,你不是不可以回絕,不是不可以扭轉。

只要你願意改變,只要你願意自我成長,只要你願意從一個習慣依靠的人變成值得依靠的人,你會發現,你是明亮的新綠,永遠煥發著生機與靈性。

最後,只想送“朱雨辰們”一句話:

就算你成為世界上最“孝順”、最“聽話”、最“偉大”的兒子,卻最終沒能成為你自己,這才是最大的失敗。

30歲後,請殺死你的原生家庭


『我是知心逗比女青年“澤小哲”,只講述低到塵埃裡的遇見,有一天你會遇見我,遇見他,也終將遇見你自己。更多原創拙文請關注“澤小哲”(ID:doufengushi2016)微信訂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