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電商選品的正確打開方式

電商選品的正確打開方式

電商創業的第一個大難題就是選品——選不對產品,營銷和服務再怎麼玩出花來,銷量還是上不去。

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選品的矛盾在於:選的產品不對,還沒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失敗;但反過來,又必須先選好產品,才能開始真正有趣的工作。

最糟糕的就是,很多人一早想好了要賣什麼,但他們的目標市場已經嚴重飽和、競爭慘烈。選品的另一個問題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有很多變量要考慮,供需關係並不是唯一因素。

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執行力。最大的變量總是“你自己”。

所有,不要問:“多久才能賺到錢?”或者“我的店鋪什麼時候才能上線?”

應該這樣問你自己:“店鋪能做多好”、“如何為這一行增加價值”、“能多長時間堅持不懈地做這個店鋪?”

那麼,該如何找到選品的正確打開方式呢?

電商選品的正確打開方式

評估需求

首先,必須存在需求。

大部分人這部分沒有問題,因為一開始都會傾向於選一些大眾化、肯定有需求的產品。電商創業培訓師Steve Chen就說:“如果每次一有人決定賣T恤、嬰兒裝或婚禮飾品,就給我一塊錢,那我孩子的大學學費都攢出來了。”

反過來,也有一些天馬行空的奇怪產品創意,簡直讓人不明白怎麼想出來的。

那這些想法究竟有沒有市場呢?不能想當然,要評估。

整體來說,評估需求的辦法有很多。首先,可以用谷歌關鍵詞規劃師工具,看看人們都在網上搜些什麼。還可以看eBay的已關閉交易,也可以看看亞馬遜在賣什麼、不賣什麼。

只要知道去哪裡看,找到有需求的產品其實很簡單。

評估競爭

知道存在需求以後,還需要評估競爭情況。有兩個方面需要考慮。

第一,你在質量上是否具備競爭力:

你競爭對手的網站質量怎麼樣?

你能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嗎?

你能提供更廣的選擇範圍嗎?

你的定價有競爭力嗎?

有很多人完全沒有考慮過自己將面對怎樣的對手,就盲目進入了某個領域。如果你不能提供有力的理由說服消費者從你這裡買東西,那就乾脆不要開店。

第二,要從搜索引擎的角度來看:

對手的網站從SEO角度來說優勢很大嗎?

你的店鋪打入搜索結果第一頁的希望有多大?

一般來說,如果已經有很多網站霸佔了搜索第一頁,那就說明這個領域中有很多強勁的對手,是你很難撼動的。

電商選品的正確打開方式

最重要的因素

評估需求和競爭時,經常還要用上一些定量的原則。但有時候可以把這些條條框框都扔到一邊去。為什麼?

因為凡是原則都只是一般性的規定,但凡事總有例外——選品中最關鍵的是要能創造的獨特價值。有了這一點,其他的規則都不重要。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獨樹一幟,笑傲江湖!這時候,常規規則,特別是SEO的規則,就不是大問題。

就算搜索首頁被一些大店牢牢霸佔,就算你競爭對手的網站狂拽酷炫吊炸天,只要你能提供一個有力的理由說服人們來你店裡購物,就很可能成功。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獨闢蹊徑的小店能戰勝巨無霸的原因。梅西百貨這些大百貨店可能很能砸錢,但它們賣的東西太多了,無法專精於某一個商品。

所以,你可以選擇某一個小的品類,成為業內龍頭,輕鬆打敗大型品牌店。但要保證你確實有獨一無二的東西,否則就別麻煩了。

找到獨一無二的東西

那你自然要問了,怎麼才能找到這個獨一無二的東西呢?怎麼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呢?答案就在於你自己的技能,在於你願意經歷多大的痛苦來爭取這個“脫穎而出”。

大多數人開網店,想的都是“某個東西多麼容易做”。但如果某個東西容易做,那被人山寨也很容易。

所以,不要去想那些“容易”的東西,而應該想什麼東西難做、花時間做。對你來說很難,很可能對別人也難,就不容易遭複製。

2000年的時候,開網店很難,因為當時的網絡基礎沒起來,也沒有標準化的電商平臺。所以,那時候花了大力氣從零開始做網店的人現在賺得最多。但現在,開網店太容易了,光是有個店賣東西已經不行了。必須要想辦法做差異化。

比如,Steve Chen做電商時,把所有的庫存都放在家裡,商品從多個不同國家進貨,所有的刺繡都是自己在家手工完成。他們當然可以花錢請代發貨服務、直接用國內的商品、請工廠代做刺繡,但就是因為他們都在家裡自己做這些麻煩事,他們才能更好地掌控利潤、客戶服務和品牌。

你做的事情越難,你面臨的競爭就越小。

賣有用的東西

不管開網店還是做其他生意,一定要保證你提供的東西有價值。不應該盲目地做關鍵詞調研,或在搜索引擎上觀察競爭情況,而應該仔細瞭解所有的競爭者。看看他們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行業飽和也不一定就意味著沒有機會。只要能讓人感到你的產品更好,你一樣能成功。

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總有賺錢的時候。但如果你只想賣滿大街都是的東西,那就永遠也賺不了大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