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明成祖为啥要迁都北京?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明朝为啥要迁都北京?

明成祖为啥要迁都北京?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明朝迁都北京是我们本期要聊的问题。众所周知,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首都)。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将都城迁去了北平,并改名北京。那朱棣为什么要将首都从富庶的南方地区迁去相对来说比较贫穷的北方地区了?难道仅仅是因为北京是他的大本营吗?这背后是否有其他原因?

1402年7月17日,是朱棣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继承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年号永乐(皇位如何得来不是本文的主题,此处带过)。

明成祖为啥要迁都北京?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明成祖朱棣在中国历史上绝对算的上是一代有为的君主。不谈他帝位得来的方式,单从他的为政举措和政绩来说,他远胜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帝。

明成祖为啥要迁都北京?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明成祖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这样评价到:“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此其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明成祖既北定鞑靼,耀兵于乌梁海以西,西辟乌斯藏,以法号羁縻其酋,南戡越南,夷为郡县。陆运之盛,几追汉唐,乃更进而树威于新国。郑和之业,其主动者,实绝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

事实也证明,朱棣绝非庸才。他在即位后没有贪图享乐,而是立即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上,在政治方面最大的举措就是迁都北京。朱棣即位后,即开始准备迁都。永乐元年,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五年五月开始建北京宫殿。永乐九年,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永乐十三年五月,平江伯陈瑄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废的运河重新畅通;永乐十九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十二月,北京郊庙宫殿成。十九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此后北京一直是明朝的京师。

明成祖为啥要迁都北京?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上,对于朱棣迁都北京一直有各种议论。总结一下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自己的地盘待着放心;二是蒙元残余尚在,天子守国门,居安思危;三是北京有较好的区位条件等等。

咱们一条一条的分析。

北京(之前叫北平)是朱棣的“老窝”。朱元璋认为元朝之所以经常发生宫廷政变,主要原因是没有立太子,因此他一称帝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他还看到当元末农民起义四处爆发的时候,元王朝在各地缺少强有力的藩卫。有鉴于此,洪武三年(1370)他就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个儿子封到各地当藩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枫先后去世,故朱元璋四子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靖难之役(有兴趣了解的可以私信我啊)后他虽然登基为帝,扫除了反对者,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他,不少人尤其是一些“老顽固们”颇有微词,南京于他而言不亚于“龙潭虎穴”,隐患极大。而北方的北平(北京)就不一样了,他在北京经营30多年,根基深厚,统治稳固,可以消除很多隐患,巩固统治,坐稳江山。

明成祖为啥要迁都北京?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天子守国门”并非戏言,当时的北方边患比较严重,受瓦剌等少数民族的威胁,所以朱棣实行所谓“天子戍边”的政策,迁都北京,表现其守卫边疆的决心。不得不说,明成祖朱棣的确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天子守国门”的决心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五代十国时期,后晋捐出了

燕云十六州,造就了北方民族几百年的强盛。因为燕云一丢,中原将完全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铁骑之下。成祖认识到这点,所以他决定迁都北京,意为天子守国门,首都就是前线。再者,自秦开始,中国历朝的首都,大都建在北方。宋之前,长安、洛阳、开封都曾做过都城。其中以长安的时间最长。南方如金陵、杭州、扬州等处,亦曾做过都城。奇怪的是,在南方建都的王朝,大都短命。而都于北方者,大都国祚长久。这皆因在漫长的历史中,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汉文明,始终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冲击。在冷兵器时代,汉人的文尔雅怎抵挡得住“人”的铁马金戈。建都北方,主要是为了抵御异族的入侵。而明朝南京偏于江南一隅,不利于控制北方局势。

明成祖为啥要迁都北京?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燕云十六州

明成祖为啥要迁都北京?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还有一种比较迷信的说法就是从古至今,南面为王。就是说,要人在北方,面向南方,方可称王,并且长久。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从北方起兵统一中国的政权很多,而从南方起兵北伐胜利的却很少,南面的政权大多短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北宋南宋等都是被北方的少数民族所灭。所以在北方建立政权,被认为才会长久。

另外北平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于此不仅可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由南则可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

有人也认为朱棣是由于篡位而得来的皇帝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想通过迁都改变政治环境;而且朱棣作为一代雄主,有很大的抱负和野心,元大都在北京并最终形成了地跨三大洲的大国,而朱棣自然有这方面的想法。还有一个原因是明成祖时期,经过洪武时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十分强盛,四方来朝。成祖认为泱泱大国,需要一座能够彰显中华威仪,繁华的宫殿。所以在北京修筑宫殿,经过14年的修建,完工后迁都北京。

明成祖为啥要迁都北京?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早在明代之前,北京就是甲于天下的大城,明代迁都北京,有极为充分的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个人情感的原因。后人的各种说法在某种意义上都只是猜测。

日本著名汉学家那珂通世《东洋小史》里说:“昔汉武、唐宗者,虽屡破北狄,但均系遣大将而非亲征。汉人天子远渡沙漠者,唯明成祖一人。”明成祖作为一代明君,见识广博,迁都北京自有深意。后人给出的理由只能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