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为什么很多公司的绩效考核越来越不得人心?三个原因很现实

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每个公司都会设定一套绩效考核标准,将每个员工每个月,每个季度的绩效整体表现,用数据的方式体现出来,再回馈到每个员工手上,谁的数据漂亮,老板就会安排升迁或发放奖金,谁的数据比较差,就会面临降职或罚款的风险,所以公司设置这套制度,初衷是为了激励员工,进而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但是目前很多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越来越难以服众,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很多公司的绩效考核越来越不得人心?三个原因很现实

1.绩效考核制度难以做到公平公正。

在很多公司,对员工的绩效评定难以做到公平公正,为什么这么这么说呢?因为评定一个员工的绩效表现,不光是根据员工的硬实力,什么是硬实力,比如公司某个员工一个月或一个季度时间内,做到了多少业绩,为公司创造了多少效益,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数据,也是能直接体现员工自身实力体现,这就是硬实力,但即便是单纯比拼硬实力,公司里两个员工分别负责两个不同的地区,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都不同,中间存在很多变量,即便是针对某个地区加上一个权重系数,但是这个权重系数定为多少才合理?这就会造成很大的争议。除了硬实力,还要综合评定员工的软实力,什么是软实力,比如说对团队的管理能力,其中又会涉及多种考核指标,每个团队的成员同样存在很多变量,如何评定才算合理?才算公正?所以很多对绩效考核的评定标准,公司里的员工也只是口服心不服。

为什么很多公司的绩效考核越来越不得人心?三个原因很现实

2.绩效考核制度,需要善于迎合

其实在很多公司里,对员工的综合评定虽然有明确标明的各项指标,但是很多时候,老板的一句话比任何指标都有分量,笔者之前一家公司,有一个同事业务能力很强,每个季度为公司创造的效益也是最高的,但是为人比较耿直,看不惯卑溜须拍马,更不屑卑躬屈膝,跟老板除了工作上的汇报交流,基本没什么私下交流。与之相反的是公司另一个同事,业绩表现一般,但是为人圆滑,更是善于跟老板端茶倒水,深得老板喜爱,在季度结束时,老板选择提拔了后者,但是前者能服气吗?结果人家说个人能力不能只看业绩,对此,公司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公司的绩效考核为什么不得人心的核心。

为什么很多公司的绩效考核越来越不得人心?三个原因很现实

3.绩效考核制度是把两刃剑

任何一套制度的落地实行,尽管初衷是好的,但是执行过程中难免会起到反作用。比如一个同事次次考核第一名,每次都是公司发放奖金的固定人选,提拔领导岗位也是老板考虑的首选对象,长此以往,难免会打击公司里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对其他员工来说,此人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尤其是对于每次考核倒数几名的员工来说,更是如此,难免会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为公司的各种有利资源首先会向优秀的人倾斜,这就会导致越优秀的人越优秀,越平庸的人越平庸。

为什么很多公司的绩效考核越来越不得人心?三个原因很现实

虽然很多公司的考核标准有待改进,但是大家还是要相信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老板不会埋没金子的存在,工作中不要有抱怨心理,只要尽全力提升自身实力,升职加薪是迟早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公司的绩效考核越来越不得人心?三个原因很现实

文/为什么很多公司的绩效考核越来越不得人心?三个原因很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