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為什麼很多公司的績效考核越來越不得人心?三個原因很現實

為了調動員工積極性,每個公司都會設定一套績效考核標準,將每個員工每個月,每個季度的績效整體表現,用數據的方式體現出來,再回饋到每個員工手上,誰的數據漂亮,老闆就會安排升遷或發放獎金,誰的數據比較差,就會面臨降職或罰款的風險,所以公司設置這套制度,初衷是為了激勵員工,進而為公司創造更多效益,但是目前很多公司的績效考核制度越來越難以服眾,這是什麼原因呢?

為什麼很多公司的績效考核越來越不得人心?三個原因很現實

1.績效考核制度難以做到公平公正。

在很多公司,對員工的績效評定難以做到公平公正,為什麼這麼這麼說呢?因為評定一個員工的績效表現,不光是根據員工的硬實力,什麼是硬實力,比如公司某個員工一個月或一個季度時間內,做到了多少業績,為公司創造了多少效益,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數據,也是能直接體現員工自身實力體現,這就是硬實力,但即便是單純比拼硬實力,公司裡兩個員工分別負責兩個不同的地區,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都不同,中間存在很多變量,即便是針對某個地區加上一個權重係數,但是這個權重係數定為多少才合理?這就會造成很大的爭議。除了硬實力,還要綜合評定員工的軟實力,什麼是軟實力,比如說對團隊的管理能力,其中又會涉及多種考核指標,每個團隊的成員同樣存在很多變量,如何評定才算合理?才算公正?所以很多對績效考核的評定標準,公司裡的員工也只是口服心不服。

為什麼很多公司的績效考核越來越不得人心?三個原因很現實

2.績效考核制度,需要善於迎合

其實在很多公司裡,對員工的綜合評定雖然有明確標明的各項指標,但是很多時候,老闆的一句話比任何指標都有分量,筆者之前一家公司,有一個同事業務能力很強,每個季度為公司創造的效益也是最高的,但是為人比較耿直,看不慣卑溜鬚拍馬,更不屑卑躬屈膝,跟老闆除了工作上的彙報交流,基本沒什麼私下交流。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另一個同事,業績表現一般,但是為人圓滑,更是善於跟老闆端茶倒水,深得老闆喜愛,在季度結束時,老闆選擇提拔了後者,但是前者能服氣嗎?結果人家說個人能力不能只看業績,對此,公司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這就是公司的績效考核為什麼不得人心的核心。

為什麼很多公司的績效考核越來越不得人心?三個原因很現實

3.績效考核制度是把兩刃劍

任何一套制度的落地實行,儘管初衷是好的,但是執行過程中難免會起到反作用。比如一個同事次次考核第一名,每次都是公司發放獎金的固定人選,提拔領導崗位也是老闆考慮的首選對象,長此以往,難免會打擊公司裡其他員工的積極性,對其他員工來說,此人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尤其是對於每次考核倒數幾名的員工來說,更是如此,難免會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為公司的各種有利資源首先會向優秀的人傾斜,這就會導致越優秀的人越優秀,越平庸的人越平庸。

為什麼很多公司的績效考核越來越不得人心?三個原因很現實

雖然很多公司的考核標準有待改進,但是大家還是要相信一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老闆不會埋沒金子的存在,工作中不要有抱怨心理,只要盡全力提升自身實力,升職加薪是遲早的事情。

為什麼很多公司的績效考核越來越不得人心?三個原因很現實

文/為什麼很多公司的績效考核越來越不得人心?三個原因很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