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A股指数十年回到原点:什么股票不能碰?

我们也尝试用逆向思维来解决A股投资中的“痛苦”。最近大家都在说美国已经创历史最长一轮牛市,印度股市更是涨幅惊人,而A股十年指数却在“原地踏步”。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A股指数的原地踏步呢?从这个问题中,其实又能给我们的投资带来哪些“不要去”的地方?

融资和增发是A股市场的“吸血鬼”

我们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关于A股为什么10年不涨。其背后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天量的融资和增发。我们先看两个数据:

1)剔除金融后的A股所有上市公司累积的投资支出为25.5万亿,而他们实体企业的经营流入为22.3万亿现金。中间的差额达到了3.2万亿,意味着中国企业融资规模超过了回馈给股民的钱。

2)2011年以来中国企业盈利的增速比其他国家都要快,整体盈利增长了116%,高于发达国家的32%盈利增长,也大幅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12%盈利增长。但是,在此期间A股的股票增发对每股收益拖累了89%。也就是如此强劲的盈利增长,最终只能转换成26%的每股收益增长。也因为过度的股票增发,A股自从2011年以来估值是下滑12%。同期发达国家股市估值提升了27%,其他发展中国家股市估值提升了41%。

由于天量的融资和增发,同时又缺乏退市机制,导致A股的整体市值变得越来越庞大,但是市值的增长并非完全等同于股价增长,而是源于不断的新股发行和老股增发。假设一个投资者在2008年深度研究了海外市场的市值和GDP比重,认为中国股市的市值未来十年应该翻一倍。这时候上证指数在2400点,他拍脑袋的认为十年后指数应该到4800点。最后十年过去了,A股股票市值的确翻了一倍,但是都是通过大量发行股票和企业不断增发完成,上证指数还是在2700点左右,几乎原地踏步。

甚至很多时候看一个公司,我们常常也会用市值为目标价,认为一个公司目前50亿市值,未来能到100亿,潜在空间翻倍。但是很多时候,这个公司的市值果然到了100亿,但股价根本没有变化,因为都是通过并购和股票增发实现的。

结果是,发股票的人赚了大钱,买股票的人赚不到钱。资本市场成了一个上市公司“吸血”的场所。

逆向思维:不要去碰现金流不佳的公司

我们相信一个真理,股票市场长期应该和经济基本面挂钩。一个长期经济增长的国家,他的上市公司盈利也应该长期增长,在估值稳定的情况下,盈利增长转换成为股票价格的上升,从而推动股市上涨。

但是这个真理有一个前提,就是盈利的增长不能被股票增发摊薄。如果一个市场是不断在增发,那么会稀释掉盈利的增长。这就是A股最大的问题。不说牛股,大量的“熊股”都是不断在资本市场抽血。

所以避免在A股“十年原地踏步”,最核心的一点是,避免去买入那些现金流长期不好,需要不断融资和资本运作的公司。现金流不行的公司,他会不断去寻求通过股票市场增发来融资,从而损害了股东方的利益。很多公司盈利增长的速度远低于增发的速度,那么长期来看,估值反而越来越贵,股价不跌才怪了!

相反,虽然不能保证成为牛股,但在A股市场应该去关注那些长期现金流为正,ROE在比较高的位置,不需要去长期融资的公司。价值投资的本质是,基于这个公司长期现金流回报的折现。投机则是基于有一个人会以更高的价格从你手中买走这个资产。所以投资和投机,有着本质的不同。

既然价值投资也是基于一个公司长期现金流的折现,那更要求我们去关注那些长期能产生现金流的行业,商业模式和公司。至少这个角度可以用逆向思维帮我们避免“失败”。那些长期能稳定产出现金流的公司,他最终的表现并不差,虽然也不能保证成为牛股。

那些长期消耗现金流,不断增发或者资本运作的公司,就变成了你和大股东之间的博弈了。有时候你能通过了解公司的诉求赚到钱,但是更多情况是这个公司把股民的钱赚走。从一个负向现金流的游戏中,作为一个投资者群体,你一定是亏钱的。

长期看,买入现金流优秀,高ROE的公司,投资回报率并不会太差。

点拾最近热门文章:

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破灭的?

如何在A+H两地市场选出最好的标的

A股指数十年回到原点:什么股票不能碰?

作者交流,请加微信:dianshi830,请告知职业和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