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我的扶贫故事」心想群众脱贫致富 情系乡村经济发展

「我的扶贫故事」心想群众脱贫致富 情系乡村经济发展

心想群众脱贫致富 情系乡村经济发展

——记县纪委派驻朱家场镇谢桥村驻村工作队

扶贫故事

“邹哥,小谢,你们要走了,突然之间很不习惯,感觉心里好舍不得!”

“得空了要常来看看哦,谢桥人民永远欢迎你们!”

“感谢你们脱贫攻坚以来对谢桥村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谢桥村才有这样大的变化,谢桥村人民感谢你们!”

“也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关怀,好了,再会……”

7月22日下午,县纪委驻村工作队撤队离开谢桥村时,送行的村支书罗仕根、村主任舒才洪、村副主任夏文珍、村监委主任罗仁刚、各村民组长、村民代表等向驻村工作队道别。

在县纪委驻村工作队撤队离开之前,正值玉屏脱贫攻坚迎接国家第三方验收的关键期,驻村工作队吃、住、生活、工作在村里,经常穿梭在各村民组、群众之间,进组入户开展遍访、回访、补访工作,与群众拉家常、谋发展,化解民情纠纷和困难诉求,同谢桥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驻村工作队以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公平公正待人的标准,获得了谢桥村人民的一致好评。

「我的扶贫故事」心想群众脱贫致富 情系乡村经济发展

帮助联系村发展集体经济产业

自2014年县纪委联系谢桥村以来,驻村工作队协助村支两委多次往返县帮扶单位汇报、县级项目部门争取,与村支两委多次组织召开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加大上跑力度和强化内身动力,积极帮助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产业。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得到了帮扶单位和县、镇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谢桥村先后成立了贵州玉屏玖鸿劳务有限公司、谢桥村贵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玉屏侗思源农经发展有限公司,年收益额110余万元。

同时,在原村活动室文化广场的基础上改扩建“谢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建了以餐饮为主打产业的乡愁馆、农家特色体验馆和加工房,主营餐饮服务、手工盘子米粉、灰碱粑、小天锅米酒制作,带动了全村3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年增收约2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产业通过贫困户分红、贫困户直接参与,惠及贫困户30户104人,为贫困户稳定增收提供了后续保障。

开展党务村务监督工作

驻村工作队在做好驻村工作的同时,根据“三重一大”的要求,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和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能,既是政策的宣传员又是村务工作的监督员,每个季度组织村支两委及监委、党员、村民组长、群众代表召开党务、村务公开“面对面”信息发布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群众大会(院坝会),让党务、村务公开透明,强化民生项目、惠民政策的实施和监督,向群众公开党务工作、村集体财务收支、项目建设、贫困户评定和退出、计划生育、社会优抚、救济、惠农政策落实等情况,接受全村群众的监督,对群众关心、提出的热点问题现场回答、解决。自驻村以来,组织召开村务公开面对面20余场次,群众大会(院坝会)100余场次。

「我的扶贫故事」心想群众脱贫致富 情系乡村经济发展

解民忧帮民富促脱贫

自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驻村工作队生活、工作在村里,积极进村入户,干农家活,吃农家饭,在面对面交流中宣讲惠农政策,在心与心沟通中感知百姓冷暖,为贫困群众送去生活所需的粮、油等救助,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困难。严格对照2017年贫困户新增、退出的各项标准,在保证每月第一个星期六为扶贫日、每周第一个星期六为遍访日的前提下,采取不定期进组入户核对贫困户信息,对贫困户“一户一档”、“一户一袋”数据进行核实、更新、完善。结合下组走访群众的反映诉求,能现场答复解决的就现场答复解决,不能现场答复解决的就记录在笔记本上,回村活动室后及时召集村支两委进行讨论、研究,拟定解决方案,并实地到村民当事人家中进行问题解决。截止目前,共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纠纷200余个,走访群众共计10000余次,帮助协调救济、就业、产业、医疗、教育、住房问题700余件,帮助无劳动力及特困户插秧、割油菜、种树等家常事务共800余次。

帮助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原村活动室文化广场的基础上帮助协调、征用村活动室周边村民土地20余亩总投资780万元进行改扩建文化广场,初步建成集文化活动、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团体活动及餐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并具有示范推广作用的谢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得到帮扶联系部门给予10万元的项目启动帮扶资金。目前该项目各功能区主体已于今年6月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我的扶贫故事」心想群众脱贫致富 情系乡村经济发展

积极协助村支两委认真落实人居环境改善政策,完成改厕22个,改圈15个,改厨104个,改水4处,美化28处,绿化10处,亮化3处,硬化60处,老旧危房拆除67户,涉及258户91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0户104人。为缓解由于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困难,向帮扶联系单位、水务、林业、卫生、发改等部门协调资金150余万元。

同时,在积极协助村支两委抓好抓实“组组通”建设、“农危改”“老旧危房拆除”“易地扶贫搬迁”等国家惠民政策,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