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農村有哪些喪葬的習俗?

青春永在4653


喪葬在農村絕對算得上是一件大事,在恩施,結婚和喪葬被稱為紅白喜事。把喪事與婚事並稱,可見人們對葬禮的重視,也可算得上“視死如視生”了。現在的鄂西農村還保留著土葬的傳統,在喪葬期間的習俗和忌諱也比較多。

葬禮前的準備

葬禮前的準備很早就開始了,一般在農村人們到了六七十歲左右就會開始準備自己的“身後事”。第一件就是訂做棺材:一般主人家會請手藝人(當地稱師傅)上門製作,木材是自己山林產的,也有的是買的;師傅上門製作棺材一般會呆一個月左右,主人家提供三餐。也有一些人家會自己做棺材,很少有人死後才去現買棺材的情況。第二件就是訂製壽衣,壽衣會請當地的老裁縫手工製作,也是提前好幾年就開始製作,不過現在也會去店裡購買。一般自然故去的老人在死前,其家人會請村裡的老人或者是道士算一下老人過世的時間。在老人最後的彌留時光,整個村子的人和親朋好友都會過來探望,有的甚至會留下來和主人家一起守夜,這時候大家會談論很多老人以前的故事,多是稱讚老人過去的一些好人好事和對自己的照顧等等。已經知道老人時日不多後,家裡人會把老人生前所穿衣褲的扣子都剪掉,還會檢查口袋,確保不會有錢物和金屬遺留。在老人嚥氣西去的時候,旁人都需迴避,只留下子女在房間內,孫輩都不能進去。風水先生會根據老人死去的時辰挑選墓地和下葬的時間,有的可能第二天就下葬,有的會在堂屋停放多天再下葬,有種說法是老人心疼後人就會停放的時間短。


(網圖侵刪)


葬禮的過程

從老人嚥氣的時候葬禮就可以說是開始了,會有人去屋外放鞭炮告訴十里八鄉老人走了,子女會給老人穿上壽衣,村裡的人也會過來幫忙。通常會有一個叫督管的人統籌喪事,安排各項工作,提醒主人家一些注意事項,這種人一般由村裡能服眾和有口才的人擔任。將老人放入停在堂屋的棺材,棺材下墊上舊衣物,死者手上持桃樹枝,腰間放布錢袋,注意不能有鐵器在棺中,合棺前會讓大家瞻仰遺容。封上棺板,喪禮就算正式開始了,鑼鼓將開始敲鑼打鼓,有一套固定的曲子,還會用影響放哀樂,持續多天。入土的前一天被稱為大夜,這天白天,主人家會擺酒席,親朋好友都會過來吃酒,一般年壽高的人去世,大家會認為這是一件喜事,所以喪禮的氛圍並不沉重。下葬被稱為上山,通常是在早上四五點鐘,規矩更多,棺材上會綁上一隻公雞,抬棺的人被稱為八大金剛,孝子手持靈牌在前,每走過一段距離,八大金剛會停下,孝子就得回頭向抬棺人下跪行禮(多是單膝)。一路上會放鞭炮開路。到了墓地,道士先生會念一段悼詞(死者生平),擰下雞頭拋入墓坑,死者親屬會圍著跪在墓坑周圍,先生拿著一盒米念一些話(多是死者保佑生者升官發財之類的),每當先生唸完一句周圍的人會附和最後幾個詞,比如先生念“老人西去還故里,子子孫孫年年發”,眾人和“年年發!"。先生唸完後會向親屬撒大米,親屬要儘可能多接住,然後先生會灑酒水完成祭祀,並讓親屬都喝一口白酒。然後八大金剛和幫忙的人開始用石頭砌墳墓。墳墓完成後會燒紙點蠟上香放炮竹,花圈會放在墳墓周圍,至此喪禮告一段落,諸如則會請幫忙的和親屬們回家吃飯,表示感謝。


(網圖侵刪)


(網圖侵刪)

葬禮的結束

等到死者下葬七天後,也就是頭七的那天,死者的子女還有在葬禮上幫忙的人又會重聚在主人家,大家一起吃一頓飯,主人表達感謝的習俗,也是最後對亡者的懷念,至此,整個喪禮才算結束。


別人家的博士


中華民族是個禮儀之邦的民族,人們倡導的是百善孝為先,當一個人走完一生壽終正寢,他的後人定會按照當地習俗舉行葬禮。我們這裡的老人在去世的時候,由長子雙膝跪地丶用雙手抱著老人的頭,讓老人慢慢的離去,老人嚥下最後一口氣,兒子女兒都要跪在遺體旁點上香燭丶燒上冥幣,然後三拜,之後馬上請當地的風水先生看送葬的日期,風水先生根據推算,擇吉日出殯,緊接著一班人報喪給各位親戚朋友,另一班人設靈堂、搭喪棚,請廚師,晚上開始打喪鼓,根據喪期長短,決定喪鼓的日次,臨近出殯的當晚道士(或者是俗家和尚)開始超度亡靈,凌晨三點左右入殮,孝子孝孫跪拜,天亮時,道士的功課完畢,眾人用餐,隨即由喪夫(也稱八大金剛)抬棺木圈鄉,也是亡者與鄉鄰最後作別,每經過一戶人家,棺木都耍落下,同時燃放鞭炮,孝子叩首答謝,完畢即由靈車送往火葬場,後入土為安。

古人曰:“禮有五經,莫重於祭",表明了喪祭之禮在禮樂文明中的特殊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