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這個20歲的中國“天團”,挺起了民族脊樑

神舟飛天,太空漫步,太空授課,入駐“天宮”……一次次實現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的,是剛剛度過20歲生日的中國“天團”——航天員群體。

這個20歲的中國“天團”,挺起了民族脊樑

在常人眼裡,航天員這些“天之驕子”,生活一定充滿了詩情畫意,會有諸多特殊待遇。是的,他們有“特殊待遇”,那就是諸多不自由的限制:“節假日不準私自外出,不準與不明身份的人接觸,不準暴露自己的身份……”

為夢圓太空,劉洋自進入航天員大隊後,幾乎放棄了一切休息和娛樂活動,一門心思撲在學習訓練上,就連航天城大門都很少邁出過。有一次,劉洋跟隨一名機關幹部乘車外出執行任務。路過王府井時,看到寬闊的馬路和兩側矗立的高樓,她忍不住問:“這是哪兒呀?”“王府井啊,還有不知道王府井的北京人嗎?!”

這個20歲的中國“天團”,挺起了民族脊樑

為練就過硬的飛天本領,航天員要進行包括體能心理強化、航天專業技術、救生與生存等8大類100多個科目訓練,很多科目都是挑戰人類身體心理極限的訓練。在離心機訓練時,航天員手邊有一個紅色按鈕,一旦挺不住可以立即請求暫停,但20年來從沒有一個人碰過。因為航天員的每一次訓練都計入最後的考核成績,以最後的排名確定飛行乘組成員,所以每一次訓練他們都全力以赴。

劉旺的母親曾經參觀過航天員訓練,但只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流著淚說:“太苦了……”航天員在訓練後紛紛找到拍攝視頻的同志:“你拍的資料會在電視上播出嗎?能不能別出現我訓練時的鏡頭?我怕老媽看到後受不了。”

這個20歲的中國“天團”,挺起了民族脊樑

近日,隨著《太空救援》熱播,鐵血社區發起了一項討論:“如果您是一名宇航員,面臨上級下達的九死一生任務,您敢去嗎?”很多網友紛紛跟帖回覆,而中國航天員早就用實際行動作了回答。

2003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多事之秋。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重返地面過程中爆炸解體,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5月4日,俄羅斯“聯盟一號”飛船返回落點偏離400多公里;8月22日,巴西在發射衛星時星箭爆炸,21名航天同行當場遇難。

這個20歲的中國“天團”,挺起了民族脊樑

此時,中國航天員正在備戰神舟五號任務。領導擔心世界航天接連失利的陰霾,會影響到航天員備戰,便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聽聽想法、鼓鼓勁兒。沒想到,座談會開成了請戰會。航天員紛紛表示:“我們作為軍人,飛天就是使命,太空就是戰場,困難再大、危險再大,都動搖不了我們征戰太空的決心!”當年10月,楊利偉一飛沖天,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

神舟七號任務中,翟志剛、劉伯明面對艙門打不開和軌道艙火災警報的緊急情況,以“哪怕回不去,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的堅強決心果斷出艙,把中國人首次行走太空的腳步留在了浩瀚宇宙。

這個20歲的中國“天團”,挺起了民族脊樑

神舟十一號任務期間,突發話音通信中斷故障,此時離飛船返回僅剩一週,如果問題不解決,就要啟動應急程序緊急返回,給飛船著陸帶來極大風險,直接威脅航天員生命安全。景海鵬、陳冬始終保持沉著冷靜,一邊緊急排查故障,一邊通過雙向視頻寫字鼓勵地面工作人員“你們別急,我們挺好”,最終與技術專家一起恢復了通信暢通,確保了任務順利完成。

這個20歲的中國“天團”,挺起了民族脊樑

成功沒有捷徑,堅守夢想是唯一的選擇。

翟志剛為了在茫茫太空留下中國人的足跡,付出了10年的艱辛努力;景海鵬度過了10年的漫長等待,才有了後來的三度飛天;劉旺用14年換來了交會對接“太空穿針”的完美表現;張曉光用15年換來了15天的太空飛行……

這個20歲的中國“天團”,挺起了民族脊樑

如今,航天員中有8人已年過半百,但每次訓練他們都是帶頭參加,航天生理功能始終保持在優良等級,骨骼代謝變化不大,出色的心肺功能更是普通人無法比的。對此,曾經有人問他們:“你們已經功成名就,又過了知天命的年齡,還用得著這麼拼命嗎?”

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黨代表通道”裡,面對同樣的問題,三度飛天的航天員景海鵬,擲地有聲地回答:“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當一次先鋒、再打一次勝仗,讓浩瀚太空再一次見證一名航天戰士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無限忠誠!”

任何偉大夢想的實現,都離不開聚力苦幹;一切偉大成就的取得,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就是在一代代航天人的堅守中實現的。他們託舉中國航天事業騰飛孕育形成的載人航天精神,是偉大時代的精神座標,值得全國人民發揚和傳承。

這個20歲的中國“天團”,挺起了民族脊樑

新時代輝煌開啟,新使命號角催徵。讓我們在載人航天精神的支撐和感召下,把個人夢想融入到強軍夢想中,把熱血揮灑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中,在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征途上奮力拼搏、堅定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