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爱之味——煎饼

爱之味——煎饼

煎饼,沂蒙山区的特产。我们的老一辈人就是靠着它生存下来的,而从我记事起,也是吃着煎饼长大的,它陪伴我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在我心里它不仅是充饥的粮食,还饱含着妈妈的爱的味道。

在我们这里煎饼是日常就餐的主食。摊煎饼是一件很辛苦、很忙碌的大事。首先要准备好许多摊煎饼用的粮食。在我的记忆里,每到摊煎饼的时候,妈妈总会特别忙碌,要提前一天准备好要用到的地瓜干、玉米、小麦等粮食。要把玉米和小麦提前泡好,把地瓜干碾碎,再用清水捞干净,配上玉米和小麦合在一起磨成糊。由于到了摊煎饼的时节,磨糊子的人特别多,所以妈妈总是天不亮就挑着担子去排队磨糊子,磨完之后回家接着摊。在以前的时候摊煎饼用的是最传统的方法,泥巴垒砌的炉子,搭上鏊子,把糊子放在上面摊。每次当妈妈磨完糊子回来我就睡醒了,总是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看妈妈摊煎饼。当看见妈妈捧起一团糊子放在鏊子上从鏊子的外圈转到中心再用刮板刮平,然后揭下来变成一张煎饼的时候,感觉特别神奇,好像妈妈变成了一位魔术师。感觉妈妈做这件事特别容易,而且我对这个神奇的“魔术”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嚷嚷着非要试一试,结果捧起糊子摊的时候却被烫得哇哇乱叫,这才知道原来摊煎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摊煎饼是一件耗时很长的事情,把两桶糊子摊完需要很长时间,往往是从清晨一直摊到中午,妈妈才得以休息,所以妈妈每次摊完煎饼都会累得腰酸背痛,手也被烫得发白。一张张的煎饼凝聚着的是妈妈的辛劳。以前上学的时候,妈妈总是给我包好煎饼,让我背着去学校。就是这一张张小小的煎饼,养育了我,陪伴着我走过了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到了大学的时候因为长时间不回家,所以很少吃到妈妈摊的煎饼了。在外面有时也会吃卖的煎饼,但终归不是妈妈做的有爱的味道。到了现在,不论我走到哪里,都特别想念妈妈做的煎饼。

随着社会的发展,摊煎饼的技术越来越高,煎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小米的、高粱的、小麦的、玉米的、白面的…除了这两个以外,煎饼的吃法也越来越多,煎饼果子、菜煎饼、煎饼卷大葱…听老一辈讲,家乡的煎饼还有着光荣的历史呢!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人民群众谈了煎饼去支前也为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而在今天,它更成为了沂蒙山区的特色美食。在2014年的时候,沂蒙山的煎饼甚至还上了央视的热播节目《舌尖上的中国2》。秀美的沂蒙山风光、山间清泉、古老的石碾石磨…这有没的环境也使得煎饼更加美味。沂蒙山人吃煎饼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而以后这种吃煎饼的传统也将会继续传承下去。

有人说“煎饼之所以能受人欢迎,因为它的包罗万象,它包容了更多的食材,给人以不同的味觉感受。”通过包裹不同的内容,使人们的口感更加丰富,给人以舌尖上的刺激,这是沂蒙人享受的特殊美味。对我来说,煎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充满了妈妈爱的味道的陪伴。那种坐在鏊子旁边等着最新的煎饼出来的时光,一点一滴也都是我们对家乡的美食的味觉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