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运河漂来182只“黑油桶”

  

运河漂来182只“黑油桶”

  


  油桶打捞现场

  2019年4月8日10时,河北省临西县东枣园乡北孟庄村村民张兴海正沿着卫运河的河堤巡逻,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的河水中漂着两只蓝色塑料桶。

  他赶紧下堤查看,却发现还有数十只同类蓝桶、铁桶散落在堤岸周围,拧开油桶盖子,黏稠的黑色液体顿时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与此同时,该乡汪江、东枣园两个沿河村也在运河内发现了“黑油桶”。经当地环保部门现场查验,“黑油桶”共计182只,合计重量30吨,桶装黑油属于危险废物。

  30吨有毒有害桶装黑油从何而来,是谁将它们非法处置、倾倒在卫运河里的呢?

  原来,2019年3月,河北霸州的高树津、齐宏伟(均另案处理)以每吨4.5万元的去污补贴价,从河北艾森德化工有限公司运走30吨黑油,然而二人并无处理资质,为了赚取差价,尽快找到下家,齐宏伟立即通过网络发布了“招售”信息。

  29岁的鸡泽县农民闫世亮,偶然发现了这则“白送东西还倒贴钱”的帖子,觉得真是一桩可遇不可求的好买卖,他按照留言与对方加为微信好友。尽管后来与对方交谈接触中,知道了黑油属于污染物,但他想,只要这污染物转手卖给他人,远离自己,就会安然无恙,“有事也找不来”。

  2019年4月1日,他收到高树津、齐宏伟付的1.95万元处置“补贴款”后,便欣然接受了运送182桶化工污染物黑油的“工作”。

  闫世亮在收货当天,就联系了山东省临清市的微信好友文采强,拜托这位外省网友在当地寻找下家,并答应其介绍成功后,每吨提成100元。

  文采强觉得,介绍人与如何处置污染物没直接关联,还能从中捞取好处,何乐而不为?他热心在其朋友圈中发布信息,并联系有接手意向的朋友。

  与山东省临清市跨河相望的河北省清河县农民王桂霏(曾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看到文采强发的信息后,认为这是不偷不抢的好生意,有利可图,为啥不干?于是,2019年4月2日,王桂霏最终以1.55万元“补贴款”将30吨工业黑油收归己有。

  王桂霏钱货入手后,以卖废桶为名,与当地收购废品的王传桥电话联系。36岁的清河县农民王传桥仅有小学文化,听说有182只废油桶的大生意,便带着侄子王书顺前去与王桂霏见面。

  叔侄二人验看“废品”后,与王桂霏洽谈,最后王传桥以废桶白送另外补贴4700元钱的价格收下这批“废品”。

  王传桥自认占了便宜。他想:虽然我不收购装在桶内的黑油,说不定别人收购呢,这样岂不还能多卖些钱?他与王书顺一起,先后拉着少量桶装黑油去了毗邻的威县、临清市等多家废品站,没想到均遭到拒绝,二人此时方知接手的是块“烫手山芋”。无奈之下,他将无法处置桶装黑油的情况告知了王桂霏,表示反悔,并退还了3500元。

  事已至此,王桂霏无路可退。2019年4月6日晚上,他召来王传桥、王书顺,并雇用当地农民方巧德,将182只黑油桶装上车,趁着夜色,分别倾倒在河北省临西县东枣园乡辖区的运河段内。

  经鉴定,该批工业黑油为含铬、锌等重金属的固体危险废物。

  2019年12月27日,河北省临西县检察院以犯污染环境罪依法对闫世亮、王桂霏、王传桥、王书顺、方巧德、文采强等六名被告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日前,临西县法院经开庭审理,依法以污染环境罪分别判处闫世亮、王桂霏二人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以污染环境罪判处王传桥、王书顺、方巧德、文采强等四人拘役六个月至有期徒刑十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均处罚金1万元。同时,法院还判处六名被告人共同连带赔偿污染物处置费30万元,目前已赔付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