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唐代将领灭三国,开疆拓土,病死沙场,却被后人黑得一无是处

有唐一代,开疆拓土,臣服“四夷”,征伐战争不在少数。在战争中涌现出了很多骁勇过人、武功卓越的人物,世人视之为“战神”。但提起“战神”,很多人会想到灭东突厥、破吐谷浑的李靖,白江口之战大败日本的刘仁轨,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的薛仁贵以及单骑退回纥的郭子仪,而往往会忽略民间形象并不太好的苏定方。

唐代将领灭三国,开疆拓土,病死沙场,却被后人黑得一无是处

苏定方是隋末唐初人,本名烈,少年英勇,早年就跟随父亲苏邕领乡兵数千人,在家乡冀州讨伐贼寇。苏邕死后,苏定方接替父亲统领乡兵,继续攻打叛军。当时,隋末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苏定方率众投靠窦建德帐下,并认大将高雅贤未义父。窦建德死后,苏定方转而投靠窦建德旧将刘黑闼。刘黑闼兵败被杀,苏定方便回乡归隐了。

唐代将领灭三国,开疆拓土,病死沙场,却被后人黑得一无是处

苏定方是悍将,有很高的知名度。李世民即位后,大肆征调人才,苏定方得以启用。此时,苏定方已经35岁了,及至76岁病死沙场,他人生的下半场几乎都在对外征伐,而且武功盖世。

唐代将领灭三国,开疆拓土,病死沙场,却被后人黑得一无是处

唐灭东突厥之战中,苏定方率领二百名骑兵,长驱直入攻破可汗的牙帐,并杀死了几十上百人;援救新罗时,苏定方渡辽水,大败高丽军,杀俘一千多人;征讨西突厥时,苏定方率一万余人同西突厥汗国大将阿史那贺鲁十万大军对战,结果斩杀突厥人马数万,西突厥随之溃败,中亚诸国纷纷降附唐朝;之后,苏定方又夷平百济、征伐高句丽,进一步将大唐领土东扩。“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致力为唐开疆拓土,乃至在高宗时唐帝国版图达到了巅峰,苏定方功不可没。

当然,有关苏定方能征善战的故事有很多,最神奇的一战,要数在乌海大败吐蕃副相达延莽布支了。

唐代将领灭三国,开疆拓土,病死沙场,却被后人黑得一无是处

此时已是公元659年,苏定方已是67岁高龄了。当时,苏定方带领一千骑兵遭遇吐蕃八万精兵。结果是吐蕃副相达延战死,八万大军被打残。

这件事被记录在敦煌出土的吐蕃文《编年史》中“至羊年(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赞普驻于乍之鹿园。大论东赞驻吐谷浑。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东如与唐廷苏定方交战,达延战死,且以八万败于一千”。

唐代将领灭三国,开疆拓土,病死沙场,却被后人黑得一无是处

一千对敌八万,这是如何取胜的,史料中并未提及,恐怕大家只有脑补的份。关于这场战事,在吐蕃的另一处记录中,却变成了八千唐军大败十万吐蕃精锐。由于唐书并没有记载,以上说法只是孤证,加之由于翻译原因,事实可能会有偏失。但无论怎样,苏定方以少胜多,想来是错不了的。

唐代将领灭三国,开疆拓土,病死沙场,却被后人黑得一无是处

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功劳很大,因其功绩,唐中期后被供入凌烟阁,此后又被列入武庙,身后荣耀,非一般将领能比。尽管如此,由于各种原因,苏定方给后人的形象并不怎么好,在明朝万历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演义小说中,苏定方的形象开始交恶,到了清代里,苏定方则以白脸长髯的奸臣面目出现,丧失德义,陷害忠良,被黑得一无是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