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蓝桥招聘用共享经济引领招聘行业商业模式升级

上周五朋友打来电话报喜,他要招的产品经理职位,招到了一个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员工,履历和经验看上去都还不错,实际工作能力强不强还得再看,不管怎样说这个岗位算是招到了人,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挫折都有了回报。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找一个专业人才花了两个月的时间,500多份简历,10多次面试方才成功,有点修成正果的感觉。

招聘这东西的线上化似乎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多年来在形式上变化不大。企业去网上付费招聘,然后等着查收邮箱中收到的简历,认真从中筛选,然后再安排被筛选出来的人进行面试。理论上说,这些筛选程序的主动权在企业,选的过程蛮爽的,但能否成功招聘一个人的关键环节往往在后面。

如今都是双向选择,你选出来的人对方不一定选上你,你看了100份简历之后从中找出10个人,电话打过去后答应来面试的也许只有2到3个,而最终能被你选上的也许就1个,即便这1个也有很大的风险在之后的环节中流失掉。如果HR不在畏难情绪中默默放低标准的话,100份简历看了之后一个没成的情况也有的是。

公司招聘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利用模式变革实现招聘效率的提升。出得起猎头费的公司毕竟是少数,那个效率高其实是没意义的。大部分公司只能出一些基本费用去用作招聘,但也不该承受需要在众多垃圾信息中进行筛选的重担,这对于企业尤其是创业公司来说,实在是太过于负担了。刚刚发布的蓝桥招聘,从模式上有了相当大的创新,或许可以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改变的机会。

蓝桥招聘用共享经济引领招聘行业商业模式升级

蓝桥招聘是打着共享经济的大旗冲进招聘市场的,与传统招聘网站广撒网以获取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简历,再进行海选不同,蓝桥招聘利用共享HR的模式做招聘,以提升信息质量为首要目的,其业务模式相较于传统招聘模式而言,等于是一个升级。企业不必再耗时耗力的在无效信息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简历,而是直接接受“人才经纪人”筛选后推荐的简历。结果就是,不管对招聘者还是求职者而言,都能通过蓝桥招聘得到极大的效率提升。

网上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的总量是巨大的,但在这些信息中达成有效匹配却很难。蓝桥招聘招募大量企业专业HR成为“人才经纪人”,“人才经纪人”承担的任务就是核实简历信息真假、并对求职者简历进行分类,为其规划职业方向,最终再将合适的求职者推荐给企业。因为“人才经纪人”来自各企业的专业HR,在简历信息筛选方面颇有经验,经由他们筛选出来的信息对企业来说价值更高,可有效提升招聘的成功率,不必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无效信息上。另外有些求职者的求职范围很宽泛,缺乏职业规划思考,人才经纪人对他们做出的职业分类和方向,也能帮助求职者提升求职成功率。

同时,蓝桥招聘也较为重视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做好信息的机器筛选和匹配,之后再由人才经纪人对机器优选的结果进一步进行人工干预,增加简历评语和推荐等信息,蓝桥还会为人才经纪人开发专业的在线测评系统,助其更有效的开展工作。AI人工智能与人才经纪人相结合,目前可有效提升效率10倍以上。

蓝桥招聘用共享经济引领招聘行业商业模式升级

信息筛选深度越大,“人才经纪人”越能发挥出更为主动的作用,也更能通过为企业提供共享HR服务来达到自己的利益诉求。

蓝桥招聘的“人才经纪人”,实质上是一种专业技能上的共享,是更接近共享经济内涵的一种商业模式。简历筛选、匹配、推荐这些工作看上去不难,却需要有极高的专业度,蓝桥招聘人才经纪人的推荐效果,将直接决定其在这个行业内的发展前景。好的人才经纪人工作效率更高,推荐成功率更高,逐渐会得到企业的深度信任进而形成品牌效应,成为“明星经纪人”,日后转做猎头也是有可能的,只要干得好,其职业的上升空间是得到机制保障的。

任何行业要解决的终极问题,不外乎成本与效率,在招聘这个行业更是如此。如果说过去招聘网站的简历输出是不管效果的,企业交钱后能不能从中招到合适的人,完全要看运气,那么这种状况在蓝桥招聘的共享HR模式下,将得到根本改变。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渴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大潮下,蓝桥招聘作为国内首个人才招聘领域共享平台,率先利用共享HR的方式调动社会闲置智力资源,来解决招聘求职双方痛点,应该得到整个行业的重视,因为蓝桥招聘极有可能会引领整个招聘行业的商业模式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